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阿修罗

0
回复
105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0-12-25 20: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修罗,是梵文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等。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不酒神。它们是佛国六道众之一,天龙八部神之一。说它是天神,却没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处。说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说它是人,虽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恶性。因此,它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界于神、鬼、人之间的怪物。
  `3 @" `7 d9 }5 C% {& R" b- _5 K/ @3 u- V  F7 w
佛经中的阿修罗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罗王:一个叫婆雅,意为勇健,是阿修罗与帝释天作战的前军统帅;一个叫罗骞驮,意为吼声如雷,亦名宽肩,因其两肩宽阔,能使海水汹涌,啸吼如雷鸣;一个叫毗摩质多罗,意为花环,其形有九头,每头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个叫罗睺,意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罗王都统领千万名阿修罗,称为阿修罗众,或称阿修罗眷属。佛经还说:阿修罗男,身形丑恶;阿修罗女,端正美貌。8 E' l8 z3 p; d/ ]$ V
" c. ?! k" t6 m! i, O; r: ~$ X( E
由于阿修罗王众多,其形不一,阿修罗王的形象,也有多种说法,有的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须弥山四倍;有的千头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须弥山;有的三头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体相。这些形象都难表现,画家们往往画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双足立大海,身越须弥山。
( w8 a' Z( x! p8 D8 v* |% P/ k/ ?" m& M5 X" M
佛经中有关阿修罗王的故事传说很多。敦煌石窟中除了经变画中的阿修罗王画像外,还有很多单独的阿修罗王的画像。其中最早、最高大、最完美的是西魏第249窟中的阿修罗王变相图。阿修罗王的形体和图中每一神怪、人物、建筑物几乎都代表一个故事,约有十几个故事。现选几个比较生动的故事讲述如下。) n9 S, N6 u* n

6 a) d' _1 v" K( J2 ^; e+ g$ m1.阿修罗王身形高大的故事
; A: l" \( l" ^4 N( u# d) K1 J# T# Z% r$ ]& @
《杂喻经》中说:阿修罗王的前世曾是一个穷人,住在一条大河边,经常过河伐薪担柴。大河经常发山洪,水深浪大,他曾数次被河水淹没,幸而生还。一次打柴人渡河担柴,身没急流,无所救持,随浪漂转,即将死亡;奋而挣扎,幸而又出水得救。+ y  W' y8 O# f7 [" G
# ?+ ^* `3 y) @, Q& B: T4 y
此后不久,有一位辟支佛〓化为佛门僧人来到打柴人家门口,化缘乞食。这个打柴人看到佛门僧人来到自己家中,感到十分欢喜,竭尽家中所有食物,设斋饭供养。辟支佛吃过斋饭后,将食钵扔到空中,腾空而去。打柴人看到十分惊异,面对辟支佛的去向,向天发誓:愿我来世,身形高大,一切深水,无能过膝。由于这个因缘,打柴人得到福报,身形巨大,四大海水,不能过膝。立大海中,身过须弥,手据山顶,向下观看忉利天宫。
& D* i4 w2 u* M* C& t6 \) |* _- D
图中巨人,“立大海中,水不过膝”,“身过须弥,手据山顶”就是阿修罗王前世为打柴人时所发的誓愿。; l) v2 A! o) A, w; n
5 [( m. J4 z9 ?& e3 V
2.阿修罗王多目多臂的故事1 N! l+ f( ~# Y3 O! L. Y
5 [- k  y$ ^, U5 y  p' }
在《观佛三味海经》中记述:在宇宙劫初〓之时,火起一劫,雨起一劫,风起一劫,地起一劫。地劫成时〓,有一位名叫光音的天神,飞行到人间,在大海中洗浴。由于在水中洗浴的缘故,四大〓精气便入身中,身上触水感到十分快乐,因此情不自禁地将精子流到水中。八面之风,吹来吹去,将这精子吹入淤泥之中,自然生成一卵子。经过八千余岁,这卵子破裂,生出一个女子(即阿修罗的母亲)。其身形青黑犹如淤泥一般,有九百九十九个头,头上有千眼;九百九十九口,一口四牙,牙上出火,犹如霹雳一样;二十四只手,手中拿着一切武器。其身体巨大,如像须弥山一样。一次,她到大海中,拍水自乐,有股山风吹到大海上,水精便入她的身体中,由此便怀身孕。经过八千岁之后,生下一个男儿,身形巨大,是他母亲的四倍。生有九个头,一千只眼睛,口中出火,有九百九十九只手,八只脚踩在海中,海上发出巨大的声音。名字叫作毗摩质多(花环)阿修罗。此类鬼神只吃淤泥和莲花藕根。
' A  _6 V3 G! j9 r$ D4 B2 j$ x9 [
+ ~: s7 U5 o% w5 ?* m4 ]5 P# k3 i在《长阿含经》中也有同样的记述:阿修罗王的母亲,在大海之中浮游洗浴,水精进入身中,生下一个肉卵,经过八千岁后,肉卵破裂生出毗摩质多(花环),身有九头,头上有千眼,口常出水,手有千只,缺一只,而脚只有八只。+ m( o0 U& A7 O) k' O' L: |2 k

