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r+ R& e" I% Y2 k
前面的话!/ |/ I; X4 F$ }/ Y
; d5 T. ~* X8 n! H$ x |
●: n0 }' O1 f9 b- U$ K9 [
最近小编水群得知,不少派友都在写古言或者穿越架空文。
7 n& w5 R- w7 k! z9 H% g. q$ y当然架空文没那么严格,不过写古言、穿越文、和历史文,有时候就不得不准备一些相关的资料了。8 K+ a0 z. O, x& N1 I' f
4 ~1 g" U( Q1 ^' w# R
如果在唐朝生活,你需要拥有哪些技能?吵架了怎么骂人才能标准又不失优雅?一起来看看吧~! J1 w% H" J8 S* g
" `. K& @0 l6 O3 z" Z( u0 |' [0 S9 ~9 C
No.1 穿越先过语言关 Z% T1 s* M2 Q7 a6 K0 q3 V
一、夜禁制度
, @ `3 e- B6 X$ _1 Y2 ~, _1 {! D3 e4 |
1. 唐朝实行夜禁制度。
$ f2 `; B7 t% U% Z& f# J% C: }+ t6 H* d
以长安城为例,全城被横竖38条街道分割成110个坊,每个坊由坊墙包围。* j2 n+ U e$ V" W- O8 e# y
: F* L% F# R: I( X$ w8 T& L日落时分,街鼓响起,大约要分五波击鼓八百下,随后城门与坊门一同关闭。
' i7 s* t' c0 p; d; w
4 s6 ]1 ^! |% \每个坊的街角有武侯铺,负责巡查。除每年上元节三天外,一般老百姓不能于日落后在街上合法行走。5 [4 l$ e* o7 h7 {* `7 S$ I
0 X! S. A! C4 j2 n+ s2. 冬夜五更三点,夏夜五更二点,第一声报晓鼓敲响,各条南北向街上的鼓楼依次跟进。7 u8 B4 r9 Q E8 C, W; b
2 C9 J/ F b8 I" H
3. 王公贵戚三品以上大官的家,经制度特许,可以对着大街开门;一般人家的门都只能向着坊内开。
, C9 q0 ~( p0 e2 b
: Z1 f. y' M/ T8 K5 N4. 长安城的大街上没有商店,主要商业活动在东市与西市进行。( ]4 j( O) Q& R$ W
2 X, j# j; r- [
东、西两市由市署管理,每天中午,两市各击市鼓三百下,然后开业。日落前七刻,敲锣三百下,然后歇业。* Y. W5 d9 T5 ?: c! |
; p# T6 D: y. Q! \: v
另外在各坊内,也有自己的小型商业服务设施。
8 A1 f6 v) v- c! u1 r, M
6 d/ ^' F: f3 B5. 东市西侧紧邻的平康坊是长安城里最著名的红灯区。唐代没有官员不准嫖妓的规定。
+ K- w) g% |. F4 e% d( L( w2 O9 r; b8 V+ T3 D
至于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到平康坊探访红颜知己简直就是半官方的活动。3 }% k% @' K8 f" u1 t
. m6 l/ @- r5 ?2 O* v6. 东市西北的崇仁坊是旅店集中地。
, x& R) q, P/ P+ V; Q/ h
& _1 k; c& b* w1 E4 }9 I二、中古汉语
