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人文通史 关于雍正的一些常见错误

0
回复
60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1-4-9 22: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世之人作文,人云亦云者众,推本溯源者寡。惟愿此文,能正本清源,纠正大家对雍正帝的一些误解。/ L' S; t1 C! S% ~$ ], @5 n6 x
7 b" _/ f2 ^6 h7 X- y
  1、雍正年号为雍亲王正位之意。
, P" O# {: F' l* y( m4 B. v. E" u+ k% e6 Q, ~4 x
  桐评:此说最早出自高阳,不知为何史学界会相沿其说,此说一望即可知其谬。据传教士言,胤禛曾在一次庭训的时候确定年号为雍正,并说取其和谐端正之意,此正与雍正二字所对应的满文意思相同。(雍正二字的满文意思,为多尔金所提示)
7 l) t9 a  P" B- L3 G2 M* ]! m7 [9 R4 Z% e- A
  2、胤禛为人阴险,为掩饰夺位野心,与僧道往来参禅论道,往来密切,故作富贵闲人之态,韬光养晦讨好父皇,同时又迷惑政敌,使他们放松对自己的警惕。6 G- u! k1 n7 j" j! v

7 B+ ~3 I+ r2 Q$ O2 o% y  桐评:此语纯属疑邻盗斧之论,当时皇室风气,崇尚佛老,上至皇帝,下至诸皇子,无不与僧道来往密切,康熙诸皇子中有确切记载和僧道有所往来者有胤褆、胤礽、胤祉、胤禩、胤裪、胤祥、胤禄、胤礼等;此外,胤褆兴建报恩寺,胤祉扩建寺庙,仍名永恩,皆有示报效皇父之恩之意,若论刻意讨好康熙,此二人若何,此可之谓阴险乎?而胤禛同母之弟胤禵,曾作诗云:“佛容为弟子,天许作闲人”,亦以闲人自居,相较乃兄,胤禵“阴险”程度若何?. `# P$ q2 R2 U0 Y
" F$ p( z: j" t/ P
  3、雍正甫一继位之后就诛杀深知其篡位真相的赵昌灭口。
) K+ a& p2 n) E8 @0 d5 }8 v, d, H7 L4 }
  桐评:赵昌为内务府官员,雍正继位后并未将其处死,直到1731年,雍正九年,他尚囚禁在东直门的禁所(有狱友,不是单独监禁,其中有些狱友因为偿还完亏空,已经被释放),而此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
  i4 f& k0 Y  u. c" a" G, b0 ^& S# l+ _5 \8 r$ _. b9 @+ W) Q. z0 w3 q
  4、梁九功在景山自尽,因彼深知胤禛篡位之内幕,所以被灭口。
9 X; k/ p: [5 d
0 O- m8 e) O+ R1 r& o: @9 z$ S  桐评:根据现存康熙谕旨,梁九功在康熙末年就已获罪,因而被圈禁于景山西园,康熙死时,梁九功不可能侍奉于康熙身侧,被杀灭口说实在可笑。此外,另一位太监魏珠,一直活到乾隆年间,并没有被雍正灭口。  W5 o+ N8 ]0 s& Z
* u, v% v' d4 ~: u. A0 C3 n  N# k
  5、雍正勒令苏努之子勒世亨自尽,并挫骨扬灰。
( n/ a+ a! l+ }0 b
+ [* f2 r' t3 |8 J! C  桐评:此为马国贤《清廷十三年》所记载的,对于这本书的真实性,以后桐要专门写文进行评述,此人雍正元年就回国了,居然还能身临其境般的描写一些在他回国之后发生的一些事,为了取悦西方读者,不惜杜撰,让我深为鄙视之!他有好多说法与当时身在中国的传教士相悖,勒世亨被杀一事,就是最明显的,其实勒世亨并未被杀,而且在雍正十一年被雍正宽免从禁所释放,发往右卫。
' l6 j5 O1 Y4 w' @- K
5 }3 L/ D/ R* ?1 B3 P  6、雍正因“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兴文字狱将徐骏处以斩立决。1 B' U# _! `  R  `& Z% o: ~) f* e
! I- m; {5 i1 c  A5 h+ a
  桐评:揭发徐骏是尹继善的,他借查徐家有无藏吕留良诗文的名目把他家他的书籍手卷都查封了(存心找茬去的……),然后摘录其中犯忌讳的部分,贴了标签给雍正看,而据后来定罪的罪名是讥讽陆朱,根本没有什么清风不识字。徐氏父子鱼肉乡里,其行径与为当地百姓痛恨之程度,与董其昌父子极为相似。有人因为徐乾学之舅为顾炎武,而认定其必为正人君子,殊不知,顾炎武因为目睹其外甥之恶行,斥责无果,遂离开老家,客死他乡。因而不排除尹继善是借题发挥,致徐骏于死地。况且谢济世亦因诽谤程朱入罪,雍正并未将其处死,显见雍正对徐骏的处置,并不是毁谤程朱那么简单,只不过借这个由头将其处死罢了。
0 i6 r# {" m: a6 {$ \  E  ^6 G, g# Y: A
  7、雍正服用丹药——既济丹,并将其赏赐给臣下。
5 G5 }) Y2 c$ r- B0 k
1 F; E, b( m& l. L6 j0 N! d  桐评:有丹之名,并不一定是丹药,如清帝常赏赐给人的八宝丹,天王补心丹,安可谓之必为道家丹药乎?既济丹药,根据清宫医档的记载,可以用作合药,可见,其必不是丹药,此外,其药方普济方中有载,为滋补之良药,和道家丹药没有半点关系。
, K9 C! f" M) Q5 r' a4 r  C4 ?0 a* r- c/ O/ E9 s" \# D. p% i
  8、胤禵在奔丧途中被雍正限制自由,甚至双手被缚,因此胤禵回京之后才有君前咆哮之举。
8 ]' x5 k8 \; i, B% ]7 H; z; y4 I! e6 M/ ]9 Y( P
  桐评:小说中有此观点,桐尚可以理解,但是此说居然出自王钟翰先生之口,实在令人骇然(此说见《清宫秘档》),想象不能等同于史实。事实上,胤禵自甘州回京,并未丧失自由。同时一些小说中的,说年羹尧派兵监视胤禵之说,也属子虚乌有,年羹尧得到胤禵的消息,也是从在半路上与胤禵碰过面的延信的口中得到的,康熙去世之时年羹尧正在肃州,不在甘州。5 l& ?: K0 `7 I9 v

- E6 y/ }1 d$ [2 n0 G8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