/ U" k1 e- o/ ?: h- A1 x* h' r: b敦煌石窟经变画中的阿修罗王,多是三头六臂,或是一头三眼六臂,第249窟中的阿修罗王是一头四目、两足四臂。九头、千手、八足的阿修罗王是无法画出来。画出来也没有美感,不知是什么怪物。古代的画师只能借鉴以少代多、对称完美的传统方法,给人们创出一个高大、对称、完善的阿修罗王的形象。据敦煌研究院贺世哲先生的研究,第249窟中,阿修罗王一头四目、两足四臂的形象,就是表现上述故事的。* X4 c& f& A4 q2 G7 M

- |0 A% V8 T3 f1 J% Z3.阿修罗王手障日月的故事9 I( i) S' G* ?' y% `

5 ~$ R- E3 x7 D8 g: k2 v! x, P在《正法念处经》中,记述了阿修罗王两次手障日月,造成日蚀月蚀的故事。& I) ~1 k, q- G5 W8 H6 n

! x- E4 {! ^! R, V: N" E9 }; y# |4 K第一次是这样记述的:天帝的怨敌住在大海的底下,名叫阿修罗。阿修罗有两种,一种是属于鬼蜮道统管,一种属于畜生道统管。鬼蜮道统率的阿修罗,妖魔的身形,饿鬼的恶性。有天神一样的神通威力。畜生道统管的阿修罗住在大海底层,须弥山侧。阿修罗民众生活在大海底层八万四千由旬④的地方,它们的生活居地,分为四处。第一处地处海底二万一千由旬。这是罗睺阿修罗王所统管的居地。这位罗睺阿修罗王在欲界〓之中,身形变化,可大可小,随心所欲。但它身形威力的大小,常常由人们行善和不行善来决定。0 S8 M; {* t% W, v# h4 P
% x7 I* |. i( k( Y( U6 o
一时这位罗睺阿修罗王心中想起:“我应当观看怨敌帝释天主的游戏极乐之园,看看他是怎样同天宫玉女欢娱,恣意享受的。”
; ?/ m3 g. p- I
# S# ]9 k1 _( r阿修罗王这种念头一产生,立即美饰庄严自己的身体,把特大的青玉珠、波头摩珠、光明威德珠,还有金玉五色赤珠,戴在胸项,又将青、赤、黄、黑等艳丽杂色的衣服穿在身上,做为甲胄,全身珠光宝气,光芒交映。此时,阿修罗王身形变得巨大,如同须弥山一样高,遍身珠宝,光芒万丈,大青珠放出青色光芒,其他黄、红、黑宝珠亦放出各自的光芒。阿修罗王看到自身光彩耀目,便产生高傲自大之心,自我吹嘘:“天上地下,没有一人能与我相比。我要让天宫玉女和所有阿修罗美女敬爱我身。”8 B# Y/ V# e2 h) t  d. `* ?

: ?) ~/ w% V3 r5 a3 o, E阿修罗王说完后,便从王城走出。他的王城,名叫光明城,纵广八千由旬,城中有数不尽的花木宝林,清泉浴池,各种莲花。阿修罗王采摘鲜花,做成花环,戴在头上,身上涂抹名香,散出芳香之气。阿修罗王从王城升起,要到天界去观看帝释天主的娱乐之园。
2 o- r; D' B1 T# k4 j5 L+ B
+ s$ \8 k1 @3 |! b' _, d; B+ {: a+ y此时,如果世间之人,不行正法,不孝养父母,不尊敬僧人和婆罗门长者、不依法行,不奉三宝,不观善法,天界的诸位天王和天神、天子的势力就会全部减少。四大天王〓辗转相告:“全都躲避逃逝,恐怕狮子儿罗睺阿修罗王犯上天宫,来杀我们。”, j0 U9 |3 Z) |! D" ?3 f+ E1 b