/ s; U3 x1 s) P% w* _6 b3 N! ?3 z0 H* B$ [# c8 R0 V" Q/ C! I( x
; h& c2 e7 h. Z7 R: S7. 驿站在古代一直是官方,甚至军方机构专门用来接待公务人员的。
6 X* l) R% e7 k# X
. m, ]9 M: U; `- D8 m在唐代,只有军务紧急报告、在京诸司须用、诸州急速大事须汇报、国事活动时各州的奉表祝贺、诸道租庸调附送驿务、在外科举人员进京应考、政府要员过往迎送、政府官员因公去世家口还乡照顾等十三种情况下,才能够动用驿站。
. y- G! h7 S o6 |! \, Y
' V- F" ]4 c' \9 N+ w& o而且,他们还要从主管机构领取凭证,方能凭证入住。9 ]6 J* H& U5 `! w } [
g+ P' y/ o2 E/ [% F' x三、称呼" e+ T. p1 k$ N
. C" ^% _0 D- I3 ]! {- _
! `8 @# Y2 z# L8 q7 W" n8. 唐代一般人等对皇帝的当面称呼,较流行的有“圣人”、“主上”、“大家”(皇帝身边人用)等,传统的“陛下”也可以使用。
9 D! ^: A9 g4 m) \: Z8 D0 r) i- S7 {* M/ n( g) y1 O# k0 U
但是“皇上”一词在唐代似乎是一个书面用语。
- E4 Y8 l# {* H" Y' v) i. ^
( i8 E4 m; U/ \/ A/ s9. “哥哥”这个称呼,在唐代既指父亲,又指兄长。) G! \% ^' U# j
1 ]' A9 F/ V8 \& F因此唐代对兄长的安全称呼是“阿兄”、“(排行)+兄”。4 R# x( {1 o8 X$ z3 @8 F% a1 A
Y$ j: _. C6 ~9 N7 E0 v' z7 Q10. “大人”作为一个当面的口头称呼语,在唐代只用来呼父母,个别情况下可用来呼直系血亲尊长,绝不能用来称呼官员。/ K! {- _ K9 f
' U: g$ a4 q4 P* [: L- B0 b同样地,“大哥”、“大姐”、“叔叔”、“阿姨”之类也不能随便用来称呼非亲属。! R) o6 {8 C& Z% Q
; m6 ?% K1 k& B2 u5 B, Q1 j6 E9 M7 |
11. 唐朝人称县令为“明府”,称中书舍人和门下省高官为“阁老”。0 h* ]7 s7 n3 S
- u- V7 K1 k% C P
12. 唐朝正式册立的皇太子会被称为“太子殿下”,被封王了的皇子一般被称为“大王”。
% N2 U' j9 ]1 p/ N5 ]- A2 R' C( Z- S" Y/ c5 Y& j" [2 ]& A e
皇子自称“儿”而不用“儿臣”。% w/ z$ W8 O4 c* E& r
( X1 [+ m- ^* x2 p, c4 D
13. “排行+郎/娘”的组合是唐代社会里对于男性与女性最普遍、最亲切的尊称。上至皇室,下到贱民,通行无阻。% }% k0 O" i1 n8 \: A: [" _
7 C2 Z$ c& z8 d% Y0 O
14. 与朋友关系足够亲密时,可用“姓+排行”称呼。
' O' X R+ s0 Q* T* `
/ J# n. _4 p/ ]. `2 B, P5 F3 J* _15. 叫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比如子侄,可以直接叫名,当面说话时用 “尔”、“汝”等。
