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中国古代爵位制度

0
回复
21
查看
[复制链接]

6974

主题

13

回帖

700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006
发表于 2021-9-18 09: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这些新设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袭。
+ A( D1 t# R7 Q. ?! q; G( N. K1 s! g2 u
秦朝2 K& b& `9 |- E1 r4 H$ v
秦朝,继续使用自商鞅变法后定下的自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专门用以赏功。彻侯食县,其他诸爵得食俸禄如官吏。
" [, K  \- J- M+ n% s4 `1 p1 ?& r2 S( W8 t  H

& z4 d$ G4 q: m& p汉朝
' D& V: Q* J5 Y4 G6 h6 E& a! O% o西汉,沿用秦二十等爵,另增设王爵。初,王爵有功臣得之者,高祖时诛伐殆尽。此后,王爵仅皇族可得。早期的诸侯王国大者列郡数十,小的也有数郡,皆由诸侯王自治其国,汉廷仅为之置太傅而已,其余丞相、内史、中尉、御史大夫之类皆王自置。经过七国之乱和汉武帝下推恩令、汉成帝绥和元年改制,诸王仅得食本国租税,不得预国政。尽废内史、御史大夫、郎中令、廷尉、宗正、太仆等与汉朝设置相同的官称,改丞相为相,治事如郡太守,令中尉治事如郡都尉。自此,王国与列郡无异。东汉王国制度与西汉后期一致,国与郡等,唯改太守为相、都尉为中尉,另置傅领王府事。+ q( h0 `6 e9 l* X

3 c- p# k0 j- t6 _: F$ [5 c
0 O- t* M8 [0 ~西汉初大封功臣,受封列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者一百四十三。列侯封地称国。侯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列侯自置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官治府事。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东汉侯制与西汉无别,唯侯国较小,大者不过四县、小者有仅食一亭者,东汉末年,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置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以当时蜀、吴两国所辖邑名封之,受爵者无从收取租税,开后世虚封先河。6 S$ `7 ?% U8 e" k9 W" I
, F) y$ u1 u) G" j- w9 ?5 t/ ^

1 I8 a2 `: b' g; Q汉武帝时,为筹措战费,令卖二十等爵(关内侯以下),致使二十等爵为人所轻。于是为将士立功者另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后亦卖之。
. d" ]+ y- Q, A, V" c# I, I9 s: A& _, C3 n4 @
魏晋南北朝
9 K9 @+ ]+ Q% |0 o  ?& ]" ^+ g# ]1 O) y# q) r" R
曹魏% I) B$ v3 r: Q/ K
曹操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谓赐爵。魏文帝黄初年间,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王爵至男爵皆有国号、封地,县侯以下无封地而有租税。九等爵之外,曹操创立的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作为赐爵保留,仍无封、无食。
% P3 M, C4 w) }魏制: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乡公,嗣王(非始封王者)之庶子封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王国大者郡、小者县。
, i6 z$ Q$ F& B
" I/ l( s: S7 ^两晋3 G0 A% N' H+ f0 E3 N3 X' d# u
西晋爵位非常繁复,设置了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
: \  X' ?3 G  y! ^* U9 x
  `& t$ S4 B6 |; X( n, d王爵非皇子不封;公(郡公、县公)、侯(郡侯、县侯)、伯、子、男五等爵专封宗室;功臣封爵为“开国”诸爵及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自先秦以来沿用的赐爵制度正式废止。
; l( Q7 Y- r, O1 v8 ?$ H0 \$ {& g( Q/ t' V$ x. G

: @$ F+ k( |4 o. ~0 H3 T0 {) i西晋诸侯王与西汉初年诸侯王相类,得专制其国。案《晋书》记载,大国二万户,兵五千(置三军,中军二千,上下军各千五百);次国一万户,兵三千(置上下两军,各千五百);下国五千户,兵一千五百(置一军)。五等爵之公国之制同下等王国,侯国不满五千户,亦置一军,兵千人。其余诸爵与开国爵封地称国而但封君不治国事,乡侯至关外侯无封邑。诸王子除嗣王外,依次按公、侯、伯、子、男递降世袭。
+ r7 s1 P" B+ x$ \! D, ^. Y+ K
7 O, i, @- {& W( o/ [' g南朝; u* o: q* O/ Q1 y
南朝封爵沿袭东晋,唯封君对封国再失治权。陈朝增郡王爵、藩王爵。, F4 q# H% }) V/ R

: l: Y5 D3 O5 z9 e$ q  r
8 U5 h; w0 o/ K0 B% S" ?北朝0 J" T- f4 m! X) O! t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始封五等爵,天赐元年废伯爵、男爵,后复之。除皇子外,功臣也得封王。景明元年定制:置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封国租税取率: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封爵品级:王超品,开国郡公正一品,开国县公、散公从一品,开国县侯正二品,散侯从二品,开国县伯正三品,散伯从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上阶,散子从四品下阶,开国县男正五品上阶,散男从五品下阶。官属:王至侯国等置官属。, i$ ~! ^* Z# M1 R; \

( Q- I7 M3 E- }, ?" M
  C6 r! b, a) d北齐:置王爵与五等爵,王爵超品,其余诸爵视魏制各将一阶,诸爵皆开国置官属。
3 ~- s) W) P5 S# C. ^% Z5 w3 F3 {- T) ^  M. I* K
北周:初置开国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五等爵后据《周礼》改制,置亲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十一等爵。
& }2 _' v0 T0 k7 d+ c* [6 w  [; E* G0 `- B
& m/ K7 l# T8 o8 n% ]3 P, r$ j( Q, y: B) |" T' A. x* W( ~
隋朝
  Q1 d6 Y$ l; G. \隋文帝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隋炀帝留王、公、侯三等爵,其余均废止。4 t  c) I" n/ F9 u" @4 T% g( I