1 O/ W5 m. [5 H如果世间之人,修行正法,孝养父母,敬事师长,供养僧人,尊老爱幼,一切天王、天神、天人的势力就增大。此时,四大天王用各种宝衣庄严其身,涂抹各种名香,来到天空。天上就会如雨落下各种宝刀利剑。一切天众,心生喜悦,来到须弥山侧,发出大呼,犹如雷鸣。; m% u5 l/ E+ \5 C9 A
3 y! ^$ a1 O( D) T- D, V, N' ?
阿修罗王只听天空声震如雷,却不见天王天人。想进入天界,观看天王的林园。但日轮天子的千万道光芒照在阿修罗王身上所戴的宝珠上,珠光闪耀,眩目难睁,使阿修罗王无法看见诸位天王的极乐之园。此时,阿修罗王十分恼怒地说:“日轮天子用日光耀我目,不让我观看天宫玉女。我就用手掌挡住日轮天子的光芒,要看一看天宫玉女的可爱美貌。”
& P4 U( X* ^7 u$ o* T$ r/ G5 Q5 E6 m
' ]& E5 Y5 E8 B' G8 M' ]+ t! }阿修罗王说完之后,立即举起一手,挡住了日轮天子发出的光芒,立在大海之中,海水只淹到了阿修罗王的腰间。身上的宝珠发出了青、黄、赤、黑四种光芒。
6 U( ^! n! [8 [1 r% R
+ v/ p. G' A, j- i阿修罗王以手障日,人世间那些奉行外道邪见的论导师就发出了各种邪见异说:阿修罗王蚀日,天中才会出现赤色黑色。并以此凶吉,推算人的寿命。那些不识宿业果报的相师,也发出种种预言:有的说,日蚀之年,人间丰收;有的说,日蚀之年,人间遭灾;有的说,日蚀之年,必有凶祸,王者崩驾;有的说,日蚀之年,必有吉庆,当出圣人。
# ~+ I/ r& @. e* \5 N  B$ u2 K0 l8 n. `, I, O0 ?$ R& r8 C
当阿修罗王以手障日后,看到了诸天王的园林宫殿,清泉浴池,游乐之处。帝释天主见到了事已如此,就下令各天王天子,庄严宫殿,命令各天王天子用各种珍宝、天衣装饰其身,要与阿修罗王争斗相战,决一胜败。6 N0 g; _5 S* @' j* y
6 ]6 m5 y5 S9 U/ @% c+ `
罗睺阿修罗王看到天王天众如此神威,气势迫人,自知不如,急忙归还自己的宫城。& m, k+ f# r2 |: V' K) B7 l4 W
! ^% N# K/ V8 p1 _, U4 T
月蚀又是怎么回事呢?《正法念处经》上说:阿修罗王的一些眷属官员经常游行在大海上,常常看见月轮天女游玩在优陀延山顶,飘行在人世间,居住在毗琉璃光明之中,端庄美丽,胜于天宫玉女百倍。这些官属便到阿修罗王宫,对阿修罗王说:“大王,我们看到满月天女,端庄美貌,强于天宫玉女百倍。”
5 n) I! G6 v' S1 c' N' K& t5 ]9 S0 H8 p7 u
阿修罗王听完此话,便生爱慕之心,想即刻看一看这位月轮天女。阿修罗王便用无数宝珠、宝衣庄严其身,以手障日月,像观看天女一样,观看月轮天女。阿修罗以手障月后,月光被遮,天空变暗。如上所说,人世间的邪见咒术师,即刻念出咒语:一切国土、村落、城邑,众恶速灭;一切人世间众生,众恶速灭;一切婆罗门中,众恶速灭。如果月光变成黄色黑色,世间的相师又作出如下预言猜测:有的人说,月蚀之年,人间丰收;有的说,月蚀之年,人间遭灾;有的说,月蚀之年,必有凶祸,王者崩驾;有的说,月蚀之年,必有吉庆,当出圣人。有的说,月蚀之年,必有兵刃,起于国境;有的说,月蚀之年,必无兵勇,天下太平。这只是人世间的说法。而在瞿陀尼、弗婆提、郁单越〓三大洲随着方位,发生月蚀,但无各种邪见异说。0 p. s* f/ Q: v4 t% f

6 D$ S4 b% n  ]+ A' Z由于这个缘故,月亮被掩蔽,名叫月蚀。又由于阿修罗王前后两次掩蔽日月,发生日月之蚀,天降大声。7 C; V6 A; a5 }; \
8 B) f' ]8 J. `0 ^( B* y  H( }
第二次是这样记述的:阿修罗王住在大海之下,一次他的官属对阿修罗王说:“大王,帝释天主住在须弥山顶善见城内,坐在善法天宫,诸位天神天人功德无量,五欲具足,眷属天女围绕,极尽享乐,欢娱无比。帝释天主是天界之主。大王现在也是我们所尊之主。大王威力巨大,神通亦能战胜帝释天主,可率领我们攻打帝释天主,夺取他的善见城。”% V" l1 ?. M% n9 W  V

