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有关妖精的素材

0
回复
45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1-11-22 09: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妖怪精灵之类(东方)) Z8 _( o  E! X$ h

. Q# Q% f3 x8 D8 `4 ]( {  在中国妖精的传说有很多,在明朝之后应为小说的出现。把妖精、鬼渲染成了邪恶的化身。下面是人们熟知的。3 ~) V; [7 }$ ?, i+ {4 W3 I) F
* n5 S0 S0 W) ^: t5 n
  一、“狐妖”
! u6 w- Q( @: _! v1 _# V
3 ^$ B+ v" _5 |4 b  其实在中国狐妖勾引男子,以幻觉迷惑他人然后吸尽他们的精元来补充妖精所需的元气的。在最初妖狐一样是被当做神仙来膜拜的。重明朝的《封神榜》和蒲松龄所撰写的《聊斋志异》开始妖鬼才被邪恶化。中国古代的神话和西方不同并没有正邪之分。
. o2 d: e  n& V8 i% `% j( O" X$ d4 x7 N. t; F$ ?/ Q
  在香港也曾有传出狐妖在市区中作祟,曾几何时在中环某商业大厦的云石外墙上忽然出现了五个狐狸头的纹理图案,见者无不哗然,加上传媒广泛报道及渲染,将之绘形绘声,使更加甚嚣尘上,成为城市中一时无两的灵异头条。2 f9 {* k" h1 N
0 D1 ?- H* Y5 S# H! B
  民间信仰风俗。狐狸是狡猾的动物,传说中狐修千年而得一尾,因而古代有百岁狐修为美女、千岁狐预知未来等传说。其说源自上古之狐图腾崇拜,上古涂山氏、纯狐氏,有苏氏等部族,均属狐图腾族。汉以前,未见有狐妖之说,晋代始见载于各种书籍。葛洪《抱朴子》谓狐狸满三百岁,化为人形,其所着《西京杂记》一书中,有古冢白狐化为老人入人梦中的故事。干宝《搜神记》一书内,谈狐的作品已相当多,郭璞也认狐妖为实有,足见晋人喜谈狐妖,已成风尚,及唐代,谈狐之窗愈多,《广异志》、《宣室志》连篇累牍,《太平广记》专录狐事者达九卷之多。宋、明时,谈狐作品渐少。至清,以《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的笔记小说又大畅其说,《聊斋志异》并以之创造出不少美丽感人的女性形象。传说及小说中的狐妖,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多数幻化成美貌女子,也有变成青年男子者,能摄取财物,预卜人之祸福。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作为色情的象征,魅惑异性。因而民间将性感迷人的女性詈为狐狸精,古代则谓之“狐媚子”。狐妖的传说主要流传于中国北方。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榜》中助纣为虐的美女妲己,即是九尾狐精变化而成。北方民间有供奉狐仙,以求恩庇的风气,住有狐狸的人家,按时供食,不敢加以伤害,谓伤害之必遭报复,并讳言“狐”字,尊之为“大仙”。故事中的狐女,则往往自称姓“胡”,因“狐”、“胡”同音。《说文》:“狐,妖兽也。”《太平广记》卷四四七引《玄中记》:“狐五十岁,能变代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蛊惑,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则与天通,为天狐。”唐张鷟《朝野佥载》:“唐初已来,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事者非一主。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主,木制牌位。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太平广记》卷四五一引《广异记》:“唐宋州刺史王睿,少时仪貌美,为牝狐所谓,家人或有见者,丰姿端丽,虽僮幼遇之者,必敛容致敬,自称新妇,祗对皆有理,由是人乐见之。”《聊斋志异.狐女》:“伊衮,九江人。夜有女来,相与寝处。心知其狐,而爱其美,秘不告人。”
$ e! }* p. e! f; O/ o2 d) P! e! z& W- l
  在清朝重刊的《山海经》内的九尾狐画像1 g0 ?$ r. h' B+ p3 [
3 ?: @! k; s9 L7 r1 _) F8 K; o- n
  九尾狐,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奇兽。传说中,九尾狐乃四脚怪兽,通体上下长有火红色的绒毛。善变化,蛊惑。幸喜吃人,常用其婴儿哭泣声引人来探也。九尾狐出,乃世将大乱之象。
1 A( y# z3 U# W/ r) j/ i9 i8 @& H- H9 S7 ]9 z