8 N% U3 q8 [$ i$ |1 C) u
' D( c; |' @& k7 Q3 A0 S唐朝. n: R" e4 F8 X. R3 e& w
唐朝,分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郡侯、县侯、县男、县子。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如××郡开国侯、××县开国子。唐朝的封爵有食邑,但往往为虚封,唯加实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税收入(后改为领取俸禄)。5 G1 N! Y8 t1 `; _3 R5 P5 m+ G
% b+ Q% h0 p# S% q/ U; G
宋朝
. a. c; c# n5 p' w2 u& [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魏晋至宋,封爵的承袭分为世袭罔替、世袭两种,前者在承袭时按原爵承袭,后者承袭的时候要比照被承袭者的爵位降一等承袭。宋朝无世袭罔替的例子。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3 i& P$ z, N. J2 d+ `! C  Y+ M
; U( X; H) z( k  K' i
8 B$ A6 O8 x3 |! x* y8 _: B: J3 [
宋朝依唐制保留封君食邑,自—万户到二百户,共十四等。食邑数字只是虚衔,唯食实封才可以领取相应的补贴。实封最多千户,少者百户,每户每月折钱二十五文,随官俸发给,可知宋朝的封爵收入颇低。
2 j: _3 O6 _, U# y
# G5 a: h  ~% x/ T& r/ \* j元朝% |0 N& Y6 u1 _6 g
元朝,王爵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宗室封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其余国公等爵封赐甚滥。1 h, @' c% x# t6 X

6 Y+ t. L  w; e+ w% G7 u
( S- |4 w5 y4 n  b7 w4 Y* X  L明朝- K* X0 H. b: z# [
明朝,王爵为皇族专享(开国诸大将死后有追封郡王者),皇族封爵均世袭罔替: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诸子则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亲王岁禄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由于这种世袭罔替的制度,导致后来出现举国一岁之入不能偿宗室岁禄的局面,远支宗亲将军、中尉甚至有故意犯罪入狱求饱者。另有公、侯、伯三等爵专授功臣,三等爵只能世袭,也有终身者。2 a% e3 {& a2 B! ]- D( J1 f
! Q& E" T* J& r5 w- S" Q' K+ ~
清朝
% a" f$ j; Q# U) s6 N4 c清朝的爵位分宗室、功臣两种。
- j& r- f; O. b2 b+ q2 }' B- [5 r; t0 b  ]" J

- |4 A" {7 f& t, r. M1 \宗室爵! M; n4 U6 `: O" C) Z
和硕亲王、世子(亲王嫡子)、多罗郡王、长子(郡王嫡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四级,辅国公之前八等称入八分公,与之后的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等爵位不同。' G0 g. c: H/ z* s  t4 C. u
6 o5 a* H) L1 o  O/ W1 Q# B' j: M* _

% t8 j9 O/ `3 T除了清初受封的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雍正时怡贤亲王、同治时恭亲王、光绪时醇亲王、庆亲王共十二个王可以世袭罔替外,其余宗亲世爵只能世袭。
' ~' V+ Y0 A( O- P) O8 y6 l- ?  p5 G1 F; K* k
: M, T- j1 O* T: m5 O# t4 {4 A# {
宗室爵俸禄:: M% I. ^# n" l/ j" f5 M3 |8 ]
" q+ U' E* S' U; v
亲王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
( C* T" |9 U$ a/ |4 P/ e, U: b世子岁俸银6千两,禄米6千斛;
" F. I; }# l. o6 R! T郡王岁俸银5千两,禄米5千斛;* M& D2 p7 M" |
长子岁俸银3千两,禄米3千斛;: d9 X* g$ ]1 d* ?" _& k
贝勒岁俸银2500两,禄米2500斛;
4 b" @' a7 \+ B& ^! o  o贝子岁俸银1300两,禄米1300斛;
' _% }' c4 X- }$ b镇国公岁俸银700两,禄米700斛;3 ?7 a* x# S( d% ?$ f
辅国公岁俸银500两,禄米500斛;
6 R1 S* b' Z) {7 S" H一等镇国将军岁俸银410两,禄米410斛;
# e+ u3 Z" p* s2 S( A* _# A& }1 M二等镇国将军岁俸银385两,禄米385斛;; X( S. s; Y3 m' p* n/ E8 F3 V1 d
三等镇国将军岁俸银360两,禄米360斛;, i8 ]/ H, |9 T/ ^& [" Z: B2 S  U
一等辅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335两,禄米335斛;5 D; L) }' z! W, X& L
一等辅国将军岁俸银310两,禄米310斛;: T  W. [) u! P+ A7 O# h9 t, E
二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85两,禄米285斛;
+ q8 L$ Y! h! M7 W/ D) L三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60两,禄米260斛;- B$ Z6 C3 Y! ~6 k# \
一等奉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235两,禄米235斛;4 i" J4 p9 l$ Z5 ^* o: }+ B
一等奉国将军岁俸银210两,禄米210斛;& o# f$ T( V! d/ v- X8 A: S3 E: ]( H
二等奉国将军岁俸银185两,禄米185斛;. R) M) X) |# X
三等奉国将军岁俸银160两,禄米160斛;& c) w* @+ T" y  T
奉恩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135两,禄米135斛;
, Z- \  ~  N% i0 G2 M1 R奉恩将军岁俸银110两,禄米110斛。" |7 C" R& Y% a1 {, d