: e6 a# w# ^+ d阿修罗王被官属们挑唆,立刻恼怒,奋威纵怒,率领阿修罗官属、文武大臣、将相、士兵,从海底光明城出发,吼声巨大,犹如雷鸣。- {$ @. @0 }  k

5 I7 ?$ v! [; B& F9 }4 r此时,人世间各国的相师听到天界的雷鸣之声后,说:“天兽下凡,才有此征兆。”他们作出各种各样的预言猜测:有的说,此年丰乐,人民安居;有的说,此年灾荒,五谷必贵;有的说,此年必凶,王者崩亡;有的说,此年吉庆,灵应嘉祥;有的说,此年必祸,兵起境内。有的说,此年太平,无有大变;有的说,天降神威,必有感应,清洁设斋,拜神求福;种种预测,不可尽言。- }5 [! u6 s/ ~6 I; T0 P$ D% l

0 Q( i% Z' I: D& @: j2 W, j阿修罗王率领官属将士出城,忽而想到:我身上的日月宝珠应当留在城内,为我的子孙民众照明。如果没有宝珠,城内就会无光明。天界也是这样,有日月天子,才会有光明。如果没有日月天子,天界也会黑暗,就如冥间。我宁可掩蔽日月,令天界黑暗,也不能使我的城中没有光明。
, O. o' k: O5 ~& X3 ?7 M- D- j" \$ d/ [+ A( Q
阿修罗王这样一想,从光明城纵身而起,即用一手障日,一手障月,使日轮天子和月轮天女的光明不照人间。
6 @2 ~) M. @4 X& w3 I# p
$ ], j! P) d! {8 k9 [+ R此时,世界的愚人、各国的相师看到月日相蚀,便做出各种凶吉灾祥的预言猜测。如上所言。
2 s4 m% G2 g+ ], ^/ o. S+ u8 e3 y( p# W7 v. s
阿修罗王障蔽日月光明后,又用一手按在须弥山顶,要和帝释天主战斗,决一胜败。但阿修罗王毕竟是畜生道的劣神,缺少智慧勇气,见到帝释天主、天王天人庄严神威、气势不凡、威德光明,心中立即疑虑后悔,没有再战之力,带领自己的官属将士,归还海底,回到光明城里。, z% d1 Y9 l8 B

) c$ ]" w6 V" x: \3 F$ c这是阿修罗王第二次障蔽日月,使日月相蚀,天声震吼。1 r8 w  [2 C( e1 }

6 h$ k6 |5 p8 k第249窟阿修罗王图,和其他经变画中的阿修罗王的形象,最大的特点是立于大海,双手上举,一手托日,一手托月。这一形象就是上述故事的具体表现。
# [; m6 G/ O% k/ l" ?4 ^) Y
, ]5 I: ?" W4 m4.阿修罗王与天争斗的故事
  b8 R* R) O) E+ V0 U) ?4 b1 A) C4 q% a. b% g% p
阿修罗王是佛国天龙八部护法神之一,又是一位好战的恶神,佛经里记述阿修罗王与帝释天主争斗的故事很多,现摘录三个情节丰富生动又与第249窟《阿修罗王图》有关的故事译写如下:
5 C" a4 a* D; K2 s- L- }
8 S/ i6 x( p5 R# P在《长阿含经》中记述:有一位大阿修罗王,名叫罗睺。住在须弥山之北,大海之底。海水浮悬在他宫殿之上,四面的风护持着宫门。他的王城纵广八万由旬,内外七重城廓,高达三千由旬。金城银门,园林清泉,众鸟合鸣。他的身形高出须弥山一万由旬,高达二万八千由旬。每月十五日,到大海中化现巨大的身体,海水只淹到他的脐下,头却高出须弥山顶,手障日月。日月天子见其丑形,惊恐害怕,不敢出来,所以天地失去光明。
; ^+ Y5 x7 _' I& R" _% Y4 R$ {, G3 j6 _
在阿修罗王游乐观赏大海和须弥山时,有一股自然之风,吹开了天宫之门,此风吹地地净,吹花花开。阿修罗王的五位大臣,第一名叫捉持,第二名叫雄力,第三名叫武艺,第四名叫头首,第五名叫摧伏,护卫在阿修罗王的前后左右。阿修罗王看到天宫之后,心中忽而想:我有这样大的威德神通,力大无穷,又有这么多的文臣武将,为何处于忉利天宫之下,日月诸天神在我的头上来往行走?我一定要捣毁天宫,取日月作我的耳珰〓。
% e8 c8 k4 o5 Z
1 j0 b4 b7 M) r# _( X/ {1 Q大阿修罗王越想越愤怒,决心与天战斗。便命令舍摩黎和毗摩质多两位阿修罗王,以及诸大臣武将,各备兵马武器,前往天界,与天开战。9 ?1 {& P+ a' Y: P& T: n- z

