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中国古代常识之中国古代三公九卿

0
回复
36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1-3-14 12: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年夜传》、《礼记》等书认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认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重要是丞相和御史年夜夫...! B- F8 d: s5 A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年夜传》、《礼记》等书认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认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重要是丞相和御史年夜夫。尚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年夜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s, `2 c- @/ R4 N* z; |
汉武帝刘彻为了增强集权制而减弱了丞相的权利。昭帝时,霍光以年夜司马年夜将军的职位辅政,今后享权重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年夜司马年夜将军之位。于是年夜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用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年夜未改为年夜司空,又把年夜司马、年夜司空的律禄进步到与丞根相等,确立起年夜司马、年夜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年夜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整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西汉未虽是三公鼎峙,但仍以年夜司马权利最年夜,如董贤、王莽均以此职而专擅朝政。新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A- G$ N2 T) T% g) I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公元51年,改年夜司马为太尉,改年夜司徒、年夜司主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担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府其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 C. ?" W$ w8 p! B# w汉光武帝刘秀履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年夜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权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端,外戚、太监更更迭擅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年夜将军,年夜将军开府置官属,位正在三公上。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目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太监,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翅膀和心腹。依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皇帝理阴阳、顺四时,假如涌现各类灭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犯法责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灾,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长统说三公著名无实,“备员罢了”。
+ i/ W& r' ?4 e# p6 D1 T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年夜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施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了结止。4 _& [& M' ?) |8 a" ~* j, P
曹魏从新恢冥三公之制。正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买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体撤销,完整酿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今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变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 M' b* a' p5 o6 [: d九卿
+ e5 N4 @: [4 z* W-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今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9 m5 u) B5 ~1 |3 |
各代“九卿”纷歧。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轨制,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今后因为儒家复古思惟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呼涌现于圣旨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年夜行、年夜鸿胪、宗正、年夜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年夜司马司允、年夜司徒司直、年夜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2 \/ v8 X) b4 W( K
东汉和新一样,中心当局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年夜鸿胪、宗正、年夜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邻近的其他主要官员被排挤正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解。刘熙《释名》否定汉有九卿之说,以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以为九卿是斧正卿,九卿之外另有所谓外卿。! u' W! p. z+ T9 q5 Q
魏晋今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年夜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年夜理、鸿胪、司农、太府,己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年夜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存,但己成虚衔或加官、赠官。9 p  S6 p9 D4 e( T5 |
秦朝的中心行政机关实施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8 M( ]7 V, r* }: k; o  l  g(1)丞相,蒙受皇帝之命,帮助皇帝掌管世界的行政的官;
( u) s$ B% a+ w1 t) P$ Q/ _1 ~3 a2 a(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仕宦;% C* z7 P) J+ N5 ]3 N
(3)御史年夜夫,重要办理记事,其位置相当于副丞相,重要职责是办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年夜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笈,同时监察文武仕宦;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心派到处所各郡负责监视郡守的御史。
$ [5 ?" E5 d' g8 k2 u% ^+ d$ o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心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奠、礼节、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导等。包罗:
$ @$ L: u, \4 N  \(1)奉常,掌管宗庙礼节,位置很高,属九卿之首;9 e; W5 e7 W& K
(2)郎中令,掌管宫殿保镳;
( ]1 q* J. ~! l' Q) Y1 V2 k; n(3)卫尉,掌管宫门保镳;
) L7 K5 ~0 o; ]5 t& W  M+ C(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度马政;
1 P& n2 S' w6 v, _- W  w; g(5)廷尉,掌管司法审讯;
; t( p- D/ t3 m  s(6)典客,掌管交际和平易近族事务;4 e% t2 |3 Z0 N: ^3 H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y1 A. v6 Q% t9 m7 E- n& T/ k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务进出;
+ f' Z0 o/ Y% J7 U" z5 {$ U4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l8 z- ~* }( M: S( \9 Q3 P- f$ X

3 `3 }8 e4 o0 U
/ a- g, u# z: }! A6 b# p' E" c-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