2 Q0 ~ }( j( @, s1 V- Q* ]3 ~/ ]
+ p2 c& n' B8 S, o$ H注意称呼奴婢时不用“奴才”,奴婢自称也不用此词。
+ N1 ?( y. I) r+ u' i
W: b6 k' ~' e- P16. 男性谦称有唐代特色的是“某”,语气不卑不亢,全社会上下通用。 a; [# c0 g) E$ d, z
# V) V+ r" s2 z5 n+ P; Q" T7 K6 d
女性谦称有唐代特色的是“儿”,而且不必对着父母,对一般尊长平辈客人也这么自称。
3 b1 t( V; R# `) e8 W, v! g; G( u, j6 w5 _# V! W
另外,“奴”这个自称语在唐代男女上下尊卑都能用。4 f( O& Q; a+ `1 U0 [! g
5 u! f% a) |7 N) y8 v5 m四、俚语
4 u' |3 U1 s3 O4 S5 I: S/ t+ B% T& B+ d7 N
& }( o( \) E' B0 V17. 唐代骂人一大流行是骂别人为农民,即“田舍汉”、“田舍儿”、“田舍郎”等。
& G$ u D: ?$ X& C+ v3 {. n6 z2 I4 a4 s1 X
按照士农工商的顺序,还可以继续按职业地位骂下去,如“市井x”。更低贱地是骂对方为“乞索儿”,即叫花子。
, G' z$ x& O: P0 a6 {% R
, n' z& O( q5 h5 o3 m% y6 s( W18. 唐代不流行在骂人是捎带上对方的女性亲属,但是骂对方(无论男女)为“妇人”本身即是侮辱。
7 G% S) w! n$ \2 r2 l! i, P) B
5 t1 {7 n/ d9 N% n" T$ \/ ?19. “xx汉”大部分情况下在唐朝是贬义的。* Q3 F6 I& y. c4 [
6 \" j8 M9 h |8 t20. 骂对方“胡”、“虏”、“戎狄”已经过时,唐代最喜欢用的是“獠”(一般指西南少数民族)。
$ W8 Y$ o- O( I; l
* V. F7 y' t' M9 G
2 ]) L2 j% A' J& }9 h9 M. H
& ?4 f# r8 r9 Q% ^- V& z, J7 tNo.2 如何在唐朝做一名合格的吃货
3 n2 U1 q5 m! y$ `1 y一、官府食堂+ a/ q$ X2 k4 L2 u% k6 p' x+ X
- K6 O+ Y* P h21. 馎饦就是面片汤,唐朝也叫做汤饼、索饼、水溲饼、不托,形状类似于猫耳朵。
3 W' ]0 P- |. w% Y0 T2 ?
. R" N2 I+ p; f* h22. 唐朝人所说的蒸饼包括了现代意义上的包子、馒头、花卷、烧卖、蒸饺等等。$ Y" D" F; z4 X: t/ n9 e/ n& J
3 l0 R' a' @9 F+ d2 M9 `; D
23. 唐朝人吃的油,一大部分是动物脂肪、肥猪肉炼的油,偶尔也用羊肉的油。
+ s6 v6 o8 ~4 `$ {" D1 M; k6 ^9 u, o( o4 `
另外也用大豆、胡麻等植物炼油。2 E! s; t4 B! h f
% W0 u3 {, H2 q/ c: @; p3 U5 ?- Z
24. 朝参是规定要进宫朝见皇帝的日子。
, o$ A# `1 h" ~. C
5 V" y9 E/ z* ?$ H唐律规定,三品以下的官员(不含三品)每个月逢一、五日朝参,而三品以上大员逢九日也要朝参。
5 A- ]1 a6 r- m8 X
, F! X0 Z0 X3 t; q25. 从贞观年间开始,朝参结束后官员要在宫殿飞檐下、廊庑上坐地吃午饭,即为“廊下食”。5 [2 A$ }) Q& J7 z% z- p: a8 R
5 ^& N: f1 J/ b- C6 h; Q
食物由光禄寺置备。- M5 e! r- r6 a& g% ~0 P+ a
' Q1 ]1 v& J' A2 p. u! x若在特殊日期上朝,比如寒食节,会给甜米粥喝;
2 H; g' S+ j/ r% ~
$ T9 h+ X7 u9 O" M4 i7 }正月初七(人日)和三月初三赐煎饼;
: B+ F2 o* v, D2 d5 `" t0 H, Z* D
正月十五、三十赐糜糕;端午赐粽子;
! G# ]1 o& U7 }# z% C4 o1 e
* J8 j3 ~* s5 @/ G七月初七赐斫饼;重阳赐糕;; q, _* J- w3 n2 K) v9 M D4 ~# M
% i z7 G# d# @; R) _: [1 t
十月初一加黄米羹等。
