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其他 圆明园

0
回复
47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1-4-20 20: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的风景犹如水墨画一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与南方风景不同,北京的景点大部分偏重于人文色彩,随处可见文物古迹是北京的一大旅游特色。而圆明园正是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故事的人文景点。
+ G" L. ?  v2 e, N. ~) P2 a3 c, H8 C, W+ ~5 o3 `; q0 a# Z+ e# O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郊区,海淀区东部。是一座举世文明的皇家园林,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 {" o  M' I9 h) F/ b8 k2 B" J& s2 E0 o) ]. S/ L# s
  如今徜徉在圆明园遗址之上,不再只是屈辱和仇恨,更多的应该是对历史的铭记以及对世人的警醒,如果仅仅是一味地沉浸在历史的悲戚之中,那么永远也只能是自怨自艾。此番前去,意外看到了在圆明园举办的荷花展,于一片废墟之中开出朵朵美艳的荷花,倒也是别有一番美丽。
3 M* d! O5 C1 h+ r4 m( u3 d. ?+ C" g2 _( [5 j
  名称由来
  W+ Z. h. k0 Q) D, b
/ a$ S( w" X0 b# r' t- T  雍正曾经对“圆明”二字下了一个定义:“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也正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Y/ }1 s# n% p, ~6 [' }
. u& `# t: Z$ |+ A8 k/ H
  另外,“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佛号“圆明”。8 t% O, O$ u$ f

5 Y7 k$ G  a4 q* W* e3 h  历史轨迹7 U$ ^1 q' D# `$ H: z2 p' w

5 r5 w. r8 V  I/ k5 S& Y( y* P  圆明园从1709年开始建造,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五代帝王,耗用巨资,役使无数精工巧匠,搜罗海内外珍奇无数,历时150多年,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园林。
% R/ n6 _" D7 r8 b0 B
" S0 F) U% k' M; ]6 X' f* N! r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外国侵略者攻入北京,英法联军击溃了圆明园的护军,开始了震惊世界的野蛮洗劫和焚毁,圆明园的艺术珍宝是被明火执仗的强盗抢走的。珍宝财富被抢劫一空后,强盗们又丧心病狂地放火焚烧,圆明园火光烛天,三昼夜没有熄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在强盗的蹂躏下失去了往日的辉煌。1 U8 j1 f/ u) y; p
% {) w7 Z' R* h) _# t! Q
  圆明园被毁后,慈禧太后授意同治皇帝择要重修了3000多间殿宇,后终因财力枯竭被迫停修。圆明园的第二次劫难发生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咸丰皇帝逃往河北承德的热河行宫,联军大肆抢劫了圆明园的珍宝后,再次火烧圆明园,万园之园由此被彻底破坏,再无修复可能,一代名园终化为了一堆废墟。
; z! @! t; C) n- x( j6 v# Y/ {; t4 D
  今朝风貌7 S8 b7 w& s3 L/ N, t

$ L+ J) m: d1 t: |; D* O  圆明园包含了各种建筑风格,被称为万园之园。现在圆明园遗址里最值得看的要数西洋楼遗址。骄阳下,西洋楼被砸断的雕花门柱还在,可以清晰地看到做工极为精细秀美的雕刻,只是那大理石白得有些凄惨。不远处的方形外观底座也在,可以想象出建筑设计师非凡的才能,只是那高处的焦黑无声地提醒着人们多年前那场疯狂的大火。虽然如今的西洋楼遗址不过是些断垣残壁,但是通过介绍,还是可以想象当年的繁荣景象以及这些建筑曾经的气度非凡。' P) M3 T( Q7 a8 Y
; h/ n$ `, C. Q- u! r
  西洋楼是清帝当年在长春园北界引进的一群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整个占地面积不超过圆明三园总占地面积的1/50,由谐奇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10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 内容来自dedecms. u; i4 X  D/ T, I, M% A
% O7 Y0 ~2 w" A8 X/ g9 M4 Y# K5 O
  西洋楼的主体,其实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特。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3处大型喷泉群,颇具殊趣。0 e$ o( B$ N4 j( m( ^; H/ X3 U; e
7 S8 y/ D4 b6 i4 w) y
  谐奇趣是乾隆十六年秋建成的第一座建筑,主体为三层,楼南有一大型海堂式喷水池,设有铜鹅、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组成的喷泉。楼左右两侧,从曲廊伸出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的地方。+ c$ j2 e# w+ R4 C# A0 p4 ~
7 U4 H5 t4 ]* y3 l: s$ r: j$ {$ I
  大水法无疑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侧有10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猎狗逐鹿”。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13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88根铜管,也都一齐喷水。据说这处喷泉若全部开放,有如山洪爆发,声闻里许,在近处谈话须打手势,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
# r" L4 E, @# E/ ]! h% Y
' c7 Y6 O' o" }: i/ y0 e3 y  万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用四尺高的字图案的雕花砖墙,分隔成若干道迷阵,因而称做“万花阵”。盛时,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心的圆亭里,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所以也叫“黄花阵”或“黄花灯”。虽然从入口到中心亭的直径距离不过30余米,但因为此阵易进难出,容易走入死胡同,清帝坐在高处,四望莲花灯东流西奔,引为乐事。
1 E: m4 S0 |! I7 ?8 O; f4 u8 M7 k" F, V2 y& T8 E3 W& M
  荷花正开
+ b: r; V2 }1 D; c. \* _5 L3 Q( X: Y1 {7 [
  去圆明园的时候正好赶上“第二十二届中国(圆明园)荷花展”。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均参加了此次荷花展。中国荷花展是中国花卉协会各种花事活动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展会,今年的荷花展展期定于6月24日至8月24日举行。 copyright dedecms/ q: u8 Q  Z0 x+ i

