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中国古代亲属称谓家谱总览

0
回复
96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0-10-7 16: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亲属。具体称谓如下:
8 f/ |, @2 R* D8 M4 ^. c$ G0 R& U9 Z8 Y# S# N7 L" X5 u7 r. |0 B
  祖(王父、祖父)父之父。祖母、王母、父之母。(曾祖父、母)祖之父、母。(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
. D5 R- A7 I# Z7 Q3 H9 r+ v! z+ y6 H: n
  曾孙孙之子。1 H$ \$ ^3 T1 C/ v4 w9 S9 H/ y

% A: p" z- l: \; A$ q8 [2 {  玄孙曾孙之子。
$ D5 E% f3 h. ~/ y" M& K: i1 |- n5 j3 H: E4 p7 Q
  来孙玄孙之子。(下五世指从本位起,下主立孙)
$ O# k* l& x9 e# y, s, }/ V; x5 a' c$ z2 [7 N! F
  世父(伯父)父之兄。& U0 ~0 \7 |: G* L; }# r* o$ H

0 Z! {' t& b! f  x  叔父父之弟。7 i3 Y7 g$ I4 ]- G" d& c1 e

) e6 o3 q+ d. k6 O. p# s, ?  世母(伯母)世父之妻。% k& u! |) A8 H: n( l( x2 E

& v, e. f! [  z$ d; _! V  叔母(婶)叔父之妻。8 b4 O8 E  r1 O; A* A$ S5 t5 t

6 J0 m, n: c# v6 N! d  姑(姑母)父之姊妹。0 f) D3 i  r2 e1 q  {+ A

  b9 u* F7 ]+ U" E& |# k# C  姑父姑之夫。
4 w- I4 Y' J" U5 @" R. Q4 R  z, H! j0 t  @
  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父之伯叔。
5 p. I2 S& _( ?  k+ b9 P' ]6 C& |$ ]4 Q) l0 D! I: ?. B, q
  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父之伯母、叔母。. |  T8 E+ y! f/ R% R5 s- p

# n+ y) g  c9 C/ a; q0 D  从祖父(堂伯、堂叔)父之从兄弟。
7 D9 A; \& z) \/ T6 o: v2 F
1 |! H* C- \! v9 a6 P. w  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从祖父之妻。
' X6 \( N* f& e6 Z9 E
3 |, d4 n  A$ l6 |+ _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祖父的伯叔。  x) ^; c: C( c5 F
6 v$ Z* a, [/ n1 Q: v( S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之妻子。
$ M0 R* d: U% i) I9 X5 ^4 o2 G* [& b8 o
  族祖父(族祖王父)族曾祖父之子。/ ~5 C) ]: F$ H2 r
, c9 V5 b) U& }7 l
  族父族祖父之子。
5 d/ B( v7 C1 J5 J% {. }* S' f
8 H$ p# ]+ M) z# Z8 b  族兄弟族父之子。, R/ |9 U0 r0 O& D2 \

. k: F" z! F7 a, O  嫂兄之妻。7 a1 q( _, |# J1 ?) U6 ~

" I$ d$ E* m8 n+ n) _- ?) r3 T  弟妇弟之妇。
0 p9 E2 y) h; C, L& Z0 G2 s3 t9 R# O8 d" t7 t
  从子(侄)兄弟之子。
" n' O. s0 _0 y- c: f- h) |3 }$ r: N& f) A- S2 I' `- ]) K
  从女(侄女)兄弟之女。
2 V' n- n% V: z" r* U' _
9 i$ M3 x' G) v. V9 p& E- t  从孙兄弟之孙。
! g* F0 B0 c# z- y
  ~) A' O6 ]$ C0 g6 ~* U  甥(外甥)姊妹之子。
/ p( N$ f  K. t# D0 ~0 |$ V0 C
+ d. ]5 e9 f* g0 X' `* R  私姊妹之夫。
1 W# |6 V9 D0 N/ x) Y- W& t) w+ c9 S. n0 _3 Z2 H: D) w
  女婿(子婿、婿)女之夫。
) |  {# t, b- j( x
6 W1 @/ d6 F0 Q  中表(姑表)父之姊妹之子女。
, Q! f: u9 p! r* S! a3 \
! r  T$ P( W$ O+ T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9 @& c% O; E  I9 l5 @$ @

1 Y  V7 g+ J. T! q; x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K$ q; k8 A. C4 B5 J. h
1 Q& |. L7 ^) K8 g9 E6 _* u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4 n3 @  x! e, V+ F# R
/ d5 Y8 d! a9 ~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8 P' ~# x" }: i- t8 m, a5 v, N, T# F/ t9 n
  舅(舅父)母之兄弟。- C, x4 T! {2 D8 I, l, q