+ W# P3 S, L- g" M
" U; x6 c3 d4 c; s% g& c% {26. 唐朝实行群相制,即三省里不止一位高级官员,可以通过被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官衔,被承认为等同于宰相。
4 o+ |; H# A2 F' K( K( J
2 X/ f, p5 B, x& T- H唐朝的宰相比清朝的军机大臣们权利大得多,性质完全不同。
; F' h- f1 @& z" u& w7 U, R& u: f: k
27. 宰相的工作餐在政事堂里吃,所以叫“堂厨”。别的官员的工作餐供应系统叫“公厨”。
0 O7 I/ D: T. I% L) w
% [* ?' d- A' y" h$ v首都各部门的公厨预算几乎全是以朝廷赐本钱,各部门自己去营运收利的形式来应付。
. R! b. E) w7 i! @9 K$ \6 y2 N( H) m. K) {( b% Q0 |8 r% b
二、荤食
) U, I( z( ]1 l# o
3 Q) M. p' {+ w5 G4 i3 n0 c28. 直到晚清民国时期,饭馆里都没有现在的纸质菜单,顶多柜上挂个水牌写明今日特供。
, t, y B9 o3 C+ ]9 {7 x6 k D9 j( h7 O z- Y
29. 《唐律卷十五 厩库》:“主自杀马牛者,徒一年。”即国家禁止私自宰杀这两种大牲畜。但是“误杀,不坐。”' @& O# i8 u s( _9 L* u* \) u
+ r( ?# |. A; ^* u" l3 y0 E30. 亲王以下到二品官,每个月供给二十头羊,六十斤猪肉。三品官每个月给十二头羊,四品五品九头,但都没有猪肉。可见羊肉比猪肉普及得多。) U9 T+ l7 L+ z
8 u) S0 _6 q2 u+ ~; M+ D31. “过厅羊”的吃法是在正堂阶前当场宰杀,由客人自己拿刀割下想要吃的部位,由下人包上颜色不同的彩锦,送去蒸熟。
2 e, E0 H7 @+ k% `: D; G0 V7 g% n1 J5 g! V2 l; U9 M' d U% I2 a
32. 吃肉所配作料的习惯是,羊肉撒胡椒,猪肉就蒜。* K! H B. w! s, E8 S% }' B4 d
- e: a- l y& `; J2 G% X b; U
33. 在客人面前表演“切鲙”的技术是一种时尚流行。: }& ]4 B. K6 P8 ]
2 s, p2 t \- ?5 ~' z
34. 在“李”唐王朝,官府几次下令禁食“国姓鱼”,但收效甚微。
1 m( H5 F) z) L. m2 p5 B2 I
P5 S# _7 [0 [- `1 T5 O& \' t U2 S35. 唐朝吃螃蟹流行糖蟹,即用糖蜜腌成甜的再吃。& \- |$ t* L* Y# d- h1 e
- H# ?' [* \9 ], x5 X7 o2 m
三、蔬菜6 Z* ]- i6 N! b! ^, g% x* [
$ @5 _6 W. a0 c- {6 W# Y: R
36. 红薯、玉米、番茄、土豆在明朝传入中国。青椒、洋葱在清朝引进中国。( @# _9 o( j4 u9 g! L+ l
6 c' o+ t, t V' ]! N0 S' Y. G' R) l6 ?; f
37. 现代惯用的“炒”的技术,到宋朝才有明确记载。唐朝人还是以水煮、汽蒸、火烤为主。* F% j+ p. H! o$ Q' V2 K, c2 b
C+ [" z+ T8 a4 B6 ]
38. 唐朝最常见的蔬菜是葵(冬苋菜),其次有薤(藠头)、菘(大白菜的前身)、藿(豆叶)。常见的根茎类蔬菜有萝卜、蔓菁、芋头、茄子、葫芦等。
# t7 Q5 y0 l1 x. Q7 i
1 N2 f, ]% ^& j* _0 r8 S- Z' d, Q四、茶文化
0 B' p J8 ~+ W) {. b4 t5 @& y: d0 h, M5 S- \% D0 _1 h
39. “博士”是唐朝对服务行业从业者或者中低级技术人员的称呼。
5 J7 o( N/ |- k0 ~) y3 q2 X- O4 ^" z3 Z* ~/ g4 e4 O, ]5 Y
40. 在中原地区,西汉之前茶只作为一味中药存在;而四川人在西汉就已经全民饮茶。% X6 R- Q. ]& X) g0 O/ A
, @: s$ { _$ v/ E4 v' H6 J隋唐由于继承了北朝的政权、价值取向和生活习惯,因此在初唐社会里,乳制品的普及程度比茶类饮料普及得多。