8 W7 |5 _* |% F% _功臣世爵
: R  L# _5 ^! P0 a; r! m5 u6 G9 @乾隆十六年定制,功臣世爵为以下二十七等:& M4 e1 W: M6 @3 X: P

: r9 U* X) T% @7 S& u& w( @公,分一至三等,超品0 g- [9 O  n# |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二等侯.超品;
$ _8 u  {3 ^7 Q3 L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S$ \" s, d" C% l& m+ z# k8 s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 X8 b0 `3 [, t0 G, w, w0 h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 O, n- X0 L) C轻车都尉,分—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 j# S, _2 s, J/ a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二等,正四品;
3 W+ d# Q9 @) J" x6 g云骑尉,正五品;% R0 s( r4 p& d% D% _% j3 H  O( t
恩骑尉,正七品。
# B. x( \7 n4 ^2 y/ f* q1 v% t功臣世爵俸禄
0 |( [- I$ a8 O# s2 x; g
4 R- g; l) b, {. N) E, _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8 x) ^) ^. A( Z. z) k+ k. E
二等公685两5 n  |( H. X; ?  P4 y: X
三等公660两3 i. w" U9 D4 r, S" N/ M
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 i4 {: }$ i9 q6 o( O, \( w
一等侯610两0 K4 c6 I* G5 y6 G2 n- |
二等侯585两, V$ }% V# A6 C
三等侯560两* u5 [7 l  m" q$ {7 b1 M" e1 l3 l
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  G, Z+ u: k6 f3 \
一等伯510两% o8 z! f5 W' F8 ]" W
二等伯485两# f% p9 A2 l  L$ r
三等伯460两% U, i, B+ S2 m4 h: \
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  w% d! q; K7 G2 u4 G
一等子410两
% P) r: @# X' a) z二等子385两. r; {6 g/ h) V. j/ _9 Q5 c
三等子360两  h$ X! Y% F# J* P$ \- w0 t+ T; m
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1 F1 M; g0 N5 b, U: E% \
一等男310两
4 R; {' }# Z9 _* a) }6 g: @. K二等男285两2 I- S9 I3 j7 B, N* T
三等男260两
; c/ m$ G6 `" I6 A# {; k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
) J3 v# u, U% t& x0 ~0 w一等轻车都尉210两2 j  T4 M4 ~3 {$ V- j
二等轻车都尉185两) z3 z; |% l5 y" P) @/ T
三等轻车都尉160两
! N  }. h# z7 k) p& S- o# r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
6 h0 A- O; s( E0 T骑都尉110两
2 t" l6 ]' ~% d- J0 ]云骑尉85两' w) [# [, b2 F6 n1 [/ \2 [) o) {
恩骑尉45两. b* d0 c+ S& z  o2 T& F7 o  N! {* l
不列等的闲散公255两
, M) b  O: P2 d4 C, f闲散侯230两7 ^3 I0 i' E- R
伯品级世职205两3 h2 ^5 ^9 ]& |& h8 _
子品级世职180两) U# E0 Z! G, G! B; M8 f& f
男品级世职155两
8 I: e# E6 c0 J) M2 h/ F# Y轻车都尉品级世职130两2 m$ M/ m0 Q1 d% L2 D" j
骑都尉品级世职105两
" [3 i3 M, _  B. Q- s云骑尉品级世职80两5 }# {! o, ?# ]6 A4 i% L
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 M+ s" n  x$ _% h) Q/ O) D# U- r& `7 I* i9 _6 s- i% ~1 R
清朝的封爵,与前代不同的是,所有的封爵只加美号,不加国号、邑号,如睿亲王、勇毅侯之类。* s* Z& L; b( n3 j
+ P% W% D7 ^( y9 J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了一切世爵制度。
4 |: p! O3 {: e! P1 R# z回答者:226688999 - 状元 十四级 3-9 17:57
4 g3 B) Z! X9 W  H5 M# C# U      评价已经被关闭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8 B8 B% K$ U$ p% k$ @! H        好! L/ V5 N) w- V8 H) z
      100% (1)不好
6 z! N) c6 ^, w8 j6 |  q+ S# h      0% (0)3 N1 e# p/ g% a6 U
, S  I8 N4 i; d
其他回答共 1 条6 @9 U; Y% l8 t3 T1 t- x$ }! W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分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爵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 s3 \# D) y* g
- y: Q, z8 |( }先秦文献中有关爵制的记载,主要见于《孟子·万章下》。所举周代爵称,有天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年代稍晚的《礼记·王制》,则将天子除外,子男分列,即所谓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文献反映的先秦爵制是否准确,学者尚存异议。但参照甲骨、金文资料,可以肯定的是:夏爵制不详,商制细节难明,只有西周至战国时期的爵制尚可大致判明其爵称与爵序。! j* |) B) C: l8 p, C1 p# z, \