1 o, W( ~1 l. \$ ~8 q当时阿修罗王的部属难陀和跋难陀大龙王首先出发,用龙身缠绕须弥山七周。须弥山立刻山动云布。两位龙王又用龙尾拍击大海,掀起重重巨浪,汹涌的巨浪盖过须弥山顶。" C, ]1 N: m% {
. }$ z" j9 T9 |) C5 e5 i  z
忉利天主见此情景,便对天神天人说:“阿修罗王又要与天开战了。海中的诸位龙王,伽楼罗(金翅鸟王)神、持花常乐二鬼神,你们各持武器,率领天人先同阿修罗王交战。若是不能取胜,就奔向四天王宫,不得让他反上天宫。”忉利天主先报告给了帝释天主。帝释天主又通报天宫诸王,阎罗王,他化天王,无数天王天神,天兵天将和各海的龙王都到帝释天宫集中。帝释天主命令说:“我军要能取胜,一定要活捉阿修罗王。把他五花大绑带到善法堂〓,让我看看他。”
8 ~4 c: _; }6 v5 @6 m# R! P/ y! A6 Z9 T. ^) v0 B, L
大阿修罗王也对他的文臣武将下令说:“我军如果能取胜,一定要活捉帝释天主。把他五花大绑带到七叶堂〓,让我看看他。”2 g0 K# x( V8 q0 j4 d

4 m1 I% g, F2 V$ I" O& n两军大战,兵刀相接,互相厮杀,但无伤亡,只是被击中者,感到疼痛苦恼。此时,帝释天主现身变化,身形巨大,头有千眼,手执金刚杵,头出焰火,向阿修罗王奔来。阿修罗王的官兵见到后,恐惧惊慌,不敢再战,纷纷逃奔。帝释天主率军乘胜追击,阿修罗大败。天兵天将活捉了阿修罗王,押解到了善法堂。
6 b; a3 ?# a) [5 k8 K' |: U# F' p
5.阿修罗王为女争宠的故事
9 {" N7 V1 ]5 b5 z7 N/ p9 f; c& b# m# B: ]
《正法念处经》上记述:毗摩质多(花环)阿修罗长大之后,在海上游行,看到天界诸位天王天神身边都有美貌的玉女围绕,尽情地娱乐。便回到宫中对母亲说:“天王天人都有伉俪成双配对,为何我孤单一人,没有美女相配呢?”2 R3 M3 X4 J  j8 c, _
. y3 v. i# W7 Q1 U  o5 r( }: w8 {
阿修罗的母亲说:“大香山上有天神,名叫乾达婆〓,这位天神有一个女儿,美貌多姿,如花似玉,她的肤色比白玉还洁白,身上的毛孔里都发出美妙的音乐声。我想为你聘娶她,不知能否达到你的心愿?”  r0 o" ~8 @% @0 }: |( ~
3 N3 V' i1 m/ G2 }, P
阿修罗听后,十分欢喜,对母亲说:“那就太好了,希望母亲很快前去求亲。”
" H" a$ ~" m( w8 K8 A/ i8 \" h) n) E" e* h$ v1 r
阿修罗的母亲来到香山,对香音神说:“我有一个儿子,威力自在,四天之下,无人相比。你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能嫁给我的儿子吗?”
+ V! \8 o* r' P7 U, L2 E9 f
! s$ |: z0 W  w% b4 D香音神的女儿听说后,十分乐意。便随阿修罗来到阿修罗王宫,双方结婚,成为一对恩爱夫妻。过了不久,香音女便怀身孕。经过八千岁之后,便生下一个女儿。其女长大之后,出落得端庄秀丽,美貌姿容,天上地下,没人可与她相比。3 g" D+ L7 P8 E
0 {6 \, r1 z' s1 x
阿修罗看到自己的女儿如此美貌,可闭花羞月,宠爱无比,视为掌上明珠。
1 N2 k- ^3 {* P3 A" I* o: e7 u0 o. z2 V
天帝释主听说阿修罗王有一美貌无比的女儿,就派天神向阿修罗王求婚,愿娶他的女儿做王妃。
, M2 i$ {- Q% {5 J( @% s; R% p4 a& P
天神来到阿修罗王宫,向阿修罗王说明来意。阿修罗王对天神说:“帝释天主如果能让我坐七宝宫殿,我就把女儿许配给他做王妃。”: m$ {0 T$ Y3 k4 ~

