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自卫”的资料素材:狠与手软2 f1 ?; @" j5 J
% d. V2 y! H- i* R6 _在中国武术谚语中,有“一狠、二毒、三功夫”的说法,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狠!凡是练武的行家里手,都特别强调一个“狠”字。+ W$ W4 X2 ?( p! @8 d' P
8 w+ Q# F* a9 y. f; @) \武师们为什么如此强调“狠”呢?狠,首先是一种压倒歹徒的气势。当面对凶残的歹徒,敌强我弱力量悬殊时,如果不狠,就不能瞬间击中,就算击中也产生不了效果,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这个“狠”字在自卫中对防身者而言,显得至关重要。
7 j2 r8 e6 A" u% N
+ I+ d$ W% B4 j2 T+ p6 c' S4 ?那么,怎样才叫狠呢?说白了,狠就是要全力、准确地打中目标。狠,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全力。就是要毫无保留地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比如,你的最大力量是60公斤力,你就不能只打出59公斤力,一定要竭尽全力。第二,准确。就是一定要打到所攻击的部位,决不能因心慈手软使攻击的方向有丝毫的偏离,使攻击的力量有丝毫的减弱。) p' h6 Z5 ]8 `' P3 Q4 ?4 l$ w3 @
: x2 N: I6 a8 [9 S3 u; G2 x( d% E
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雷锋曾经说过:“对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句名言,照样镌刻在美国西点军校的墙上作为军人的座右铭。对敌人的态度,古今中外一致相同。在战场上,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友对己的残忍,在自卫防身中也是同理。面对凶残的歹徒,往往是你死我活的生死较量。遇敌必狠,逢敌必克,实际上就成了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 r9 _. v: f) F% B! d
8 ?1 S1 m c# O) i. L2 l+ n
想真正做到狠,还须克服人性的弱点,那就是“手软”,它是横在自卫者面前的一道心理障碍。虽然知道了遇敌必狠的道理,但未必能按这个道理去做。人是脆弱的,人性也存在着许多致命的弱点。人一般都有避害的低俗作品请删除,怕痛,担心受伤。人们都不愿被打,也不愿打人,怕打人。但也有人说,打人只要咬咬牙就行了。其实不然,绝大多数未受过自卫训练的普通人,多少在打人时都会有不狠的习惯,并都自觉不自觉地减轻了力量、放慢了速度,这个毛病,用武术术语来讲,就叫做“手软”,这种手软的弱点在人群中女性远远超过了男性,多年来已形成了这种习惯。9 T& Q$ N' o% F2 k- @
# x( V" g( t5 [. ]4 g* _在自卫中因手软而下手不狠,往往导致两个直接的、不可饶恕的错误:第一是丧失时机。对敌自卫,瞬息万变,情况紧急复杂,刻不容缓。有时,敌人可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或分心走神而露出破绽,给你一个良机,时间非常短暂,如果当断不断,因为手软而心不狠,略一迟疑,机会往往稍纵即逝;第二是由于不狠,虽与歹徒交了手,但力量不够,或偏移了要害,结果不但不起效果,反而让麻痹疏忽的歹徒警觉起来,并被激怒而完全丧失理智,残忍的歹徒可能会更加残忍,这样的后果比不自卫还糟。& J: ^2 Q/ k* b: Y. E$ g9 k. o: F
6 i# u) H8 L( {: q