3 q5 d* q: b; ?2 F1 L商制,文献所记有侯、甸、男、卫、邦伯,均属地处王畿之外的“外服诸侯”。殷墟甲骨资料表明:殷邦境外的“多方”或“多邦方”,常常是商王国征伐的敌国。它们的君长被称为“方伯”或“邦伯”,如人方伯、羌方伯、盂方伯、周方伯等。殷邦边境和邦境内的君长,被分别称为侯、伯,如杞侯、犬侯和井伯、宋伯等。它们是商王国的屏藩,常受商王之命征伐多方,商王亦往往派兵助征。方伯和侯、伯称号的不同,反映了这些君长与商王关系的亲疏差别。& y( e" k1 I/ y. A
- S1 u7 y, ~9 s9 }1 F
有的学者认为,商代甲骨文(或金文)中的“田”和“子”、“男”也是爵称,目前尚无定论。
' T) Q- e- p' M2 U! k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
7 x* g8 P0 X% b1 P; o' q王。在周王朝辖区内,王是指周天子而言。另有个别并非天子的王者,如吕王、丰王等,都属戎狄首领。春秋金文中的称王诸侯,仍限于同周室关系较疏的蛮夷君长,即徐、楚、吴、越四国。
# \# u( p* x# v
$ [% ~) x0 |) l) _  m# \4 K公。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所见有周公、召公、毕公、明公、井公、毛公、芮公等。可以肯定的称公诸侯,有宋公戌(宋平公)、宋公差(宋元公)、宋公得(宋昭公)。" @: k! y: T. G# f
侯。西周春秋时代行用最普遍的爵称是侯。金文所见主要是周初始封的周姓诸侯,如鲁侯、康侯、邢侯、蔡侯、滕侯、虞侯、荀侯、曾侯等。称侯的异姓国君,除与周室关系非同寻常的姜齐以及取而代之的田齐外,大都是周初褒封的前代帝王之后,或者早已存在的“先封”之国,有铸、陈、纪等。
7 G( ^( {, [3 ^8 y3 r2 i+ g9 n& I! W$ N$ O
伯。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有的是畿内封君,如荣伯、井伯、杜伯、单伯、散伯、徵伯、过伯、夷伯等。春秋时代明确称伯的国君,主要有郑伯和曹伯。
) p! {8 z; r+ E" _/ N# s# H& m
子。金文中的子明确属于爵称的,主要有北子和沈子。文献中其他诸子,尚无金文印证。. _( `' A: K8 f9 Z
男。《春秋》所见男爵仅有许国。1967年陕西长安县马王村出土一件西周晚期的许男所作铜鼎,证实许国国君的爵称确为男爵。3 d$ D) h4 W2 W
战国时期除楚国和越国早已称王外,魏、齐、赵、韩、燕、中山等国也在战国中期相继称王,突破了西周以来的诸侯爵称。各国又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统Zhi,并推行与之适应的爵制。三晋和燕、齐的爵秩等级,大体仍为卿和大夫。楚的最高爵位叫执■,情况较为特殊。秦则从商鞅变法以后,实行奖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公士、上造、簪■、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秦二十等军功爵,累积爵级至关内侯(十九级)、彻侯(二十级),即可食租税或食邑;自大庶长以下至公士十八等爵,“则如吏职”。
9 W0 D* ~( ]& }- @0 n5 T  q6 r; q: T( T& [* z" y$ b" W
两汉汉初,在二十等爵外,又先后分封异姓、同姓为王。诸王封爵,带有浓厚的分封制色彩,与中央集权制相■格。文帝、景帝,特别是武帝奉行削藩政策,限制并削弱诸王权力,诸王遂不得领民亲政,惟衣食租税。同时,列侯(原名彻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也与二十等爵相分离,与王爵共同构成封爵制度。自关内侯以下,为赐爵制度。封爵优于赐爵的主要权益是:享有封国或食邑;置官属;爵位世袭;衣食租税;具备崇高的政治地位。6 {* X1 b7 d6 o. [& M

& D" T- K3 c5 p3 \- Z' e4 V6 y' J5 _两汉封爵的爵级主要是王、列侯两等,此外还有公主汤沐食邑。王、列侯官属数量因爵之高低而多少不等,但任用权却在中央。汉初定制,“非刘勿王”(后演变为非皇子不王)、“非功不侯”。王的封授对象是皇子,列侯主要封授异姓功臣,诸王庶子所受推恩爵亦是列侯。诸皇子王初以区域立国,跨州连城,形成尾大之势。汉武帝推行推恩析国政策,诸王遂以郡立国。东汉初,汉光武帝刘秀曾废王爵,封九皇子为国公,旋即复旧。两汉除王莽、曹操以权臣称王外,异姓功臣只能封为列侯。列侯,西汉时多以县立国,也有食乡亭者,但并无乡侯、亭侯之称。至东汉,列侯正式分为县、乡、亭侯。功大者食县,功小者食乡亭。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败,遂出现大量的外戚侯、宦者侯、恩泽侯,虽有悖于“非功不侯”的原则,但县、乡、亭侯的爵称爵序并未因此发生变化。8 ]8 ~+ z" o9 t8 ^$ m" U- M
* }6 r; k8 X2 W' v. U2 [
封爵传袭,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庶子、庶孙一般不具备袭爵权。无嫡子袭爵,则削除封国,这就是所谓的“无子国除”。皇亲和重要功臣“国绝”时,为示优宠殊遇,也可由庶子庶孙袭爵,这就是所谓的“绍封继绝”。绍封者权益低于正常袭爵,仅食国之半租。此外,公主汤沐食邑也可由公主之子承袭,但并不普遍。
6 X) f: g; I0 I& |/ ?" T3 D7 U9 Z: W  ]( D( G1 a  p
汉代封爵制度,对后世影响颇大。诸如诸侯不与政事、惟得衣食租税,非皇子不王,非功不侯,无子国除,绍封继绝等重要原则,均在不同程度上为以后的王朝所沿用。& y. e% i) C3 U5 B
两汉十九等赐爵,爵称与秦同。凡赐爵皆可“有罪以减”,无爵者则为士伍。十九级爵中第九级(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亦称吏爵,具有免役特权。获得吏爵的主要途径是凭借军功吏■。第八级(公乘)以下至第一级(公士)为低爵,又称民爵,获得民爵的主要途径是因特典、灾异而诏赐天下民爵。法制规定,民爵高于第八级时须转让亲属,故除非有特殊原因,民爵一般不能升至吏爵。获得吏爵、民爵的另一途径是买爵。汉文帝刘恒实行入粟拜爵,开卖爵先例。汉武帝特设武功爵十一级,标价出售,以缓解财政困难。以后屡有卖爵诏令,赐爵趋于猥滥。东汉末年,赐爵已成“空设文书”,不再为时人所重。魏晋南北朝时期,赐爵制遂废弃。
8 u5 W$ D# J. H9 x) ^% i2 B+ v- _0 a0 a' u, f) R
魏晋南北朝魏晋之际,设置五等封爵,东汉以来的王、列侯二等封爵,变为王、五等封爵、列侯三大层次封爵。北朝取消列侯,王、五等封爵成为主要的封爵爵称。( U* o5 X/ `: x# s
诸王封爵。西晋设国王、郡王(分大、次、小)、县王,各有多少不等的食邑户数。东晋南朝,仅禅代前期的异姓篡代者封国王,如刘裕封宋王,萧道成封齐王。一般情况下,皇子才能封郡王(亦分大、次、小三级)。北魏前期,异姓多封王,但袭爵者即降为公。孝文改制,唯宗室封王,并按亲疏远近分为一藩王、二藩王、三藩王,亦为郡王。北周末年,在郡王之上,又设国王,封授对象是皇子。诸王政治权益,因王朝而异。西晋王国按大、次、小可分别置三军、二军、一军,自选官属。其他王朝,则无置军和自选官属权。但诸王可参政入仕、领兵出镇,却是这一时期各王朝的普遍现象。骨肉相残因此时有发生,构成诸王干政、乱政的政治格局。# {( y+ [; M) j) l. Q

