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今图书之最
) x H! Y6 O2 z0 k7 l0 C2 R# i1 n9 v3 v; q, b, b
1.中国最早的神话故事集是《山海经》。该书作者不详,成书时代约比《禹贡》为早。今存18卷,内容主要为传说中的山川地理、奇鸟异兽、风土宗教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远古着名的神话传说故事,被誉为古代神话之“渊府”,对后世影响很大。
; c; x3 H3 m4 E0 C1 [3 i1 P% }1 v
2.中国最早的地理专着是《禹贡》。它是《尚书》中的一篇,作者不详,历来被认为是虞、夏时代的着作,记录了大禹治水的功绩。书名《禹贡》即是在大禹平定水土后制定贡法的意思。全书不满1200个字,分为7章。采用自然分区的办法,记述当时各地的山川、土壤、动植物以及12种矿产和它的出产地。书中还把全国分为九州,假托为夏禹治水以后的政区制度,把大禹治水的传说发展成为一篇珍贵的古代地理的记载。9 V3 |9 V _3 Y/ x
4 k, C( A% Z1 d+ m6 G6 i 3.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相传为周朝人采集。后经孔子删定。共有诗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时限上起周初,下迄春秋中期约500多年间的诗歌作品。长期以来,《诗经》一直受到很高的评价,并对我国2000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
# Q& U) Z1 ~* G& X: n* ^$ s: D
9 z# x+ z8 F8 s* y6 s, w 4.中国最早的哲学着作是相传为周代人所作的《周易》。该书是一部占筮的书,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对我国哲学、政治思想、史学、文学、民族学、宗教学以及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的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该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朴素辩证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着作。
1 d9 n* D4 x$ _& O: M/ l+ f6 a0 q m# K6 d- D
5.中国最早的法学着作是战国初魏国的李悝(前455-前395)所着的《法经》。成书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前407)。全书分《盗法》、《贼法》、《囚(网)法》、《捕法》、《杂法》、《具法》6篇。前4篇是惩办盗、贼和加以囚、捕的法律;《杂法》是处罚狡诈、越狱、赌博、贪污、淫乱的法律;《具法》是规定刑罚的加重和减轻的法律。这是作者研究总结了各诸侯国的法律并集其大成的结果。
! o) M5 m) k5 @3 j" u/ R, W0 k2 r9 l
6.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为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国语》。作者相传为鲁国左丘明。全书21卷(篇),共7万余字。记事时间上起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谈为主,分别记述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8国的重要史实。
- J6 ~% i. E. r+ _ n
$ R9 |6 [- ^! g& I9 _ 7.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该书是春秋时鲁国史官所记载的周代各国的史料,后经孔子删定整理而成。记录了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间计242年的史实。《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1 l- O2 a8 T8 l' R2 S% X
, h0 |; M, u+ a" D5 Q* ^* b
8.中国最早的天文历算着作是《周髀算经》。为我国古代“算经十书”之一。全书2卷。作者不详。约成书于西汉或西汉以前。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以便按高度和距离的比例来进行地上和天上的测量。它还是我国最早利用“勾股定律”的着作,使用了繁复的分数计算和开平方法。这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也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 f. o! ]. A% O# R% Y9 _* H, o
5 ^- T- q4 D: U' p0 Z! `7 g/ E) f
9.中国最早的军事着作是春秋末年孙武所着的《孙子兵法》。今存本有13篇,不足6000字。该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军事经验,揭示了战争的一些重要规律,受到国内外的推崇,历来被尊为“兵经”。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a E- B2 i9 F( D; ?% h
! ?, [! d+ o3 a8 p) A( B
10.中国最早的道家着作是《老子》,又称为《道德经》,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李耳(字伯阳)所着。全书共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称。先秦诸子中,《道德经》是宣扬道德思想最重要的着作,老子本人被推崇为道家的始祖,道教的教主。! {# I5 E/ R* n, Z1 t. y$ m! b
2 B8 [! B' L8 }5 |4 H
11.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专着是《乐记》。作者不详,据考证为战国初期的公孙尼。原书共23篇,后散失12篇。其内容相当丰富,它是我国奴隶制时代艺术发展在理论上的总结,提出了比较系统的音乐美学理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关于音乐的本质,《乐记》中有着精辟的论述,肯定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它认为:"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j. D2 a& }0 Q( q3 [/ Q3 v! [
& f$ M3 e: e: p- c8 d; j4 _ 12.中国最早的教育学专着据郭沫若考证为战国末期(前403-221)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的《学记》。为《礼记》中的一篇,全文20节,共1200多字。主要记载我国古代教人授学的方法以及教学之成功和失败之教训。文字虽然简明,但含义却很深奥。其中所阐明的教育原理和方法,与近代教育学所讲述的颇多近似之处。“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名言至今仍不失价值。
+ K# J$ j; F; J& h' x7 J0 G: v
' {" l/ X2 v: x$ \) X$ a' N' Q 13.中国最早的语录着作是春秋时代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辑成的《论语》。乃是记载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着作之一。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 @5 i4 Z/ a V
: ~* Q. x& [% O* `2 t" y: h. x 14.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着是秦汉时托名“神农”所作的《神农本草经》。又名《证类本草》。全书3卷,记载了古代流传有效的药物356种,将药品分为三品,认为无毒的称上品,为“君”;毒性小的称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称下品,为“佐使”。总结了我国先秦至汉代所积累的丰富的药物学知识,也是我国历代本草学发展的基础。
' H* u% _8 l# W* `4 Z& S F# W6 Q) n5 _" u3 w4 |
15.中国最早的词典是由汉初学者缀辑的《尔雅》。该书的作者已不可考,是以周代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约于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编定的。书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按字、词的性质和意义分类排列。现存3卷19篇。其作用和价值,也一向为我国历代学者所重视,早在唐代就已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h+ B/ r; P0 Q+ i |
0 W8 l! r. ?6 A$ _: |, n$ a. \/ N1 S) N; s
16.中国最重要的数学专着是《九章算术》。它是中国古代《算经十书》之一。成书的年代约在公元1世纪东汉初年。内容比《周髀算经》丰富、精确和进步。该书收集了246个应用数学题和各类题的解法。其中有先秦流传下来的老题,也有西汉以来的新题。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9章。其中负数概念的引入、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解法以及系统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法的提出,分别比国外早几百到一千多年。5 Z- c- Y2 _' H
