关灯

武林兵器说 之“剑典”

0
回复
82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1-2-15 14: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林兵器说】之“剑典”
! _3 K( L# n- z4 F: [& Z* B- R7 I2 Y6 l: B
剑是古代用于劈刺格斗的兵器。又称直兵。一般为直身尖锋双刃。由首(多为圆形),柄,格,身构成,多数配剑鞘。剑和刀一样都是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冷兵器,所以出土量大,种类繁多,包括长剑,短剑,巨剑,佩剑,曲剑,怀剑,三棱剑,刺剑,劈剑等多种。制剑的材料多以青铜,钢铁,也有做工考究的镶嵌剑,鎏金剑及玉具剑。在中国,剑始于商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常见的是一种曲柄式青铜剑。从商代至西周,在黄河和长江流域都出土了北方草原地区流行的剑,这些剑使用时以直刺为主,剑的长度很短,一般在30厘米左右,随身佩带,以防卫为主。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剑的制作及使用几乎都达到了顶峰,特别是吴,越两国,出现了一批珍贵的传世名剑,如“越王勾践”剑(湖北江陵望山 一号楚墓出土),“越王州名句”剑,“吴王夫差”剑(河南辉县出土),“吴王光”剑(安徽南陵县出土)等,这些剑在东周文献中也多有记载。战国时期铁剑也开始使用,锻制技术达到极高的程度,剑从原来短而厚向长而薄发展,最长者达1米多。西汉时期,盛行用剑。钢铁剑已占极大比例,但仍有少量铜剑。玉具剑也极为盛行,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尤为华美。这一时期的剑,讲究实用,除用于装饰用的剑以外,做工细而少雕琢。秦代剑的制造开始减少,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不再使用。至隋唐时期,佩剑之风尤为盛行。《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具剑,佩山玄玉。二品, 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带直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及散郡公,开国公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号侯,皆只佩。”唐代剑被文人墨客视为饰物。常以来抒发凌云壮志或表现尚武英姿。如大诗人李白少年习剑,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有:“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王维的:“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动百万师”等剑与战争的诗句留于后人。大家都知道唐代的直刃兵器叫“唐大刀”,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已经不把剑作为实战兵器了。从宋代一直到清代,军队中剑也只是用做装饰或领导地位的象征,但不同的是,诸如武侠小说里频繁提到的一样剑在民间的使用很广泛,尤其应该提到的是道教的“七星”剑,“挂符斩妖”剑等,道教的剑都有很明显的特征。7 z1 Y( Z0 y1 D
2 N: N* Z. h! p6 t# Z' s
我国现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剑出现在殷周时期。# Q. {( ]3 }0 K* |8 D

- ?6 d3 e: P* l$ \7 b3 J0 {在西周初期的车战组合中,剑的地位并不重要,主要用于自卫或肉搏。据《释名》记载:“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当时剑的全长在17 ̄27厘米之间,而有效使用的剑锋约12 ̄18厘米。
4 M* r- e3 m' E, e5 R! Y0 }4 u/ P+ b  t) a- R2 @6 A
春秋之后,因为步兵的兴起,剑作为一种武器开始受到重视,长度在28 ̄40厘米之间。尤其是在吴越地区,因水道纵横,车行不便,而使剑的步兵却能发挥出很大威力,所以铸剑水平远高于中原诸国。当时有名的铸剑大师欧治子和干将莫邪夫妇即生活在吴越地区。5 V" [9 q/ a/ \" X
: D2 e/ r4 D9 w
在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代表了春秋时期铸剑的最高水平。这把剑也反映了当时剑的外形特征:剑锋不是直的,而是呈拉长而削尖的花生果形,这种形式有利于直刺而不利于劈砍,证明了当时剑武器的战术使用方法。(有趣的是,强调速度的法拉利跑车的俯视图也呈拉长的花生果形。)
6 {' E. x3 ?4 A4 x! Y4 D! q
+ x, ?- e! ?$ j" j2 f- F《晏子春秋》记载崔杼杀了齐庄公以后用武力逼诸将军大夫盟于大宫,谓“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颈,剑刺其心”,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戟和剑这两种武器的战士使用方法。
1 x. Q# P# _, k! ]' y
4 Q9 c% }- T" k! v越灭吴,楚否越,于是越国的铸剑优势转移到了楚国。
3 [4 P5 s- n: x; I5 [4 {
3 I$ G5 V" K1 F- c+ h战国时,随着车战的式微,剑作为一种步兵武器受到更大的重视,为适应战争的需要,提高了剑的威力,战国晚期,剑的总长从早期的50厘米达到了81 ̄91.3厘米。
& {4 O4 z: u; x
0 ~- R7 u$ r+ p- G, [当时铜剑制造的高技术:
, R) e. }. U, `
* p/ F; J" m5 L: i& Z5 i* D# G*剑脊和剑锋的含锡量不同,一般背部10%,刃部20%。这样铸成的剑刃口硬而脆,而脊部柔而坚。# o9 x7 {3 d' l

