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圣堂艾卜拜克阿爷的传奇经历
0 W- w* d' A) ?( m1 a! }$ m- q7 K8 R* @7 B1 a; L3 F+ Z1 l( j8 A
怀圣堂艾卜拜克阿爷,马海龙,经名艾卜拜克,为人耿直嫉恶如仇,不与世俗之人合流,人称铁棍阿爷,道号:满拉穆热什德 凡给热代尔威士热麦钻乃艾卜拜克 殷尚海里凡 甘德算拉乎 森热乎里额则瑟& z$ {3 q- N" J( O; X$ K% L
/ A, V# R5 h# o" P$ X 其经名道号含义简介:既一个学经出身的导师,一个贫穷的人、游士、他出生在尊贵的斋月,并在这一月穿衣挂帐,他是许多卧里们的头领、知感(满足于一切前定,从而受到真主喜悦,因他的祈求从不为自己而为大众,所以其祈求常得到真主应允,因此人们也喜欢让他做都哇向真主求济)的人,(而他尽可能,利用自己的能够)救助人于危难之中的人。* n# E8 Z" J: ~, z: T- F3 w
% k' w/ \1 B5 x) B' O, A; e
怀圣堂艾卜拜克阿爷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苏菲,他是一位有修持、有显迹的大贤、卧里。, o8 E. v% F: |( g; o
% z+ P& F: C7 D' o/ c& ? 大贤和奇迹说是伊斯兰教苏菲派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贤,是汉语的称谓,阿语称为“卧里”,复数为“奥里亚”,其全称为“奥里亚温拉嘿”,意为“真主的朋友”、“近主者”,一般又译为“贤者”、“贤人”,中国穆斯林又惯称为“真主的奥里亚”或“卧里上人”等,这些称呼和苏菲行持本身都有《古兰经》和圣训为证。! @* g/ Z) g7 }8 B2 B+ Y! D
% S* t5 w5 {' N2 p- P# |' T/ ?
《古兰经》中有“真的,真主的朋友们,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他们就是信道而敬畏的人,在今世和后世,他们将得佳音”(10:62-63)。圣训:“真主说:‘古图布在东南西北四处巡视,就象是太空中天体在周转’”。
9 J; m, Q& M. A B' g9 U7 E& M* l! u l" J7 q x+ G5 P. p: D/ F. @! q
苏菲大师阿布都哩嘎迪尔认为,苏菲贤人承载着圣人的贤品,它是圣品的一部分,他不但拥有外在的知识,而且是圣品的继承人,并且是出自圣门,拥有血缘关系的人,他们拥有内在知识,引导人了解认主的秘密,其它问题则是这一机密的外皮。
, w4 u9 J) `! K+ }- |, q( W1 L7 h0 M/ a
被各类穆斯林群体共同认可尊敬的伊玛目安萨里在《脱离迷误》一经中说:“苏菲之路最正确,苏菲的知识是知识的灵魂。”又说:“苏菲的道路是唯一通向幸福之路,因为苏菲的根源在于《古兰经》、圣训和穆圣(愿主赞颂并祝安他),要想伊斯兰在礼节上不陷入僵硬、呆板的形式主义,在信仰上不陷入繁琐乏味的教条主义,苏菲主义是唯一保障……”
9 ]' O( N+ U$ Z1 `) Q% v7 i+ R; r8 ?: `
一、艾卜拜克阿爷年谱# j; @4 N3 h. f3 t4 a$ C& ^1 {
' i; T# O/ R. E; z& f
1929年农历十一月十一,其父,穆罕迈德十五筛海三岗阿布杜里嘎第热,人称尕胡大,在与马步芳指使的十大阿訇的教争中,被杀害于西宁北小街(gai)。/ W+ M1 |2 `7 C) _5 m
