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上的宫廷政变层出不穷,要么自文臣武将,要么来自皇族内部,但大体上以后者居多。而历史上不论是暴力的还是非暴力的宫廷政变,大都与两个词有关,那就是权力和野心。现在,就让我们从这些不计其数的宫廷政变中,遴选出对后来的历史进程影响较大的十次,做以简单地回顾:
% e% Z P" q1 ^& f- X1 s
$ m0 @& B6 K2 M8 p9 r( {+ {' }一、李斯矫昭% c7 H: A3 f- W
% _: L0 J$ s0 B! f8 U: u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出巡途中。按照赢政的遗诏,本应是长子扶苏继位,但扶苏当时正在上郡督军,所以宰相李斯便与赢政的幼子胡亥以及宦官赵高串通一气,毁掉了先皇的遗诏,并另拟两份假诏,一份赐死于扶苏,一份立胡亥继位。李斯矫昭,不仅令赢政大帝死不瞑目,也因后来秦二世的暴政导致了秦朝的加速灭亡。" D; }/ E3 \) {+ k' f A) o
+ C' J8 v( s3 x8 o6 S/ c
二、周勃诛吕# ?% K8 D8 a1 h) J
9 v/ S% ^" {1 i# h9 ^9 X- A5 V+ O
西汉开国之君刘邦的皇后吕雉,是一个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女野心家。刘邦死后,先后有三位皇帝继位,但吕雉利用皇太后的身份,一直独揽朝纲,甚至废除了刘邦非姓刘不能封王的“白马之盟”,继而把自己的兄弟侄儿大批封王。吕后死后,周勃,曹参等人重执“白马盟誓”大旗,起兵诛吕,并废除了吕后所立假惠帝子婴,拥立刘邦子代王刘恒为汉文帝。周勃诛吕,不仅还朝政与刘氏家族,还开启了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文景之治”。 f% n) Z6 W& i1 C2 R/ [
7 ^1 k5 s) h; Z! O" @6 D三、王莽篡位
" B9 o( m9 H5 L8 ^! P4 a/ c
5 k& t& n! b7 B) m+ x# F0 }西汉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刘婴,继位时只有两岁。在刘婴五岁时,大野心家王莽发动宫廷政变,逼尚不识字的五岁顽童刘婴颁诏“禅让”,把皇位“让”给了自己,致使历时二百一十五年的西汉王朝就此结束。王莽改朝换代为新王朝。
3 C* P6 a1 V8 O; t. L
! `+ X8 n9 |5 k' H四、司马除曹
/ L- L; ^& q9 W" x& S
6 I1 f; |9 P- m! J* H( J) W% L公元239年魏明帝死亡。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佐年仅8岁的幼主曹芳。但势力更大的曹爽很快剥夺了司马懿的实权,独揽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 m& L' S# G2 @1 ]- I+ D! ~/ n
0 `5 E% i; F1 I- U公元249年春,司马氏父子曹爽陪同幼主外出谒祭之机,发动政变,并把整个曹爽集团一律诛灭三族。此后,司马懿开始独掌曹魏中央大权,为后来的司马氏以晋代魏奠定了基础。
: k$ s+ Q1 q5 B* x: D: @; J$ l* z2 m% `# S' j
五、杨广弑父4 E4 T2 P& j+ A
0 u4 W4 O8 H5 w, V% [5 n
隋文帝的二儿子晋王杨广,一直垂涎于其长兄杨勇的太子位。后来杨勇因生活奢侈渐失隋文帝的欢心,杨广于是捏造杨勇谋反,致使隋文帝将杨勇贬为平民,改立自己为皇太子。
$ V" L& n) g0 k( W0 m" [! K' }& y5 n
w5 g2 e$ f6 C5 O* @公元602年,隋文帝病重,杨广入宫侍奉。因调戏陈夫人被隋文帝怒斥,杨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了父亲登上了皇位。而正是由于隋炀帝后来的横征暴敛,才使隋王朝的气数早早地殆尽。
, l: _/ ^% w6 s9 q# A" D" o9 U4 ~, g3 G2 C6 B) E
六、玄武门之变9 Z( l. J6 F/ K- U8 I- b
8 d C& r1 _1 r1 F
公元626年,唐王朝建立的第九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诛杀了前来上朝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渊为了避免重蹈前朝隋文帝的覆辙,便立即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居为太上皇。! w6 M; W. c/ z6 ]- U$ h0 A* p! Y
: r- N# U+ T; u; }& P, ~% A2 _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虽有杀兄逼父之过,但却从此开创了大唐盛世,继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七、张、崔复唐
& p5 o" _( V. ]' Z- b9 ?5 {
, L, E" R! ]3 d" d2 P公元705年,已称帝已经十四年的武则天病重。同为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宰相)的张柬之、崔玄暐趁机起事,占领玄武门,斩杀武则天宠任的麟台监张易之、春官侍郎张宗昌,并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重即帝位。唐王朝中断了十四年之后再次复国。' X8 ~) E% s4 H8 {
( e) i$ C/ }/ @
八、陈桥兵变
% r z2 m' L7 f) d e: E, U: L9 X6 K% L1 v
赵匡胤本是后周帝国七岁小皇帝郭宗训的殿前护从官,但却一直伺机夺取后周政权。 960年正月初一,北方边关突报契丹军队来犯。宰相范质仓促间派遣赵匡胤前往抵御。但赵匡胤率大军行至开封东北十公里的陈桥驿便安营扎寨。黎明时分,部下将领把早已准备好的黄龙袍披到了赵匡胤的身上,于是,赵匡胤以“皇帝”的身分返回开封。郭宗训无奈退位,赵匡胤将仅仅立国十年的后周帝国改国号为宋,中国从而又进入了一个统一的历史时期。& q% F1 z" X+ l: a0 [* F: ?
+ A0 a* v1 x) }# r
九、靖难之变& n$ B* x- @7 {: t0 J
; ?0 m2 C3 a8 G% q5 Y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朱元璋驾崩,建文帝即位后既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燕王朱棣被逼无奈以讨齐泰,黄子澄变更“祖训”为名起兵南下,号令其师曰“靖难”。此时由于大明能争善战的宿将早已被朱元璋除掉,建文帝手中已无良将可用。但战争还是整个历时了四年(1399—1402年),朱棣才占领南京,并正式即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 ]1 k! D, b$ K4 t
6 ~4 F5 h1 {6 j/ X+ B! y! Q3 x; C8 t十、戊戌政变
# [/ M0 e( B( M' f+ G; ?- m. Z/ o7 f9 U
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推行新政。但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维新运动的发展,于是就有人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甚至废除光绪请太后“垂帘听政”。九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由于袁世凯的出卖,被慈禧太后囚禁于中南海瀛台。慈禧太后随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政变”成功后,慈禧太将谭嗣同等六人在北京菜市口杀害。光绪皇帝推行的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外,也全部被废止。
( s$ F7 ?; f0 [/ {. g
0 {( F6 v% `; u+ ]" u3 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