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谈北京之明代京城八绝

0
回复
67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0-10-16 18: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北京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历代传承至今,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 H" X, ]% T+ b7 u6 o" K- @. V: x9 ^4 U
据《宛署杂记》记载,明朝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3)京城“百巧骈集,争相高尚,即技艺之微,亦往往造极工巧,有古今所无者”。当时广为传颂的“都城八绝”就是一例。
0 G3 {' ?" b+ a7 H# g8 N. A8 T, z$ l# s
最有名的是李近楼,此人中年双目失明,常以琵琶自娱,新声古曲,无不绝妙之极,且能左右手弹奏。有朋友来访,以弦对之,酷似人语,字句清晰可辨;还能变声调学二三人说话;模仿军士操练,鼓乐叫喊声声;或模仿琴筝笛音,更是惟妙惟肖。在《宸垣识略》书中,对李近楼的评价是“平生羁愁哀怨,及人己胸中事,皆于鸣弦铁拨发之”。
, X$ H# ?$ ]4 Z$ D5 f) y" w0 d  P/ u) M' F6 c& l
古代宴会上有一项投掷游戏,宾主依次把“筹”(特制的竹木小棍)投送到壶中,以投中多少定高下,少者须饮酒。有位叫苏乐的人,可用各种姿势投壶,皆百发百中,他双手各执一筹,双臂大回环摆动数次,二筹飞出去,同入一个壶中,或是一手握三筹投掷,又分别命中三壶,他还能背投,名曰“仙人背剑”,真是“盖其工巧独得,非人所可及者”。' t8 A% T! t. @: O) C
1 ?/ G! K! F) n7 v& U( n
郭从敬是个自幼“不乐拘检”的人,曾出家为显灵宫道士,常以踢球为乐,他可长时间让球在自己身前背后飞动而不落地。还能接应几个人投来的球,按其轻重缓急一一踢回给对方。让人赞不绝口。
; o5 n9 w8 H4 W: u) c( `. L( c- x7 w' D7 z% h* S9 b
第四绝是王国用吹箫,“每发声清韵彻室,飘飘然若有凌风之意”,听者如入仙境一般。
8 e3 k* L1 m" a% x1 _1 S# q, d' ?. N5 k
蒋鸣岐为人异常聪颖,“颇知书义又善谈论”,且书画皆佳,最擅长的是弹三弦,曲调悠扬悦耳,还能模仿琴笛之音,可与李近楼的琵琶媲美。
9 R, d0 f, ?$ V) \
3 o5 v; a1 a5 J, Y' @( ~2 ^$ @闫桔园的围棋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与人对弈时,布势十余着,就能预知输赢多少,“或棋穷日夜”,相隔数天后,再布原局,绝无遗漏,令人佩服不已。
/ J, a( E# Q4 O  b' Q& E. B& r( U; a: H! j9 q, f% h! Q
张京的象棋也毫不逊色,与人对局开始不久,即可预测多少着儿后,是用车,或马,或炮“将死”对方。此人性情谦和,不愿与人多争高下,常以和棋结束,双方各得其乐。7 z" T; f1 _7 M. U. \

: f* x$ u' K0 {! U  r  q( p最后一绝是刘雄的八角鼓,他击鼓时轻重疾徐,声声清澈入耳,或与丝竹管弦合演,“节奏曲合,更能助其清响云”。( G' f* K/ z. v, E) v9 S
: O  J$ r% P$ b& k1 A
明朝时期的京城八绝各有千秋,他们的精湛技艺,在民俗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与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一脉相承,蕴含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H9 b$ y5 Y9 j2 c1 o7 ]- `4 {

  o+ p! y# x! f.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