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中国节日,官职制度,奇门遁甲,时刻划分

0
回复
18
查看
[复制链接]

6974

主题

13

回帖

700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006
发表于 2021-9-20 11: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旦
( J9 g2 o+ U) ?- \: i
. z1 C. ^( F  h0 i5 {2 m: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但是我国历代元旦日月并不一样。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时又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到现在。但是我想各位写文的大人不会写到夏商周时代去吧?* j  V4 k: Q0 [$ F

/ X% l# o1 G% Y; K3 y; s上元
( n4 g% T6 X+ ^, [' q  _. V9 d: i1 h" p% u5 l6 y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
9 F" }8 T- j4 D+ ]; X. m0 D元宵节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吃饺子(看了资料才知道原来中国什么节日居然都吃饺子,怪不得我看个节目,是考外国人对中国习俗的认识,问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那外国人统统答曰吃饺子!春节:吃饺子;中秋:吃饺子!我的天!原来他研究过古代历史)。: p* N8 _4 E$ w4 k+ E5 o. N
元宵始于汉朝,那时人们称元宵为灯节、上元、灯夕或者灯期。宋代开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或者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5 ]7 H+ l$ U  r$ I
5 ?( r( @+ v! X! t6 v
社日
7 O8 m+ ^3 u0 n- c: w) u. e' U4 z# h, |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3 \3 W& {* O) A2 Z: A) t4 y" d* }

7 |: U/ v! Q$ N8 X4 X4 ]. q寒食
: f1 Y8 Y3 M, y/ A& X8 G7 ?! a) W' H2 V6 @) _: y* s% J( F2 {8 [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介子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
8 d6 J# j* V5 b, @; v: |! A' f. O; L. ]1 F" Q4 a9 Y
清明
& X% l1 i' T( \
2 c7 u( t  W. H$ m7 F) K2 _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o) u" ]) a4 b) y- Z6 V; O
6 ]6 v# S9 {. M. a
上巳: H# N  n: E$ G( T3 Q

& G" Z6 n6 A3 r. F3 D1 t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k$ _8 G, I( C2 O' W0 J" J; W

! s9 D+ ]* S7 z7 ]2 N1 q1 @+ H端午
1 U5 |' ]4 y! L. x
" F/ u: H( ]) ^& G2 _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 z+ V. ]+ T( a
6 u9 O( _/ O0 J) O4 Z& L" D+ H
七夕+ H8 H- J) [) S, {
9 p5 }6 u3 G4 T8 V
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M' e* ]$ D( \& u6 o; z3 u# \

9 R" _, @" V3 P2 ^/ k: H/ v. r中秋
# H9 g# j2 T% c4 ], y8 q- M+ W) G/ S4 _" J  N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民间俗称八月节。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中秋夜赏月、祭月成为中秋节的主要活动,石榴与月饼是祭月的主要祭品。
0 |  Q( ], [1 n6 ]1 s  Q/ `6 U1 F
重阳
- O9 \! ~' u" P" \6 n$ Y8 r. ~! Q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 l: ~& w7 K$ x- R, M* Y' w' U

( n1 [" p# Q9 k腊日
" T9 e0 j+ ]7 ]: l( U1 y4 C3 C4 C- \: O9 o2 a4 T1 w* u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叫腊八节,又叫“佛成道节”,因为传说释迦牟尼是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
7 n6 F$ {. E- H8 z, h5 W* X: c  n
除夕
+ w) r8 w7 }/ e7 X4 i+ E; d0 x: E9 g% o, r! H0 f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又叫除夜。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3 L7 v! K- M; J% d( ]/ q
还有一些不太出名的节日:2 E  l. v- g+ h- t% N' o( p5 ^