0 o2 U- C5 S% F+ }3 m6 d, p  舅母(妗子)舅之妻。: N+ e1 Z7 E; }: S7 M5 A
6 `) Y* a; Q4 M: s
  从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n. `( A) }9 j3 N' t

' {8 I/ i5 ^. _+ E3 \6 {! N& j  姨父姨母之夫。/ N6 `! ~0 \4 \  z+ T' s
! ^: t0 {- @, A* K. H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 b2 d2 a5 G4 l) o& `" r  q9 f8 W* w2 H7 ~' y* t
  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的子女。
, `  M/ |' p/ }% {8 L0 p% L" O2 p0 @0 P. i4 B# P5 S) A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妻之父。
" e  ^! L. t5 P/ h
( J8 a5 H9 y% `+ J4 `% V& x. ^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9 {* G+ ]& V; M0 ]% M5 A
; F4 }2 w  X( Y7 B6 P  姨(姨子)妻之姊妹。# w! `) P+ ~2 P+ R4 B

, J9 J2 E- o' _2 `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8 q9 Z0 M3 I: Q. Q6 Q
( `1 ?' N6 ^) @. ~  舅(嫜、公)夫之父。6 L4 F% M( P- a& B8 \& h  l+ F

& l7 {, |, c# S  姑(婆)夫之母。: O# e0 b9 o/ u* o2 l- O

% j" j* f( ?. p  e, s6 T7 N- U  姑嫜、舅姑即夫之父母(俗称公婆)。
" p7 A- R5 J2 h; }
, l6 h! x6 B/ T5 t6 X1 R4 i  伯叔(大伯、大叔子)夫之兄弟。; h% B3 I2 s: x& p8 K

$ l+ t1 ^: \4 o, d6 K1 y5 n  小姑子夫之妹。
; s: z; c/ S( e7 X
1 V% h8 l$ c$ R) x  娣妇夫之弟妇。
. l2 u' e5 c- m, I( p3 X/ S5 S7 I0 r. p/ g+ @  b8 O
  姒姆夫之嫂。8 D/ h; O- y, O7 u

4 [" Z6 R( _! h2 N* P! [7 ~  娣姒、妯娌古之弟妇与嫂的简称。
: |8 Z) B6 b" ?1 V  ?" F
) e- C9 j9 ^2 T" F% a7 K  娅、连襟(襟兄、襟弟)、两乔两婿互称。3 m! ?- u. Y6 F1 V% _1 ?
# ~& T6 N6 L, F" J& l# T
  古今亲属称谓杂谈
- E. V1 @& f- _1 d$ `3 }# m8 E/ I1 ^( R9 x* y3 B# M5 S
  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3 N5 J) ^  A7 s

- H$ R" O4 e; d5 x/ B8 T* b0 Y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9 R% L$ ?. A5 `4 p; }

$ o) f) i( w3 f; K$ X  舍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但不说舍儿、舍女。" p1 U  M/ Y6 b$ Y( x( Z% d! k4 p

" [1 c: ]" \4 u1 ]  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母尊称先母、先妣、先慈,对祖父称先祖,等等。& g7 c1 F! P* c: `! v' t; a6 @/ }

; i. ?) P( e- P; Q. p5 ]  亡用于对已死卑幼者的称呼,如亡妹、亡儿。对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也可称亡夫、亡妻、亡友。
1 ], e( X) }+ c
' [5 \& L: ]# X+ ]& E  犬旧时谦称自己年幼涉世不深的子女,如犬子、犬女等。% K9 b: W7 H# z3 k/ y: E3 y8 [
$ B9 p$ W6 t9 h1 V5 R/ S
  小对人常用来称己一方的谦词,如自称自己儿女为小儿、小女等。+ Q( @. \* i- |& }

/ C- A9 }: \0 A  v  六亲六亲即六种亲属。对六亲的说法,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说指父子、兄弟、姊妹、甥舅、婚媾、姻娅。二说指父子、兄弟、夫妇。三说指父母、兄弟、妻子。四说指父母、兄弟、以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五说指父、母、兄、弟、妻、子,是现代比较通行的说法,现代汉语中六亲也泛指亲属。
4 t- f) h2 H' F+ ^9 i/ @* R: t  ?* H# \1 C) l
  古代兄弟排行称谓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
3 Y' G* |' E) E3 Z/ y; e: u8 P' A+ E0 T7 l. C; g" x
  古今妻子称谓我们现在称男人的配偶为妻子。而从古至今,对妻子的称呼竟有近四十种之多。% @8 Z  U0 X2 Y- _* K