既然因手软而不狠是人的低俗作品请删除,那么怎样才能克服它呢?首先我们要明白道理,农夫和蛇的寓言,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严惩歹徒,是为民除害,心慈手软,只能反受其害。明白了道理,剩下的就是技术性了。它归纳起来有两点:
! u$ q T& M+ K, _; {7 w- ~. k" M5 ?# U4 e+ [: f
一、心狠
; E0 H! S1 X }' r$ o
5 ~$ [, \2 p1 }5 u手软,首先是因为心软,要做到手狠,首先就要做到心狠。武术讲究全凭心意用功夫。拳脚要下多大力量;首先心中就要下多大力量,拳脚要准确击中,首先心中就要瞅准;拳脚要击打到位,首先心中就要到位;拳脚要置敌于死地,首先心中就要置敌于死地。如果你已经掌握了打击歹徒下阴的方法,你问,怎么才能把歹徒踢死,那么我就告诉你,只要心一狠就把他踢死了。
7 ?) c4 j# D! X- P4 R% S' H& i% R V: ~. `: ~6 Y) I6 M% k
二、必要训练" g M; ?# U& e. J3 w
9 C8 Q: Q! x, S; B" M7 L% Q" `手软而不敢打人,是人固有的低俗作品请删除,它是一种软弱的表现,需要用一种坚强的精神取而代之,用必要的训练方法,来“覆盖”它,从而形成另一种后天的非低俗作品请删除,也就是说,狠是一种可以通过训练得到的。
5 t$ s" E! A/ h5 f' f2 F! s$ J" i; M: W% h1 D+ N% U0 n8 r
训练中,打来打去,动作定型,方法定型,心意定型,就能养成出手必狠的良好习惯。对敌惟凶,遇敌必狠,自卫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形成了狠的习惯,并不影响正义、良心的存在。狠是分对象的,是有尺度的,是理智的,如果放纵了狠的尺度,这种狠就变成了“恶”。我们决不允许这种恶性泛滥成灾。 狠绝不是外表的咬牙切齿,低俗作品请删除怒目,叉腰握拳,愤怒叫喊,狠的最高层次体现在效果上,它是击打时准与稳、快与力配合的总和。当你的狠能收发自如的时候,就既不惧怕人打,也不惧怕打人,你无表情是狠,面带微笑也是狠,面有惧色还是狠。
# Y" m7 ?& b7 o& z3 T, f7 G2 ~ W' M2 T
具备了狠,再加上全面的武御道自卫技术,就能做到在不同情况下,面对不同的对手,根据需要,随心所欲,一锤定音。
$ x6 J1 N" j( Z* n# Q, r, L) n A7 V2 r, h; c1 [
“一狠、二毒、三功夫”,排在功夫技术前面的还有一个“毒”字。狠是指发出全力,手不软。那么毒呢?其具体体现在心毒与招毒。0 e, B7 V& @ U" D8 Q: p4 q0 V
2 W' s# D7 J) W/ \
首先我们讲心毒。常言道:“心不毒,不可以伤人。”这话一语说透。一般未练过武功者打架,总喜欢一拳打在他人的胸脯上,而且力量也不够,这样,对结实的胸脯实际上没有什么大碍。这是仁心灌身的体现,这种仁心使很多人失去了自卫的机会。心仁者,往往置杀招于不顾,而花很大力气去攻击无关紧要的部位,有时反而招来杀身之祸。心毒者,专以杀招制人,杀招因心毒而得以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可见,当歹徒欲置你于死地之际,就不能不心毒,因为有“杀招”而无毒心,“杀招”就不“杀”了,那么只能让歹徒得逞。4 a% z9 x% S0 |1 X( s/ e: x- m0 o
# E- l9 }$ c) B5 |( ^那什么是招毒呢?确切地说,招毒就是攻击时决不能手软,招式上的狠毒与心毒相一致。也就是出手不留情,必须能够有很好的制敌效果,因为在实战中如心慈手软,必被对手所利用,反而害了自己,当然,招毒并不都是致人伤亡,但要能够做到一动手就使对手在意志上处于崩溃,打斗招式应具有简练的特点,而且要招招攻击对手的要害之处,如眼睛、鼻子、咽喉等。3 A: ^3 w% E( {# r! O$ F+ P
. p+ T( y/ I* C; j. x. D7 b8 R