" @ |( w- K: ?0 E- Y {3 j O; k
1930年正月十五,艾卜拜克阿爷出生于西宁索麻巷(hang)。2 F1 _9 F; h4 w) W
! B# e! J( _' \9 I
1930年5月,其母出走,改嫁西宁,后无音信,艾卜拜克留于亲戚家。1 j7 a( |/ h& e% ]% M% k' X6 a
5 Y1 W" Y' L. f9 S) z 1931年2月,十三个月时,被东关大寺掌学阿訇周阿訇收养。随后周阿訇妻及其大儿子病故,周阿訇生病,周阿訇视阿爷为克星,不愿再收养。. r. @* P; Y2 Y% i, P( u
+ n7 Z5 R5 ~, N: `9 Q$ v 1931年7月,从周家过继给全义拱北江师爷。随后江师爷得病。3 e/ ]+ E( ~* m0 F h1 H u9 o, X
6 y' v6 H; G' E+ o! ~& I
1932年5月,阿爷两岁零四月时江师爷病故,又被过继给一饭馆老板,武威人,人称凉州巴。随后,凉州巴生意日渐凋敝,家畜无故失踪,视阿爷为不祥祸端。$ N+ z' K% B8 Z! O. ]1 g5 ^
3 E3 k: e! K" i ^3 u& D1 W$ U
1934年5月,四岁半时,被凉州巴过继给一张掖的年轻佛教人士,此人不但食素,葱韭饚蒜等辛辣也不吃。在阿爷二十多岁时,将这人及其妻劝化皈依,并认为干父母,赠姓马,名马达吾德,马法图麦。% z. P3 u6 e4 v d& G% y
% t4 g7 N, y5 g! z/ ^: i5 g i
1935年,此时阿爷好玩,爱扒墙上树,有异能,可轻跳上房。冬,川甘交界处的郎木寺喇嘛认定阿爷为转世活佛,将他接走,继任此寺第36代活佛。" S1 W% y+ Y) f$ E5 h
; L3 U, [0 w3 ?! ]
1938年起,阿爷常在梦及幻境中看到一些头戴黑黛斯达尔(布巾缠头)身着准摆(白褂)的人,他们说:“你是穆斯林,你的教门是伊斯俩目,你的祖辈都是传教士。”多次之后,阿爷开始明确自己的穆斯林身份。4 i9 T. h: E9 C: h
* f; U* Z5 I# f$ I 1942年,红军刚过,国民军对甘南失控,回藏地方势力各自为政,1928年马仲英南下造成的甘南回藏矛盾激化。郎木寺喇嘛为防止兵扰,提前出动,把守各山口,寺里缺人,阿爷趁机出逃。途经若尔盖、青海河南县,同仁、尖扎、化隆到平安,历时九个月,途遇回藏兵乱,历经艰险。% X7 ]* B# v: v' `: |1 W4 t
, I' d! }% p6 A, l0 w% c2 A/ K 1943年,至平安找到大姐,其夫为脚夫,其公公人称兰州阿爷。新老之争还未结束,阿爷在其姐家不太安全,经停半月后又去西宁,无家可归,故居一处被转卖,一处被东关大寺占据。) b' F$ t! k8 }5 C" O C8 D
2 T" S9 I+ }7 o9 E
1943至1944年在西宁各拱北做杂务度生。
9 P7 ^7 F! f# p. [2 y
8 f" Z, X# u# w' B! n Q 1944年初,在亲戚的建议指导下参军,入马鸿宾部,驻宁夏中宁。因聪明伶俐,人称尕机溜。
! l. n4 A% u2 h# D, _9 }; Q% X; m) |- o& G
新兵娃娃尕机溜感知马鸿宾手下行处长有谋反夺权之心,遂不问黑白将其制服,一肘致命。马鸿宾气急败坏,掏枪要杀阿爷。马鸿逵母亲大太太阻止,让查明事实。
0 L E2 H, @' h2 r3 U+ [
2 d7 | n. x9 h6 H7 K 经查,行处长私处有勾连名单,谋权之罪属实。马鸿宾不服,余怒难消,称阿爷为祸害,百般刁难。大太太顺其意,也称尕机溜是个祸害,出面将他转至马鸿逵手下。
9 m$ N9 N) C7 I# v; ?