" O7 ^3 z% \6 ]*为避免表面锈蚀,采用铬盐处理。9 {0 M  t8 j0 Q4 E' \% J  d

' F: _, W' \( p  u2 s9 O: E- {, {由于铜剑已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铁剑自春秋晚期开始出现。当时楚燕两国的铁剑制造技术最好。因为铁比铜强度更好,所以最长的可达到140厘米。
1 A1 d* i* @7 B; @: g" x8 v, d4 I4 S) F/ C+ ^8 O3 Q: i* \
当时铁剑制造的高技术:
7 U& e; `( m  o# M/ c' c* Y/ Z( a4 V* r% V% |& l& u$ y. Y
*用纯铁渗碳后对折,多层叠打。" S- d: {- S& Z, l  g$ Y
+ _2 \" V! |( a* }
*剑锋淬火而剑脊不淬火。
  P6 y" n, u- I; n
$ P6 ~3 @9 Z) S' [* w- V& o到了楚汉相争的时期,铁剑的样子发生了变化,原有两度弧曲的刃部伸成平直,更加锋利,剑锋的夹角则逐渐加大,说明剑的功能已由平行向前推转为主要用刃部劈砍。
( v+ f) L3 `( W3 u5 p$ {
0 G& P: M5 G3 @# B战国末年骑兵已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出现,在秦始皇陵中就能发现一些骑兵方队。西汉时期的骑兵已经成为战争的主力。由于马速度快,推刺功能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而劈砍功能十分适用,于是在西汉时期,出现了环柄的长刀。此类武器只有一面刃口,而另一面是厚实的脊,所以便于劈砍,又不易折断。《释名》中称:“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也。”% M* e: s) ?. B, }: ~; T
" A2 d! P5 T% [0 g6 ~% Q
西汉时期的刀呈长方形或梯形,直脊直刃,现在看来样子很酷。刀柄和刀身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一般没有格。刀柄首端制成扁圆的环状,称“环柄刀”或“环首刀”,注意,与所谓的“大环刀”不同。6 n( x- [( u# K( E

- c/ [  }: G; j3 E4 z  y/ l到三国时期,军队中大量装备的短柄兵器,就只有刀了。当时斜谷造刀最有名,例如诸葛亮让蒲元铸造的刀就是斜谷造的。
! h, L# Y5 P# ^) q7 t0 k* g" x2 s9 Q5 w; c: a: Z7 e
自东汉之后,剑在战场上被淘汰已成定局,但佩带宝剑的风气未变,另外剑也作为法器或象征物而存在。
/ y2 W" q+ H! u0 ^7 A% }, P  P5 u( k  n- W2 Z  n3 \' T1 E
北宋时期,刀的形制有所改进,改成前锐后斜的形状,有护手,并且去掉了扁圆的大环和鸟兽类饰物。6 s: q% Q0 e9 _/ Z% R* ]

, Z/ Q- r1 [* L2 g$ ]. Y明代出现一种腰刀,这是当时部队刀器的主要种类。戚继光在《军器解》中清楚地指出,马步兵兼用的兵器即有腰刀。他还指出:“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近时匠役将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侧锉,将刃横出其芒,两下有肩,砍人不深,刀芒一秃,即为顽铁矣,此当辨之。”可见当时也有假冒伪劣之害。2 ~8 `0 v# X2 X( z1 G" O( Z
# t; P- }9 \+ ^9 N8 q/ z
自明之后,冷兵器逐渐式微,而剑则退出了历史舞台。* m% X! t4 i* _* U7 A9 D0 C

- Q: V$ u( J+ I.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