. s$ l7 O; V5 S/ T$ l9 E6 d- P: A: r 17.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着作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着的《史记·货殖列传》。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汉代以及汉以前有关货殖的种种情况,为春秋末至汉初的富商巨贾范蠡等立传。《货殖列传》不仅记载了这些富商大贾的事迹,而且紧密结合春秋末期到西汉的时代背景,描述了产生这些富商大贾的社会客观条件。因此,这一时期各地的自然条件、物产、都会、人口、农业、工商业等政治、经济情况和风俗习惯都得到具体而生动的记录。所以,《货殖列传》也包含了相当丰富的经济史、经济地理和民俗等方面的资料。
) X) _, ? z+ u! b+ O7 d! l1 L5 W! H s3 i) u
18.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的《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着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其共130篇,计57万字。记事始自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汉武帝,概括了约3000多年间的历史,此书开创了纪传体的史书体裁。今日《史记》的版本,与司马迁的原稿差别很大。
# t9 k$ N8 e/ I( q7 ^+ p3 `) U' S* R! p
19.中国最早的分类书目是汉代目录学家刘歆所着《七略》。刘歆(公元前?-23),字子骏,后改名秀,沛(今江苏沛县)人。该书是受汉成帝之命,在《别录》的基础上,于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编着而成。全书共7卷,着录图书603家,13219卷。《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辑略”是一篇总结六略的学术简史,它包括总序、大序、小序。 s/ O) c7 v8 Z ?7 Q
' g7 j% [" N9 l! [2 l" Q' q/ ~ 20.中国最早的医学着作是《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着作之一。全书共162篇。《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养生学说"、"药物治疗学说"、"经络治疗学说"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着作,被称为医之始祖。4 |6 d& `% q3 `, s, Y
4 e( q8 \0 c. a 21.中国最早的天文学专着是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五星占》。原无篇名,《五星占》是今人所加并区分为9章,约8000字。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70年左右。主要内容是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观察记录及五星运行轨迹。( s) T" H2 R, r
) `* g9 ^/ Z& U- U! r. ?/ s
22.中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许慎撰着的《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它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考究字源、辨识声读和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6 u3 S8 Y& J/ f, t* F4 P) G r8 S I& p7 W' z' N, q
23.中国最早的中医临床医学专着是东汉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全书13卷,收验方375个,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也是我国第一部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辩正施治的专门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e' x& T1 t; Z' b
) \& z7 j6 G! K O9 D$ n
24.中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书是东汉班固撰的《汉书》。全书100篇120卷,计80万字。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它叙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23年)整个西汉一代的229年的史实。此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先河。6 W! A9 Y% H& U. i3 g! _6 }! [
% r: S6 E2 d9 ?2 W
25.中国最早的道教经籍《太平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道教经籍。作者不详,成书于汉代。该书内容庞杂,言及天地、阴阳、五行、干支、灾异、鬼神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等,主要是宣传宗教和封建伦理观念,是研究东汉社会情况和道教历史的重要资料。它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又名《太平清领书》。据中国《后汉书·襄楷传》称:汉顺帝时,琅玡人宫崇诣阙,献其师于吉所得神书,号曰《太平清领书》。此神书即《太平经》,系东汉原始道教重要经典。原书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今道藏本仅残存57卷,另有唐人闾丘方远节录的《太平经钞》10卷,敦煌遗书《太平经目录》一卷。
: I9 G& x# r$ V( r ]6 N* @; M/ T" W+ U: D! o" v; t& t5 m
26.中国最早的佛教着作是东汉末牟融所着的《理惑论》,亦称《牟子理惑论》。(一作牟子博,讹传为牟融)。牟子,苍梧郡(今广西)人。全书37篇。内容是针对佛教传入中国后在社会上引起的种种反响、疑难,分别予以解答和反驳。文中广引孔子及老子的论点为佛教辩护,宣扬佛教与儒、道精神一致。是研究佛教传入中国初期历史情况的、有价值的重要参考资料。该书收入南朝齐梁时的佛教学者僧所编《弘明集》一书中。
2 H$ l% |5 A! L+ }" B8 F3 b5 o3 m
27.中国最早的笑话专着是由三国时魏人邯郸淳所着的《笑林》。邯郸淳一名竺,字叔,颖川郡(今河南)人。全书3卷。所说都是些古今诙谐而有趣的故事,颇令人发笑。后世许多消笑话书的故事内容,都是从《笑林》中辗转摘抄而来的。但原书今已散佚,清人马国翰有辑本,尚存20余则,且散见于其它诸种书里。在可见的辑录较为完备的本子,收入鲁迅《古小说钩沉》一书中。
' ~8 Y0 w N, i# z6 g1 {$ y) x9 ^. t: L0 E
28.中国最早的保存完整的农书是北魏贾思勰着的《齐民要术》。成书于533—544年间。全书10卷,92篇,约12万字。内容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对几乎所有的农业生产活动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公元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它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农业着作,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 @8 ?) j% T# v$ X* Q# q( V/ ? N$ o) {3 z# \: U4 P+ l; h: y
29.中国现存最早记述河道水系的着作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的基础上撰写成的《水经注》。该书广征博引,共记大小河道1252条,注文较原书多出20倍,达30万字。该书详细记载各地河流水道、山脉、土地、物产、城市位置沿革等,内容极为丰富。它不仅是地理学专着,其内容也涉及水利学、农业学、考古学等诸多方面,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赞赏。
% `4 E* {* Z4 D8 m6 `
, `+ f/ V& L, ~. O 30.中国最早的植物着作是由晋代的嵇含所着的《南方草木状》。嵇含(263—306),字君道,巩县亳丘(今河南巩县)人。该书问世于公元304年,分上中下3卷,共5000多字。记载了我国广东、广西等地区的植物80种,对各种植物的介绍条理清晰,系统完整。上卷记草木类植物29种;中卷记木类28种;下卷记果类17种,竹类6种。书中还有利用蚂蚁防治某种柑橘害虫的记载。《南方草木状》今传本已非嵇氏原着。但仍是研究我国古代植物的重要资料,在植物学史上至今还受到重视。
, E4 I6 _ l- O: i. I) `# S; Y; g, n# _
31.中国最早的志怪小说集是东晋干宝着的《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全书共分二十卷,以辑录神仙鬼怪的故事为重点,收录西汉以来流传下来的一些故事和民间传说,也采辑史传与早出的志怪书里的材料,为后人研究古代文学发展及小说演变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虽其中不乏情节重复的故事,每个故事的叙述非常简短,文学水平也不是非常出色,但对中国后世的传奇小说发展影响很大。
# X3 L- Y: }; y( A7 x" D
( `3 b( n3 E4 D6 r9 h" c 32.中国最早的绘画评论着作是南朝齐谢赫撰的《古画品录》。全书1卷,收录了从三国吴至南朝齐代的27位画家,分为6个品级,评其优劣。书中提出的绘画“六法”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为历代画家、鉴赏家们所遵循,有较大的理论价值。
2 @* {& O! |$ R/ X" l+ l% ]4 D0 l; M* m4 F7 D4 g# P1 ?
