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人文通史 清朝23位绝色皇后

0
回复
26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1-4-20 20: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朝第一位皇后孝慈高皇后(太祖)叶赫那拉氏孟古姐姐。在努尔哈赤众多的后妃中,声名最为显赫的莫过于叶赫纳喇·孟古姐姐了。综观整个太祖一朝,只有她一个人拥有皇后的正式称号。
5 d2 R" S: e+ G2 Z. h6 y7 ^: v& ]! U3 z
! y2 D9 [- t3 u# F9 X7 e/ ~  叶赫纳喇氏孟古姐姐能获得如此殊荣,要归功于她的儿子皇太极,正因她所生的这唯一贵子后来荣登汗位并成为大清国皇帝,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孟古姐姐以初谥孝慈武皇后,后改谥孝慈高皇后,尽享了清代270多年的供祀香火,正所谓真是母以子贵。9 U2 }6 t$ E) A; F

0 C( M2 V6 e* Z) h  孟古姐姐与努尔哈赤的姻缘,说起来极富传奇色彩。万历十年(1582),尚未建功立业的努尔哈赤来到叶赫,经过一番攀谈,杨吉砮是发现努尔哈赤胆略过人、相貌非常,于是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一是为自己增加个战略伙伴,二是为自己心爱的女儿找个应有的归宿。
1 w9 r4 O. q( n
* A/ X' H" F; `! ?+ A# j" W  T8 v  他对努尔哈赤说:“我有两个女儿,待小女儿长大CR,希望能与你结成秦晋之好,让她为你端茶倒水朝夕侍奉,是我平生最大的心愿。”努尔哈赤顺势说:“既然同我缔结姻盟,为什么不把年长的女儿配我为妻呢?”杨吉砮解释说:“不是我舍不得大女儿,你不是一般的人,恐怕大女儿福薄配不上你。小女姿色端丽无双,品质高尚,而且见识不凡,是你的佳偶啊!”
: J3 o' J; x7 C. D
4 m  {( z6 S! t' X& p  努尔哈赤听了非常高兴,因为若能与强大的叶赫部联姻,那真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当即回答道,不用等孟古姐姐长大,岳父大人若有意联姻,他可以立即就娶杨吉砮的大女儿。杨吉砮郑重地告诉努尔哈赤,他并不是为了推诿而不把长女嫁给她,实在是自己品貌出众的小女儿才配得上他,是他未来的佳偶,希望他能耐心地等待。
' t; E5 m7 G1 ~1 m  w2 Q
- |5 a6 J6 Q! Z9 z# O  听了岳父这番肺腑之言,努尔哈赤欣然从命。杨吉砮对其十分器重,不但赠送了马匹甲胄,还亲自派兵把女婿护送还家。说来也是真巧,孟古姐姐的名字menggun满语意思是“银子”,而努尔哈赤的姓氏 aisin gioro(爱新觉罗)意思是黄金姓氏,也许这就是天意。
* k/ i' T! a9 `# O% Y1 T* ^- S
4 ]- d  r1 A6 G  最有才能的皇后:孝庄文皇后(太宗)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孝庄太后身历四朝,辅佐两代幼主,在纷繁复杂得清初政治格局下,为爱新觉罗世族统治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 m9 K, }) T0 ^% |
: {( _8 a/ V; K& b# Y
  孝庄皇后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侧福晋,时年十三岁。" N9 O+ `+ ^9 D/ O( v+ J