  千古传说  在上古有一个夏族大禹娶涂山族女子的神话,此中牵涉一个神秘物象,便是九尾白狐。据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和《艺文类聚》卷九九所引《吕氏春秋》佚文记载,大禹来到涂山——据考在今河南嵩县,遇见一只九尾白狐,并听见涂山人唱歌,说“绥绥白狐,庞庞九尾”,如果你在这里“成家成室”,就会子孙昌盛,于是大禹便娶了涂山氏的女孩子,叫做女娇。由于神话记载得很晚,明显加进后世思想文化观念,如果恢复其本来面貌,便是大禹在涂山娶了九尾白狐做妻子。这个人兽婚配神话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意义,乃是涂山氏是一个以九尾狐为图腾物的部族,九尾白狐被涂山氏当作自己的祖先。由于九尾狐有这么一件很风光的事情,所以后代的狐狸精们总喜欢骄傲地说自己是涂山后裔,炫耀血统的高贵。
* o) x; L7 s8 n% d# m1 E8 ^) C' p
  九尾狐在仙界是极稀罕的种族,很少过群居生活,喜好隐蔽于山谷,一般分散在仙界各层,许多人终其一生甚至连妖狐的面也未曾见着。盛传妖狐具绝世之容姿,盖世之智能,而妖狐的皮毛更是珍品中的极品,其中享誉最高的又属九尾狐狸。只出没于高山严寒地带,一般小妖狐诞下一百年后既可化为人形,无一不是绝貌倾城。九尾狐的皮毛为淡若无色的淡白,眼瞳为血的深红,银白色的九尾狐,皮毛如月华般清濯明净的银色,皎洁出尘。
& {. U! c% ?6 I/ c2 q, h  \7 M  |& M: O& M6 Z! r8 B
  九尾狐出没时有一个特征,是会有沙沙声,像是鸡毛撢子擦过紫檀木桌面的声音。因为狐狸练CR形,最难修炼的,就是狐狸尾巴!尾巴有九条,既显示了它狐媚的深厚功底,又暗示了它向人类借助阳气时的困难,因为尾巴的繁复很容易使其露出马脚。因此,其尾巴的构造恰恰符合古文化的辩证法:能力越高,麻烦就越多。% A9 O# b7 b+ c7 w& A# ^7 Z+ T; ^
( q& P4 w5 k4 J1 }* @
  在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都有关于九尾狐的传说。相传当狐狸精的尾巴是储存灵气的地方,当狐狸精吸收了足够的灵气,尾巴就会一分为二,到最终裂变成为九条尾巴。当狐狸精拥有九条尾巴之后,就会有不死之身。
' ?% Z% O5 M9 i* p
6 m9 ]. y8 @# C  九尾狐要想变CR,需要吃掉 100 个人类肝脏。有个传说,当九尾狐为了第 100 个肝脏要去诱惑一个男人时,如果那个男人向曾经接受他帮助的动物或是鬼求助,就可以把九尾狐击败。
6 v6 [* ]6 Y8 ~+ U. Q- ?! ^' G. w2 Q1 _, q4 K7 ?
  九尾狐每一百年就会有一个尾巴出现。当九条尾巴齐全的时候,再过 100 年,也就是说九尾狐活了1000 年之后,这个九尾狐就可以变CR。所以,活了1000年的九尾狐是已经吃了 100 个男人的肝脏后而变成的美丽女人。当它吃了第 100 个肝脏后,就可以以人的身份活下去。但是故事里的九尾狐往往在要吃第 100 个肝脏的时候而失败。- A9 U6 `* O4 {1 a$ `
  I/ S' J+ |) o( a: J" r
  白狐的前世是九尾白狐。
+ C4 p, P' y- T5 u+ t9 N) k) U" ?
0 _3 O& I+ A1 Q4 N  九尾狐
& z+ g5 @: H$ M/ t0 U1 T3 e3 _: x% U& p
  白狐之一夜情缘----兼论东夷人的狐仙情节
% O! O* C) H7 Q7 y0 o$ l# }2 |3 b' k# Z4 [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南2公里处的天台山中有一山谷叫女巫谷,谷中流水潺潺,山岩苍苍,林木茂密,花香鸟语。在女巫谷的中部有一座积石冢,石上长着厚厚的青苔,乡人称之为女巫墓。女巫墓的下方有一斜躺着的岩石,岩石上有甲骨文石刻,经过千百年的风化,更显得古老苍桑。甲骨文被翻译成现代文字如下:
+ w. j# Y0 s+ a" s5 ^* v9 F2 p& A/ y- X) Q: K
  女巫之歌
+ X# a/ D' c+ h3 Y& D1 @0 }% w( _2 r7 g6 M5 l/ `
  女巫魂兮,灵游林兮; 守我家兮,老祖尸兮。
* b5 }) R0 d% t5 q5 h3 ^. e8 G1 `# L; o
  万年睡兮,帝俊生兮; 子炅鸷兮,祖羲和兮。
  Q1 Y; W3 p9 S$ W. Z+ z$ U1 j9 ~3 c2 o+ E: z0 K7 E& `
  行人安兮,神赐福兮。
' r. Y- F- s& _% ~
8 h( [4 p7 I2 [  译成今文如下:
1 @9 Q$ u! o# f! _
, l2 {8 A; {- h6 o7 G7 W  我是阴魂未散的女巫,象幽灵在密林中漫步;. C+ u3 d7 l0 E4 |