$ z( T# o% e. k9 o! h# ~% V  在荷花池内,可以看到各个参展队的景观设计,荷花争奇斗艳,千姿百态,各有寓意。
  @; j: o$ |: a/ |  t  E9 e7 q. @, N' e# ~5 Y
  北京作为文化古都,其景点设计立意丰富,以造型优美的中国传统图案作为基型形成花坛,花坛左右两边有以圆明园十二生肖水法为摹本制作的喷泉,昭示着人间气象的百年轮回。花坛中心为奥运五色围合成的五彩花瓣造型,正中央是一朵盛开的莲花雕塑,代表着本届荷花节的主题,借以表达兴旺繁荣、吉祥圆满之意,寄托了对2008北京奥运盛世景象的美好期盼,传达对未来美好的追求,同时也象征着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日新月异,欣欣向荣。3 g' u% F( j- F8 p# E; P

. F% i( s/ n6 B5 Z; D  圆明园如何被毁?
( F5 s4 U' R' J4 i  H% S* h" [4 w* A$ ^. r
  15岁时我初次到北京,随着绣文阿姨,最早参拜的古迹,不是长城也不是故宫,而是神往已久的“万园之园”—— 举世瞩目的圆明园遗址。
6 @! p+ K3 q) x* |. R0 x$ }- }- {. ~7 P% |" U3 G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留下我们中华民族深心永远无法痊愈的伤痕与巨痛!但我当时就发出了一个疑问:“土木建筑当然可以烧光的,但是石头呢?那么宏伟的石材大厦,难道也能够被烧光吗?还有那么众多的参天古树、湖泊桥梁、园林假山呢?……”: i( i0 }2 A6 ?% S* P* Q# T8 c
) L$ @8 x1 D9 w* v5 @' H2 z
  当时姜椿芳大伯(后来的《中国百科全书》主编)给我们看了一些史料图册,历代照片和文字记载:到1870年,整个圆明园区还留存不少石材建筑,如同古象群死后遗留的巨大骨架;例如“西洋楼”等着名建筑还算完整,多处园林并未全部焚毁。
7 |: l5 }1 m& D& \7 X: J% \' u  R0 X
2 B0 x" \2 J6 e1 K4 \  姜大伯告诉我:满清同治皇帝在位时,对圆明园建筑还有过一次大规模重修,但是半途而废。慈禧太后动用海军军费修了颐和园,只是这复园计划的一小部分。3 o& N8 q% b* a% R' ]7 o6 |
, v9 ?8 Y, d1 W
  直到1895年康有为游圆明园时,还能看到“虽蔓草断砾,荒凉满目,而寿山福海,尚有无数亭殿……竟日仅能游其一角。有白石楼一座三层,玲珑门户,刻画花卉,并是欧式”。  C1 e# A  q% ]6 F" X6 z8 s

- d; M% F' o  H7 M5 c  那么,是谁彻底毁灭了“万园之园”的稀世珍宝圆明园呢?
; g% B8 `1 R0 P7 ^0 f
6 n' Q  s# t1 R4 v# X  火劫:联军、土匪与筛土贼
# h* W( w6 y& {6 J. e# g
- P+ s  w% {9 K  1860年英法联军抢夺圆明园珍宝时,就引来无数的中国本地土匪“趁火打劫”。大火刚熄,英法联军选择最贵重的财宝抢走;而望风而来的国内土匪掠夺剩余的精华,当地小民则捡拾道路旁丢弃遗留的零碎,甚至守园太监也“监守自盗”。容易找到的值钱物品很快被搜罗干净了,痞子游民又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在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挥沙扬尘,筛土寻宝。当时守园的太监官兵称他们“筛土贼”,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坐地分赃。北京乃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所幸这时还未伤及建筑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M) _8 T9 c6 b$ b8 s" l
6 O% z3 w" v! E! \. }$ h  k! G- G2 j
  木劫:参天大树林变成木炭堆
$ g$ ~' m5 J+ b& D& g! N
! p1 H& ^5 Q& I6 i' e- f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度遭到劫难、掠夺。 织梦好,好织梦8 o/ m+ n2 ?% ?% Q, @- A
( o& z/ U9 l: ?, z) g
  庚子事变,慈禧太后及满清大臣仓皇西逃,政府对圆明园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者把圆明园内的建筑梁柱、木桥的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不出数月,火劫后的残余建筑,连同满园古树花木,便荡然无存,这被称为圆明园火劫之后的“木劫”。这时圆明园只剩下山石湖泉了。 copyright dedecms" F1 u: l# ]' \, r5 g: V
7 h+ p. f* f) D% t9 U1 n  _
  石劫:卖石材、发大财' s5 }+ d5 W. U, v( I6 @