! d1 X. c* g# a# h/ d帝释天主听过阿修罗王的回话后,立即脱下宝冠,扔入海中,变为宫殿,以修行十善的功德,使阿修罗王坐上了七宝宫殿。阿修罗王欢喜无比,同意把女儿嫁给帝释天主。帝释天主乘坐六种宝车前往阿修罗王宫殿迎娶阿修罗女。又把阿修罗女迎至善法堂上,正式封为王妃,赐名为悦意。: @$ @+ o' M0 |# V6 F/ {( C3 w

5 `. K2 ?& @7 \' h天宫的诸位天王、天神、天人看到悦意王妃后,没有一人不喜欢的,大家都说:“这样漂亮的美人,我们从没见过。”% j8 B/ r$ d3 q2 F, w! d8 w4 P

% n  J2 v; Y) K2 B看到她的人是视东忘西,视南忘北,连身上的毛发汗孔都生喜悦。3 S: Q  n1 z# H# Q  q
( N1 [3 r) B8 x! ]3 M) l0 R
一次,帝释天主到欢喜园里,和天宫玉女在清泉中洗浴,玩乐嬉戏。悦意王妃看到这一情景,心中立刻醋意大发,妒火顿生。暗中派遣五位夜叉鬼前往阿修罗王宫,告诉父王:“现今帝释天主已经变心,不再宠爱女儿。常与天宫玉女在欢喜园浴池中嬉戏欢娱。希望父王替女儿做主。”! [% ~! O! S2 I/ ]1 a
' n0 Y6 w& ?8 n+ V. ^
阿修罗王听过此话,心中气愤无比,立即率领部属四兵〓前往天界,攻伐帝释天主。阿修罗王以自己巨大的身形,立在大海,占据须弥山顶,九百九十九只巨手,同时俱做,震撼善见城〓,摇动须弥山,四大海水,一时浪起波涌,惊天动地。
; j; ~3 R, E, l! N- h' R
# @3 E& K0 R) N% x# L6 z1 _) |帝释天主见此情景,惊慌害怕,不知所措。此时,宫中有位天神对帝释天主说:“天主不必惊慌害怕,过去佛陀曾传授你般若波罗蜜咒经〓,只要天主诵念此咒经,就会催伏阿修罗王的神将鬼兵。”
$ Y" @/ y2 `+ w* q& ~% z& c" E: O& Z+ k1 m7 l  ?6 O
帝释天主听后,立即升坐善法堂,敬焚各种名香,发大誓言:“般若波罗蜜咒,是大明之咒,是无上之咒,是真实不虚之咒,我持此法,当成佛道。能令阿修罗王兵众自然退散。”
8 W$ y2 @1 ^2 C- X: l" w3 }! B- K. v
帝释天主发誓念咒之时,天空突然出刀轮,由于帝释天主功德和咒语的显灵,千只刀轮自然而下,砍在阿修罗王的身上。阿修罗王的耳鼻、手足全被砍掉,同时落入海中,使四大海水变得血红,就如蚌珠的颜色一样。' E2 Q0 ]6 {! O: s9 ]

/ n) m; @( `6 o1 c( s& A* t# p阿修罗王惊恐万分,走投无路,最后钻入莲藕丝孔中躲避藏身。
+ z+ g# M9 _7 C% t6 h6 Z" k: P/ `% F
6.阿修罗王拒不嫁女的故事
! I( M$ u7 l" g
, Z7 ?9 m+ N' Y$ [在《譬喻经》中还记述了与前一故事情节大同小异的故事:过去世时,有一位阿修罗王,名叫罗睺(障日),生有一女,端庄秀丽,美貌不凡,十分奇特。女德六十四种,无不俱足。口中说话,吐出的气味犹如优钵罗花〓的芳香,身上毛孔发出的气味,胜过牛头栴檀〓的香气。面色红润,肌肤如玉。见过她的人,没有一个不喜爱的。# K% G2 e) l' z% w. r2 Y
% O2 p9 k/ x3 v8 c: D
帝释天主听说之后,心中思念:“天宫中玉女虽多,也十分端庄美貌,但没有一个可与阿修罗王的女儿相比。如今我要调集天兵天将,攻伐阿修罗王,夺取他的女儿,做我的王妃。”) A7 D4 L0 G+ K( H