- E; h* N9 p: Y( d1 l' A0 N五等封爵。曹魏有乡公、亭伯等爵称。咸熙元年(264),即将代魏的司马氏设立五等封爵。五等封爵,采《周礼》中公、侯、伯、子、男之名,每等又分大、次二级,共五等十级。每级封爵都有封疆里数和户邑数,以方五里和邑二百户为差,井然有序。五等封爵官品在第二以上,名位低于诸王,却有高于列侯的“禄奉礼秩”,其中公、侯可置一军。东晋南北朝,五等封爵不再划定封疆里数,大、次两级合二而一,皆以郡或县立国,并在爵称前冠以“开国”字样。伯、子、男三级封爵,品秩也由第二分别降至第三、四、五。北周后期,滥封无度,遂在郡公之上常设国公,以封柱国大将军等重要功臣。时五等封爵的爵序是: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
/ D" W. Q; f$ ~! W  T) {
5 p& v8 C3 S, |4 K8 P" _% x列侯。魏晋有县、乡、亭侯,品秩在五等封爵之下。东晋南朝,县侯与五等封爵中的“侯”合一,仅存乡、亭侯。北朝无列侯爵。( L" h' ]! A/ D4 y9 V0 e
列侯之下,尚有属于赐爵的关内侯、关中侯、关外侯等爵。
/ c' r! V! R3 M' S2 x  h& O& q6 [就创新而言,这一时期有“分食制”和“虚封制”。“分食制”指诸侯按一定食租率提取食邑户的租税。如西晋诸侯三分食一;东晋南朝九分食一;北魏王二分食一,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虚封制”,是指无封国食邑、不食租税的封爵。它与赐爵制的区别就在于可以世袭。典型的虚封制是北朝的散爵,如散公、散侯、散伯等等。北周初年,因租税有限,开国封爵“虽锡以茅土,而未给租赋”。保定二年(562),周武帝诏令诸国公(邑万户),可寄食他县,收其租赋。寄食户数仅是原食邑户数的十分之一。这种封户为虚、寄食户为实之例,为以后的虚实相结合的食租税方式提供了借鉴。1 `" E1 d: r5 i$ k8 d' ]

: ^; C. d+ w2 l/ @5 Y  j1 X/ S4 O隋唐隋唐爵制与北周末年之制略同。国王更名为亲王(正一品),以封皇子;郡王(从一品)封授宗室,唐中期以后异姓功臣亦有封郡王者。废县王。王以下是国公(从一品),开国郡公(隋从一品,唐正二品),开国县公(隋从一品,唐从二品),开国县侯(隋正二品,唐正三品),开国县伯(隋正三品,唐正四品),开国县子(隋正四品,唐正五品),开国县男(隋正五品,唐从五品),共九级,主要封授异姓功臣。+ n& y8 N, U  J1 w

