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娲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比如说她曾教给人们婚姻,还给人类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而使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 C/ i6 W8 ] ^. b5 D4 N
/ `% y* y% c1 J# |. m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失败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7 L9 t7 C9 a* K4 B f/ g2 C% W% N4 j7 n6 W1 x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4 I$ G2 }$ c; o/ W1 }4 X
Q3 W5 m; v/ F2 Q! S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佥欠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辰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 S, v* p" X9 |. ]( r B
9 ] v1 S8 f) F4 Z 说法二:
6 z- _5 S/ [ |! B* l2 N" V6 V
+ T+ D9 q: A7 ]4 B$ I2 S 传说盘古开辟了天地后,女娲用泥捏了人类。后女娲继了皇位,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十分不满,就兴风作浪,女娲即令火神祝融迎战。经过殊死搏斗,共工大败,恼羞成怒,一头向擎天柱不周山(今长子县境内,另说昆仑山西北)撞去,竟反擎天大柱撞折了,霎时天塌了个大窟窿。天地相通,脉气失常,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类陷入灾难之中。8 R: U# D0 {( q' ?& B3 Q" s
) C$ m$ m9 d/ N- N 女娲见她的儿女们即将失去生存条件,着急万分,就决心炼石补天。可去哪里炼石?女娲遍涉群山,选择了天台山。这里山高顶阔,水足石多,是炼石的理想地方。$ ~: }# u, y+ \
7 W% ]# M0 G4 g 女娲在天台山上炼了九九八十一天,炼了块厚12丈、宽24丈的五色巨石,众神称好。于是依照此法,又用整整4年的时间,炼了36500块五色石,连同前面的那块共36501块。众神仙和众将官帮女娲补天,用了36501块。因石是五色的,形成了天上的彩虹、彩霞。
8 h, o! B! r+ C, M. a" w& a% r8 E8 h- c6 h; O; W# E' a
且说天补好后,女娲担心天塌下来。这时有一大龟游来,献出了自己的腿。女娲过意不去,将自己的衣服扯下来送与它,从此龟游水不用腿而用鳍了。女娲用龟的四腿做擎天柱。因西、北两面的短些,故有“天倾西北”的说法。# X! Z( I$ o* M, ~
( Y( ~& c! j; ~, c; o4 H 女娲补天后,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天地定位,普天同庆,人们在天台山迎女娲归朝,女娲也十分欢喜。到天台山后,大家看天下的儿女们生活安然,高兴地吹起了笙箫。
# i* d% U" e. y2 B; G; u: }+ ]. }# K t3 P3 ^" R
【女娲补天真相】
( A! Z! X o# T" v( h
; h4 C. ~( M& m& `6 [4 E, h$ D* \ 某些史前事件虽以民间传说或神话的形式存在,但却存在着事实依据。黑海的水下考古探测就曾发现圣经之中记载的“世纪大洪水”有事实依据。“大禹治水”虽无准确的文字记载,但该神话的事实被普遍认为是治理古代水患。那么,比大禹治水更为古老的一个神话——“女娲补天”是否也存在着这种事实基础呢?近日,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研究员王若柏提出,女娲补天的神话实际上可能是远古时代的一次陨石雨灾害。此种说法依据何在?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王若柏研究员。2 d K' _9 y3 W; u
/ K. w. a) s: M' \& H0 U" f
研究发现,白洋淀流域区的特殊地貌是全新世中晚期的一次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留下的。
! {' h9 }) d, i+ a+ z' @3 J. i3 ~& L+ K; a" X1 f8 M. u
王若柏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在研究白洋淀流域区的历史地貌时发现,从任丘、河间到保定、望都一带,向西偏北的方向延伸,一直到完县、满城附近,存在大量特殊的地貌现象——碟形洼地及其群体。这种碟形洼地是怎么形成的呢?$ F5 D/ j+ {" i! A; I7 {& u
X+ g b3 Q: X3 n3 K' W e
他们利用近百年前出版的顺直地形图和航空照片等,使用计算机数字技术(DTM)将现代地形和人工地物层层剥去,仅保留原始的自然地貌景象。将这种洼地的复原图与形成年代相近的国内外其他地区的陨石撞击坑进行对比后发现,白洋淀地区碟形洼地和其群体是史前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后,在近代冲积平原上留下的遗迹。/ u$ z6 H1 J7 G& Q; J. F3 e5 H9 x
2 T' X6 e: s- e" @8 C5 S+ e+ T# M
依据地质地貌方法对近代陨石撞击的研究,他们推测,这次撞击发生的地域非常广,从晋北一直到冀中,甚至可能延伸到渤海湾附近。发生的时间大概在史前的某一时刻,最有可能是距今4000-5000年间。+ T; A8 ?! @% G
8 u: g& K3 u: T( p3 A; l 推测当时的情景是,一颗小型彗星进入地球轨道,在山西北部的上空冲入大气层并在高空爆炸。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落入从晋北到冀中这一广大地区,形成规模宏大的陨石雨。在平原地区形成了大量的撞击坑,后经地面流水的侵蚀和先民的改造,多个较大的撞击坑群最终形成了白洋淀。其余的较小者形成了积水洼地,逐渐成为了该地区主要的居民点,部分这种洼地被地表水冲蚀破坏,但是河床间的高地上保留了大量的撞击坑遗迹——“碟形洼地群”。7 S( d5 w, w6 p9 C