) l* T1 ?2 l: ~, h& V帝释天主决定之后,召集诸位天王天神,共同商议此事。诸天王对帝释天主说:“此事可行,但先派乐神手执九十一弦琉璃琴,到阿修罗王宫,弹琴歌赞天王天人,享受极乐之情,愿娶阿修罗王女儿为王妃,如果他不答应,我们就用武力夺取。”
, w6 u1 N. V  p* M  F4 o" |: I& p3 {7 }: p1 g
帝释天主同意各位天王天神的建议,便派遣乐神般遮翼〓携带乐器,严驾起程,前往阿修罗王宫。到达之后,先弹琴歌赞天人之乐,后述欲娶阿修罗王女儿之意,并对阿修罗王说:“如果不把女儿嫁给天主,天主将率天兵天将,武力夺取。”
3 `: B# T# p5 Z4 a# C
( P1 ^5 j0 o3 ?! ?# F$ l7 q阿修罗王听说后,气愤无比地对乐神说:“你去告诉帝释天主,我有巨大的神通和强大的兵力,足以和天兵天将对抗,想夺取我的女儿,是办不到的。”
' D9 L$ `9 s) I" D. p/ e# U- p. l7 ^( @0 d0 Z, M7 F/ A
乐神般遮翼即刻返回天宫,向帝释天主汇报了阿修罗王的回答。# Q. i- I& W1 {# P1 j9 j' P' `

' z2 d! V8 {: f阿修罗王调集兵马,来到须弥山侧攻打帝释天宫。先毁坏曲脚天宫,后又毁坏风天宫、马天宫等天界的各种宫殿,乃至四大天门。
3 ^' G1 h* `* V$ f
$ \8 D- _6 I: _( ~  Q" r7 b帝释天主见阿修罗王气势威力,不可阻挡,突然想起仁王护国经咒。此咒一念,阿修罗王的兵众,渐渐败退。阿修罗王将残兵败将引入拘郗池〓莲藕孔中。5 z* {' m8 e' o
* N, I6 {  D0 W; j2 o4 X! S
帝释天主从四大天门出兵,乘胜追阿修罗王。所到之地,只见满地是刀枪弓箭,却不见阿修罗王的一兵一卒。帝释天主率兵直入阿修罗王城,只见城中有数千万阿修罗女和眷属,却不见阿修罗王。帝释天主就把这些阿修罗女和眷属全部押解到忉利天宫。
$ F9 c% o+ Z5 B* b4 j$ U8 ~+ @  ?1 m9 b4 H0 I
此时,阿修罗王和大臣武将来到天宫,哀求归还自己的臣民眷属,对帝释天主忏悔乞求地说:“我等愚迷无知,不认佛弟子神力巍巍。我等先祖也曾奉信如来佛法,闻听佛有八戒,不取他人之物。今天天主将我等眷属全部带到天宫,这不是佛弟子应当做的事。”
) Y* E, x, g( {+ ^. v  H9 o9 }# ?1 t
帝释天主听过阿修罗王的话后,心中不乐,有所思量:“我宁可把阿修罗王眷属归还,也决不能违犯佛法戒律。”
* O* ?6 h0 U/ W& [0 a2 c  j: v
+ k6 z6 E. o. ^8 @4 F$ S帝释天主这样一想,立即把阿修罗女和眷属送还给了阿修罗王。8 I# u4 D" t3 u- T( U

& x- I7 i* ~8 X# ]+ Z" @此时,阿修罗王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奉献给帝释天主为王妃。帝释天主也把天宫最甜美的甘露美酒作为回报,奉送给了阿修罗王。从此阿修罗王和帝释天主和好,共同修持佛法,三归八戒〓。[注释]
8 n( a' u0 t& x+ U- }7 ?7 v1 d: l, g. S
①劫初:佛教中的“劫”是一个很长的时空概念。即世界生成一次,毁灭一次,称为一劫,“劫初”就是世界刚生成时。
5 S+ N' N5 e! K0 |8 j% e  u( K3 p7 G' q4 J9 N% G* r
②地劫成时:佛教认为地、水、火、风是宇宙的基本元素。人身、动植物、世间的万物都是由这四种基本元素组合成的。经过火劫、水劫、风劫,最后生成地劫。地劫成时,就是大地生成之时。! Z0 `2 p* h7 R' w- G

2 e/ r) f" a5 n8 O③四大:即是构成万物的地、水、火、风四种基本元素。这四种元素能造就世上的一切物质,故名四大。据《俱舍论》中说:地大的属性为坚,作用为保持;水大的属性为湿,作用为摄集;火大的属性为暖,作用为成熟;风大的属性为动,作用为生长。$ \/ u8 u7 C" w8 ~+ z- z

