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宗教民俗 蒲松龄巧设家宴

0
回复
88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0-11-26 20: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聊斋志异》,亦名《聊斋》,其意思是在书房里谈天说地讲故事。凡是读过《聊斋》的人都知道,这是—本专写妖魔鬼怪的书籍。
' O: B- U1 P5 \0 j+ Y
! j! i1 V) o( ?9 H8 J  《聊斋》的作者名叫蒲松龄,祖居山东农村蒲家庄c他是个为人正直、性格怪解的文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但在封建王朝那个科举时代,他屡下考场,屡试不中,一气之下,回到家乡,一面教书育人,一面写书泄愤。<聊斋》一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 Z* E1 Z- E$ Y

" {2 W" Y4 z0 T2 w5 u  一天,蒲松龄忽然接到当朝宰相、自己的学友一封请柬。—书:“请吃半鲁。早已看破红尘、不愿随波逐流的蒲松龄,对这类请帖历来深恶痛绝。他认为,老百姓连粗茶淡饭都吃不饱,当官的大吃大喝于心何忍:于是,他断然拒绝赴宴,并对来人说:“我身体欠佳,不能前往,请回票宰相见谅:”这时,站在‘夯的妻于却认为不妥,上前劝道:“人家当了大官还不忘老朋友,你若不去,岂木失礼[再说,当年你们曾是同窗好友v多年不见,更应该前去会面。”听完妻子的一席话.蒲松龄沉思良久,觉得有理,最后决定前去赴宴。' F+ \% v4 i9 s. r% F$ O0 S

: ~# i# p+ l4 ]6 d: i" J  U- b, ~  来到宰相家,略叙旧情,宴席开始。只见两个丫环抬着一盆鱼和汤摆亡柬来c接着,宰相开门见]Ir说道:“小弟白入仕以来,墨守清廉,不敢奢靡。今日,略备薄席,特请兄长品一样浑水摸鱼而已。要知道,只有悟此奥妙,方知如何为人处事”
, x, n) `$ o  U9 X+ |& ]6 l6 B3 A9 Q: p( I- ^7 R9 C7 U# {2 N
  闻听此言,蒲松龄先是一惊,继而很不高兴。他想,人生在世,应像荷花那样出污泥而不染。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才是。但面对学友,又是高官,自己不便说哈,更不能反驳人家。于是,他告辞回家,决定回敬宰相一下。  I! ?) O( U; y; I- f$ _8 V
2 S- X1 p( G7 s  Q% E8 G
  时隔数日,蒲松龄果然采用同样的办法约请宰相来家做客。宰相接到“请吃半鲁”的请帖后,欣然前来。进屋一看,茅屋阴暗,破烂不堪,四处透风,给人一种寒酸之感。他心想:想当初同窗读书,兄长的学识远比我强.只因性情耿直,不媚权责.加之无钱打点各级官员,结果屡考不中。如今,竟然落到此等地步。想到此.当下拘出银两要给予资助。可是,蒲松龄坚辞不受,他只和宰相叙旧倩,拉家长,却只字不提吃酒、用餐之事。
7 s1 G3 r' ~* Q  L/ v' f0 q7 g7 B* }: z. J  b5 _
  这样一来,腹中饥肠施糠的宰相不时地走出门外抬头看太阳。眼见日落西山,夜幕降临,仍不见蒲松龄有何动静。宰相实在忍耐不住了,便问蒲松龄:“敢问兄长,何时摆宴?”蒲松龄随口答曰:“你已吃足半鲁,我何必还要设宴呢?”这时,宰相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嗅,“鲁”字上部是鱼字,下部是日字,我让他吃鱼,他却叫我吃日,等了半天,我是吃了一肚子太阳叼!只有在这时,宰相方才意识到,蒲松龄这一招真比自己高明,他是让我胸怀太阳,肚量宽广,心里不忘穷苦百姓忍饥挨饿的滋味。因此,宰相虽然饿了大半天,但他还是打心眼里感谢蒲松龄,是蒲松龄让他懂得了如何做官的道理。
0 F: G, L; K9 l' g  N- C
  v7 v6 r% a. k" f  不言而喷,这个故事是个笑话。但笑过之后,你不得不佩服蒲松龄将计就计、借题发挥、巧妙设宴的用心良苦,高人一筹!
' g  x4 u0 z. k; e: n7 q, v( g" F8 a9 A
8 P. i, ]. z* q, H6 V4 G. t" O(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