33.中国最早评论书法的专着是南朝梁庾肩吾着的《书品》。全书1卷,记载了自汉至齐梁以来能写真书和草书的名家123人,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共为9品,并对每一品级给予评论,品评他们书法艺术的成就。该书不仅是一部书法的记录,而且还开辟了书法鉴赏的道路,是研究书法及中国书法史的宝贵资料。
8 [; U" o& _) Q
$ A6 _0 V: c T5 S, y2 | 34.中国最早的诗歌评论专着是南朝齐梁时期文学批评家钟嵘着的《诗品》。原名《诗评》,共3卷,选择自汉至梁五言诗较有成就者共122人,以其诗优劣级别,分为上中下三品,在每品中评论其作品的优劣和前后作家间的继承关系。该书虽然论述有失当之处,评品也未必公允,但首创了诗歌的批评方法,是我国诗歌评论史上一部划时代的着作。
9 Q% D& v, G( O4 }4 d" Q4 M2 j+ F0 A, r) M& S
35.中国最早的笔记小说集是南朝宋刘义庆编着的《世说新语》。该书简称《世说》,原为8卷,今本只存3卷。主要记述汉末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风貌,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该书为我国古代小说的雏形,也是笔记文、小品文的先驱。《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7 n5 O c' p0 v! o0 V
) p. X0 y- W2 L+ u/ N1 { 36.中国最早的文学评论专着是南北朝时期刘勰着的《文心雕龙》。全书10卷50篇。主要论述了我国古代各体文学作品的特征和历史演变过程,以及文章的作法,还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标准。该书体例周详,论旨精湛,是集先秦至南北朝文学理论之大成的着作,将我国文学批评的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7 o K& {% j7 m! v# O
( A C$ N- n6 P( H( X
37.中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着是由南北朝时期龚庆宣编次的《刘涓子鬼遗方》。约成书于公元483年。全书5卷。卷1论痈疽病因、鉴别;卷2为金疮、外伤治法;卷3为痈疽、发背、妒乳、乳结等诊治;卷4为黄父痈疽论及痈疽治方;卷5为痈疽、发颓、女人乳肿、瘭疽、小儿头疮、热毒、竹木刺伤、火伤等的方药。全书共列有内外治疗处方140多个,经历代应用,证明其中很多方法具有疗效。该书在中医外科书籍中至今仍占有一定地位。
3 ?8 L* c! j- J! v7 z; D
" b. m/ @3 b- `7 y: W' `2 h 38.中国最早的传奇小说是隋代王度(一说唐王缅)着的《古镜记》。全书内容以一面古代宝镜为线索,缀合一些制妖、降魔、显灵、治病的故事。全篇没有中心情节,各个故事也缺乏有机联系,充满了神怪色彩和道教气味。并有浓厚的封建宿命论观点,但篇幅较大,条理清晰,情节较曲折,颇与文采,较六朝志怪小说有显着进步。从小说体裁形式来看,它是由六朝志怪小说发展到唐人传奇小说的第一部,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小说史上一篇继往开来之作。
3 B, h r- e1 A0 c( e8 s8 D, W( \( U: B, g. `3 H
39.中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的陆法言所着的《切韵》。约成书于601年。全书共5卷,按反切的发声分音,收声分韵,故称《切韵》。它以当时洛阳音为主,酌收古音及其他方言音。《切韵》原本已散佚,近代得见此书的几种唐写本残卷,其中有一种最接近陆法言的原本,因而考定《切韵》原5卷分平声2卷,上、去、入各1卷,193韵,即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收字12158个。《切韵》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产物,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是这一类韵书的定型之作,也是音韵学上所推崇的着作,以致唐宋时编辑的许多韵书,都是以《切韵》为基础增修而成。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和发展上,《切韵》也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8 u" W8 d6 Z0 T
! S. c/ ^- i! g
40.中国古代最完整的法律着作是唐朝长孙无忌等奉命根据《贞观律》撰成的《唐律疏义》。全书30卷,12篇,501条。总结了秦汉以来立法和司法的长期经验,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最完备的法典,也是一部我国承先启后影响最大的封建法典。唐律疏义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立法成就,创造性的在律条的后面附上注疏,使得"疏在律后,律以疏存",被认为是中国封建法制史上的立法典范。由于礼与法在《唐律疏义》里的完美结合,使得汉代开始的"春秋决狱"正式废止。# \2 U* s% s- h n
1 {8 t, w* D, U* y! A
41.中国最早的史评专着是唐代刘知几撰写的《史通》。该书20卷52篇,论述了唐以前史书的着作情况,并对其源流、体例、编撰方法、史书得失等作了全面和系统的总结。该书是一部价值很高的史学理论着作,也是一部光辉而全面的史评专着。" B+ c& Y6 m; w; ^" {0 H. @
3 W0 @" S% ?, n8 X$ b( H4 Q5 V 42.中国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是由唐朝孙思邈所着的《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永徽三年。全书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加以论述,该书以脏腑、寒热、虚实分类,列证治232门,合方论5300余篇。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医学巨着,影响深远。/ w& b" |; n% I2 Q
. `( b% `( V% i6 x! k6 d
43.中国最早的论茶专着是唐陆羽撰的《茶经》,全书3卷10篇。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着,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着。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着,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着。8 {) N% v7 N" x2 ?8 _
% W6 [' c: k x1 [8 H& s/ q1 J 44.中国最早的行政法典是成书于738年的《唐六典》,一名《大唐六典》。作者旧题唐玄宗御撰,李林甫注,实出于张九龄等知名学者之手。全书30卷。体系与基本内容主要是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法。它规定了唐朝政府各部门的机构设置、官员编制、职掌权限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规定了政府对各级官吏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俸禄和退休制度;详记了唐代的官制,以三师、三公、九寺、五监、十二卫等为目,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列其职司、官佐、品秩等,其变革附于注中。它还收入不少唐代诏令,包括有许多重要的社会资料。自它以来,行政法从刑律中分离出来而自成为一个法律门类。: d% n, n( }4 M* ?7 c
/ f0 ^, j/ K9 U/ N 45.中国最大的笔记小说集是北宋李舫、徐铉、汤悦等奉皇命编纂的《太平广记》。全书500卷,另有目录10卷,分为150余小类。收录上起先秦、两汉,下逮北宋初年的笔记小品、短篇小说共约7000余则,近300万字。集宋以前文言小说之大成,堪称中国小说史上的瑰宝。