3 b" G# R5 p9 {$ M1 o- s' Z( G2 e 1944年夏,至马鸿逵手下,鸿逵问:“听说你本事很大,你都会些什么?”阿爷回答:“会做饭,会裁缝,会顺主顺圣顺长官,做任何事情。”鸿逵说:“海原好久没下雨了,你能请雨吗?”阿爷答应,至海原王街,又称西大山东大山,请雨成功,连下三天。六月,阿爷任班长,七月任排长。
; g' c) U# ]) H: \" J) A9 U
! H& w. o& a& {! H9 V6 m- x+ N 1944年冬,新疆政权交接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西北五省军政要员全部出席,紧接着清点盛世才的兵营。1945年在喀什举行总结大会。期间阿爷以警卫身份随从马鸿逵马鸿宾马鸿齐,一起拜见了喀什道堂导师艾哈迈德霍伽,服侍三马和艾哈迈德霍伽及其儿子阿卜杜里凯里姆霍伽两位导师。(有两张照片为证)在三四天内为导师赶制衣物多件,受到喜悦。
# g3 Y! ~$ \6 S M( ]9 C1 E
+ _" [6 @$ S, F; X$ m0 m6 V 1945年秋,以兵饷及马鸿逵的资助赎回索麻巷故居及东关大寺附近故居,置两处家业,结婚娶妻西宁(城东)南庄子人,小阿爷一岁,1973年去世。% m2 G1 k5 F1 ^1 b$ U
0 L/ \& W0 E, e, \# E0 W: p9 L4 n7 e 是年日本投降,国共合作瓦解,暗中对抗已经开始。. W$ `- m+ `0 J* m% ?, q( @ [
$ ]! p5 ^# O2 J% ?9 P 1946年,七月升任营部连长,八月任骑兵团长,九月任营部营长兼骑兵团长。与马鸿逵秘书兼女婿白爷一道率军,至西安附近与彭德怀部交战于上桥、黄桥、上湾、大沟等地,历时四月。因国共还在表面和谈当中,内战还没有正式开始,战事也并非受蒋介石之命,只是马家军自保的策略,所以规定不许斩俘主帅。彭部以少量兵力应战,轻敌,几乎全军覆没,彭帅少量警卫突围撤退。马部也乘胜而归,途经庆阳、韦州、吴忠、灵武至银川。- }* X: o6 x* T
$ W% U& p F% a& v: Z* J, ^ 1947年初,未作暂留,又有任务,阿爷与白爷一起率水步骑三兵沿黄河向河套进军。提前三天赶到包头,与徐向前部遭遇,于城郊高庄附近激战四月有余。徐部轻敌,只以少量精锐部队做前锋,加之长途跋涉根基不稳,马部以逸待劳侥幸得胜。自不量力,趾高气昂不知全国大局已定。
$ n/ `% _1 k" i' `# z' x5 h2 \" K
+ P7 [* i( w3 H! L- n' a8 e 他们一路劫富济贫,开仓放粮,得到百姓的支持,一路留兵把守,更换地方官员,收编地方武装。途经包头、包机、于临河滞三月,又至三十工滞半年。: ?( g6 I8 ^! W; n
+ R( @! M! R. ^; A 他们劫掠的大户一般都是天主教堂,这些教堂的组织形式类似西道堂,注重发展经济,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不同的是这些天主教堂,不但经济实力雄厚,而且自备武装。, d2 \6 B h: f5 S0 _0 x; u$ c
. m, m6 b4 O& i \8 r0 e 1948年8月至乌达、乌海,白爷有据河套自立之意,他们没有直接回银川,绕道阿拉善左旗,欲从贺兰山包抄以图大计。此时才知他们西撤后,徐部一路追踪,将他们的地盘轻易解放。
8 i+ l0 g' ?" g4 A( G2 A1 j c0 |4 _5 h. k+ g+ ^9 P; P3 y
解放军已经从河西走廊,河套地区以及陕甘边区对他们形成三路夹击之势,他们进退两难。他和白爷的意见出现分歧。9 Q+ A/ A7 l; ~' c( Q' [9 ?