7 _- {) r/ l1 X1 R
分析女娲补天传说的内容,和一次规模巨大的天外来物(陨石雨)的撞击事件极为相似。* r! S: }5 x! X
8 y& D! y1 W$ A, ^: ~
王若柏告诉记者,最早记载女娲补天的是《淮南子》和《览冥训》。这两部着作中对女娲补天的神话是这样论述的。在远古时候,“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也就是说,天塌地裂,大火延烧,洪水泛滥,飞禽作孽,走兽横行。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从而克服了这一重大的自然灾害。, {- G. t; z8 e; C) l8 B& Q
% ^. F N: ^( u4 g; z$ J# O 文中的精彩描述完全应当是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全过程,“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火滥炎而不灭”是巨大撞击、爆炸和其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主要是陨冰,而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才会有“水浩洋而不息”的结果。“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固,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神话依据上古时代的传说编撰于东汉年间,冀州当然就应当是古代河北省一带,也就是说这一段描述了灾害平息之后河北平原的景象。/ U9 Q, e6 Y# y3 o/ F4 F
, H% n% d8 @# Y5 t 女娲补天遗迹的地理分布位置,恰恰位于王若柏研究员提出的撞击区的南部和西部附近。
9 b. `4 T3 A3 d6 d$ W) N
8 k! s9 J& U: S" }$ I 天外来物撞击灾害可能形成巨大的破坏,其中重要的是对古气候的影响。王若柏研究员说,第四纪地质学家研究了全新世气候的变化规律,发现有多次重要的降温事件。在距今8500—3000年前后全新世的大暖期是新石器古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此期间也是一个气候剧烈波动的时期。其中距今4000多年前的一次降温事件,被称为“小冰期”的事件影响巨大。这一时间也是中原文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对这一问题许多学者都十分重视。着名的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等人使用环境演化高分辨率分析(10—100年时间尺度)的方法研究全新世古环境等问题时提出,在距今4800—4200年间有一次降温事件,事件的结果导致了古文化的变迁。认为在蒙、辽、冀地区繁盛的红山文化突然衰落和小河沿文化发展的低谷可能与这一事件有关。/ }4 I+ l: t) N6 U! ?& k
3 H1 ~8 ~; h {. y3 e- D; e 王若柏告诉记者,近年考古学已有明确的证据,女娲神和女娲补天的神话的遗迹主要存在于山西、河北一带。这些遗迹的地理分布位置恰恰位于他提出的撞击区的南部和西部附近,而且这次撞击对应了古气候学家的研究结果——距今4800至4200年间的降温事件,正是陨石雨的撞击引发了这次降温事件。
% c5 w; r1 b' [6 V! K4 ^
* e, ^/ u8 ], L3 a: ? 白洋淀地区为什么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留下了一个古文化的空缺区,合理的解释是这里发生了巨大的灾害。
! Z' H5 R% O! M' X6 s+ E; i) V3 y; ?8 \3 E% x% k$ n- b' D# E
王若柏告诉记者,他的研究不仅在时间上与古环境专家们提出的全新世降温事件一致,而且地理位置也与历史地理学家提出的河北平原古文化空缺区不谋而合。
: P: t/ |4 z" Y% p5 j" Y# o* _; a( t3 R+ e
自然环境对早期人类发展的影响极为重要。各种文化区的分界,往往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界线。但是,他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发现,河北平原的中部,即白洋淀地区既不是山脉纵横,也不是荒漠分布,应当是一个十分适合远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湖塘和洼淀地区,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却留下了一个古文化的空缺区。考古学研究表明相当于仰韶文化时代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非常缺少,而更晚的龙山文化遗迹几乎是空白。实际上、《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早已经提出,“不论是新石器时代或是商周以至春秋时代,(河北)平原的中部都存在着一片极为广阔的空无聚落的地区”。着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也指出“河北平原是一片榛莾,荒无聚落的景象”。0 w1 z7 ?, M. v/ ^7 Q7 z4 S0 d
o/ X' P [4 l, { 实际上有关中华文明夏、商、周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依据历史文献《春秋》和《左传》等编绘的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的形势图圈出的古文化空缺区,与使用前述历史地貌方法划出的撞击区完全重合。这显然不是偶然的,这一地区主要是白洋淀流域和向西北和东南延长的范围。说明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开发大大晚于周边地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巨大的灾害造成的地理环境恶化。甚至更有可能是先民心理的创伤和由此造成的禁忌等等。" Z4 \- c$ I8 g7 {3 Q+ ?# H