7 s+ o9 a( E2 j9 n5 R0 ?+ S浴佛节
1 R8 G" D5 M! y  \" j
& l/ T9 b0 U% V& z0 c6 V& v2 X四月初八,传说这一天是释迦牟尼的诞生之日,所以寺庙在这一天都要设香汤浴佛,共做龙华会。后来也演变成民间节日。
8 t3 G  w4 z3 \4 D" N% J( T. T* \' P) G+ ~- D1 m
春龙节
9 \" B) m7 f! N% q/ d4 X4 |* L2 q* [# V0 i8 V" z+ ^' J
二月初二,我国民谚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因为二月初二一般和惊蛰这个节气靠近。惊蛰的意思是冬眠的动物被春雷惊醒,连龙也不例外,这就是春龙节的来历。1 O' s6 g- ^8 a3 @/ _) `9 ]

& S1 ^, B9 x4 O% N% R9 M+ ~《古装文中常见问题之古代官职》! _- y( y* W0 Y, H% l0 @8 z/ m& J
0 ]' v1 |" R+ x6 B! |: l
古代职官情况异常复杂,而且各朝都有变化,可以中央、地方两方面大致掌握。
/ U. W0 a# b) t( c' ^3 {# x$ J0 ^0 n+ T7 M
中央官职: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中央一般设六部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
! I- i9 o( f7 J" `5 i. Y2 u9 O  m4 o, b, I8 f3 J4 W
地方官职: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抚。
' |7 C9 U$ F1 y4 l9 I8 C8 _* Q& \- \; b9 m# X' E( K
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间乎大政区和县之间高州(或府),长官称知州(知府)。! H( @8 X/ S( Z
  B4 l/ m% d2 d, m$ a% P2 U& b
古代职官
+ [! a* S* \1 ]; n" A/ T8 v" }- p7 n2 |- u* V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6 J$ C# O4 E4 M

% N1 m9 W$ B4 ^8 O0 W4 m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9 a3 U) b: V$ q3 j; u
9 _, M) r+ [& r0 K( L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a) l. U4 }2 q5 v; g! v

# G1 H. d# Z, g8 X2 s# K# \* m【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K7 P3 O& ?7 w/ H0 H
. ^( {, C5 o% E8 V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
- R  r+ \7 {1 {, v+ ]3 y+ ~7 _
0 j! R; n  s7 Y7 B0 ?/ W【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 V3 f" i  D" H( o1 K& E) Z6 p/ B! Q* {) H5 y8 R6 s' j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5 P; @; _/ P" v! s6 |/ E0 X! v6 ^+ Q5 H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5 x" K- L8 y5 U% j; }
5 J" d+ i' j9 P7 Y% z: S! ^/ L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t* R6 G0 D, ~1 T- m8 r% t4 l1 f0 C+ @
( P% S* l# R: ]/ t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 J1 v2 z9 Y( o( x2 B7 V

3 X! Y1 G/ ]5 V+ P# C) R- i【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9 T: w; Y$ j% e& H: b
1 j$ I$ c5 D, @0 M- L' O! a3 G7 E! f【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4 {( x! S# a5 u

$ S, V" J6 ~( m7 }5 a【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 x1 R: C& J! m% t, V; o
  Q# u4 H% W' M- n) n+ A【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g2 }) U0 F% V( L4 w! c# Y

6 r3 b) w& G) ]4 K. U【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M( @3 J+ G' w5 V7 ~0 Z% [2 {$ s

  w, w7 z5 m7 g4 Z+ A# Z-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1 |8 v: O& O+ {1 [0 ^) Z4 {' F
9 K6 ]1 f. F- U5 ~8 C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 ]% |1 e5 u( D' _, }% m% [. [6 ]  Q9 i5 L* e( {- r  V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L9 b& k3 M6 [; r5 V, q
# g1 Y% a, @! E( U8 A, m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n% D  F" T) I1 ]& D

