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舰队护航舰:
5 x" C9 r4 `' J+ ^, |
, B! i* l) h- `! r+ b7 V1、雷神舰:也称火力支援舰,俗称“大块儿”,是太空舰队中,体积第三大的舰种。由6小1大共7个筒型结构组成,防护能力较强,中央的筒型为动力仓。成员一般为十数人,成员仓呈圆型,位于动力仓中部偏前,由一些计算机控制的阻尼结构悬挂在巨大的动力仓中央,不与动力仓钢性连接(所有太空战舰大致都如此设计,主要是防止战舰大空大幅度机动时,成员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外围的6个小筒为武器仓,每个仓就是一门大型能量炮。这种炮主要用于远距离攻击。除此以外,还应适当布置有导弹发射口,用于近程防御。由于能量武器攻击速度远大于导弹武器,因为太空战中,能量武器在混战中很容易穿透目标而造成误伤,导弹就成了近程防御的首选。能量炮一般成对发射,使之不产生偏转力距。一艘母舰一般附属十艘左右的雷神舰。8 m/ E. c2 Q- X( u- C" k8 D8 B. l
" B8 [ y. D4 j4 f. }2、导弹舰:也称武备舰,俗称“蜂窝”,由于其周边遍布导弹发射口,使其外型象一个筒型的蜂巢。体型较小,防护能力较强,机动灵活,是仅次于侦查母舰的机动舰种。导弹舰在舰队中数量不多,但很重要,行军位置一般位于在太空母舰稍后,混战时,配合舰载机负责近程防御。在单母舰编队中一般附属五艘左右。9 @; J0 Y. {5 @) D( F! v+ f$ Z$ k
6 i: S/ j* M) ? t5 l
以上所有战斗舰艇舰身必需设计无数小型发动机喷口,用于平衡施放舰载机、施放导弹和力量武器射击时产的偏转力距,使舰艇不至于在太空中翻转或滚动。这些喷口将由一台专用计算机控制。' o9 n3 l9 V# |" E/ g% R# W$ d' T
8 V6 g5 Y- c+ \( W K% T$ A6 m" \由于培养舰队战斗人员成本巨大,周期较长,所以各种舰艇在设计时,始终把人员的生存力放在第一位。一方面尽量减少成员数量,这在未来的科技水平下应该轻松实现;另一方面,各种舰船都采用成员仓设计,在舰船损坏的情况下,成员仓会被抛出,并能在太空独立生存一段时间。第三是太空战中损失巨大的舰载机是无人驾驶,第四是有生命为上原则的约束(后文有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大编队作战,人员损失也不会太大。( Z. T# i8 N! N, y+ T
8 |1 s7 j4 r- d% K, h五、其它太空战装备:8 O5 X a5 e" d" Z/ S9 [* h2 o$ U3 S
, ?; r- d4 z0 _# H( L& H8 w! M2 P1、太空探测器:俗称“小鬼”。体积极小,可通过导弹发射器发射,也可如太空地雷般布置。无动力,初期型号,由于小型化技术不成熟,一般外形有伪装,一般象一块埙石,用光电设备收集敌方的影象和电子信号。主要联系方法:可分别或同时使用超高压缩光能脉冲和电子脉冲,经过加密,于十万分之一秒内向特定方向传输大量信息,保密性极佳。主要作用:用于探测未占领星球的军力情况而使用的,由于其没有移动能力,需要专用的侦察母舰发布,所以一般不会出现在战场,而是用于特定地点的监控。由于太空舰队在太空跳跃时非常易受攻击,因此在太空的每一个跳跃点,都有大量的控测器留置。后期科技研发能力提高后,制造出超小型太空探测器,可以小如宇宙微粒,每枚导弹可携带数十万个,但信号传输距离却有一定程度的减少。5 w+ `! y0 m$ ?/ o2 X3 d+ P. x7 m5 H
5 U( l' B- F. \* c" W# B* H- ^# R
2、太空地雷& D% M9 i' y8 t# [1 | F) I
7 u$ P- e$ h* B
3、太空传感器。一般外型如埙石,设置在预定位置,或在一定范围内流浪。可按照其设定的情况激活,将探测到的内容按照即定方式传到目的地。, X) F6 ~, q: U: w6 D4 ?$ O3 i1 ^1 D* ]
% z$ }6 \$ u9 T. {0 h( x$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