! f6 m: D7 n3 K7 M( [
这次灾害就是陨星雨撞击事件。巨大的撞击灾害来临后,造成了大量人员的死亡和外迁,使当地繁盛的古文化从此中断。灾害过后的若干年,又逐渐形成了新的古代文化。这一灾害历经一代又一代的传说,一个美丽的神话——“女娲补天”便诞生了。
2 ?( K: I: E6 X( c8 ]( z) r1 m0 j; F$ m) O
王若柏,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地质,地壳形变和地质灾害领域的研究工作。
6 q6 e+ j1 u" d: Q8 Y5 s( x3 X& z, g' F" f: d
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 X4 Y" d* i- f' K
( T* D/ R8 K, K( r; n! G 盘古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替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 N8 G% W* ~. w3 E) N5 L9 b, h
5 y7 u, x5 a" Q: { 这时,有一位女神女娲,在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岭起伏,江河奔流,丛林茂密,草木争辉,天上百鸟飞鸣,地上群兽奔驰,水中鱼儿嬉戏,草中虫之豸跳跃,这世界按说也点缀得相当美丽了。但是她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烦,孤寂感越来越强烈,连自己也弄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7 d8 T7 I. I/ B" |* p/ ~- h
; A% U% P* S+ B3 y& k! R5 H
与山川草木诉说心中的烦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话;对虫鱼鸟兽倾吐心事,虫鱼鸟兽哪能了解她的苦恼。她颓然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对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树叶飘落池中,静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动起来。她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是呀!为什么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原来是世界是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8 z4 R4 h4 c6 j6 G* p/ x) z
4 q/ W' b0 A- W$ G: `" G
想到这儿,她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她感到好高兴。
5 c, R8 @% V% u
4 ~* t- E8 _% r0 g- [" s 捏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窍,双手两脚。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作“人”。 |( x9 r6 X0 [5 B4 T8 u+ J j
) J9 P6 V6 W0 j, g$ L8 f0 Q9 G 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气概举动自然与别的生物不同,居然会叽叽喳喳讲起和女娲一样的话来。他们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走散了。( J1 B- f& q' @2 i1 O
/ ~$ e! O9 q& p' c3 K) z) r0 D
女娲那寂寞的心一下子热乎起来,她想把世界变得热热闹闹,让世界到处都有她亲手造出来的人,于是不停工作,捏了一个又一个。但是世界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很久,双手都捏得麻木了,捏出的小人分布在大地上仍然太稀少。她想这样下去不行,就顺手从附近折下一条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结果点点泥浆变成一个个小人,与用手捏成的模样相似,这一来速度就快多了。女娲见新方法奏了效,越洒越起劲,大地就到处有了人。% J! b- z" k; t
" ?& A. D: R; r& t, o 女娲在大地上造出许多人来,心中高兴,寂寞感一扫而空。她觉得很累了,要休息一下,到四处走走,看看那些人生活怎样。
4 B" N# E2 R Y* g- g/ T
$ j2 s8 J8 y( G6 i 一天,她走到一处,见人烟稀少,十分奇怪,俯身仔细察看,见地上躺着不少小人,动也不动,她用手拨弄,也不见动静,原来这是她是最初造出来的小人,这时已头发雪白,寿终正寝了。! q! f" `, N( H: D, N7 M
' m& k' L& v( E+ g2 o
女娲见了这种情形,心中暗暗着急,她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造人,人却不断衰老死亡。这样下去,若要使世界上一直有人,岂不要永远不停地制造?这总不是办法。
7 K3 Y2 P' Z3 {+ { G* J! ~6 a) N1 |) r! g. J* ^4 `
结果女娲参照世上万物传种接代的方法,叫人类也男女配合,繁衍后代。因为人是仿神的生物,不能与禽兽同等,所以她又建立了婚姻制度,使之有别于禽兽乱交。后世人就把女娲奉为“神媒”。
& K# K) y7 A6 G9 ^- L4 S3 v- Z4 N6 J: a+ X% O
【女娲造人与母系社会】
3 y' k, o* @3 X. e/ j) ~' I
' z% g8 j# O# S K, p 女娲造人的神话,反映出早期人类社会的生活状况。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存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当时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子女只认得自己的母亲,不认得自己的父亲。女娲造人的神话不正含有母系社会的影子吗?