+ u5 ?" _' @) c8 e ~- b 1948年9月,他在阿拉善右旗(六原)城头做简短讲话,做嘟瓦衣,宣布解散部队,各奔前程。白爷带少量支持者翻越贺兰山,后经银川到达老家同心,被捕,入狱二十年。1 {& [$ q8 r% n# a8 M1 c) }; d
8 @/ k7 Y/ J' E: \9 a- t
阿爷与不愿离他而去的韩阿訇(名撒立哈)、行二哥、马德林等多人一起装病装哑向西逃亡,经头道河、二道河三道河至哈密,历时三月有余。
' R! m, F. o) p2 B% j$ m9 |% u( ]- |3 p5 _6 H5 z. j6 l1 ^
1949年1月,走投无路的他们。准备投奔喀什,去找艾哈迈德霍伽。从哈密开始,途经焉耆(yanqi)停三月,又经库尔勒轮台、三岔。一路风餐露宿,昼伏夜行,于1950年初到喀什。: p F. K$ W% K8 G# N4 ^
8 N/ N; x( }9 T
(1949年8月,解放军第19兵团10万大军分三路直扑银川,马鸿逵的国民党宁夏兵团总计兵力7万多人,龟缩各地,被孤立分割,成了惊弓之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马鸿逵也于9月1日飞离银川,逃到了重庆。)
6 c, [5 y* q) d6 R. M0 y# C$ h; G8 L- @( ]
他们沿塔里木盆地南缘行进,在沙漠中经常迷路,有时一觉醒来连人都被流沙掩埋,为了防止意外,每人手中拿一根柏木拐杖,有的顺路放着标明方向,有的竖立起来当做记号。柏木拐棍救过命,直到现在阿爷仍喜欢拿一根在手里。' C5 @0 y7 s9 Y( {" f2 R
9 L. b/ _6 a& x2 L: d9 h 1950年初至1952年初,他们一起在喀什道堂学习。期间回过一次家,很快又逃往喀什。
7 ?& c: e0 G3 n% i6 }! k+ l( q7 @# [" V i! ^6 [
喀什道堂是一个很庞大的修行生活集体,这里不光教宗教知识,还教授各种手艺。; e/ ~- Y& X7 H, v a
9 P% M+ H9 A: M5 k* L
艾哈迈德霍伽的儿子阿卜杜里凯里姆霍伽是一位手艺高超的医生。阿爷随他学会了医药知识以及针灸按摩。) P, U. r5 S9 R K
& o1 X5 |: y6 |# d9 z( z
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苏菲学子,在这里阿爷不但学习了教门的艾待卜(特殊的,人与主、人与天仙、人与灵魂的礼节),一般的礼节,各种则克热(赞主词)和赞圣经的念法,以及机密知识,还学会了维语、阿语、土耳其语、波斯语。加上早年学会的藏语,他共通七门语言。/ {8 G4 y7 |3 P1 Q1 k2 }4 K s
% k& N9 L$ i' ?' p( C+ M
1952年初,得到艾哈迈德霍伽的点拨,开胸,授普通海里凡职权。导师命他去印度送信,至伊玛目冉巴尼拱北道堂,筛海曼苏木的孙子接待了他。原路返回,历时三月,又至喀什。韩阿訇和另一人随行,他们从印度去沙特。
# n( f6 B2 ?( K2 O8 h
* ~' [$ g3 K3 V/ }& P" f 1952年夏,印度送信回来后,导师又命他往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库尔勒等地送信,又给口里(河西走廊以东)毕家厂、花寺、鲜门,兰州洪岗岗等各处送信。之后回到喀什准备长期待在道堂修行,阿卜杜里凯里姆霍伽强行让他回口里。阿爷尊口唤回口里,先到家暂住,局势紧张,停留数十日后,离家准备逃亡印度,随行有同为原国民党军人的几人。7 F4 f2 ]( F; [0 p' ]# D1 I
' u, ?! a6 O0 x& {! l8 ` 1953年初,他们从西宁经唐古拉到拉萨,历经高寒冻雨激流,挨饿受冻,身体不支,几近崩溃,绝望至极。有一日他突然记起导师说过,“拉萨有个先贤拱北,去那里做都哇可受应答,那里有机密的事情,真主意欲的话你可以领受”。
, Z0 G' m% F# Y ?/ `/ Y) u& q& y3 g
阿爷四处打听,走完三处拱北,做了祈求都哇,并许愿,如得先贤帮助,避过生死之难,完满宣扬教门之心,一定再来会见先贤。 B4 Q. h# ?/ j6 B5 G9 I
# m0 r; l% ]7 F2 B 1953年夏,经尼泊尔至印度,到伊玛目冉巴尼拱北道堂学习,期间经常夜间进入拱北跪念参悟。历时七八个月。
2 e' o2 P. m1 E: x' ~ v