; U& Q4 r8 M+ f1 A九级封爵,并“设爵无土,署官不职”,较之汉魏,其政治、经济功能明显削弱。各级封爵的食邑户数“率多虚名,其言食实封者,乃得真户”。真食实封的方式,也是“分食诸郡”,不再直接从封国内征收租税。封爵的主要经济权益是凭爵品获得永业田,数额为:亲王一百顷,郡王五十顷,国公四十顷,郡公三十五顷,县公二十五顷,县伯十顷,县子八顷,县男五顷。均田制瓦解后,诸侯亦不再受永业田。7 f2 g6 V& z2 ^4 U
6 ]0 |2 m; S/ o, @
宋承唐制,但略有变化。爵称是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共十二等。后嗣王、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不再封授。郡公以上,主要是皇亲宗室封爵,其中郡王、国公也封授重要功臣。开国郡公以下,是异姓封爵。爵名随食邑户数而定:二千户以上封公,一千户以上封侯,七百户以上封伯,五百户以上封子,三百户以上封男。邑过其爵,则进爵号,但止于开国郡公。每次增食邑户数,自二百户至千户;实封户数,自百户至六百户。而亲王、重臣特加食邑者,往往有逾千户者,以至有郡公食邑累加至万余,实封至数千户者。
7 m/ P! b, S. f" a8 S3 g/ w# W# f2 f8 j0 z9 R8 n2 ~
宋代封爵颇滥,文官少监、少卿以上,武官副率以上,内职崇班以上,皆有封爵;丞、郎、学士、刺史、大将军、诸司使以上,则有实封。封爵系于官位,与功勋关系不大。
* c7 w7 ?" [; I) F3 F( ~! Q3 b0 @& s元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之初,曾实行分封制度。功臣、亲属、贵族皆有封地食邑。爵称是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等,并可世袭。各级“户长”在封地内有征发徭役、征收赋税的权利。蒙古族统Zhi者入主中原之初,亦曾在占领区内实行分封制,对社会经济造成较大破坏,后不得不废止而实行封爵制度。
. q8 E  h- C: V: Z5 n, T$ P$ M7 X6 |: b/ r
元封爵为八等:王(正一品)、郡王(从一品)、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郡侯(有正从三品之别)、郡伯(有正从四品之别)、县子(正五品)、县男(从五品),实为八等十级。其中只有郡王、国公封授在世的皇系、功臣,其余爵称均用于封赠。
9 j& i1 @6 [% K( h
) U2 _+ _; y7 V4 k8 i% y明代封爵虽仍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但具体爵称有较大变动。
+ }0 c0 d5 f. p& F) I' E宗亲封爵除嫡长子外,皇帝诸子封亲王;亲王诸子封郡王;郡王诸子为镇国将军,孙为辅国将军,曾孙为奉国将军,玄孙为镇国中尉,五世孙为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皆授奉国中尉,并世袭,永远有别于齐民。自亲王以下,不再食租税而领取岁支禄米。洪武九年(1376),规定亲王禄米五万石,郡王一万石;镇国将军赐田六十顷,以为永业,免除租税。洪武二十八年,重定岁支禄米数额,亲王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此外,国家还为宗室修建宫邰坟墓,提供随从官员、仆役以及其他待遇。
; Y) J1 s/ N8 T4 J- i8 Y# y& R: j7 Q  c( G3 [/ K
明初,宗室封爵中亲王名高位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洪武年间,朱元璋授予亲王以兵权。特别是分封在北方沿边的藩王,不仅拥有直属的护卫军,还经常统率大军出征,称为塞王。其中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后不久,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朱棣即位后,逐步解除藩王兵权,加强对宗室的限制和监视,从而形成了“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 |3 J3 g4 ^, B! x' ^
. }' `. i& ^* V. b9 V2 |/ V明中期,宗室受封人数不断增加,禄米成为明政府的沉重负担。藩王也竞相非法占田,少者几千顷,多者数万顷,减少了明政府的赋税收入,激化了社会矛盾。万历以后,为解决这些矛盾,朝廷被迫开放宗室出仕的禁令,允许镇国将军以下参加科举考试,以期宗室自养,而不再寄生食禄,但收效甚微。0 b" ?) U- z7 g8 |4 k7 p
0 p: [3 _6 q+ O
明代异姓封爵,明初一循元代旧制。洪武三年(1370),定封爵之制,分公、侯、伯三等,罢子、男不置。有明一代,受公、侯、伯爵者除功臣、外戚外,还有宦官子弟与少数民族首领。
! a4 n$ |- {+ S5 m0 \6 P
6 J5 O1 S, h4 x+ o" E: i受封而领铁券者,为世袭封爵,否则为流爵。袭封则还其诰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爵位世袭,或降等以袭,如封侯而世袭伯。公、侯、伯封号分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余曰奉天翊运推诚和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岁禄以功为差。洪武初规定:公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侯千五百石至千石,伯千石至七百石。而有的仅当侯爵俸禄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洪武十年后,伯之禄与侯等;至永乐初,规定伯之禄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阶勋皆与侯等,而伯爵益重。公侯伯入则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辖漕纲,但不得预九卿事。
2 Q3 Y2 v2 i+ E; `7 z
5 d1 H3 s; L; Z1 Z; F3 z清代爵位名称、等级设置又有新变化。有宗室封爵,外藩蒙古封爵,满洲、蒙古、汉军及汉人封爵之分。爵位为世袭,故又称世爵。2 F5 H, Q2 Y. }0 K$ m# J
宗室封爵,封授宗室和觉罗,由宗人府掌管。爵位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分三等)、辅国将军(分三等)、奉国将军(分三等)、奉恩将军共十二等;加上嫡子受封二等(即亲王一子封为世子、郡王一子封为长子),共十四个名位二十等级。宗室封爵,分为功封、恩封、袭封、考封:以功勋受封的为“功封”;以天潢近支得封的为“恩封”;亲王至奉恩将军出缺,由钦定承袭的为“袭封”;亲王以下,除袭封的一子外,其余诸子,年至二十按例考试受封的为“考封”。袭封次数,各有不同:功封爵位皆世袭罔替;恩封、考封爵位皆以次递降,和硕亲王降至奉恩镇国公止,多罗郡王降至奉恩辅国公止,多罗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止,固山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止,奉恩镇国公降至一等镇国将军止,奉恩辅国公降至一等辅国将军止,其余爵位皆降至奉恩将军止;凡由本支子孙袭封者,降至最后一等均准世袭罔替;由旁支子孙袭封者,功封降至奉恩将军袭五次止,恩封、考封降至奉恩将军袭三次止。初封亲王、郡王死时赐封号;承袭者仍称其祖原封号,死亡,在封号下加一字为谥。
" x& H$ }8 j" L6 n  V5 N
3 g! w6 x# ^2 y+ q. w宗室封爵,按爵位高低,分等授与俸银、俸米、庄田、牧厂、珠轩、府第、官卫、服物等。6 q4 S' S, p. m) i
外藩蒙古封爵,封授蒙古、回部、唐古特等少数民族上层。由理藩院掌管。内扎萨克爵位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其下又设台吉(塔布囊),分一、二、三、四等。亦有封世子、长子之制。外藩封爵,大体上均比照宗室封爵,惟俸银低于宗室世爵,如宗室亲王每年支俸银一万两,俸米一万斛,而蒙古亲王每年只支俸银二千五百两,俸缎四十匹,相当于宗室的贝勒封爵所支的俸银。
* q- f6 \6 ^; e: i% E+ y8 l
. J; e) e0 i1 v# p- P" j满洲、蒙古、汉军及汉人封爵,一般称为民世爵,封授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及汉人中的文武功臣(称“酬庸”或“奖忠”),外戚(称“推恩”),孔子后裔(称“加荣”),朱明后代(称“备惚)等,由吏部掌管。民世爵有公(分三等)、侯(分四等)、伯(分四等)、子(分四等)、男(分四等)、轻车都尉(分四等)、骑都尉(分二等)、云骑尉、恩骑尉九个爵位二十七等级。封授,以云骑尉为准,无论加等、进位或袭次,都以所得云骑尉数量而定。如:得两个云骑尉可令为“骑都尉”;再加一个云骑尉则为“骑都尉兼又一云骑尉”;如又得一个云骑尉,便又可令为三等轻车都尉;如此累加,可直至一等公。袭次,除世袭罔替外,各爵均定有降袭次数,如:一等公袭二十六次,一等侯兼一云骑尉袭二十三次,一等伯兼一云骑尉袭十九次,一等子兼一云骑尉袭十五次,一等男兼一云骑尉袭十一次,其余类推,袭次尽,改封为恩骑尉。除个别情况外,民世爵均可世袭罔替。袭爵,有并袭(即由两爵以上合并为一爵加等进位承袭)、分袭(即原先二人之爵并袭后,可再分开承袭)。公、侯、伯始封时,皆赐美名。世爵犯罪革爵,但除犯赃罪外,均准其子孙嗣袭,无嗣则除。民世爵俸银俸米按二十七个等级发放。+ D! x/ I5 d8 K7 L" s) m, r3 E- f
4 w. M  f7 |6 c6 d0 }' d" I
封爵都登载于皇册,十年奏修一次。每年十二月,由宗人府、吏部派员在保和殿将一年封、袭爵人数增登于皇册,存者朱书,故者墨书。满洲、蒙古、汉军、汉人世爵及外藩蒙古世爵由吏部增注,宗室王公及觉罗皇册,则由宗人府增注。0 T6 w) E# V. e9 ~. E