4 v+ O4 B' ]/ ~0 J! q$ n
# \: B* x- H5 r( f 46.中国最大的乐府诗总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汉族诗歌总集。全书100卷,分12大类,辑录了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该书对我国诗歌的发展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我国迄今收集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诗集。
' f! }# o, M7 F6 {5 \$ a5 V& e- k0 V
47.中国最早的古器物图录是北宋吕大临所着的《考古图》。成书于1092年,全书10卷。着录当时宫廷和私人所藏的古代铜、玉器共234件,其中商周器143件,秦汉器67件,乐器15件,玉器9件。体例严谨,先将器物按时代为序分开,同时代的按形分类。每器皆摹绘图形、款式、记录尺寸、容量和重量等,出土地和收藏处可考的也加以说明,最后再加考订。该书在着录古器物的体例上有开创之功。
+ ]' L5 k& a5 ^" f4 ?$ o$ M# C" D- `2 M
48.中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成书于1084年。作者编撰这部通史的目的在于为帝王的统治提供借鉴。全书共294卷,取材除了十七史之外,还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322种。记载了从战国初到五代末共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这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着。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n' K, o, ~7 e9 ]7 a" E+ Y9 E9 \+ @' }) o( ]5 {
49.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韵书是宋代丁度所编的《集韵》。成书于公元1039年。《集韵》共收53525个字(比《广韵》多27331字)。全书10卷(平声4卷,上、去、入声各2卷)。收字和训释首先根据《说文》,但收字较之《说文》多达5倍。《集韵》把经史诸子,前代字书、韵书之字尽量搜罗,它的特点是收字多(异体字尤多),古书上所见的字,大多都收进来了。此外,还收了许多当时流行的方言俗语字词。收异读音也很多,韵书的反切大体都收入。全书保存了大量可贵的研究汉语史的重要材料,是研究文字训诂和宋代语言的重要资料源。
/ V2 R2 E$ Y3 ^) B& X) P
7 h x; b. {% m& f" W3 \, A 50. 中国最早的古钱币着作是宋代钱币专家洪遵所撰的《泉志》。洪遵 (1120—1174)字景严,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成书于公元1149年。全书15卷。收录了五代以前中外各类钱币329种,其中日本、泰国等国的钱币85种。对各朝钱币的铸造时间、式样都一一作了介绍,绘有图样,并将其分为正用品、伪品、不知年代品、天品、刀布品、外国品、奇品、神品、厌胜品等9类。书中采录诸家之说,对各种钱币详加考证、注释。
8 Y1 Q4 R5 j- h' ], o( T6 `; E) N& B+ i0 O6 J
51. 中国最早的白话短篇话本集是汇集宋元时期“说话”艺人的底本而成的《京本通俗小说》。该书今存从卷10始至卷16止,共7卷的残本。每卷一篇,计7个短篇话本。它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若干细节如语汇、风俗、地名、官职也都符合当时社会情况。故事情节曲折、真实、生动,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对后世小说的创作有很大影响,是研究宋代白话小说的重要资料。(本馆有《中国古代白话小说选》)+ o+ N( a+ h9 K2 i+ ]2 _
. A' |' ]8 j* d% Y# [
52. 中国最早论述全国农业的着作是元代王祯着《农书》。全书规模宏大,范围广博,共37卷,约11万字,插图300多幅。包括《农桑通诀》、《百谷谱》和《农器图谱》三大部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南北方的17个省区的旱水田耕作技术,这是以前任何一部古农书所无法比拟的。. H, E. I2 Y2 x. r$ G
# w8 I9 L' k& x9 m5 U3 t" d" G8 r. r( S 53. 中国最早的古典白话长篇小说是元明间施耐庵着的《水浒传》。全书100回,以北宋末年晁盖、宋江所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描写了他们兴起、昌盛到最后接受官府招安而走向失败的全过程。该书开历史上白话长篇小说的先河。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N8 k4 r) ?7 A* X' r
; J5 g$ W' Z3 t9 ]) G9 Y 54. 中国最早的古典长篇章回小说是明代罗贯中着的《三国演义》。全书共120回, 以艺术的笔墨创造性地再现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184年)到晋武帝统一中国(280年)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该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甚大,成为后来古典长篇小说的楷模。被列名为“中国古代四大奇书”和“十才子书”之一。) I: x: z# J8 F2 K* w A- H
' }3 t. X7 y4 R+ _! s. Q- J 55. 中国最大的药学专着是明代李时珍编纂的《本草纲目》。全书52卷,图3卷,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药物形态图1160余幅,附药方11096首。为前代任何本草书所不及,是我国古代药学的经典巨着,对国内外影响甚大。5 I9 ?( B9 F9 r9 b8 K
& f6 ^8 ~' \2 s4 ]. v. r" | 56. 中国最大的古农书是明代徐光启撰的《农政全书》。全书60卷,约70多万字,所采录的文献达229种。集中叙述了屯垦、水利、备荒三个重要部分。它是作者把中国历代农民的生产经验和技术与欧洲的先进科学知识和自身研究成果融合起来的一部农业科学巨着。
9 n: u6 K% ~9 Y1 D, C: s
- @5 b/ F8 P' \! S 57. 中国最大的类书 是明代的《永乐大典》。解缙等147人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在永乐二年(1404)编成,初名《文献大成》。明成祖认为过于简略,又命姚广孝等重修,有2169人参加编纂,至永乐五年(1407年)编成,改名为《永乐大典》。共22877卷。另有凡例、目录60卷,分装成 11095册,共约3.7亿字。据不完全统计,辑入的先秦至明初图书有七八千种。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经术、史籍、工技、农艺、医学、宗教等。卷帙浩繁,洋洋大观,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技艺以及历史文献。该书损毁严重,现今存世者仅约810卷。不到原书的百分之三。
- h/ D" s8 g1 x i6 \: H: u6 a7 k
: x4 s+ V* R+ M 58. 中国最早的学术思想史着作是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所撰的《明儒学案》。成书于1676年。全书共62卷。列述明代19个学派及其200多名学者的生平及学术思想。它是我国第一部资料丰富、体系完整的断代学术思想通史。
$ M8 |& y, K2 g, w' m" G/ x4 g# S
59. 中国最早的世情小说是《金瓶梅词话》。相传为明代兰陵笑笑生所着,创作于万历年间。全书100回,作者通过对官僚、恶霸、富商三位一体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生活的描述.揭示了明代中叶以后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 I0 M. X6 L+ V2 M7 N5 P) A& ?: H$ i1 t7 y! M" B