+ D5 i% v2 [( `4 ]8 F" s, M& q& u4 k" B z/ J1 ]& M
女娲造人的神话,并非空穴来风的纯粹杜撰,而正是早期血缘时代之母系社会中女性占据人口生产主导地位的反映。/ U8 ~& {3 M; S
/ {1 S2 h& K5 l6 e8 w" M
对于女性而言,男性在一开始处于劣势。4 S/ f! E8 T# w4 c3 h6 A
: X% p1 Y5 |& d7 p) e, }9 H 男性对于自己在人口生产中作用的认识,来得太晚。! [- ^+ H% |, B; O9 B
" Q9 r$ ]4 \ [1 u 但是,父系社会的确立,主要并不是因为男性终于认识了自己在人口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是因为当物资生产(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工具的生产)取代人口生产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过程中,男性比之女性,具有特殊的有利条件。
/ i- T/ G" x& E' S# d& \0 r; J7 a# A& H4 I! `. Z
在血缘时代之母系社会的公社生活中,土地、房屋、森林、水源等生活、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食品、衣服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实行公有、分配制。, P. e$ z: b3 z' f
# {" L1 j- \+ U! `6 n* \$ W; e 而在此同时,外出作战、渔猎、放牧的男性,则率先开始了诸如弓箭、鱼叉、抛石索、独木舟等武器以及小型劳动工具的私有化进程,并在以物易物的交换过程中,开始了对牲畜等生活资料的私人占有。4 q, L2 d9 D! Z* G
0 E4 l2 ?, q+ ^: |! h4 |2 X. `
女性在这个过程中,有点太大公无私。
% p; k( M! D3 j- {2 o4 z
2 M* s5 D: L) s9 q9 B 男性在私有制建立初期所具有的历史有利条件,以及男性在物资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天生体能优势,使得男性很快成为新的社会主角。: j# m8 B6 m! a2 _+ r
8 O% |+ q. C T" ^ 人类历史之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的进程,乃是以人口生产为其主导的血缘社会向以物资生产为其主导的物缘社会的转变。
2 z4 k9 A; I* C( j6 k+ R5 }0 A) T9 p2 i7 ?
此一转变一旦完成,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便不再是血缘情结,而转变成为物缘情结以至金钱情结。
1 s4 o! d: N; ]- X F. J; i6 L% ] J$ _5 W% y
物缘关系即物质的依赖关系,成为此时人类社会群体的主要人际关系。- z% q7 [: |( }3 ]5 e
+ D7 w# P: f7 N% Z" B$ Q 物缘关系即物质的依赖关系,成为此时人类社会结构的主要功能要素。5 f8 l z. h1 r/ S
0 ]* j& M' ~/ E) N 在此“物缘时代之父系社会”中,即使是“血缘关系”,也逐渐由女为中心转变成为以男性为中心。
$ x8 g+ ~+ R0 c5 R" {" o
8 P* v N1 j9 E; U 出土的文物说明,在突出女性性征的女神塑像之后,世界各地都开始制造突出男性性征的男神塑像。9 H: J1 c0 }" s" Q0 R4 S! x- k
& i3 t# @( A- ?0 T5 R, m6 H
女性生殖器崇拜向男性生殖器崇拜的转变,以及产翁制(一种在孩子出生之后,立即让母亲离开,而让父亲上床怀抱婴儿,卧床坐月子的风俗)的发生,都说明:在物缘时代,女性不仅没有掌握物质生产的控制权利,而且也失去了人口生产的主导地位。
: X& a7 T7 m" D' D, x7 `, P% M5 i$ |4 i7 J9 @8 J
女性因之而由女神沦落为女奴,甚至沦落为神女即妓女。, a+ s" F; e0 c, v6 V, z/ O3 j
/ s0 h9 O1 y* `: z" a7 L1 J" A
黄帝曾向之问道的素女一类人物,成为男性发泄性欲的工具。
! k& a& X" ?* C* B! T: L! }& D P. ?$ }( w0 ^2 y" }
所有这些女性性地位的低落,其实不过是一种非本质的表象。* h" f& ?" d/ V" M2 i/ q
. r' O% Y6 u7 F' Z+ T i$ n 就其实质而言,女性性地位的低落,主要是因为她们没有掌握物资生产过程中的物资所有权、生产控制权以及产品分配权。1 X" ]# b/ H. g' T5 G. M3 G