! W5 J' h- s: ~% x0 Z& N  守卫着昔日的家园,看护着先祖的尸骨。3 t% P: ~# ^0 ]8 U6 b+ `
( o* o" U" ?$ d
  我是沉睡万年的女巫,出生在帝俊的国度;
# G" k# Z0 T, @& P0 T
* f% b( f0 D, U7 o9 a' c* E  太昊少昊是我的晚辈,羲和女神是我的祖母。' a5 v, s. T: o# p/ `
! Q( o4 N9 q# m. w- O" R
  好心的路人放慢脚步,你会得到神灵的祝福。; n6 z" u; K* N) E5 b
& x2 B+ m& u& f6 ]5 g: y& J) m
  在天台山周边的村庄里,有着许多有关女巫谷,女巫墓和九尾狐的传说。更有如下文字记载:
- i  V- b: I) l' A" w  X# ?+ ?! V
. B6 i" L6 j2 U" ?' ?/ G, l# o/ d  << 女巫谷奇遇记>>(东海居士): z# c6 s. d& U8 J
* G" Z. N5 X# I. d% z- I4 g
  惟扶桑山中,曰女巫之谷有女巫之墓,在东海一隅。每每月落星稀之日,鸡不鸣狗不叫之时,可闻谷中声响:时而人声鼎沸如闹市;时而劳作之声不绝于耳;时而八音之乐悠悠;时而歌舞之声绵绵。乡人莫敢近者也。有好事者男,于夜深人静之时往而窥之。遇一年轻女子,披发长裙,相貌清丽。随女子拾阶而上,但见古木参天,野花遍地;路人衣着简朴,举止有礼。谷顶有女子芝兰之室,曰:神巫雅居。神巫者,氏族部落首领也。遂生情缘。说不尽柔情脉脉,诉不完爱意绵绵,自有族人殷勤服侍。然玉鸡一唱东方渐白,女巫恋恋不舍,乃轻歌一曲曰:“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又指天为誓,情定三生方去。男子醒来不见部落与女巫,惟见谷中积石一堆,又见& [  s' x  |/ c# x  e
5 N) d1 s5 z: t/ {- V; q
  石上诗文,方知是女巫之墓,遂自殉于墓石之下,一点灵犀追随女巫而去。有道是:问世间究竟情为何物,直教人如此生死相许?乃记。
1 d3 J( B# ?4 R+ ~+ ~, U: \  e2 O
. @: f9 A. {' z0 I% {& j  另一姊妹篇以“白狐”为题:
% `3 u6 o) u" i# s# Z" |) _7 ^) t% h8 h) }# c0 U, M. j
  <<白狐>>(东海居士)1 i( y; a. r2 w8 \! F, R
5 B8 T2 {. s5 I% s8 h
  惟扶桑山中,曰女巫之谷,有生死轮回之所,在东海一隅。有女巫之魂,或昼啼夜哭,或暗中独舞。老母责之,巫魂对曰:前世痴男以命相许,欲报不能,已千年矣,痴石犹在,不见痴男,是悲也。老母曰:尔乃九尾白狐转世,被痴男相救,故有一夜情缘。缘修三世方能同船共渡,情定三生乃得白头谐老。尔等缘未到,情难续也。巫魂苦求。老母曰:遂尔一愿。然痴男已饮忘情水,前情尽弃也,奈何?巫魂曰:但得一聚,心愿足矣。是时痴男乃寒窗苦读一书生,女巫遂化白衣女子前去服侍。备三餐于茅舍,浆衣衫于小溪,磨香墨于书斋,颂诗文于草堂,迎晨曦歌清曲,沐月光而起舞。然书生门第之见,功名心切,全不为子爱意所动。是年大考,书生一举夺魁,金榜题名。又双喜临门,被招为驸马,择日完婚。洞房花烛之夜白衣女子不期而至,言前世曾受书生恩惠,愿为君献舞。书生欣然应之。女子深深稽首,礼罢长袖起舞。月光如水,白衣似雪,长发飘飘,如梦如幻。又歌曰:“幽幽女巫,独处深谷。痴情男子,夜访雅居。情定三生,海誓山盟。雄鸡一唱,顿作虚无。千年等待,万年孤独。今世一聚,奴心已足。衣袂飘飘,只为君舞。今与君诀,灵山却叙”。舞到深处凄然倒地,化作清风而去。书生大异之,似有所悟然终难记起。有道是: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乃记。) ~" d6 V; }8 A- B5 x* b# S* ]% o