' k) t1 C8 z6 v! B; Q& L$ k, y
5 ?6 V( M1 t6 t' Q直到开元天宝年间,喝茶才开始大范围流行。7 _! N" Q5 v, k, V7 x
' j5 N8 E+ r# x0 n, b# X
41. 此时喝茶会加诸如葱、姜、花浇、大枣、桂皮、橘皮、薄荷、酥酪、牛羊猪肉等作料,煮成一锅茗粥才喝。. W5 i2 ^- @5 c/ H1 s
# d5 j8 A; ^+ I# \. I, u: z
陆羽对此种吃法嗤之以鼻,在《茶经》中推崇以加盐、三沸、比赛浮沫冲注形状为代表的唐式煎茶法。9 F) B1 o$ ?3 L0 `( d1 S# o1 g
& c2 q) h( d4 J
五、酒文化" a( u. O% d! v. G2 a% x8 ^
3 @9 }" J( U- R, r, H
42. 唐朝酿酒初步产品为浊酒。若要获得更高等级的产品,要在开坛取酒前往坛子里倒进少量石灰、草木灰等,以便结束坛内微生物发酵的过程。, B0 f0 D5 v- h
. {$ k# H: U- |# g2 ^
浊酒经过过滤即为清酒。酿酒的过程中常有各种微生物混进酒里,导致成酒呈绿色。这也是后世“竹叶青”名称的由来。
/ c) t( l5 Y* j8 m2 I6 W1 |1 d$ J5 v: R- S3 Y/ H
43. 蒸馏法到元朝才传入。在此之前,唐宋时代酒精度最高的酒,也不会超过二十度。. E; F! [* N/ y" s$ ~1 V# i& e1 W
5 e) s& T. d0 O$ k; M% z/ |# x跟酒曲发生反应的粮食,大部分被糖化,只有少数继续酒化。2 n) c# U) B& n" N" J e' I4 {
1 S' V: n! ], M; X
因此唐朝酒的主要味道是甜而不是辣。6 c& D, k: t; V/ f& O
2 c5 {, H; L( ~. @8 t8 X44. 唐朝人喜欢烧酒,即用微火把酒烧到六七十度左右。
6 Y% B8 {* }+ f8 R% k6 O
' D* r* P H0 ~9 S45. 唐朝的“酸奶”通常叫“酪”,采用牛、羊、马等牲畜的乳汁经过加工制成。
2 E+ i+ C9 @& {
9 N; W- ?; |2 [; @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成品也有酥、酪、醍醐等不同的名称。
3 Z3 p( i% e* s! I. F- D" a5 _% A) K4 J1 Y
46. 唐朝果汁的名字一般根据所采用的原料称为乌梅浆、葡萄浆、桃浆等。当时最普及的是蔗浆。, g+ J5 a' {) }, f2 F0 V
) k& X# A, \) R, `
! U( ?7 o8 G( u4 a0 n" B/ C7 D* S! _! s ^
No.3 入乡随俗,基本生活常识要具备
1 f- Q) { t1 C5 @一、坐具
2 ?2 Y6 t* N/ X6 ]1 [ C `4 R) N& n" k* [9 I1 i6 p1 j/ ~1 c! d
47. 入唐以后,分餐制逐渐变成了共餐制保留至今。
( \) p- B, l9 A- I2 |% A9 U
7 d$ j; K) M# R! t# a9 w/ ^48. 唐代是一个由坐榻、坐席、低案等矮足家具,向桌子、椅子等高足家具过渡的时代。
$ T9 S' K" C& G% G! S1 Z* n d; z4 f
后期接近五代十国的时候,带靠背的椅子和长腿桌子才算在全社会普及了。7 m/ T1 T! Y7 z0 o2 ~! h' {& H
: N1 Q5 f' r, e$ y) ^. A
然而社会礼制仍然普遍认为最端庄规矩的坐姿是跪坐,其次是盘腿胡坐,最后才是显露出腿部线条的垂足坐。8 J. l0 @# |# F9 @
3 ^; U$ i W# I2 I/ q
二、户籍制度
" n+ B- t3 Y0 y+ d/ ^# J- W) g9 |2 Z3 l' ~* T8 M7 v
4 o& Y% N9 u1 O/ K4 B
49. 无户口者只有等到朝廷大赦“天下浮逃人等”,才能够到当地里正那里交“手实”。
; z" P5 B' ?; v5 O! [) o8 X; x
' K9 }: q5 }9 d- b; O+ E证实手实的内容后,每户还要按律交税充当人工材料费。户籍需抄三份,往长安送一份、州郡留一份,县里留一份。) A' Y$ v( [+ Y |+ n# I4 L" |
% b o$ ^5 W1 I1 k- j5 T
