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武帝,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1 I! z' H; N* A% }+ t
5 R' s8 R3 k9 Z! p" `: {
汉武帝是位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人。更是做出了25个首创# X# H& \, n8 u( q; `8 H
$ H& A3 G4 r8 z5 A+ x, f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9 ]) V) W: u( V3 a
Z. T' z2 t7 F, T( V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 m5 R2 ^! z* f% v
2 W, G; |! B/ ]0 k& G5 |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o2 {4 v/ q0 f8 x8 H6 b& }5 j1 X( Z0 c- y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 i, j# w% T2 C$ z
|3 t5 G9 N; }1 y# i5 {. H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 n6 f0 R2 t6 b
- ]6 u" A6 o3 w7 h8 ` 6、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R$ y( C6 s! X- Y9 d( E* T2 N
% M- I" V. N8 M$ S+ P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9 K V$ X8 R; V. C' i4 M8 [" y! B, E- y c& v+ k) i: R3 c% Q
8、汉武帝在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x4 u" T' a2 V u7 C
1 F. I! p$ J! I* x) k 9、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6 b% \% Q* E2 i$ B
/ e( z& U1 q6 f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Z2 p- R+ W* {' e
x2 L% i' R3 o" I8 F( i0 r* v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h1 g& y# W: [* \
& t) J4 R. e( m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j4 j& b6 _$ T2 R5 m* m+ L( v0 X
5 J1 o; @& `% C5 d. {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 P2 j' ~ B1 t8 c5 u M9 j/ o
+ y |) f! `# d2 B+ I# G5 a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n3 G9 L; ^. j/ t7 i9 H1 Z: K+ w
& v' y" P2 b; E" d1 r! o# `% m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t0 ^" R5 m1 f
* S* n, u0 |3 P4 F8 c0 }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 s4 ?( U2 |# R! V W1 B1 p' Y& t4 E, i* Z! j1 W) p; I- @
17、元封五年(前106),为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0 u1 S7 S# u2 h# r% B' F3 x0 P! |: ^
4 R+ W ?% K& e, A, M5 Z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8 A9 V9 Z5 ~1 O3 H3 ^ |9 S/ |5 L+ P, @' W5 }- Q
19、元鼎二年(前115)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从此国家垄断了铸造钱币的权力,对后世影响重大。9 z) [* v0 P& T% {) y4 O
2 a: [' J0 Z* [# A! Q0 s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 K' _" z- n& O5 w6 S( F: C. D1 y5 B5 a+ @, I d
21、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曰石单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7 \2 ~( R7 q+ s. @) z
: J& [$ C6 `3 S% v. x+ q/ C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 U$ l# Z' {1 x* a9 A( r* A$ j Z+ R" ?7 [, i3 X0 z
2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 \, J* E) I6 O( I2 _( E
9 C; T, A, Y" y7 K/ R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曰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督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4 I" U/ s& R& R* s, k. I
; s* K* j% ?: W/ X) D+ D 25、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3 f+ [; B' l, ?9 ?0 r& n! x5 E! g
) I' e- i0 o, E, ?, u/ E6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