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野史八卦 首辅张居正的死因

0
回复
36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1-6-15 14: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5 o2 F6 e7 E( i- a- ^, z3 S( Y
- j1 @* y# t% f) q4 j( ]8 S
  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甚至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2 ], x8 h8 I2 w- g. [2 y# Z! x

( `" l3 |; s& M8 g  B5 @  但野史却说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5 q  S# g0 d4 I; v; v

, R' U8 f. y# N2 X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
4 H! [) [% @" A7 O/ R% g/ I: J% c
1 Y. N$ I" |1 b2 Y; ^  要知道,明朝(1368-1644)长达276年,能人辈出,名臣、首辅多达160多人。但是在梁启超心中的政治家只有一个――张居正(1525-1582),给于他高度评价,不是没有原因的。& x- u& e4 e4 y# z2 o1 K

! P  P7 K" n4 F7 V  他到底有什么过人的地方,能让梁启超如此称颂?! E1 Q/ H2 E7 D( y' g9 a5 B+ D" g# k

  a! y' Q; v7 v4 D5 T  皇帝的老师/ K7 q8 `- t) p

# p+ G' N2 |3 c  明朝出了好几位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皇帝,出了名的有嘉靖皇帝朱厚熜(1507-1566)和他的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1620)。可是明朝依然还可以继续统治276年,才被满清取代。明朝有如一个无人驾驭(autopilot)王朝,但因为有了能治国的大臣和首辅等官员在把持朝政。这些皇帝就抱着“你办事,我放心”和无为而治的态度,安心让日子天天如是过。说起来,万历皇帝还在万历十五年(1587),在殿试中所出的考题是“无为而治”!
' e3 d8 H, j2 n6 w! W) K6 b% q+ j* C% C% b2 w" l
  在万历王朝,就出了一位张居正,他就是梁启超点名的政治家。) w9 i" U2 U7 r/ O! O' h# H

* a# M, P" J0 a( A% ^* k- r  张居正出身寒微,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很有抱负,充满理想和信念,一心投效国家。张居正也是万历帝的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还未成年,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翊钧。张居正对这未来皇帝寄予厚望,要使他成为千古明君,用心良苦。朱翊钧也对张居正毕恭毕敬,尊称他“先生“。
, H7 K. }! F; ^$ K! I% ^
3 e1 P1 e9 a6 {  张居正当了十年的首辅,辅助十岁登基的万历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实际上却是有实无名的君王。张居正肩负国家重任,勤奋工作,“以天下为己任,不畏讥弹,敢于担当”,“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万历朝的大儒李贽称张居正为“宰相之杰”,清代人说:“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 Z6 I0 t/ z" h3 P9 u

6 q: h, q% c' x! {# W' [5 P  死后被撤销谥号
9 t: Q  b  k  C4 S2 k1 J7 b# w" ^
* C4 o4 c8 f2 u5 Z6 h  张居正担任首辅的十年期间。明朝正处于多事之秋,内忧外患,整个封建制度开始走向没落。是他推行万历新政,实行政治整顿和改革,经济得以恢复力图振兴颓势,使衰败的明王朝一度恢复生机,出现短暂的中兴,所以有人称他为“救时宰相”。
7 y7 N. z( X; d) C5 D8 f: i5 i3 e0 K2 v8 o2 ^/ N9 c1 I4 C" c- g
  张居正也是个有争议性的人物,很多史学家对他的评介,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把“伟大与渺小、无情与重义、拒贿与好谄”集他一身。说他徇私,善于权谋,独断专行,待人不善,搞两面派,陷害他人,表里不一,生活奢侈……虽然说盖棺论定,但是后世的历史学者,仍然还对他的功过,重新审视、定位。! u/ o$ {7 g. f9 {

# n6 B" ~4 K) h$ Q& O4 L' m8 y+ E  最令人惋惜的是,在张居正死后不到两年,就被人弹劾。时年21岁的万历帝竟然立即剥夺他在张居正死前九天所封赐的“太师”荣誉,撤销“文忠”谥号,而且更进一步抄他的家。) V- A; s! s# [. f4 X- F% W; C

6 |* R0 ]2 m; L9 {' f) M) r7 ?( F  可怜被困在张府内老弱妇孺,有十余人口活活饿死。长子张敬修也含恨自缢身亡,次子张嗣修被流放。1 G$ t* X/ o& J  X

9 `* T2 n# {) j, H6 \3 b7 w  万历帝对待一手扶持自己的恩师,竟然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这种失去理性行为,有人认为是万历帝因为长久处于张居正的严厉管教约束之下,以及感觉到威权震主的一种反叛心理变态的发泄表现。6 \( }* }$ }% M2 F
  E9 X9 D6 M+ O. T. D+ X9 ~
  张居正居功至伟,万历帝是很清楚的。而且万历也表达过感恩报恩之情。故此《明神宗实录》(神宗是万历帝)有记录万历所说:先生大功,朕说不尽,只看顾先生的子孙。 后来万历这样毫无情义行为,也是历史上认为匪夷所思的事。+ G* M' F* a( Q6 ~- ?1 t: {# a
& y; B8 l6 p# B# H" f" g) i
  不过,公道自在在人心,人还是有良知的。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相信也是史无前例。家破人亡的张居正,竟然使到当年要推倒他的反对派,抛开恩怨,义无反顾为他鸣冤;有曾被张居正打压、贬职、罢官的人如赵锦,翰林院侍讲学士于慎行上书求情和宽恕张居正;连因得罪张居正而引退的工部右侍郎陆光祖,复官后出任吏部侍郎,因为维护张居正,又再被降职。因政见不同被张居正处以廷杖八十,打到残废的都御史邹元标,还拖着一条拐腿为昭雪张居正而奔走呼号,不念旧恶,称赞张居正“功在社稷,过在身家”。( Z$ [! h& _) V: n

5 M0 U  \( j/ M# ]  ]6 Y. _8 Q0 C  所幸,张居正死后还不到40年,耻辱得以昭雪。崇祯年间,张居正获得全面平反,恢复谥号,子孙亦获袭职。张居正的故居被改为“张文忠公祠”,让后人瞻仰。《明史》盛赞有张居正为政期间“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相信张居正泉下有知,亦可瞑目了。4 E- w1 {% H6 U% B. N

9 p/ r8 g3 o& C7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