毒还指攻击时低俗作品请删除。具体又包括几个方面:$ B0 L7 O9 A l1 m# N. I
! X8 e7 [4 v* |8 B, o m
1、尽力攻击敌方的一切要害部位;
7 T) m( i; ~- o- T# S& A' B9 o8 E% V- Q/ n5 P
2、用自身的一切部位去进行攻击;
4 \- \( U Y/ F7 O2 o
4 t0 K' x; c: Z& Z* E6 a( d2 ]3、用可能采用的一切方法去进行攻击; z- _. S5 z, T
9 I( P0 A) O/ B: \
4、使用可能采用的一切武器进行攻击。
0 u* A6 _+ |# w" A& h1 R! l, G4 p8 r5 p# R$ i
当歹徒要危及你的生命时,在自卫中,对歹徒使用的方法手段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只要能置敌于死地,能化险为夷,克敌制胜,转危为安,就可无所不用其极的去发挥。在自卫防身中没有什么规则,没有什么是犯规的打法,没有只准打眼睛不准打裆部的规定,没有只准用拳脚,不准用兵刃的规定。敌人二话不说就踢你下阴,你不能埋怨敌人凶狠毒辣,你有刀子不用,反遭敌害,只能说明是你自己无能或愚蠢。
0 D1 r6 ^; K9 g8 |# q( a2 V- m
* D# g5 }1 ]3 m; E$ N0 E( J& x7 K* r/ Z关于攻敌要害的问题,凡是武林高手都深谙此道。在武御道自卫中,手段没有什么光明正大与卑鄙下流之分,实用好用就要用,一招制敌就是高招绝招。如某女子遭遇强暴,反抗中咬断了歹徒强吻伸进她嘴里的舌头的报道。当时人人叫好,有人说,要是咬断的是歹徒的喉管那就更好。可见,正当防卫,惩治恶徒,需要攻敌要害。
0 `1 l6 T; p' U; N- \4 a8 D0 ^9 _+ @& U# z y' x+ U# [
武谚讲“一寸长,一寸强”,手里有器械,肯定比赤手空拳强。那些影视作品中舍弃刀枪而不用,偏要与敌手比拳脚的人,在自卫防身时是不可取的。武御道自卫中赤手空拳不如手里有器械,钝器不如利器,刀剑冷兵器不如枪炮火器,有棍就要用棍,有刀就要用刀,能抓过歹徒的手枪,就要敢于扣动扳机。3 z3 y" i; {. c) Y6 }; s6 M
! l5 y# O0 S% {' C
使用器械,还要遵循击打要害的原则。用菜刀能砍歹徒的脖颈,就不要砍胳膊;用头发夹乱扎歹徒的手,就不如去扎刺歹徒的眼睛。
: Y+ O9 Q) {, l" D9 a9 T- t, x6 \
& ?0 Y5 H5 }+ ^) f- X2 U( u曾有报道,某女性被歹徒强奸,趁歹徒松开她正在穿裤子时,她急中生智,抓起旁边的剪刀,刺向歹徒的裆部,竟一下子将歹徒的生殖器官整个铰了下来。遭遇歹徒时的女性,都应像她那样,具有不畏强暴的攻击神勇和低俗作品请删除的自卫防身精神。/ }4 x" t# f+ d- X% U
5 Z" `: M6 ~+ ]7 J+ }
上述思想上、精神上、招式上、战术上都体现出打斗者“毒”的特点。另一个特征是低俗作品请删除,只求效果。0 y) M$ t, [8 n, F
" A9 h2 e+ _) O( d' n3 ^- r真正的打斗具有凶残、狠毒、阴险的特性,它决定了其不适宜舞台表演、散打比赛、友谊切磋等在公平条件有规则限制的交手,而是表现另一特性——低俗作品请删除。它可以用暗袭的方式,从背后偷袭歹徒,可以用埋伏的方式,出其不意地阻击歹徒;也可以将细小精巧的暗器藏在掌上攻击歹徒,还可用掌中沙子迷惑歹徒,总之一句话:一切以制胜为目的5 x' M/ n9 F, B3 v6 I; k) V+ \( G5 M
/ b, L9 r/ X5 n, K. J4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