" H4 L p$ P% [3 |3 K. c% m3 H1 { 即使是在物缘社会之中,一旦女性由于某种历史的机缘掌握了这些权利,她们的性奴役状态就会顷刻瓦解,她们的性关系地位就会随之提高。
n& S- d. o" N' U J; C* @" J0 K5 [6 @
武则天的故事,可以使我们对此产生深刻的印象。3 ~; G1 |/ N: F( ~
: E' |0 ` d2 v. t% j( y3 m 近代一些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之所以把目光注视着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和改善,正是基于对此实质的深切认识。: [$ }, q6 r q8 f4 K
+ Q$ L* k+ R! l0 a7 V, ?1 F
以此视角观察,所谓女权主义,仍未超出物缘时代的局限。
6 \8 X- U0 P& d/ c' H9 S) \5 B% l Z! f- U# W I4 L
正如女人不会永远保守女神的地位一样,女人也不会永远甘心女奴或神女的地位。- p8 V, N! M( ~7 q! D7 b
5 _ N* U$ Y$ N7 n1 g
随着信缘时代(有人称之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女性真正开始成为女人。
# ]1 W# N" B0 u) m( v( {3 l+ [
7 [& I R3 D: |* N/ Z2 e0 K7 D 在这个全新的信缘时代,男性、女性已经无须白白耗费精力再去争执人口生产的牛耳。; C" o* O. k4 C& i( O$ {
1 v# p4 P% y; K, r# K% [ 男女两性在物资生产过程中由于自然造物而形成的体能差异,也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得无足轻重。
$ x: c6 l! Z6 [9 c6 J" U; V, B1 C9 q, w }
当今时代,信息生产占据主导地位。! h# q+ O r: [2 S+ R) H" V9 w
% d: Z4 U# Z$ v 在此领域之中,就其自然本性而言的男性、女性,都不再具有天生的优势。
5 g; u$ p9 J q# D. j
# o/ e# Y, g- l" l) h 在超越两性差别之信息生产过程中,男性和女性开始分有真正平等竞争的机会。4 M$ V( P! \# v
0 p: i7 T A. F: l/ \ 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真正平等竞争的机会,尚未完全由男女两性均分。
3 s' M8 N: S( o* V8 |6 P3 Y- a1 B& @) C: C
不仅如此,超越两性差别之资讯的优势,正在成为拥有生活资料和生产工具、控制物资生产和商品分配的重要条件。
# Y. O9 p9 L8 C1 K. [8 q% S; b" _9 ^$ Y2 h- L# I+ _( }; `
在这个以信缘关系即信息的依赖关系为人类社会群体主要人际关系、人类社会结构主要功能要素的全新的信缘时代,女性和男性的畸形发展(诸如神女和面首、吃青春饭之类)正在逐渐失去实际的意义;从而,女性和男性的本真状态才有可能真正得以展示和显现。
4 r) i8 s1 n; ]: d4 R8 Q. v
/ ]6 i9 U; K2 }9 S 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男女两性才有可能形成真正和谐的互补关系。
' n/ R5 ?6 P4 _: J6 ~( n/ s
# c* j P/ h0 X0 n* N7 Q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口生产、物资生产、信息生产这三种社会生产,不断地变换着主导与被控的地位;随着三种社会生产之主导与被控地位的变换,女性社会地位,也在不断地变换。# R- R# J- B. ]1 I8 V
3 F. y' n" y( `( L 女性因此,由血缘时代之女神,到物缘时代之女奴,再到信缘时代之真正的女人,逐渐完成了自己的历史生成。女神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再复返;女奴的时代,正在一去不再复返;女人的时代,业已揭开历史帷幕。
: L i! f6 f5 {, F) P' d* \/ Z: d' Y7 Y- C6 b9 w' f
这将是真正女人诞生的时代。
; s" {. g4 n$ q9 w% d# ?2 q1 `6 Z0 Y, g3 [6 r6 X3 P
也是人类诞生的时代。- d1 v0 D6 L: P. m, z/ E
9 {1 O1 _; N9 r% E, d* a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