50. 唐朝百姓,只要走出本县,就需要开“单位介绍信”,即公验。
2 e) h& |/ F3 I& ~: G" ?! S7 N r
+ [ |5 g6 |1 z9 S) Z公验有多种,如当官上任用的“告身”,民兵开拔用的“总历”,驿站工作人员用的“符券”等。
2 j8 f% [" z3 F3 @1 A8 O- { u! T* h5 r! I- ]' i3 ~: s4 c
甚至买卖土地财物的凭据,只要加盖了官府的公章,都可以叫公验。没有公验而闯关叫“私渡关津罪”,可判刑一年半。
0 F6 J, k4 Q) V! m8 W7 b2 m0 U; u9 _, W% V
51. 一般来说,负有缴税和服役责任的成年男丁是不能随意离县的,当地官府也不会开具“过所”。
( q; D w# `8 w3 z
+ `1 k6 ]6 a' b$ p% m0 ?# |符合一些特殊情况时,也需要找一个近亲的男丁或户主,承诺在男丁按期未归时承担其赋税。
+ V4 g# P, {9 S v; X, r) [) f5 T
过所的申请呈报给里正,然后上报给县级的县尉与州级的户曹。( t# a$ i8 L9 H3 m. B
! Q. K3 z5 X: {, Q
过所的有效期一般为签发日后三十日,但是申请延期并不复杂。 I3 [3 }! m7 N% z2 U: P
]: o+ m# t/ `* z6 `* ~三、货币; J2 s, a* Q( i7 J; \5 K% m
D! b1 |3 w* u+ e( J* T
. S J) a* b$ n `& e52. 唐朝时全国每年的白银产量只有约1.5万两。
' P, X D% u5 R& _/ z7 X1 [; y7 k; F7 J* Z4 \# T1 P9 K; O1 S
这些白银一般会铸造成长方形的银铤,并刻上银的重量、成色、来历、进贡者情况等。
# z0 c( ~: x. g5 x
% U, d. E, A. H8 V4 ~由于产量较低,宋朝以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不把白银作为流通性货币使用。
# a5 Y1 Q6 u" u4 S; S
4 i' g7 }/ N" t) d! ?1 R6 S53. 唐朝普通交易用铜钱,大宗交易可用黄金,其一两约等于现在的42克。9 s9 p: [/ `/ G2 h
+ @; W0 E7 ^- d& H最高时一两黄金能兑换8000文铜钱,最低时仅能兑换3500钱。9 E( ^( G4 E, R! \' L3 I
; q3 E& C( J& f/ @
54. 汉唐时代,黄金和白银的比价只有5:1。6 X! f" o/ [; K0 d% h8 d8 }$ B' Z
' W0 s8 {7 l& L5 Z) \2 g- m7 g55. 以大米为等价物,安史之乱前,一文钱约等于一元。安史之乱后,贬值10倍。! g; z; f2 T- I7 y. Q, o3 o
6 s Q% z' ~4 d56. 唐朝1000文为一贯钱。 C& U2 |2 r& [! `5 W: w
' T, _, a4 G4 x1 G
但实际情况下,由于“钱荒”严重,民间“短陌”现象很普遍。) i( k9 F4 ]$ k* [( N* b
8 m/ d3 M! x8 p3 I也就是一贯钱里可能只有七八百文钱,但是大家还都承认它有一贯钱的购买力。
7 ?- P4 c+ a+ s) _3 d5 ^$ r) d1 H6 m: A+ [+ p. D: q- o
57. 后世常用的计量单位“钱”,就是以唐朝的铜钱为标准的。
" v3 w+ Q- T r+ U9 E+ z' q, Y( A+ _. S& z: Y
58. 唐朝开国第四年后即开始铸造开元通宝,取“开辟纪元”的意思。
! D* O Q/ N0 X& A* G( F6 Q. o" _" B9 h2 F& \7 X! Y
后来也有过真正的年号钱,如乾元通宝、大历元宝等,但不占主要地位。
+ ~. S. t! R/ u2 j% ?9 W# {4 n. ?: H. J/ q* D9 D
59. 由于唐初铜产量不高,政府还规定民间交易要“钱帛并用”。( n7 \1 A5 n- @6 j
, p/ H, q+ L! `( _; w% i Q
交易额超过10贯钱时,就必须用绢支付。% A7 s; R/ V8 S$ I
& t' k/ ]4 A+ L1 [( v% s2 D
60. 一匹绢值约500文钱,一尺八宽,四十尺长。
( H. H$ R3 }- O$ @0 F# k$ ?