# T# j' Z" X/ q7 h* e- g. S" m  后来,白狐的故事在清代蒲松龄的的笔下得到了淋沥尽致的发挥,成为了我国以 狐仙为主角的爱情故事的典范。
  w' I" g" e7 p7 f/ O8 w& K+ T( J( F3 y4 H
  二、“蛇精”+ Y3 Z4 x" G% X( C: z
" ^) u+ Y9 `/ D; e' @4 w
  蛇类成精也是中国民间传说的热门。现在人们知道的蛇精跟大多会化身的妖精一样,也喜欢以美色迷惑男子,以吸取其阳气精元来强大法力,增加本身的道行。 在华下名族蛇是代表生命起源的,特别是在春秋之前。
  q- v' I6 C9 O$ }) s# S
6 \6 W6 b. E: \6 {$ R3 P% P; S& A  有人会认为所有妖精类的都是坏种,但亦有人抱公平的角度去看妖精;因此有文学家以他们优美文笔,为妖精创作出一段段描绘得极尽凄美的故事。以蛇精化身作题材的作品,最有名的要数【白蛇传】,许仙与白素贞(白蛇精化身)的爱情故事曾经迷倒不少人的心灵,被公认为文学艺术上的一大名着。& q# U& P% B2 i1 o! K7 u& f
. I  h1 }  U8 I! H4 N6 o& s9 O
  蛇妖
1 }* R9 I8 y: z! }7 B
- G6 n/ Z+ `, ]  指神话中由蛇幻化CR形的妖怪,一般以美丽的女性形象出现,我国最早的蛇妖故事,讲的都是蛇妖幻化成美女,用各种手段引诱青年男子,最终将男子害死或者吃掉。这些故事的用意之一,当然是警醒世人尤其是告诫青年男子不要贪图美色,不要被其它欲念所害。# i9 o4 I; q: ^$ y% Q/ x
! [4 C0 H4 W  T/ a0 T) g
  蛇,平素给人冷酷无情的感觉,诡异的眼睛加上频频吐信的舌头,绝大多数人均认为它只有丑陋可怕,郄没有可爱美丽的地方,然而蛇一旦成了精,郄变成了宛若天仙下凡般的美女,令凡间男子尽皆拜倒,是为反映世态表里不一的一大讽刺。一句俗语道出了这个大讽刺,有所谓「蛇蝎美人」是也。4 Y. E" ~9 T7 a; E' F

  x$ R& v. Q1 s2 I+ T3 D# r  有人会认为所有妖精类的都是坏种,但亦有人抱公平的角度去看妖精;因此有文学家以他们优美文笔,为妖精创作出一段段描绘得极尽凄美的故事。以蛇精化身作题材的作品,最有名的要数《白蛇传》,许仙与白素贞(白蛇精化身)的爱情故事曾经迷倒不少人的心灵,被公认为文学艺术上的一大名着。
5 h+ E, L. E' b& z! J! h) R# f. p1 K" h9 a. p& b4 s- j9 D
  最有名的蛇妖当属其中的白素贞和小青,白素贞是在四川青城山下修练千年的白蛇.中国古代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女主人公。也称白娘子、白蛇。直至二十世纪,在各个版本的《白蛇传》中,白娘子并没有具体的名字,“白素贞”一名来自于剧作家田汉修订后的《白蛇传》(1943年,当时是25场京剧剧本《金钵记》,1958年再度修改剧本,恢复原剧名《白蛇传》)。此前,在民间亦有人取名为白素贞,在此之后,恐怕无人再取这个名字了。
6 h  Q! E7 t. r; I; [) M; j
4 ?  U! b: I& L. O) Q  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杭州有药店之王主管许宣(或名许仙)有西湖与美丽女子白娘子及使女青青(也称小青、青鱼、青蛇)邂逅相遇,同舟避雨,遂结为夫妻。婚后,白娘子屡现怪异,许不能堪。镇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赠许一钵盂,令罩其妻。白被子罩后,显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蛇。法海遂携钵盂,置雷寺峰前,令人于其上砌成七级宝塔,名曰雷峰,永镇白于塔中。% }) x* o! S3 }1 @. a: @, z