- b; `% S; O) F' ^! _: k  u9 N* S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e/ [& r# G# c% Y
5 z8 F7 l! M4 y+ X2 e2 D4 q
  皇后皇帝的妻子。6 Y4 F2 M! ~3 U% n

' W7 D$ S# l! P# w& g8 w9 S; j+ W/ _7 u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9 X* U; o/ F0 h- ~1 Q" {0 q

0 N  X9 p  N' c- n0 g- u- \  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
& C. N7 _/ H1 T
0 x" }) y* I: @: ?% }  荆妻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 \+ W" ]  [, r; F( Z
5 w3 g( G+ m- E- V( o
  娘子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Z$ U  U" l0 @' m
7 V: `3 k; F  s$ e) o) r- u
  糟糠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 Z  R6 o# C. E' t+ n1 v8 S5 b( s- J9 e6 C2 W
  内人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 j( _4 D/ h9 }
: Y5 M% N/ n+ ~: p! w7 ^
  内掌柜的旧时称生意人的妻子为“内掌柜”,也有称“内当家”的。9 {" d9 ^2 F$ w$ d8 P, Y

1 I1 y: V* p2 L/ w  太太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 Z- h- {& t/ o: W5 }
* r/ @5 }' _* [, P0 m
  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单称妻,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在书信中常称贤妻、爱妻。
$ [. v7 X9 Y. G; m7 X' I) \
1 D, C/ c# ~, i; g8 b  老伴儿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9 _9 ~" _' w1 R# o+ e6 m0 P

; j/ Q6 E3 F3 p0 Q  娘儿们、婆娘、婆姨有些地方称妻子为娘儿们,或婆娘,或婆姨。
2 E: J  _2 [0 w! ~& r" a$ c+ t/ G/ B- k+ K5 h# f( F
  堂客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
3 P# W; @  Z* T: W
, I0 z! s& J) [: h4 n  s& n  媳妇儿在河南农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妇儿。
: B) v3 {) c4 j% m- j% z& a
6 v9 D6 `9 Q9 o" d% z, ~  老婆北方城乡的俗称,多用于口头语言。. _( x7 }5 C+ K) Q- l

: N& W" H6 `6 X: V3 L# }  老爱因称老婆太俗,称爱人拗口,所以取折衷的办法叫老爱。( g# r: _3 |6 e: V

2 h% f" }, Z- F8 X$ p4 x  继室续弦妻死后又另娶的。
6 S; u3 o9 E% o) Y; Z+ F6 U5 J+ g( f9 f$ L& p9 ]. ]# a, W
  家里屋里人、做饭的,都是方言对妻子的称谓。3 ?% A& U& R6 F. n/ Q: D

  i; T6 l2 g+ y  女人一些农村称妻子为女人,或孩子他娘。  c2 u7 F: \' c$ |

5 W" Y) f. w9 c% i; j- a$ W  爱人男女互称。( ]! V" \4 z. Y7 G8 q* Y+ `7 P
: q! a' L( R/ a$ ^
  右客湖北鄂西山区对妻子的一种称呼。  @1 L/ M' e  g/ Y

- c8 S$ c, s( \6 C( i, ]  伙计、搭档现代都市对妻子的俗称。
3 c* V8 r, P' z$ D  B  {$ B4 }9 g+ @" Y  }5 K8 K) {; a' Q' J; }- U
  另外,旧时对妾的称呼有“侧侄”、“偏房”、“小星”、“加夫人”、“妇君”等。
. A2 q  I' O* C" v1 G/ C3 g# J
" a/ o7 x' J% A/ J( o/ E& D  古今对丈夫的称谓我们对女子的配偶称作丈夫。此外对丈夫的称谓还有丈人、君、外子、官人、老公、爱人、当家的、前面人、掌柜的、外面人、郎君、老伴、老头子、那口子、男人、老爱、那位老板等。0 f& u7 X/ n* H( t. u7 m& `  ~# H