9 g# \  Q- d7 U6 v- [$ P0 O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分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爵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4 C/ s* F! V2 p# B0 M1 F8 D! Q
( l2 `& \3 D  T: ^* E4 O" m) ]先秦文献中有关爵制的记载,主要见于《孟子·万章下》。所举周代爵称,有天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年代稍晚的《礼记·王制》,则将天子除外,子男分列,即所谓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文献反映的先秦爵制是否准确,学者尚存异议。但参照甲骨、金文资料,可以肯定的是:夏爵制不详,商制细节难明,只有西周至战国时期的爵制尚可大致判明其爵称与爵序。  T4 h9 b# P# ?. v+ R( B

  G% K+ y$ C5 X6 y; T3 }商制,文献所记有侯、甸、男、卫、邦伯,均属地处王畿之外的“外服诸侯”。殷墟甲骨资料表明:殷邦境外的“多方”或“多邦方”,常常是商王国征伐的敌国。它们的君长被称为“方伯”或“邦伯”,如人方伯、羌方伯、盂方伯、周方伯等。殷邦边境和邦境内的君长,被分别称为侯、伯,如杞侯、犬侯和井伯、宋伯等。它们是商王国的屏藩,常受商王之命征伐多方,商王亦往往派兵助征。方伯和侯、伯称号的不同,反映了这些君长与商王关系的亲疏差别。
* a: d' d% i7 o8 {/ C+ {( c8 z7 I9 u. Z: }8 g9 b! ^; Y
有的学者认为,商代甲骨文(或金文)中的“田”和“子”、“男”也是爵称,目前尚无定论。
' j  q9 F3 t! s7 _6 x/ {* }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
) |1 z# f  Y! b% z王。在周王朝辖区内,王是指周天子而言。另有个别并非天子的王者,如吕王、丰王等,都属戎狄首领。春秋金文中的称王诸侯,仍限于同周室关系较疏的蛮夷君长,即徐、楚、吴、越四国。* w2 \) _9 H0 @8 l/ x
2 K0 _7 k3 o( ]8 ?, c
公。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所见有周公、召公、毕公、明公、井公、毛公、芮公等。可以肯定的称公诸侯,有宋公戌(宋平公)、宋公差(宋元公)、宋公得(宋昭公)。
4 s- `( o& C. r% K) ?" P; S! i侯。西周春秋时代行用最普遍的爵称是侯。金文所见主要是周初始封的周姓诸侯,如鲁侯、康侯、邢侯、蔡侯、滕侯、虞侯、荀侯、曾侯等。称侯的异姓国君,除与周室关系非同寻常的姜齐以及取而代之的田齐外,大都是周初褒封的前代帝王之后,或者早已存在的“先封”之国,有铸、陈、纪等。
9 K6 b+ s3 o, |& |7 }5 R* `7 z# p! t  ]
伯。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有的是畿内封君,如荣伯、井伯、杜伯、单伯、散伯、徵伯、过伯、夷伯等。春秋时代明确称伯的国君,主要有郑伯和曹伯。  a% a$ l$ m9 b, X3 f
, @1 D$ `. y2 K7 W  s
子。金文中的子明确属于爵称的,主要有北子和沈子。文献中其他诸子,尚无金文印证。
! v1 V, ^3 [, @2 L9 c* u& d) M; {男。《春秋》所见男爵仅有许国。1967年陕西长安县马王村出土一件西周晚期的许男所作铜鼎,证实许国国君的爵称确为男爵。
% @: E# {; F, y7 |战国时期除楚国和越国早已称王外,魏、齐、赵、韩、燕、中山等国也在战国中期相继称王,突破了西周以来的诸侯爵称。各国又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统Zhi,并推行与之适应的爵制。三晋和燕、齐的爵秩等级,大体仍为卿和大夫。楚的最高爵位叫执■,情况较为特殊。秦则从商鞅变法以后,实行奖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公士、上造、簪■、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秦二十等军功爵,累积爵级至关内侯(十九级)、彻侯(二十级),即可食租税或食邑;自大庶长以下至公士十八等爵,“则如吏职”。0 k0 h* w+ T4 `0 [