3 w! ?! u/ t3 o+ D* r: k( F④由旬:古印度长度单位。相当于马走一天的距离约为60公里。
- @- Y" [- k" n2 ~7 q+ k( B3 g  y
: U3 A/ A' P# \  `⑤欲界:佛教名词。佛教把宇宙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在欲界中,众生有食欲和淫欲,此界为有情之住所。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均谓之欲界。
4 g% z: G- w6 E8 Y: i
7 {9 n3 b4 U* N# z9 G/ P: W  P⑥四大天王:是帝释天主的四员外将。在须弥山的山腰,有一大山名叫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峰,每一峰上有一天王居住,各护天下一洲。亦名护世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t4 V' D. Q: D
$ _/ P( s$ l  W, O! Y$ h* M
⑦瞿陀尼,弗婆提,郁单越:佛教地名。佛教以须弥山为中心,把世界分为四大洲。南方瞻部洲,梵文旧译“阎浮提”;东方胜神洲,梵文旧译“弗婆提”;西方牛货洲,梵文旧译“瞿陀尼”;北方瞿卢洲,梵文旧译“郁单越”。四大洲中,北方瞿卢洲最强胜,此洲人民寿命千岁,衣食自然。
% m2 b9 B6 g% t& ]2 R% A) K, u2 Z, T
7 _, M3 Y9 D7 ]1 M5 t+ P: y( E⑧耳珰:古代用金玉做成的耳饰物。如耳环、耳坠一类。
' l' l3 L; b( S  b3 v5 U3 ]
9 L% b* ~, S6 O⑨善法堂:佛教名词,是帝释天主的讲堂。在须弥山顶喜见城外之西南角。
' R8 U" \1 ^( N" Y. D
8 H! Z$ m6 n9 U⑩七叶堂:佛教名词,是大阿修罗王的讲堂,在光明城中。3 H, [( d9 `) Z

8 X1 Z2 O  W" D8 Y  w3 b- t  R$ u〓乾达婆:佛教天神。是天界的乐神,亦名香音神。不食酒肉,只食香味,全身发出香气。佛教天龙八部护法神之一。古代画家经过长期的创作,其形象已变成美丽的飞天。
1 k$ t4 g' ~3 J& h4 h4 j, R* `4 k. H2 M, d& Y: I, c- J9 ^  w
〓四兵:古印度把象、马、车、步四种兵种称为四兵,此文形容军队人马多。
" c/ E- Y& H" c" r# a8 e" O1 T! X! i( [! i) \2 C# u( _8 ^$ `
〓善见城:佛教界名。是帝释天主的宫城,有的经典中也译作喜见城。位于须弥山之绝顶。% Z$ ^( Q) S1 P9 J0 l1 J

" Q0 S. X+ w: R, Q8 f! k! _〓般若波罗蜜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为《心经》,此经末尾有大神咒和大明咒。还有一经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此经中有咒语,诵持此经,可免亡国之难。此故事所诵之经,可能是后者。; F( [& n9 c& D  v$ Q3 u

3 w6 y4 v1 w2 M; l1 g  R〓优钵罗花:即是莲花。古印度盛产此花,有青、红、白三色,纯洁而香,是佛教的吉祥物。
. q1 r2 z4 p0 Y5 d2 n0 O
& ]4 m  Q8 H& @5 _3 D5 B. C$ M/ F2 }〓牛头栴檀:植物名,香料树,亦称赤檀香。因产自印度牛头山,故名牛头栴檀。其香气浓烈,是名贵香料,亦为一种药物。
/ p1 U6 X8 [) U# R% I0 K2 ]# P8 }
4 f4 U2 z4 V$ V4 l〓般遮翼:有的佛经亦译为般遮于旬,是帝释天的乐神,在佛经中常弹琴歌颂佛德佛法。
; o. S$ n- H6 Q3 P# O, G; Y, g+ x, z. ~' D5 [# I. e% J7 s
〓拘郗池:天界泉名,其意不详。
8 F- L( K" F) f9 i1 t3 f" I5 B  C2 N% N/ Q+ G
〓三归八戒:佛教术语。三归: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表示对佛、法、僧三宝的归顺依附。这是佛教徒入教时的先决条件。八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睡高广华丽之床;不装饰打扮及观听歌舞;不食非时之食(即过午不食)。这是佛教为在家男女教徒制定的八条戒律。虽比五戒要求更严,但它不像五戒那样终身受持,只是临时奉行。多者几周、几天,少者一天一夜。受戒期间,过一种近似僧人的宗教生活。[附记]0 P9 `, q# m" j6 F

  Z/ }$ c8 t8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