, G/ o1 A8 h0 k; h+ \( ?2 f. M由于成衣较贵(如一件布衫1000文),唐朝人更多的是自己买布做衣服或请裁缝。$ |- _8 d- n& ~- D3 Z
+ }' I7 T# z7 s/ s& G) ~61. 唐朝规定,繁华商业区附近的住宅,每间的月租金不得超过500文钱。# e! _9 H0 K4 b, w# R
2 n0 V9 C( h6 g$ l% ^+ r62. 列举一些唐朝的物价。
1 c' k7 Q) @5 ~4 j n$ y% b: H9 i0 _7 U) E
一个健壮男奴约5万文,雇车约为每斤每里1文。
- N' X! I' J% r+ R" _* _" Z5 V
0 i! z o4 O. i7 q8 B太平盛世时一斗米3文,安史之乱后要150文。1 d5 t. l9 C" s) U: ]& D
5 ?+ p5 Q1 J' \ z
唐朝壮丁的标准口粮为“日二升,月六斗”。
( B% c1 o }9 [$ b3 A& R0 A/ t* B1 `" }9 e0 s) M
另外,官方规定3斗大米=5斗粟,盛唐时一斗西域小麦35文。一斤盐40文,一升醋5文。
' |, @- u# t. F) ~
4 ^4 p% \1 N: x' r. ?11文钱能买三个鸡蛋,30文钱一只鸡,500文钱一口猪,2.5万文钱一匹马。
& k9 B T! l6 n0 u3 L5 b$ v- `
7 ]# W" Z3 [2 D一口大锅700文,一只碗30文,一把菜刀80文。普通纸一百张60文,毛笔一支20文,墨一两15文。/ [' T/ }9 H; }! [; i& v. G; }" A7 @
) ?3 K" C2 b8 Y K3 l* {0 O四、住宅
& r1 m/ ^' I7 r( R/ {8 I1 I, h V2 q/ z' Z8 m5 T$ d
9 }3 e$ `- F. ~ \+ s63. 唐朝高级宅院首先由夯土外墙包围。土墙中间有乌头门,由三根木头搭成草字头形。* q9 b# l A8 y/ L
1 w# D; `7 Z# C0 W! a ]
其中突出在横梁上面的两根柱头通常雕饰一下并涂成黑色,因而得名“乌头门”。
1 J4 j/ B x/ D i! u
l3 ]4 {1 |$ w64. 唐朝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和王公贵戚可以在正门外面排列一根根长戟,戟顶往往还绑有幡旗。
' d+ N& e2 v. w# f. c1 z& Y' g+ q3 Z5 c
65. 唐朝什么品级的人住什么规格的房子有严格规定。7 f; n; t+ l; C
2 X. q- R( p1 j) i因此很多家道中落的高官后人,大宅不能住,又卖不出去,往往干脆就捐给宗教信徒。
- N: R6 ? Y1 M! S8 R; Q* l
n3 ^& V* G' P而用来出售时,为了避免逾制,大门往往不开在正中而是开在东南角的“巽”位上。2 M ` y/ X; C8 r; g9 A
: N% f5 z1 W8 r" f4 m66. 大门常见的装饰,铜头乳钉和辅首衔环的门把手,都是在隋唐时期出现的。
: e& f* @! P6 _* P U* v( e
: }+ K( }. `! a! [67. 唐朝典型的四合院在院子的正中间有一座四边不靠的正堂。/ W5 ]) t1 V8 l
" Z6 K" o9 `; y1 }; u! x, R68. 唐代房地产买卖增值的空间很小,而是出租受益高。2 W/ d4 K, ^. u+ O5 y( z
6 {( j3 o3 O( L3 X( r
文章提取自作家 森林鹿 著作《唐朝穿越指南》/ Z4 }# j9 x5 R6 Q) i M
: W" D$ w4 |; }$ F' b% k/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