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人文通史 西域强国于阗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0
回复
26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1-7-13 23: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阗国,是塔里木盆地南缘一个古老的塞人城邦,有关于阗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大宛传》,称其在西域之东。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 e, _; c6 n$ b

/ [* Q( t% z! B) ~- x  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时代),尉迟氏在此建立于阗国,为西域南道中,国势最强的国家之一。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因位居丝路贸易的重要据点而繁荣一时,且为西方贸易商旅的集散地,东西文化之要冲。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建立后,归属汉朝,疆域包括今和田、洛浦、墨玉三县。2 T% @+ p$ ], e( l, z
( e- ]% u- t& F. \  g  J5 o
  东汉初,为莎车所吞并。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贵族广德立为王,灭莎车,服从于阗。十六年(73年),汉军司马班超至于阗,广德杀匈奴使者降汉,班超以此为根据地,北攻姑墨,西破莎车、疏勒,于阗都出兵相助。时南道诸国,唯于阗、鄯善强大。& K, p$ \( M0 R) S
/ ]( @. f, y: P9 P7 s, _
  公元129年,于阗王放前杀扜弥王兴,自立其子为扜弥王。132年,敦煌太守徐由遣疏勒王臣磐发两万人击破于阗,立扜弥王兴的宗人成国为王。175年,于阗王安国复攻扜弥,杀其王,扜弥国死者甚众。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各发兵辅立扜弥侍子定兴为王,时扜弥国只余千人。从此扜弥国一蹶不振,终被于阗所并。
. C. d: l& u0 P* I) Y8 q( P  \9 D8 O; _+ k+ K3 r, _9 D
  于阗兼并了皮山、渠勒、戎卢、扜弥等城郭。遂成为“从精绝西北至疏勒十三国皆服从”的强国,《后汉书》记其国“领户32000,人口83000,胜兵30000余人”,疆域大致包括今天的和田地区。6 [/ K/ s& c0 I

. c; o& S# Q; @# [  魏晋南北朝时期,仍向中原王朝进贡。又兼并戎卢、扜弥、渠勒、皮山等国。西晋时,与鄯善、焉耆、龟兹、疏勒并为西域大国。北魏年间,曾先后被吐谷浑、柔然攻袭,国势渐衰。
9 G) [* {; x- e
# {, e5 N9 k; R6 F  贞观十四年(640)八月,唐灭高昌国,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故城址),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二十年六月,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请和亲,唐使其属下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婆﹑葱岭五国作为聘礼。二十二年,唐军进驻龟兹国以后,便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国都城(今新疆库车),同时在龟兹﹑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故简称“安西四镇”。
( g) O  ~% ^1 _) P0 v  m: t5 t3 t6 X% c/ m( D! j, d8 ]( `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进占于阗。咸亨四年(673年),于阗王伏阇雄击走吐蕃,亲自入唐,唐在于阗设毗沙都督府,下辖6城10羁縻州,任命伏阇雄兼都督。仪凤三年(678年),吐蕃进占安西四镇。仪凤四年(679年),崔知辩击吐蕃,唐朝占安西四镇。垂拱二年(686),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之乱(684)以后有意笼络人心,显示其“务在仁不在广,务在养不在杀,将以息边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故下令放弃安西四镇。687年-6⑧9年,吐蕃趁机进占安西四镇;武后长寿元年(692),唐武威军总管王孝杰等率军击破吐蕃,收复四镇,并派军长期驻扎。+ g# M3 x) |7 x
, L5 m+ V3 F! `8 ?( ^
  唐玄宗天宝年间,尉迟胜入唐,唐玄宗嫁以宗室之女,并授予右威卫将军、毗沙府都督。安禄山起兵叛乱,尉迟胜自率兵赴中原之难,乱平后,终老长安。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唐授尉迟曜兼四镇节度副使,并管理本国事。他率领当地民众与唐镇守军一起戍守于阗。贞元六年(790年),吐蕃占据北庭(北庭的西州例外,公元792年,吐蕃占西州,完全占领北庭),并占领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之后几年,吐蕃占据安西其他三镇,目前还没有资料能说明吐蕃开始占据安西其他三镇的确切时间。9世纪中叶,吐蕃内乱势衰。公元848年,张义潮在沙州发动起义,吐蕃在河西、陇右、西域各地的统治遂告瓦解。于阗在公元851年前后摆脱了吐蕃的桎梏。9世纪末叶,于阗开始和敦煌的沙州归义军政权交往。3 Q9 t% t; i* m3 v& E. V/ `* X

: `6 ~& @' C, ?0 ^! y' I, x; E  公元938年,后晋朝廷册封李圣天(912-966年在位)为“大宝于阗国王”之后,“大宝于阗国”遂成为10世纪中叶于阗国正式的国号。于阗国的疆域,东北延伸到今若羌附近,隔车尔臣河与仲云部相望;南部抵昆仑山,与吐蕃接壤;西北近喀什。
+ o+ M& V7 p8 l# N. w4 w( {8 L% ~: e: a. _0 O( ]6 d. Q
  公元960年,喀喇汗王朝的木萨汗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奉佛教的于闻国和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之间,爆发了持续近40年的宗教战争。战争初期,于阗国占据优势,他们打退了喀喇汗王朝的进攻以后,挥师西进,曾一度攻占喀什噶尔。虽然在穆斯林援军的支援下,喀喇汗王朝夺回了喀什噶尔,但也没有扭转战局,阿里可汗本人也死在与于阗的战争中。
( v+ k2 [& t' i( z1 f" Q0 K6 g8 w( S  p  {
  于阗国财力、物力、人力皆不及喀喇汗王朝,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其实力大损,逐渐处于劣势。玉素甫·卡迪尔汗时期,喀喇汗王朝最终完成了对于阗的征服。关于于阗国灭亡的确切时间,史无明载,应在993和1009年之间。因为在和田文书中有公元993年“甘州可汗与于阗王书”,说明当时于阗还没有灭国;据《宋史·于阗传》记载,1009年,于阗黑韩王派遣回鹘人罗厮温等前往中原朝贡,说明此时于阗已经亡国。
6 X0 h$ V% ?1 a
7 ~$ M" o$ f5 S7 B1 c$ m  于阗在黑汗王朝的统治下,语言和人种逐渐回鹘化,并陆续皈依了伊斯兰教。后经蒙古察合台后王、叶尔羌汗国及和卓回王的统治,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入清版图,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阗直隶州。民国改县。今人口约四十万,汉人不少,市区建设日趋现代化,但缺乏民族色彩。  E# _/ Z0 u' f

! |4 B7 a5 K% C& h( F/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