60. 中国最早的古典神话长篇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着的《西游记》。全书100回,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以神猴孙悟空为主人公,颂扬他们不畏强暴,战胜困难,同一切灾难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该书是影响很大的古典浪漫主义杰作。: j9 Z8 L0 }. a' J$ e9 Z Z" @# C$ V
; E: e& @2 s* I/ Z0 X# J
61. 中国最有影响的谴责小说是清代李伯元着的《官场现行记》。全书五编60回,由许多独立的短篇蝉联而成。作者从改良主义的立场出发,以谴责晚清官场的黑暗为主题,揭露了形形色色的封建官僚们卖官鬻爵,欺诈勒索,媚上压下,荒建无耻,无恶不作的种种丑行。7 @% H; _8 \$ A8 v% Z
0 `4 P* a6 c5 g* t# @+ b: ~
62. 中国成就最高的古典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高鹗着的《红楼梦》。全书120回,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府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该书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杰作。迄今研究《红楼梦》已成为一种专门学问,称为“红学”。
: L8 L7 X: V4 n: O8 h, i8 ]
: q4 H/ g* V% s7 O 63. 中国最早的语法专着是由清代语言学家马建忠所着的《马氏文通》。作者积10余年心血,写成这本研究文言文语法的专着。全书10卷。共分四个部分:首为正名;次为实字;再次为虚字;末为句读。正名,相当于现在的语法概念。实字,相当于现在的实词。虚字,相当于现在的虚词。句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符号。该书有三点尤值得称道:首先是广搜例句(计收古汉语例句约有七、八千句);其次为寻求规律(作者不以分类和举例为满足,而是在书中尝试指出其中的规律);再则是结合修辞(作者不愿把自己局限在严格意义的语法范围之内,书中常常涉及修辞)。《马氏文通》是一部有巨大影响的着作,是研究古代汉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书。
M9 M# X5 u* ] g1 z& s7 z. V2 L/ S
64. 中国最大的解题书目 由清代纪昀作为总纂官所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称《四库提要》。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河间县(今河北献县)人。该书初稿完成于1782年,后又几经增改,至1790年刻成并颁行。全书共200卷,着录了收入《四库全书》中的古籍3461种,79309卷,以及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书6793种,93551卷。所着录的这些书籍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代的着作,特别是元代以前的古籍收得更为完备。它是按四分法编撰的,按经、史、子、集四部,凡44大类、67个子目编排图书。大类下再分小类,小类下再分子目。每一大类、小类的前面有小序,子目的后面有按语,扼要地说明这一类着作的源流以及所以分类的理由等。每书下有详尽的提要,介绍了作者的籍贯及其生平简况、成书的大旨、主要内容、版本优劣、着述体例、卷帙分合,以及考辨内容的得失和文字的增删直至作出评价等等。该书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用。在图书目录领域里它一直发挥着很大作用,它既是图书目录史上一部承先启后的代表性着作,也是一部评价中国古代学术的重要着作。
6 V$ s }3 |) Q0 O8 c3 U, H6 Y0 c( h6 r5 t1 y$ \( Z
65. 中国最大的丛书是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 成书于1782年。 该书共收录图书3503种,79330卷,大约9.97亿字。同《永乐大典》相比,卷数相当于它的3倍半。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全书》。经部有易、书、诗礼、春秋等10类;史部有正史、编年、纪事本末等15类;子部有儒家、兵家、法家等14类;集部有楚辞、别集等5类。全书内容极为广泛,收录了清乾隆以前我国重要的古籍,整理、保存和总结了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典籍图书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哲学思想以及文学艺术的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1 O+ v) M! \3 J% Y
1 |0 ~+ F# T1 |# _' U ◆世界古今图书之最
- }* p& o2 b: x4 \
, V T# E5 _3 t& E+ w* R6 g" j# X0 Q 1. 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典是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王朝国王汉漠拉比(公元前l792-前1750年在位)编纂的《汉漠拉比法典》,也称《巴比伦法典》。因该法典用阿卡德文刻在223厘米高的黑色玄武岩圆形柱子上,又称为《石柱法》。法典共252条,内容包括刑法、诉讼法、民法、商法等内容。旨在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私有制度。从法典中也可以比较详细地看到当时社会和经济情况,对于考证巴比伦早期奴隶私有制社会的结构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研究巴比伦社会历史极为珍贵的资料。该法典是在1901年由法国探险队在伊朗古都苏萨城发掘出来的。1 Q6 V' h" [6 ^- ?- n( N
$ f b" V c" L- Q& X) e" u
2. 欧洲最早的史诗是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初为希腊着名民间诗人荷马(约公元前9世纪到前8世纪之间)的口头创作,于公元前9世纪形成。公元前6世纪雅典执政者庇士特拉妥命令学者将荷马的演唱本整理成文。公元前2世纪经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的学者校订之后,史诗就定型了。《伊利亚特》(一译《伊利昂记》)共24卷,有诗句15693行。主要内容是描写希腊与特洛亚战争期间,在希腊盟军内部,统帅阿伽门农抢占英雄阿喀琉斯的女俘。阿喀流斯愤而退出战斗,希腊盟军因此受挫。后来他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战死,他重新出战,杀死特洛亚主将赫克托耳。它是世界文学中第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史诗。
! l: Z; I* L) b0 p \" I, k
1 V, r6 e$ e @$ j: Q 3. 印度佛教最早的一部民间故事集是古印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5一前485)的《佛本生经》,又称《本生经》,属于经藏之《杂藏》(《小阿含》)。全书共有546个故事。实际上其编成年代,大部分韵文当不可早于公元前3世纪,而多数的散文约成于公元后。内容主要讲述佛陀用前生所行善业公德的寓言故事。多出自民间传说,经佛教徒加工,以发挥佛教的基本教义。总的来看,仍保留了不少优秀的健康的内容。在佛教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为研究古印度的社会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J7 X2 g) v2 P' u* B, I) V( P4 |1 a2 m1 Y