2 M+ F+ B% c! v" T$ x  中华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北洋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料场。- n* q$ c( K; `, S

! R+ ^0 e+ ^7 U  溥仪时期的档案留下记录:“军人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拆卖的情况远比档案记载严重得多。如: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园的木材,王怀庆拆毁园中安佑宫大墙及西洋楼石料……不一而足。
  H  y# [; n8 n! ?/ b! k4 d9 P/ G5 @. \
6 E: K' p: |7 ^- W+ M  从此,圆明园废墟中但凡有用之物,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到地下的木钉、木桩、铜管道等,陆续被无数大车拉走,一直拉了20多年! 这称为圆明园火劫之后的“石劫”。' Y1 G8 K& J- r0 O+ i

" q/ l5 ^* T2 a4 u' i7 ]  石劫中遭受损失最大的是西洋楼景区的欧式建筑。坐落在圆明园西北角上的安佑宫,是清代皇家在园中的祖庙,气势雄伟,尤其殿前的两对华表,雕琢极其精美。历经数劫之后,安佑宫和周围牌坊荡然无存,惟余两对华表.后来,就连华表也公开拆运了。1925年初,燕京大学翟牧师来拆卸华表,理由是:“我看圆明园内石柱系属古物,恐有人拆毁,故运至本校保存。如中国用时,即可退还。”现在这对华表依然耸立在北京大学西门内教学楼前。/ X: O. T7 |" Y1 G- _
. F* R7 ?( N4 Q/ C+ ]6 m! ~8 p
  而另一对华表,则成了北海旁边新建的仿古式“北京图书馆”门前的装饰品。
1 g0 j3 n4 t& u; L( N% V3 U/ T- l: R$ T* t+ F/ E+ q  k
  在这前后,修建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甚至筹建香山慈幼园,都从园内拆走文物。圆明园至今仅存“远瀛观”的残石断柱,形象怪异,没有被劫石者看中罢了。+ F* T! O& Y+ S& z7 M+ y
% ^  }% f4 ]+ k& Z' A7 V. A
  土劫:皇家园林里面填湖种稻* z* i( r; E% u; e- c- F3 F
1 v% m! [0 L# i8 U
  圆明园最后遭受更为彻底的“土劫”。宣统末年,当地旗人已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筑屋,昔日皇家园林,麦垅相望。1940年后日军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日伪“奖励开荒”。从这时起,农户陆续进入圆明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清初历经150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面目全非。“万园之园”一片荒芜,让我辈后人凭吊,感慨万端!) g3 S6 @; W# ?

- l5 `: T" H* p3 K$ U) P  三张具有100余年历史的圆明园老照片29日在北京以95.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卖成交,此价格创造了中国国内影像拍卖的最高记录。
8 V4 P& `6 L/ b$ J, r) e  U; V6 g9 y9 c7 q+ O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N. [0 A" G# n0 [$ r
* u( M5 t- i7 a+ m* u  负责拍卖的华辰公司介绍说,三张拍摄于1875年的圆明园老照片,分别表现了当时圆明园谐奇趣景区的全景、主楼楼体和北侧建筑。在略微发黄的照片中,当年西洋建筑的整体风格犹存,石制建筑构件上精巧的雕刻纹饰清晰可见。谐奇趣是圆明园西洋楼景区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保存相对完整的建筑群,最初由乾隆皇帝命名,取“西洋喷水和谐有趣”之意。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谐奇趣再次遭到破坏。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谐奇趣又陆续遭到盗抢,直到上世纪70年代,其主楼被完全拆除。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 u& D" ^8 D* g. o, w
5 f- a/ C2 P6 z0 j/ C5 D% t8 D  j  这三张照片由英国人托马斯·查尔德(1841-1898)拍摄。他是第一位在中国皇家园林遗址(圆明园和颐和园)上拍摄的职业摄影师。长期关注圆明园老照片现状的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说,这些照片清晰度高,拍摄技术先进,对圆明园零散石刻的归位和寻找都提供了重要线索。6 X. j5 a9 e  q0 d

. s  u. F2 _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