9 @( t$ P3 N! K' j  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
# g1 d4 y* h7 Z* k' |  _
) O- K+ [5 l. Y6 q  孝庄文皇后一生经历清初三朝,正是由乱到治的关键历史时期。她全力辅佐皇帝,对调和清宫内部矛盾和斗争,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世称之为“清代国母”。# ~3 ?5 C) ~/ s% y/ ~& h0 W$ @: w
3 V) ^. K4 W/ t8 S" J: y0 t
  最受宠爱的皇后:孝献皇后(世祖)董鄂氏。董鄂氏与世祖顺治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甚至连顺治皇帝最后的结局也都因董鄂氏而变得扑朔迷离,虽然她没有能够附庙(皇后一般都与皇帝同葬),也没能在身份上得到肯定(每一个皇后都要加上丈夫皇帝的谥号,董鄂氏却没有),所以只能算半个皇后。但这些并不影响人们对这对情人的关注与传颂,因为爱可以穿越规矩束缚而高于一切。
( u  D7 u( A% {& k4 [% h- l5 f/ k9 T5 k$ O3 E3 G3 D1 E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名妃、绝代佳人董鄂妃玉殒香消,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据福临说,董鄂氏死时“言动不乱,端坐呼佛号,嘘气而死。薨后数日,颜貌安整,俨如平时”。
" I+ B  e; w+ n5 R' R1 L0 b) x% S5 b+ b( W7 [5 W
  爱子爱妃的接连死去,使福临的精神几乎崩溃。他万念俱灰,看破红尘,弃江山社稷如敝履,执意要出家为僧,并让和尚溪森为他剃了发。后来由于溪森的师父玉林琇以要烧死溪森为要挟,才逼得福临打消了出家的念头。' w. `& B* b  S3 _2 b- n
4 X. T: _' e' w
  最年轻的的皇后:孝诚仁皇后(圣祖)赫舍里氏。赫舍里氏是圣祖康熙的原配嫡后,也是康熙皇帝最敬重喜爱的妻子,只可惜二十二岁时就因难产而逝。从康熙后来对太子近乎宠溺的关爱,就不难看出他对赫舍里的无限依恋和思念。
! e9 c1 L" M3 v, D' w* s
3 k- G- l; Z; U0 Q  康熙初年,身为皇祖母的孝庄文皇后在为康熙皇帝选皇后时颇费了一番苦心。在候选人中,既有鳌拜的女儿,又有遏必隆的女儿,选谁为皇后必然会导致皇后所在家族力量的壮大,当时,熬拜的狂妄已经日益暴露出来,洞察力极强的孝庄文皇后当然不会没有察觉,因此,鳌拜的女儿被第一个从名单中去除。
/ D' O# A9 C# J5 o
+ |; U6 r+ k# {7 w- T5 {  遏必隆是一个两边倒的人物,哪一方强大,他就倾向于那一方,对待遏必隆即不能完全依靠,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遏必隆的女儿可以进宫为妃,但不可以为后。
- B$ d+ w6 y! k* ~; Z& f# {* g' S" R) [7 M7 ^
  另外一位候选人就是四位顾命大臣之首索尼的孙女。索尼身位顾命大臣,除了对汉族官员有些排斥外,对清廷还是绝对衷心的,而且,他对于鳌拜的专权也早有意见,册立他的孙女为皇后是再合适不过的了。8 U% P" u  y9 y2 |: I" h0 i

$ Z8 s; B" X! [5 Z$ l7 I  Z9 |  事实证明,孝庄文皇后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在与鳌拜的斗争中,索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老索尼中途去世,但是他的二儿子,也就是孝诚仁皇后的叔父--索额图,在这次斗争中帮助康熙皇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孝诚仁皇后也因此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宠爱。
& P# e* q" x7 D+ l7 C+ ]5 D$ Z" e
  最有福气的皇后:孝圣宪皇后(世宗)钮祜禄氏。要说清朝哪个皇后最有福气,那么首选就是这位皇后了。有福气的首要原因是她生了一个好儿子——乾隆皇帝。
2 m6 W$ N3 s3 r/ i( ~( Y; S& N7 `" N6 \; n0 m2 r1 ?: y# |: B
  乾隆是历史上最有福气的帝王,而她的母亲同样也是最有福气的太后。钮祜禄氏的一生贯穿整个康乾盛世,享年达八十六岁,生前儿孙满堂、享尽荣华。而乾隆的孝顺更可谓是有目共睹,他对母亲是千依百顺、敬爱有加。那份真挚的母子深情着实令人动容。9 q& b" e, \! O* a

+ \2 Y5 n/ q- t1 A7 L  '700')this.width='700';" title="清朝23位绝色皇后">* l; j# i# Y/ t; p! I

# v' o, t& A- s( x5 h) \  最贤惠的皇后:孝贤纯皇后(高宗)富察氏。乾隆皇帝是出了名的多情天子,有关于他情感经历的野史传说层出不穷。可是真正了解乾隆的人都知道,乾隆皇帝这一生真正深爱的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嫡妻孝贤皇后。. P! V; i/ T# {% k) U
$ r& s5 c6 l9 W* t
  能够证明乾隆对孝贤皇后真爱的例子举不胜举,他曾经两次册立孝贤皇后的儿子为太子,他在妻子因幼子夭折伤心而逝后,竟后悔当初不该要儿子;他在孝贤皇后去世后写了无数篇令人为之落泪的诗篇;他遵照孝贤皇后的遗愿为她上谥号为“贤”;
6 {" C3 |0 c2 U: P, l: X% z& G! n+ _* P/ P1 A/ D% c
  他对以后的皇后处处不满处处与孝贤皇后相比、他将孝贤皇后的娘家人个个卓加重用,甚至打破国例加封王爵,他在孝贤皇后的去世五十年后依然无法释怀,闻即落泪......说起来,孝贤皇后也确实值得乾隆皇帝一生缅怀,皇后的贤惠、善良、大度、温柔处处显示出母仪天下的风范,不愧当作一个“贤”字。
1 u' \2 L5 ~- j, l  A+ j6 {; m6 {' {6 u# |/ E& W$ _- l
  最铁血的皇后:孝钦显皇后(文宗)叶赫那拉氏。说起慈禧太后的事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一生的经历堪称大清的铁血女人。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五十年,其间发生的许多大事可谓路人皆知,慈禧在我们的印象中不外一个卖国者、阴谋家,狠毒而冰冷。
6 Y/ ~$ W. z. J0 p0 }( \8 Q
, q: |# [. I5 a5 D8 g- U) J) H0 E  最后一个皇后:郭博勒氏婉容(浦仪)。婉容相貌娇美、谈吐文雅、举止端庄、仪态不凡、内刚外柔并富有善心,她是一位兼收中西方文化优势于一身的女人。1922年,自婉容被册封为皇后之日起,她的悲剧命运也就开始了。“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使她走向一条不归路。' k* G  W% |: a# v
% s: \: N9 ]. ?$ e* [) o6 r7 u2 g6 H
  1911年,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帝制结束,国家从封建走向共和。当时的民国政府给予清室的优待条件是“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 Q  y; r2 X/ \  A+ h! H; |2 I! Q: [6 r
  为此,逊帝溥仪的婚礼还是完全照搬皇帝大婚的礼仪,民国政府特准皇后的“凤舆”从东华门抬进紫禁城的后半部,从此,婉容成为名义上的皇后。
, Z+ p" [1 e) p2 ]4 H( k. v6 P! J% e& j8 c$ E  O# F- ~# S
  在中国封建君主制中,皇帝有集皇权和夫权于一身的特殊地位,皇后的身份因此出现双重意义。对后宫而言,有统领六宫的责任,对国家而言,有母仪天下的义务。( T; \! `% r9 X, I& q& b" B