4. 西方第一部系统探讨政治问题的学术专着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着的《政治学》全书共8卷,但未完稿。第一卷论述家庭和城邦的关系,第二卷论述理想城邦和优良城邦,第三卷论述公民的概念以及根据政体宗旨和统治者人数多寡而划分的各种政体,第四卷论述现实政体的类型,第五卷分析各种政体下发生政变和革命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案,第六卷论述建立较为稳定的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方法,第七卷论述政治理想和教育原则,第八卷论述青年教育的问题。# ^7 @, y% U: i- i, O9 r ?: ^
5 w8 A' l3 k" | 5. 世界上最早的公理化数学专着是古希腊着名数学家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一前275〕撰写的《几何原本》。该书是作者在系统总结前人的生产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演绎方法,写成的13卷巨着。在科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公理化几何体系。在这部着作中,作者首先提出了最基本、最简单的一些定义、公式和公理。然后以此通过演绎方法研究各种空间形式及其与数量间的关系,确立系列命题或定理。2000多年来先后出现过1000多种版本。直到今天欧几里德几何学的传统还在中小学教学教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5 K; C8 R0 M4 X/ g# Q
( m" m' c1 N3 z* @% F4 ?
6. 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宗教经典是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旧约全书》原为希伯来文,共39卷。约于公元前13-前1世纪陆续写成,成书地点约在西亚、北非和地中海沿岸一带。主要内容为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故事传说,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又富有文学意味。《新约全书》共27卷,约于公元1世纪末叶至2世纪下半叶用希腊文写成,包括记载耶稣生平言行的《福音乐》,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以及专为使徒们所写的《书信》和《启示录》。1975年间在全世界所印的《圣经》达25亿册之多,成为发行量最广、影响最广的宗教经典。. i# |7 M% G. X0 W. @; d, J
! g, V1 F. l2 ~% _# W3 z3 Y5 B 7.阿拉伯最早最优秀的民间故事集是中、近东各国和阿拉伯地区广大民间艺人和文人学士共同收集加工而成的《一千零一夜》。中文旧译为《天方夜谭》。成书于8至12世纪。其故事来源于波斯、印度、伊拉克和埃及等国的故事。书名起源于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古代印度和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由于王后行为不端,国王把她杀了。此后他每天娶一个少女做王后,翌日晨即将她杀死,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同胞姐妹,自愿嫁给国王。她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国王,使他爱不忍杀。每次讲到最动人的地方,天刚好亮了。这样一直拖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化,遂鸾凤和鸣,白头偕老。全书卷帙浩繁,规模宏大,它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色彩斑斓,形象逼真。高尔基称之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3 h+ w6 A a; e( z, \* m
. r. b k% O' S 8.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文学名着是意大利古代着名诗人但丁(1265-1321)着的《神曲》。原名《喜剧》,后人为表示对作者的敬意,将作品冠以“神”字,即《神的喜剧》。该书历来被称为“中世纪史诗”。全诗约14233行,共分三部分:(1)《地狱》,即现实的实际情况;(2)《炼狱》,即从现实达到理想的必经苦难历程;(3)《天堂》,即争取实现的理想。每部分33曲,加上一曲序言,共100曲。创作时间为1307-1321年。《神曲》采用了中古梦幻文学的形式,叙述了诗人在森林里迷了路,出了森林,忽然被豹子、狮子和狼三只野兽挡住去路。正在危急之时,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代的恋人贝雅特丽齐的嘱托来救但丁,并带他游历了惩罚生前罪人的九层地狱和忏悔罪过、净化灵魂的七级炼狱,接着又由贝雅特丽齐引导游历了九重天国,终于到达上帝面前。该书通过描写这个幻游三界的故事,表现了作者追求最高真理的精神和关怀人类命运的热情,给人们指出了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途径,尖锐揭露和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者的残酷专横,从而鲜明地表明了作者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显露出其人文主义的思想萌芽。 y2 a( |2 |* \) u
6 H* k) K8 D, o
9.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卜伽丘(1313-1375)创作于1348-1353年的《十日谈》。该书由100个生动的故事组成,由10个青年(三男和七女)在10天内讲述。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描绘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民生活的全貌,表达了新兴市民阶层要求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的强烈愿望。作者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的真诚爱情,对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作了有力的讽刺。这是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封建势力和教会势力吹出的第一声号角,使其成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作品。* r# r2 a5 R; D4 w R1 k, R
+ v1 v; q2 Y( n* F. B+ w W 10.世界上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着作是英国人托马斯·莫尔(1477-1535)于1516年完成的《乌托邦》。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从此莫尔式的社会主义就被称为乌托邦社会主义,即空想社会主义。它用拉丁文以两人对话的形式写成,全书于1551年译成英语,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批评,描述了圈地运动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残酷剥削的强烈抗议;第二部分主要是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描绘。其中有主张财产公有、废除私有制、严格执行生产劳动制度、重视农业、重视城市规划、注重卫生健康、注意学术研究及国民教育等内容。
( h# b# M5 |3 H5 [; A