9 _# T( G6 e% i! B' A两汉汉初,在二十等爵外,又先后分封异姓、同姓为王。诸王封爵,带有浓厚的分封制色彩,与中央集权制相■格。文帝、景帝,特别是武帝奉行削藩政策,限制并削弱诸王权力,诸王遂不得领民亲政,惟衣食租税。同时,列侯(原名彻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也与二十等爵相分离,与王爵共同构成封爵制度。自关内侯以下,为赐爵制度。封爵优于赐爵的主要权益是:享有封国或食邑;置官属;爵位世袭;衣食租税;具备崇高的政治地位。8 L5 X. q% K# m9 c; O- T5 \) [
& b3 W# v; Z; i6 |4 `4 U
两汉封爵的爵级主要是王、列侯两等,此外还有公主汤沐食邑。王、列侯官属数量因爵之高低而多少不等,但任用权却在中央。汉初定制,“非刘勿王”(后演变为非皇子不王)、“非功不侯”。王的封授对象是皇子,列侯主要封授异姓功臣,诸王庶子所受推恩爵亦是列侯。诸皇子王初以区域立国,跨州连城,形成尾大之势。汉武帝推行推恩析国政策,诸王遂以郡立国。东汉初,汉光武帝刘秀曾废王爵,封九皇子为国公,旋即复旧。两汉除王莽、曹操以权臣称王外,异姓功臣只能封为列侯。列侯,西汉时多以县立国,也有食乡亭者,但并无乡侯、亭侯之称。至东汉,列侯正式分为县、乡、亭侯。功大者食县,功小者食乡亭。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败,遂出现大量的外戚侯、宦者侯、恩泽侯,虽有悖于“非功不侯”的原则,但县、乡、亭侯的爵称爵序并未因此发生变化。) p8 q- j! O& ?' M7 k9 a/ V) [
( H5 D$ H3 Y% A2 ^1 N
封爵传袭,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庶子、庶孙一般不具备袭爵权。无嫡子袭爵,则削除封国,这就是所谓的“无子国除”。皇亲和重要功臣“国绝”时,为示优宠殊遇,也可由庶子庶孙袭爵,这就是所谓的“绍封继绝”。绍封者权益低于正常袭爵,仅食国之半租。此外,公主汤沐食邑也可由公主之子承袭,但并不普遍。
- Y% |$ {* U# e8 ~  x2 @3 b8 x* n4 ?9 o/ h  F8 O; I- u0 q* Z- R# ]6 V
汉代封爵制度,对后世影响颇大。诸如诸侯不与政事、惟得衣食租税,非皇子不王,非功不侯,无子国除,绍封继绝等重要原则,均在不同程度上为以后的王朝所沿用。$ }7 ~: x! Y9 W1 o
两汉十九等赐爵,爵称与秦同。凡赐爵皆可“有罪以减”,无爵者则为士伍。十九级爵中第九级(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亦称吏爵,具有免役特权。获得吏爵的主要途径是凭借军功吏■。第八级(公乘)以下至第一级(公士)为低爵,又称民爵,获得民爵的主要途径是因特典、灾异而诏赐天下民爵。法制规定,民爵高于第八级时须转让亲属,故除非有特殊原因,民爵一般不能升至吏爵。获得吏爵、民爵的另一途径是买爵。汉文帝刘恒实行入粟拜爵,开卖爵先例。汉武帝特设武功爵十一级,标价出售,以缓解财政困难。以后屡有卖爵诏令,赐爵趋于猥滥。东汉末年,赐爵已成“空设文书”,不再为时人所重。魏晋南北朝时期,赐爵制遂废弃。: ]# x9 i" Z4 t8 n3 _& l) R

7 u4 S* b% |9 J* I9 h魏晋南北朝魏晋之际,设置五等封爵,东汉以来的王、列侯二等封爵,变为王、五等封爵、列侯三大层次封爵。北朝取消列侯,王、五等封爵成为主要的封爵爵称。4 j, b2 @5 k/ m7 E
诸王封爵。西晋设国王、郡王(分大、次、小)、县王,各有多少不等的食邑户数。东晋南朝,仅禅代前期的异姓篡代者封国王,如刘裕封宋王,萧道成封齐王。一般情况下,皇子才能封郡王(亦分大、次、小三级)。北魏前期,异姓多封王,但袭爵者即降为公。孝文改制,唯宗室封王,并按亲疏远近分为一藩王、二藩王、三藩王,亦为郡王。北周末年,在郡王之上,又设国王,封授对象是皇子。诸王政治权益,因王朝而异。西晋王国按大、次、小可分别置三军、二军、一军,自选官属。其他王朝,则无置军和自选官属权。但诸王可参政入仕、领兵出镇,却是这一时期各王朝的普遍现象。骨肉相残因此时有发生,构成诸王干政、乱政的政治格局。
4 O" w& m( w- W1 s% ~+ @5 U* E- @* `
五等封爵。曹魏有乡公、亭伯等爵称。咸熙元年(264),即将代魏的司马氏设立五等封爵。五等封爵,采《周礼》中公、侯、伯、子、男之名,每等又分大、次二级,共五等十级。每级封爵都有封疆里数和户邑数,以方五里和邑二百户为差,井然有序。五等封爵官品在第二以上,名位低于诸王,却有高于列侯的“禄奉礼秩”,其中公、侯可置一军。东晋南北朝,五等封爵不再划定封疆里数,大、次两级合二而一,皆以郡或县立国,并在爵称前冠以“开国”字样。伯、子、男三级封爵,品秩也由第二分别降至第三、四、五。北周后期,滥封无度,遂在郡公之上常设国公,以封柱国大将军等重要功臣。时五等封爵的爵序是: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 `; ]' r) ]/ w# {7 @3 s
- z) V) d* H& g& ]! F# y
列侯。魏晋有县、乡、亭侯,品秩在五等封爵之下。东晋南朝,县侯与五等封爵中的“侯”合一,仅存乡、亭侯。北朝无列侯爵。& Y! z, [1 g) `$ Z
列侯之下,尚有属于赐爵的关内侯、关中侯、关外侯等爵。/ C) o5 b# W# S
就创新而言,这一时期有“分食制”和“虚封制”。“分食制”指诸侯按一定食租率提取食邑户的租税。如西晋诸侯三分食一;东晋南朝九分食一;北魏王二分食一,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虚封制”,是指无封国食邑、不食租税的封爵。它与赐爵制的区别就在于可以世袭。典型的虚封制是北朝的散爵,如散公、散侯、散伯等等。北周初年,因租税有限,开国封爵“虽锡以茅土,而未给租赋”。保定二年(562),周武帝诏令诸国公(邑万户),可寄食他县 。
" @  D: Z$ _) T8 c) ?; c
6 T6 o1 c% `9 g$ b*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4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