$ D0 j4 g+ p, ~. O4 l7 V, L  I【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  g# U" k  m/ x1 ]9 c2 Q
9 a3 @3 S5 M+ W) [5 P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4 T! H6 X1 [* c9 j  y, Q& T! Y& |5 z+ e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
7 R2 D6 `. b2 Z- R1 Z% x$ e. ?( K# |. _  G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5 [; g: H/ I4 D
2 ~" P6 p, B; A  j6 l$ Y1 ]% n# L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9 Y# g5 S; h- f
5 P3 m# b  F2 u$ R% |# S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
# s+ x, x; B& u# `+ A1 o1 e2 R% l' x
5 c" f8 A# t0 w( r! R【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0 q1 _  j( ^$ ?8 ~0 i
% c3 I/ B, f2 p% E0 L6 J, x) p1 N
【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 {' V, u* w' X4 M, N
- t. X7 ]* o9 ]/ c4 t【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 I+ K8 x+ _* p* b" F- ^+ Z
/ `8 I) ?7 X1 T, Q$ k7 y% V- w*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 R1 _8 I1 @: B( I4 ^9 Y
% G) V- w( v  u- H+ X【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A4 m5 b/ O) s2 ?

5 \! b2 V; q% F# |" q1 V【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y4 ^; G6 M$ l" v+ {4 M* R
5 i$ Q2 ~* L9 F0 ]$ ]0 X  y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v1 _1 s* y. r* E5 i

& x! s- Y; l; \9 G# z, W" Q* J【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d" F9 h9 Y; i( Z& U- S

; G' j7 U& W* a. P6 K【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 G) a8 K) e2 f$ H
$ n- |% q# B$ l/ [! M【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D4 z$ A2 C$ f+ f
2 J+ o. i" \6 O. F. Z4 b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t0 ~" y# z3 c3 ]
; d; R2 r! ]8 e5 t7 l- t: b) Q
【抚军】参见“巡抚”条
3 z# Z0 S7 Y  y+ ?$ j
, F, N, f2 q" v, @) o; H9 u【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1 R  W8 ]3 w" o* k2 r! r6 \: E! p

9 m* l' c- J1 y" F! M1 D; l! Y【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0 y3 Q2 ~) g6 q& X1 d2 F6 u

5 @1 s1 X- j* O4 {( X' _【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 z! h! f1 B" x/ |; \7 o; J9 d% B) U  ]- ]! a! {( q! R- w) d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7 B8 T( S& n% \5 r- I0 P( U

3 E1 _5 Q6 ]9 e' \/ A【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5 i  M; C: [. K$ I1 H, O. |  Y9 I' Y. M2 H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4 C& y) a- Q3 u" i' S4 ~% n& D1 B3 G2 ]8 h- w& ]7 B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e; v# C$ U" \( O) o

0 P% z8 y. ]5 U7 {, ~: j1 P; g【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r, K" D  w: x& e. a
* H# m, ~6 {- R【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s6 v* ?  @/ c, J
; H! ~$ L& R* M7 n& W8 P. O
另外,什么是“三公九卿”?
1 u# R$ p* z2 F0 L  p
" a7 o$ R$ H, u2 k%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8 ~3 {5 {' {& A, q: o3 l/ {7 P8 @7 g3 l5 p3 d8 c. v# J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7 R$ b. n# R5 j1 E9 R3 |, R

8 m" X9 t- _* }3 y4 c; j1 O5 p三公之说也起始很早,周时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公。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司徒、司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负责军政事务。+ \! G& U) _$ O. C. P

5 C% j2 s( C# R! P( t奇门遁甲在小说和传说中的重要用途就是用于军事和占卜。奇门遁甲的产生与军事切切相关, 自古被称为帝王之学。其用途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法术方面,主要是道教中的玄学,如遁法、隐身法、障眼法等,甚至呼风唤雨。其二是择吉占验,用来预测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干什么有利,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干什么不利。
) ~% x8 E( N4 T- k, ]3 ^& _8 \2 C  ^+ d' W+ X+ L- a
奇:是乙、丙、丁三奇,表示日、月、星;0 r( A2 `9 _* Q( A. s0 D: ?: w