2 d8 {' o- Z- a( M4 _2 a2 W# V 1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优秀长篇小说是西班牙着名作家塞万提斯(1547-1616)完成于1605-1615年的《唐吉诃德》。书中描写了700多个人物。主要是通过对唐吉诃德和桑丘主仆二游侠故事的描述,反映了16世纪到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贵族的骄奢淫逸,无情地嘲讽了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对被压迫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表达出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5 Z2 M" _! `$ t, o& D
+ R, [$ g$ c. @% Z& ^ 12.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英国着名作家笛福(1660-1731)完成于1719年的《鲁滨逊漂流记》。小说共分三部:第一部描写劳动激情;第二部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旅行;第三部对道德的思索和其他内容。主要内容是写主人公鲁滨逊违背父亲的劝告,航海遇险,经历种种艰难困苦,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他并不灰心失望,在海岛生活了28年。在这28年中,他以坚强的毅力、精力充沛地独自劳动求得生存,并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最后回到英国。这正反映了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取精神。小说被誉为资产阶级启蒙时代社会经济思想和道德观念的百科全书。* W0 U, X2 r9 J
; t) S/ [/ L0 J f' B$ p, E' W
13.德国第一部闻名欧洲的中篇小说是德国着名作家歌德(1749-1832)着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是歌德青年时期第一部代表作。他根据自己1772年在魏茨拉实习时的一段生活经历,又综合了其他的一些见闻而写成的作品。小说采用主人公维特致友人与致绿蒂的书信形式以及他的日记片断的方式写成,分为两编,与1774年完成。作品通过市民青年维特与绿蒂爱情的悲剧,揭露了18世纪后期德国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贵族官僚的虚伪庸俗,反映了市民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桎梏而不得的苦闷。该书一出版,就轰动了整个欧洲,很快翻译成许多外国文字,在欧洲很快就形成了“维特热”,使歌德获得了世界声誉。
& \' y4 z4 T# x1 v$ [" u/ i, l$ K, u! t3 C, B! O1 ]7 N
14.世界上写作时间最长的诗剧是德国着名剧作家歌德(1749-1832)着的《浮士德》。他根据16世纪关于浮士德的传说,花了近60年(1773-1831)的时间才完成这部世界名着。《浮士德》初稿于1773-1775年完成,于1825年重新开始第二部写作,直到1831年在他逝世前8个月才最后完成(分为五幕,共计18111行)。诗剧通过中世纪一位饱学的博士浮士德走出书斋,投入社会实践,不断追求光明,探索人生,寻求真正幸福的生活过程,表现了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美好理想而不倦开拓的“有为”精神,显示了人类社会中新兴的进步力量必然战胜反动的神秘的力量走向胜利的客观规律。( n! |8 c% P4 b5 u
' n# T: b2 P9 P4 Q$ Z: w 15.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百科全书 是《不列颠百科全书》。该书旧译《大英百科全书》,1768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创编,仅3卷。后经多次修订,扩充为20卷。1910年第11版时,已成为学术水平很高的大型综合性参考工具书。1929年出第14版时,版权转让给美国,增加了很多适合于美国读者的新条目。从1960年开始,原书体例得到革新,1974年出版了面目一新的第15版,达30卷,131个国家的4277人,包括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为其撰稿。《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传统内容侧重人文学科。革新后的版本在科学部分的改变较为显着。+ s! d1 v: W6 x% Y8 y2 K; K$ @
5 ^. p) G) d# x/ ~7 [ 16.美国第一部具有民族气派和风格的诗集 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1819-1892)创作的《草叶集》。诗集1855年出版第1版,直至诗人临终,先后出版了9版。整个诗集包容了惠特曼全部的生命和思想感情,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中美国的形象。在诗集中表达出美国人民对民主、自由、平等的向往和追求。赞扬了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物质文明的发展,歌颂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颂扬了林肯总统解放黑奴的功绩。) m% U+ H6 w% v( }5 ~$ \
5 ]/ B! _* l* h 17.世界上最早的资产阶级民法典 拿破仑亲自领导起草,于1803-1804年间形成的《法国民法典》。1807年正式命名为《拿破仑法典》。它以罗马法为基础,总结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民事档案,并利用了法国旧习惯法以及着名法学家的学术着作进而分析整理而成。法典共20章,2281条。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证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稳定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利用自己的小块土地;还规定了公民的“自由、平等”、“所有权”、“自治公平”等一系列法制原则。) l/ ^7 V, Z9 D" k6 H) f
) J0 M% ~6 {. h: M/ a
18.法国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是法国着名作家司汤达着的《红与黑》。小说通过平民出身的青年于连个人奋斗终遭惨败的悲剧,展示了19世纪20年代法国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描写了在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中,贵族、僧侣、资产阶级、平民各自的阶级本质、阶级矛盾和政治表演,谴责了贵族和僧侣的反动与专横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与卑劣。
. P4 K! ^7 w/ N+ J) q
; x: E. D2 d/ R 19.法国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 是法国着名作家雨果(1802-1885)写于1831年的《巴黎圣母院》。小说以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为历史背景,以热烈的浪漫主义笔触,描写了纯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尔达在中世纪封建专制社会惨遭戕害的悲剧。重点揭露了教会的黑暗、僧侣的虚伪和封建统治者的残酷,赞扬了巴黎下层人民互助友爱、敢于斗争的精神。书中不仅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而且以热烈的激情一扫法国早期浪漫派小说“世纪末”的悲观绝望情结、宗教色彩和浮夸虚饰的文风,使其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的里程碑。作者的另一杰作《悲惨世界》是法国最优秀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作品通过主人公冉阿让和一个流落街头的妇女及其女儿三人一生的悲惨遭遇,描写了19世纪初叶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规模庞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背景广阔,充满着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成为法国重要的史诗式的杰作,被托尔斯泰列为当时法国最优秀的作品。
