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使人们找对象越来越困难, “剩男”和“剩女”越来越多,天天叫着找不到对象。最近一段时间,相亲类节目在电视上热播,一些嘉宾的出位言论,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也炒火了相亲类节目。' {- a$ T7 \( H: U- g9 r R |
8 V3 T* s: t, c. h* a
信息社会,人们交往更加便捷,找对象却如此困难,那么,信息相对闭塞的古代,人们又是怎么解决终身大事的呢?古人找媳妇,规矩很多。首先是结婚的年龄,限制颇严。春秋时期,规定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就算进入了法定结婚年龄。但历史上不合礼仪要求的早婚现象相当普遍,以至于中央政府最后也听之任之,到宋代就有了“凡男年15,女年13,并听婚嫁”的规定。
9 Q. F* }. @0 `
+ _3 a" l% |: Z3 E: y& ~$ b \! z 其次,男女见面约会,规矩就更多了。年轻人自己到大街上找对象,肯定是不成的。《诗经-齐风-南山》里唱道:“娶妻如何之?匪媒不得!”也就是说,不能自由谈恋爱,必须要有媒人。《孟子-滕文公下》中也说:“不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婚姻大事,得父母作主,要是自作主张,国人的唾骂。
7 G* F8 v' ?* F6 ` W
4 u- R, K D$ _) Z3 g 但古代偏有一些人,不把这些规矩放在眼里,大胆下手,抱得美人归。他们找对象的高招,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或许仍值得借鉴。
/ M5 s* ~6 k( K- b3 ~2 [. Y
2 P$ f2 L( @1 H2 E2 L 送礼吹牛:刘邦取悦老丈人
: ?- t9 Y1 A% d# ` {' i- l1 {, p4 Q$ b6 V" R/ Z( W/ L+ c
刘邦在沛县当泗水亭长的时候,虽然大小是个干部,但还是一个老光棍,40来岁了都没讨上老婆。主要是因为他的名声不好,史书上说他 “好酒及色”,没什么大出息。更过分的是刘邦常年与一个姓曹的女人鬼混,还生了一个儿子,叫乡里不耻。估计没有好人家愿意把姑娘嫁给他。
2 ^0 z" O' N6 [/ F5 d) ^9 Z$ A" n
$ L# G5 \9 L5 \6 Z; B$ X9 V 刘邦是怎么解决个人问题的呢?恰好,刘邦未来的老丈人吕公为了躲避仇家,离开了老家单父,刚来到了沛县,不太了解刘邦的底细。由于吕公是县长大人的朋友,初来沛县,大家纷纷去敬贺。当时规定,礼金少于1000钱的,只能坐堂下。刘邦谎称:“贺钱万。”大摇大摆进了门。听了这个数儿,吕公很惊讶,特意起身相迎。吕公是个会看相的人,正在给女儿寻找婆家。可能是因为“贺钱万”的心理效应,吕公越看刘邦越顺眼,史书记载:“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还将他引入上座。
' s8 g& ?( c+ E. a* `. I
! e& |# I2 B$ \+ Y! V3 ] '700')this.width='700';" title="818古人找媳妇的技巧!原来古人也玩“非诚勿扰”TOT"> a7 d1 T. V* T( X" ~2 f
& w. g6 V' Y8 l! a. N
描述:1.jpg
* F4 e- }; S# \8 p" n' N; s. d) f: a" b5 j! X4 m- a" h7 c% u
刘邦在席间谈笑自如,显得特别牛的样子。更是引起了吕公的好感,酒席之后便单独留下刘邦,谈婚论嫁。刘邦就这样轻松得手,讨到了吕公的女儿,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皇后吕雉。2 ^, J/ ^$ F8 j; G& P5 M
8 C* } f8 N' `6 T `7 W7 w
这个故事给当下找媳妇的朋友两点启示:第一,每一个人都有不光彩的历史,要想找老婆,隐藏历史很要紧;第二,古人婚嫁看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只要给老丈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8 z5 {& Y! Y! I+ D* q5 Y, K$ @0 X3 x0 V M) `' X% @
广告促销:李夫人博得武帝欢心
' \1 w6 F! k D) J' l9 h; ?1 D+ T8 e% K! D
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是一名歌妓,这个条件想成为王妃太难了。还好,当时李氏的兄长李延年是汉宫内廷音律侍奉,也就是御用作曲者。李延年所作之曲,听者常为之感动。而汉武帝自幼喜欢音乐与歌舞,对音乐颇有研究,且能歌善舞,自然对李延年宠爱有加。( T$ B1 X$ n: U* I/ a: J6 i