) v( |1 `, }. e7 \' D1 r' W  古今对父母的称谓父母又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考妣等。
0 e; z( I7 X6 ~; X  [  d; K9 P" j: w. j1 Z% H
  古今对夫妻的称谓夫妻在古今称谓有结发、鸳鸯、伉俪、配偶、伴侣、连理、秦晋、百年之好等。
4 }+ O' n8 k- ~# N: r" B  H. p) o$ Q: R$ @/ T
  “鸳鸯”原指兄弟,我国古代曾把鸳鸯比作兄弟。鸳鸯本为同命鸟,双栖双宿,所以古人用它来比喻兄弟和睦友好。后用鸳鸯来比夫妇,始于唐人卢照邻。
: V* o# y% S2 B, g# z+ R! }* |- [' P* s9 c% M+ O3 x6 v; e
  我国古代,年少之时结为夫妻,称为结发。后因以“结发”为结婚,指原配夫妇。  {" e+ h. y( X  Q! J) [+ o  |0 I
7 x! [+ u3 M  c; A# `+ Y
  “丈夫”小考丈夫在古代并非指女子的配偶。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称为丈夫,这是一种古时礼仪。另外,古代把身长八尺的魁梧男子称作丈夫。在春秋战国之交,“丈夫”的词义扩大了,不仅指成年的男子,而且还指男性的小孩,甚至男婴。
$ x& x! q& j% ]3 G8 f$ G
/ X' y% r2 P- C5 B% `/ P1 Y  “娘子”小谈娘子是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爱称,在元代以前,称妻子为“娘子”是不对的。宋代之前,“娘子”专指未婚的少女,意同今天的姑娘。" ?: J% [7 o2 w7 W! v
7 R5 p& f- o9 A5 q5 v! B
  到了唐代,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杨贵妃在**中的地位无与伦比,宫中号称为”娘子”。这里的娘子,显然已不是指少女了,但也不能理解为是对妻子的称呼。4 K" X5 c  x4 g: h  O$ i
1 X; D2 u# c7 a4 V# D
  到了元代,社会上已普遍称呼已婚妇女为“娘子”。到了明代,一般习惯称少妇为“娘子”,而且带有娇爱的味道。
- k& L) J* p9 U: @" F
7 `( I5 |( w( x7 k$ u7 x; F' y2 b  随着称妻为“娘子”的流行,一般妇女也就称为某娘了,如称接生婆为“老娘”,称巫婆为“师娘”,称妓女为“花娘”,称男女关系不清的女人为“夫娘”,以及鄙称妇女为“婆娘”等等,通称她们为“娘们”。) p# i$ {* a/ b* m) [5 y, l

' \1 t& a) I! ]' C. ~0 X  丈人“丈人”现在通常指称岳父。但在古代“丈人”就不仅指岳父了。“丈人”主要有四种说法:其一,“丈人”是对老者和前辈的尊称;其二,“丈人”指家长或主人;其三,“丈人”是女子对丈夫的称呼;其四,“丈人”代表岳父。4 d+ ?/ y7 Z: S9 N# [

+ e% X/ [1 x6 W' W/ ~$ _  “连襟”趣话在我国民间,通称姐妹们的丈夫为“连襟”,“连襟”的来历与我国著名的诗人杜甫、洪迈有关。
9 B# ?8 x8 _% j3 q9 l" l% [& M$ i/ m1 M
  较早在笔下出现这个词语的是杜甫。他晚年寓居川东,结识了当地一位姓李的老头子,叙论起来,两家还是拐弯抹角的亲戚。两人很合得来,三天两头书信往来或一起聊天喝酒,后来杜甫要出峡东下湖湘,写了首《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回忆叙述结交经过,有一句是“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这只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它还没有后来的那种关系。# @+ E+ v6 ^* m, x& J% p
- T+ c$ i! O; W. Z
  北宋末年,洪迈有个堂兄是石泉州的幕宾,不很得意,妻子的姐夫在江淮一带做节度使,写荐书推荐去京城供职,洪迈这位堂兄很感激,托洪迈替写了一份谢启,里面便有“襟袂相连”一句。可见宋朝时,“连襟”这个称谓就已通行,并具有与现在相同的内容了。
" C3 L0 n" y# p0 f2 D6 B" g6 V4 x7 D0 q# v; j
  岳父、岳母称呼的由来古代帝王常临名山绝顶,设坛祭天地山川,晋封公侯百官,史称“封禅”。唐玄宗李隆基一次“封禅”泰山,中书令张项做“封禅使”。张把女婿郑镒由九品一下提成五品。后来玄宗问起郑镒的升迁事,郑镒支支吾吾,无言以对。在旁边的黄幡绰讥笑他:“此乃泰山之力也。”玄宗才知张项徇私,很不高兴,不久把郑镒降回原九品。后来,人们知道此事,就把妻父称“泰山”。又因泰山乃五岳之首,又称为“岳父”,同时,又把妻母称为“岳母”。% p8 V. P9 x( s

+ U: D5 T4 }2 |8 A( O! f8 ?  “东床”的缘来东床指女婿。东晋时郗鉴让门人到王导家去物色女婿。门人回来说:“王家少年都不错,但听得消息时,一个个都装出矜持的样子,只有一个年轻人,袒腹东床,只顾吃东西,好像没听到我们说话一样。”郗鉴一听忙说:“这个人正是我要物色的好女婿!”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以后,人们就称女婿为“东床”。
' @% I; g8 ^1 _$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