" `2 Y8 |' x) p7 Z3 R1 B1 o0 B1 U$ k  后代民间传说,又有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因成为另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和对封建势力的憎恨。白娘子初无名,后乃传说名素 贞,许宣或传为许仙,青鱼或传为青蛇。; u. r; f4 `9 k! b
$ P  a: A, x( m, S
  三、“树妖”
' l' w. |' O3 ]0 r% E( w: |6 ]+ W( r1 T# T/ s9 h
  大树林立的森林往往给人阴森可怖的感觉,尤其在晚间走在浓密的大树丛中,就如被很多会动的树木包围,因此民间流传关于树妖的传说也很多,有的甚至绘形绘声,似假还真。
0 i" V/ I) D$ Y3 S4 H. K( d4 x! S: i/ e# m2 t
  1987年,香港有一出名为【倩女幽魂】的古装电影,故事主要是讲述男书生与女鬼相遇相恋的爱情故事,但当中也有对于树妖的描绘。一个名叫宁采臣的戆直书生迷路于森林中,遇到鬼魂聂小倩的迷惑,而聂小倩这鬼魂便是由一被尊称为姥姥的树妖所控制。因为树妖姥姥要增强法力及定时补充精气,于是经常差遣聂小倩及其它女鬼把精壮男子勾引到它座下,然后吸干那些男子的精元。& N0 J4 Y7 h8 Y2 {4 j( ?
: @7 v+ S; b* I
  最初的电影版本由已故的港星张国荣及当时的影坛玉女王祖贤搭档合演。后来因广受大众欢迎而拍摄成 电视连续剧集,由港星陈晓东饰宁采臣。3 i; q) N6 p* e( }# n3 {6 F) R, K

: N- p: w: H' G8 |! M  四、“石敢当”9 S. {  B5 A* c

1 n  R8 I& |) v; e  关于石敢当的传说有很多,现今最广为人知及认识的为“泰山石敢当”。4 Z# M1 l5 H1 _7 d0 l3 z
- s7 `) A/ B* ?1 w7 ~- D
  不过要说物件成精,“石敢当”原来也有这样的一个有趣传说:石敢当原是山上的一块巨型石块,村民见石大能挡大风,认为它也有阻挡邪煞的气势,于是在石上写上“石敢当”三字以保佑村民平安,可是大石因吸收了经年累月的日月精华之后竟然成了精;最初它受魔瘴的唆摆指使,把路经的人压死以供那些魔瘴吸纳灵魂精元,后来受到仙人的点化,潜心修道,更为人们挡去恶魔邪祟的侵扰,最后得道成仙。
7 O! j/ C7 e% i9 X4 f
% d$ e( S( e$ G% M- s# r, i5 Y& U) o  枯勿论传说的由来如何,石敢当的用途是镇煞挡邪已是人所皆知;从古时开始,人们已有将石雕的石敢当放在家中或庭园里,用以镇妖降魔,以保家宅之安宁。
& e$ B% t( [% h) r" Q
( C9 L, x# n( ?+ o  石敢当是立于街巷之中,特别是丁字路口等路冲处被称为凶位的墙上,用于辟邪的石碑。 石碑上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的字,在碑额上还有狮首、虎首等浅浮雕。
4 Y4 F+ Y4 Q) b3 c1 g$ p
" a6 p/ ?* ]  _# H. h  “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冲,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镌其上曰石敢当,以厌禳之”! _8 z5 W- u3 D; k
6 A/ Y8 V1 F- o2 K! Q, c9 I
  石敢当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样式,有浅浮雕的,有圆雕的,有的刻有八卦图案;有的什么装饰也没有,只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0 q* U& H; ~: F- `2 n' ~
) G% [% M: }7 v/ D& \
  石敢当的功效从最初的压不祥,辟邪发展到驱风、防水,辟邪,止煞、消灾等多种功效。宋代出土的唐大历五年(770年)的石敢当上刻有“石敢当,镇百鬼厌,百殃,官吏福, 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文字,可以看出当时石敢当的作用。% \0 U  H5 l$ A" h1 X