1 [9 W* S) o% `" J- g7 K7 M 一日,李延年为汉武帝唱新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唱得汉武帝想入非非,随口说:“果真有如此美貌的佳人?”这个时候,汉武帝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美女佳人上面来了。平阳公主趁机推荐:“延年的妹妹貌美超人!”武帝连忙下诏召李氏进宫,结果一见倾心,娶了过来。
% e. O) Q+ g+ J2 g, ], L! w& R. p; ^/ q( B2 I# q
两人感情一直很好,李夫人死后,汉武帝还写了一首诗:“是邪,非邪?立之而望,偏何姗姗其来迟。”令宫中乐府的乐师谱曲演唱,他还写了一首《伤悼李夫人赋》,怀念这位红颜美女。. `( L0 M3 u5 y0 ^/ D* f
% |! N6 w% v- h9 w2 y9 r/ [, d4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成功拿下对方,首先要做好广告宣传,引起对方的兴趣,在他最想要的时候出现,一举得手。
, D( W" s0 x( E2 j$ |3 x3 l: ], C( m; N* X) ~. s
毛遂自荐:温峤从媒人变新郎( m6 R* x4 g; E+ j4 u0 c
# z& f# T* U4 X* @/ _5 L
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古代,遇到个好姑娘不容易,所以,关键时候要勇于毛遂自荐。4 D( y- ?+ M1 o* ~
4 W4 c# E$ `$ z/ M7 d, P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晋的时候有个叫温峤的人,他的姑母刘氏家有一个女儿,生得如花似玉,又聪明伶俐。温峤早就看中了这个大美女。正好,姑母托温峤帮着找对象。温峤便答应了下来,但是他留了个心眼,故意问:“现在好男人可不好找,您看条件像我这样的成么?”姑母回答:“你这个条件的就成了。”得了这样的回应,温峤心里就有谱了,几天后就向姑母回复,说是已经找到了和自己条件差不多的一个人,还带来了聘礼。3 s( f. `' Y! {$ Q) v
' A3 k9 g; K* V- Z/ z
姑母见温峤办事如此靠谱,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下来,经过一番准备便举办了婚礼。行了交拜礼,到了洞房花烛的时候,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才发现新郎就是温峤本人。新娘大叫道:“我本来就疑心新郎就是你这家伙,果然不出我所料。”其实,新娘也挺喜欢温峤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看来,只要有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大胆的毛遂自荐是很必要的。3 f1 P) I" b$ j7 T k' e) ?
3 k/ ^# U% H; B# [. ^) I 比武招亲:李渊靠射箭攀上高枝
! I( ]9 [5 z) k0 |& U8 G9 X" K0 G5 f
唐高李渊祖恐怕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依靠比武招亲找到好媳妇的皇帝。李渊的皇后窦氏家族显赫,父亲窦毅乃是北周的八大元帅之一,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由于窦家系军人世家,窦氏自幼个性很强,隋文帝代周受禅时,她曾经哭着说:“只恨我不是男子,无法为舅舅家扫除祸患,不然一定要报此仇!”父母赶紧捂住她的嘴,叫她不要乱讲。但是,经过此事,窦毅认为自己这个女儿不是等闲之辈,当然不能随便嫁人。' {4 c: R' Y9 L! R
8 n" U' n$ E) B 于是,到了女儿谈婚论嫁的年纪,窦家就搞了个比武招亲的办法。不过,这可不是武侠小说里那样摆个擂台,让大家上去和窦氏对打。而是让人在大门上画了两只孔雀,有意招亲的必须在百步外射两箭。凡是两箭均射中一只孔雀眼睛的,就招为女婿。窦氏是当时有名的美女,来应招的人络绎不绝,但是能够两箭均射中孔雀眼睛的,却只有李渊一人。3 Q. M, ~: _& r- I- D
8 u8 _- l+ z8 u* p/ F, Z1 p; u 据正史记载,李渊这个人其他方面并不突出,但射箭技艺高超。人就怕没有特长,只要有特长,就准有机会。李渊凭借着射箭技艺出众,一下子得到了窦氏的好感,娶到了好媳妇。可见,在找老婆的时候,有个特长多重要。" b' r( v. |& K- c9 i
' i) D: \+ ?) V7 F 后来,李渊当扶风太守,得了一批骏马。窦氏就劝老公把骏马送给皇帝,李渊还舍不得。窦氏去世之后,李渊想明白了,便把骏马进献给皇帝,保全了自己的位置。这件事足见窦氏之贤,李渊之幸。. k* G" z0 J1 o$ E' D0 ?
3 K+ |( ~6 l9 j, V.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