, C0 G  d7 h/ t0 c门:是休、死、伤、杜、开、惊、生、景,表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等八方各有一门,为之八门;, X$ h+ a* Q' R2 ?& I
) d! a5 G0 O( ]/ n1 Z% W/ U% I
遁甲:是把六甲隐藏于六仪,戊、己、庚、辛、壬、癸之下。/ n4 w$ }, w, n) w; @
# E4 i/ Y. e7 s% h, y( E1 Q' m
合称为“奇门遁甲”
7 A% W' |- ~7 S# @7 `0 ?* n
2 M$ p2 B  }) C- p( |) m) s总之,奇门遁甲的方法也是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为推理条件的。只不过多了天地人三盘,多了星神门,以及许多格局。1 N1 q: Z3 L8 |1 s( g3 @

/ U$ L) O9 |% k1 N; K7 f4 ?八神是: 值符 腾蛇 太阴 六合 白虎 玄武 九地 九天。4 s9 @# e/ D9 ^/ V$ p1 R

1 q  L& C$ p# d0 U! F八门是:开门 休门 生门 死门 惊门 伤门 杜门 景门。
( s& H7 W( W: p8 V
; r) U0 c% G3 X$ d九星是:天蓬星 天芮星 天冲星 天辅星 天禽星 天心星 天柱星 天任星 天英星。- g6 c) E( F( h  {" r

/ {4 n# V! m* j% ~/ v  A& w7 ?2 d+ Y2 Z“时刻”的问题,这个是这样的:古时除了“时辰”,还以“刻”计时,一昼夜共100刻,1刻合现在14分24秒。后来,由于钟表传入中国,就直接取15分钟为一刻,来代表四分之一小时。6 `7 K4 `* O6 H8 a

6 e, g1 ?5 Q. f; j* x2 b$ ~6 ?& O0 ^另外,到了清朝,也把一个时辰分为“时初”和“时正”,这样十二个时辰就变成了二十四个单位,和西方的24小时相对应。1 A1 ~% U( D$ e
至于一柱香是多久并没有定论,在古文中也是和“一盏茶”、“一顿饭”一样,是一个时间的大概长度,不用太过在意,大概也就十来二十分钟差不了。4 e4 \* L  o2 K1 |$ ]8 V! M! T

( k1 l7 r$ r7 I1 U古人还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2小时。一更天为19点至21点,二更天为21点至23点,三更天为23点至下半夜1点,四更天为1点至3点,五更天为3点至5点。古代夜间以击鼓报更,所以鼓也成了更的代称。/ o+ [. d, q! \! P
( K1 v( B$ Y# B0 s
另外关于时辰的划分是这样的: ( {1 ?% I% L' E5 e4 S

0 j( q- _% y# `# Y. w9 W 子时 23:00-1:00,又称午夜、子夜、夜半、宵分、未旦、未央等7 f1 g5 y% f8 q/ Y7 K7 _
  丑时 1:00-3:00,又称鸡鸣、昧旦等。
" C' d. S, r' D: |, h' d  寅时 3:00-5:00,又称骑旦、平明等。1 o+ k/ b3 w/ O8 a' n' D8 P
  卯时 5:00-7:00,又称日出等,为古代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
4 @2 w9 A0 g1 x& Q4 J. j4 t  辰时 7:00-9:00,又称食时等。
, Y: Y0 u( J' A1 \+ G* v3 l' \" p4 n; y  巳时 9:00-11:00,又称隅中等。
, P2 m7 p$ y) s& K1 I. l' Q$ e  午时 11:00-13:00,又称日中等。正午12:00时,又称平午、平昼、亭午等。
6 Y; g( P) s  `& [4 Q1 y  未时 13:00-15:00,又称日侧、日映等。1 Y) X. i. Q/ E
  申时 15:00-17:00,又称哺时、日哺等。# G' G5 P# i( w+ H5 \8 d
  酉时 17:00-19:00,又称日入等。
1 T  F: J9 v- E- T: m; R9 B  戊时 19:00-21:00,又称黄昏等。, s7 t- L" M' U9 h( j9 w0 k5 g
  亥时 21:00-23:00,又称人定、夤夜等. \- R' q* x6 A
& V& R0 @; T4 @4 i3 F2 p&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4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