- l) }; |% Z2 X' ]: H2 i! W8 B- Y
20.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体长篇小说 是俄国着名诗人普希金(1799-1837)创作的《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1831年完成,1833年出版。它标志着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确立。作品以奥涅金和达吉雅娜的恋爱故事为主要线索,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地主贵族的社会生活和俄罗斯的民族习俗,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的腐败和丑恶,同时也反映了贵族青年的苦闷、彷徨和追求。首次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多余人”的典型形象,成功地刻画了奥涅金和达吉雅娜的典型性格,奠定了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别林斯基指出,“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
" q/ R$ }8 i- { P5 r8 ?6 q) g! w4 x5 m- H
21.世界上篇幅最长、人物最多的文学巨着 是19世纪法国着名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创作的《人间喜剧》。他在1829-1848年共创作长篇小说91部,总名为《人间喜剧》。全部作品分为三部分:《风俗研究》,为全书主干,以各个不同角度全面反映法国当代社会生活,具体分为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旅生活、乡村生活等;《哲理研究》主要是探讨产生这些社会现象的原因,企求寻出隐藏在纷繁生活中的意义;《分析研究》意在从人类的自然法则出发,来分析社会的不合理状态。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共塑造了2400多个人物形象,为世界文学史所罕见。作者运用“人物再现”的方法,使《人间喜剧》中各个作品互有关系。采用编年史文体写法,描绘出1816-1848年这一历史阶段法国社会面貌、斗争形势和基本特点。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主宰一切的特征,所以说它又是一部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控诉书。; `" d: [& ?3 M0 n2 P& N D5 u/ d
: V' B! y' h$ ^4 ?- } 22.世界上最早的全面阐述共产主义理论的文献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7年底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该书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形式出版,包括“前言”和正文四章。“前言”最初是用德文出版的。后来,从1872年至1893年陆续出版英、俄、德、波兰、意大利文版本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先后写了7篇“序言”。该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特别是它的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特别是分析考察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恩格斯指出,《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着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9 Y$ n9 b/ m$ u8 d% Q
) o3 ^! N2 r2 _2 P( ^3 ~( m) W 23.世界上最早的进化论专着是英国着名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撰写的《物种起源》。全称《通过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出版于1859年。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说明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作了正确解说,摧毁了各种唯心的造神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 k/ V; ]6 c: ~( v4 J* n# D3 H) N3 d3 I2 j& k& y
24.世界上第一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是苏联文豪高尔基(1968-1936)着的《母亲》。书中的人物和事件,是以1902年索尔莫伏的革命工人“五一”示威游行的组织者扎洛莫夫被捕和他的母亲安娜继承儿子的事业这一真人真事为基础的,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工人运动从自发斗争走向自觉斗争的历史。作品通过描写母亲尼洛夫娜和儿子巴威尔成长觉醒的故事,第一次破天荒地描写了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以及为社会主义而进行的斗争,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有血有肉的无产阶级英雄巴威尔的光辉形象和俄国无产阶级女战士尼洛夫娜的典型形象。
B! Z3 R7 q" f. X
, s2 T3 [* _9 W! J9 B0 ]: c 25.世界上最大的英语词典是《牛津英语大词典》。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语言学界就有人建议编纂一部英语大词典。1857年赫伯特·科尔里奇根据查德·特伦奇的提议,开始主编这部字典。当时是作为英国语言学会的一项重大事业来进行的。但到了1878年,这项工作改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部承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编辑工作曾一度中断。直至1928年,终于完成了全部12册。1933年又出版了第13册“补遗”。该词典的特点是按每个词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详尽地说明它的各种用法和演变过程。全书13卷,16570页,收录单词414825个,解释1827306条,几乎囊括了英语所有的记载文字和17世纪到20世纪的各种成语。鉴于原有词典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又出版了4卷本的《增补》。1972-1976年间,先后出版了A-G、H-N两卷,收录单词45万个,到1983年又出齐了后两卷,成为编辑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内容最丰富的英语词典。5 c! x' _0 R3 W+ A9 A w! Q3 c T
, }; H. E" J! \) J0 T&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