- ]$ B5 |& ]4 E; L# ]  Z  但是,作为逊帝的皇后,婉容虽有过荣华富贵,但更多的是生活上的不如意,精神上的禁锢折磨。她在历史上地位是非常微弱和尴尬的。6 E/ y8 _4 N5 o$ q
3 c' }4 C2 g4 a
  清世祖顺治皇帝妃,佟佳氏,都统佟图赖之女。本姓佟,后改姓佟佳。顺治初年入宫,为庶妃。1661年,清世祖福临驾崩,孝庄文皇后册立佟佳氏所生玄烨为皇帝,即康熙皇帝。佟佳氏被尊为慈和皇太后。4个月后,体弱多病的皇太后驾崩于北京皇宫。8 O) P3 L+ \3 G0 Z9 j( Y3 i4 P% I, d4 u
# x2 L0 z0 s7 C, x
  对佟佳氏的生平,我们所知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一生是个悲剧。佟佳氏进宫时,正是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爱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佟佳氏备受冷落。
2 i) K% n) h9 i0 |3 v6 O  [" ^% Z! p! I2 j7 J( F, s6 y: k4 U
  后来虽然生下了三阿哥玄烨,但仍然不能挽回丈夫的心。按照宫廷的规矩,皇子不能由生母抚养,因此佟佳氏可谓既得不到爱,又无从把爱付出。顺治死后的五个月是佟佳氏与儿子感情发展的高潮期,然而短短四个月后,身心备受折磨得佟佳氏就因为重病撒手人寰,时年仅24岁。+ o; F& i$ ^  Q3 X& S

4 `# C( O3 W( r- V! j" p  孝惠章皇后是顺治皇帝的皇后,当她来到紫禁城时,年龄还不到13岁,比玄烨(康熙皇帝)年长12岁。康熙皇帝八岁时,母亲佟佳氏病故,玄烨心目中除祖母孝庄文皇后以外,嫡母孝惠章皇后自然更加重要。
9 t/ k, u3 N5 x' K
2 Y) `3 t, i; v3 Y3 l  孝惠章皇后对孝庄文皇后一直怀有很深的感激之情,更加深了她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后来,孝惠章皇后虽然成了皇太后,但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对孝庄文皇后极尽孝敬,以致雍正皇帝即位后,也曾举出孝惠章皇后的例子来要求诸母妃像她平时对待孝庄文皇后那样,对待自己的生母孝恭皇太后。  J" K: K7 G$ P- O

; `- G% V( ?, h4 {  孝惠章皇后77岁的一生中,有64年是在皇宫中度过。她虽然身居深宫,但不干涉朝廷政事。康熙帝奉祖母孝庄文皇后、嫡母孝惠章皇后前往祭谒顺治帝陵寝,皇后赫舍里氏随行。在清朝历史上,清帝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一起谒陵,这是第一次,以后也没有过,仅此一次。
+ d5 |2 X2 ~% C" u& y
5 j& D1 l. M: M, o  这充分表明了他们祖孙三代及婆媳的深厚感情。这反映了他们的和睦相处,让世人刮目相看。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和皇后赫舍里氏她们三代皇后之间的亲密和和谐在清朝历史上也是一个典范。
& [4 {! e6 s' W
9 R2 H1 r; l  ~5 S) c/ ~. D9 P, u* ]- Y) @: Q( y9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