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宗教民俗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安徽黄山

0
回复
64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1-1-16 13: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评价. s# L* v; D$ G+ y% Z
& ]. g/ f- q& g( n% `& u  _; S
  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3 |; y" `' W; m( j
. n' A) W/ G# ?2 Q  名胜简介2 O; k0 G, v$ [5 p5 ~) s# g
) \1 X. e/ x! g; M/ l
  黄山风景区中国十大名胜古迹
. H, F5 u2 ]' _6 C$ ?5 W3 Z# V' B3 \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东经118°1'度,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154平方公里。黄山山脉东起绩溪县的大嶂山,西接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黄山是中国着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 c& G& ^4 J0 r6 E
$ `+ s' c# O( Y, k( g
  景区特点
: `, G( i) j; x2 M# O/ O5 {. }/ k. k0 K0 O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着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
# b5 w' A, Y/ M4 L
8 `. V( }' `/ u+ a1 p, F* j1 T  黄山生物
9 L, V. `4 j6 f* W4 M2 K* T, d$ a! T) y' t! ^& d( b5 k3 D# L1 |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黄山野生植物有1452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4种,三类保护的8种,有石斛等10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6种为中国特有种,黄山特有2种,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尤以名茶“黄山毛峰”、名药“黄山灵芝”驰名中外。 黄山动物种类300多种,有梅花鹿、黑麂、毛冠鹿、苏门羚、长尾雉等14种中国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7 c$ Z6 }6 m: I5 i8 c/ @; l) r* L, l; a* d! P& o2 T
  获得荣誉# g# f- k& l2 l8 z0 N

; K; N/ C! a5 a: [3 [  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继泰山之后第二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
8 y- |) d) w5 S* }- g3 ~, T4 {6 J* c" }. j
  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E+ c1 W' F6 ]8 p4 ~' @

: q' e6 ~, t& f7 \  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6 A) d! T  O8 y9 W5 [9 V; c
% U3 M8 Z& ]9 z2 g* {$ y9 U
  典故:9 q2 J5 X8 d/ [$ t7 v1 N0 T
& F. C8 ?) ^, a; s' M( k0 r
  李白与醉石的故事
  |; N9 O/ t" M" o0 `# x4 m1 g- y- X7 a. K
  诗仙李白爱喝酒,人尽皆知,杜甫有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李白留下的饮酒诗可谓朗朗上口,传诵久远。民间也一直流传着李白饮酒作诗的美誉。很多人也许还不知道李白在黄山曾留下一段与醉石的故事呢。+ l: `/ ?  @* P: T/ k# ~9 U: k

" R! m, |" h# i7 F+ m  公元754年,54岁的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漂泊生活。这一次,“一生好入名山游”他来到了黄山,访仙人、会名士,攀高山、沐温泉,饮美酒、赋佳作,人山际会,是李白的幸运,也是黄山的幸运。黄山的美景美酒让他沉醉在了青山绿水间,而他也就在此留下了饮酒洗杯、醉卧石上的故事。
+ r  p' [/ |8 H4 ^$ S& Z. j
7 L# ~! H% o8 o' q; T& u  在黄山的温泉景区,沿着水厂边的一条小路步行而上,有一股泉水,名曰鸣弦泉。在鸣弦泉的左边,有一斜立的巨石。传李白曾在这里饮酒,乐而忘返,醉卧此石,故名“醉石”。另又有一说法,据说李白在此喝酒吟诗,醉后绕石三呼,把剩酒泼在石头上,李白醉卧石旁,巨石也跟着醉了,故又名醉石。醉石兀立溪旁,与附近山峰依而不连,形成别具特色的景观。
6 J2 c# X' \7 c( c3 m* x- {* a
( H6 U9 H. A# W* z; Z  醉石旁另有洗杯泉一景,泉水自石壁淙淙而下,岩上有石,极似杯盏,岩下有潭,清澈见底。传李白在此饮酒赏景,于泉中洗杯更酌,故名。7 o3 f  u! c& q: k

+ Z* w6 K; y8 S# {+ r! G. R  安徽通志馆《黄山金石表》中确切记载“鸣弦泉”、“洗杯泉”皆为李白当年游山手迹。迹因人重,人因地传。七百七十多年后的明嘉靖六年,当时的徽州呈坎制墨大师罗小华等5名文人追慕太白当年黄山的游踪,提酒相约来到鸣弦泉,畅饮欢歌大醉,并题刻于“醉石”之上。“醉石”二字高1米余,宽2米,字径1米,行书体,自有一股苍劲之力,让人联想起李白逍遥洒脱、飘飘而立的风姿。明人谢肇制有诗赞道:“危石拱天都,临溪卧绿芜。醒须徽雨解,欹籍古藤扶。苔壅时深浅,云生乍有无。夜来人散起,多月一峰孤。”当代沈茹松亦有诗云:“长安何必酒家眠,洗耳宜凭三叠泉。得白鹇山顶放,不防醉卧梦琴弦。”4 ^5 y' R8 Y5 I4 ]( l
9 i2 o! }* I+ f8 I% T- ^( ?
  醉石当然只是拉开了李白与黄山缘份的开端,更多的黄山美景,在李白的寻访途中还将一一展现,而李白吟诵的那些诗句不仅惊艳了世人,也名扬了黄山。; d# q" m& g- M! g; u& w
" ?* K( b3 b# \7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