4 s) ^" E  F' e- x- ~  【石敢当的传说】7 K; N2 P/ L3 b1 J; [/ o9 z

( _# d4 v9 F' P3 J  ^  相传古代认为泰山石具有独特的灵性和神力,因此泰山石敢当是一种灵石崇拜。传说汉朝时汉武帝登泰山, 带回四块泰山石, 放置在未央宫的四角,以辟邪。 泰山被认为有保佑国家的神功, 因此泰山的石头就被认为有保佑家庭的神灵。4 q0 j( y. Q0 u. p9 z
& T' O* q" h! g0 V0 |0 g
  泰安城南的汶口镇有户人家,一对老夫妻只有一个女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太阳下山以后,只见东南方向刮来一股妖风直钻姑娘的屋里。天长日久,这个姑娘变得面黄肌瘦,非常虚弱。找了许多医生也治不好她的病。这时有人说:“看来是妖气缠身,光吃药是治不好的。听说泰山上有个石敢当很勇敢,何不找他来想想办法?”! x( \0 v4 Y* n  [$ c0 x
* t5 a7 B1 v  {. g
  石敢当说:“这事好办,找来十二对童男童女。一人一面锣。再准备一盆香油,把棉花搓成粗灯芯,还要一口锅,一把椅子,只要这些东西都备齐了,我一定能把妖怪拿住。” 只见他把灯芯放在香油盆里,点燃了油灯。他用锅把盆子扣住,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这样,虽然点着灯,远处看不到灯光。天黑了,随着一阵呼呼的响声,从东南方向窜出一股妖风。石敢当一脚踏翻锅,油灯立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十二对童男童女同时敲响了锣鼓。妖怪一进屋,看见了灯光,听到了响声,赶快闪了出去,朝南方逃跑。这股妖风后来到了福建,继续作威作福。 福建的一些农户也被妖风缠身,患了重病。人们打听来打听去,听说泰山有个石敢当能驱除妖怪 ,就把石敢当请到了福建。石敢当用老办法把妖怪赶走了……这妖风又逃到了东北,东北有些姑娘也得了重病,人们又把石敢当请到了东北。
! i  v9 e9 h! A' s  D3 p0 F5 J# a- Z8 v$ ^
  石敢当想:“我赶它一回,它就逃到别处,全国这么大,我怎么跑得过来呢?对,泰山有很多石头,我请石匠在石头上刻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风,就把这石头放在谁家的门外,妖怪就不敢进去了。”  [" [$ i4 T, b  p

7 D/ B! v1 z( D. c6 I  以后, 泰山石敢当降妖的事越传越远,以后,人们为了避邪所以人们在盖房子的时候,总是把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砌在墙上或放在门口,用来避邪。2 \, |" Q1 @- ]6 e

5 t0 X/ R" g$ \. x8 |  【如何放置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是一种风水镇物。也许大家常听说宅第附近要有“石敢当”,或安置“水神反弹”,可以避邪化煞,很多人搞不懂为何放置此种东西。' A6 K8 A. z! `  o6 V
% [+ X- s0 O* @; \: u2 R/ e
  设置“石敢当”是用来化煞。凡是宅第路冲、水冲,屋主为求平安,于是在道路旁或墙上置“石敢当”。
9 b- c) _6 C  I0 D& u* Z5 J/ t  r( @
  “石敢当”的历史相当久远,相传在黄帝时代,蚩尤登泰山而渺天下,女娲娘娘要制其暴,于是投下炼石,上面镌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蚩尤看了甚怒,要毁坏此石块,却不能损任何一角,只好怅然遁逃,黄帝见状才四处设置“石敢当”。
5 u3 {6 O& H8 ?# u' Y# t* E
' D* j7 R- N8 v1 W! Y0 U' ?* c4 H  c  其设立时,必须选择冬至后的龙虎日(所谓龙虎日即如甲辰、丙辰等),先选长石雕刻,除夕夜再以生肉三斤祭拜,新年正寅时再竖立于位置上。% z7 o  Q  m9 D0 D, e5 l

7 C" @  o+ b; n/ `( }  “石敢当”是避邪之物,但与气流无关,因此如果建地曾为秽地,如垃圾场、医院太平间、墓场等不洁之 时,就可以用“石敢当”镇压,以抑秽避凶。
2 Q  v0 g' k& ~' ?4 {( |
- q5 B' q) Q% }: |' t' g9 V1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