# W6 j4 U8 T; v2 X- O" z5 u. [ 1953年冬,受筛海曼苏木的儿子勒推夫的嘱托,经巴基斯坦南部去伊朗送急信,经停一个多月。2 I: \9 Q. g# y ~: j% L# _
]8 m- q" J9 D
1954年,从伊朗折返又送信至巴基斯坦,停八九个月。, A, x; R I+ x8 c3 _
6 x$ S- y, S1 n; i; v k$ ~1 R) Y4 M 1955年从巴基斯坦乘船去沙特,完成第一次朝觐,共停留三年。第一年以圆满朝觐功课为主;第二年寻访各处拱北;第三年打工维持生计,多在饭馆干活,期间充分了解沙特民情及宗教状况。4 j) B5 u0 Q; t( |5 V- y( t( ^
+ ~3 A3 O# y2 G% r6 Y- A( M
1956年,艾哈迈德霍伽(1836-1956)归真,享年120岁。其子阿卜杜里凯里姆霍伽继承教权。
8 q @6 M& n5 V, f- A, {. s; _( X( f5 D$ p
1958年,从沙特至伊拉克,又到约旦至南斯拉夫,经苏联南部到新疆,历时两年过访各地拱北,行医为生。! E5 Q; ^% b: P9 T! L2 s4 k5 Q
" i& X3 T1 d* {( `
1960年回国后,得知导师阿卜杜里凯里姆霍伽被抓,去狱中探望导师得到嘱托。局势紧张,回西宁家中停一周又上新疆。
; I9 O: f" w: T7 p* h2 W1 l
% f( z7 }. ~# S2 n, y! y1 ?; y 1961年至1965年,先后去新疆各地看望导师的多斯达尼(教众),1962年途经吐鲁番时火车刚通到此地,先后去过乌鲁木齐、米泉、呼图壁、果子沟、伊犁,在阿三易子遇过一位毛拉,又经东麻扎至阿屯,各地走坊,历时四年,同行者有洪门三师傅,崖头三师傅。4 w: K& ~# A. U1 W
0 k6 }( A }' j3 D7 ~ 1965年从新疆带特产,块糖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等,经河口至东乡,到兰州,住小西湖柏树巷马干鹏家。卖糖得80元,又从陇西贩木瓜到西宁,回家暂住。从西宁拿牛羊油到新疆,坐马拉木车,经六原,头道河二道河,在吐鲁番出售油块,又收羊绒。0 s% L+ O3 X0 P6 D' Q
; n+ R5 q% c( t- W; S 1965年末,为躲避文革,出逃苏联。/ C6 w6 p, k* C [8 r& d
. s9 K P: M/ y1 e& `, q
贩药为生,来往于新疆和苏联之间。之后去过巴基斯坦印度,到各拱北道堂学习交流。历时近十年。
' N9 g. S. h A0 k6 @) E: V; v0 {0 I0 o7 f/ F# r4 s# z# s
1973年,前妻去世,留五子三女,现有34孙,8重孙。0 R7 i( Z: @1 V7 M% i2 S0 I
, u6 @6 v. E! Z M/ [) ^
1976年从印度途经尼泊尔采黑药苦草,经停拉萨回家,妻亡家散。儿子们已变卖家业,他无落脚之地,因此瞧不起儿孙们,互相不怎么来往。1 l. S( r$ \: l6 i5 d; M+ D5 u
& ?2 l; e$ J. l* R5 y1 C+ \ 1977年,一来为了避难,一来为了修行,到兰州坐洞静修,先在五星坪崖头太爷拱北后面山上一洞坐静一年,干爹干妈每周送馍一次,不到半年,难以坚持,他自采野菜野果。5 m$ {9 T) K2 P9 H; T& y
- ^2 ^6 ^% c- [6 `" k- T3 a1 F% v5 e
1978年修山路通灵明堂拱北,挖上下两洞。在上洞坐静80多天,因为阴湿致病,腰疼,又挖下洞坐静8个月。期间多梦到有一白胡老者送馒头,枣子核桃等食物,病情减缓。
9 \( u3 b* }. y5 ?5 g4 x( {; J2 _ j# [# P% a; o# B: h5 x
同年,导师阿卜杜里凯里姆霍伽保外就医,出狱。
% I8 E9 h5 U: ~: l2 X3 L- r6 } N; }, z' ~' N
1979年初,到兰州金门拱北(现兰州南站附近)坐静四个月。后在导师阿卜杜里凯里姆霍伽处获得道号。
( J3 w8 k8 w) x
5 E/ s( d1 r1 t+ [0 n7 p 1979年改革开放,阿爷获得自由,开始走四方学知识,传教门,走访各地拱北。$ w z' }+ p5 y, E8 ^- Y' U" E8 j1 u
6 a- K3 } G& J- M, S R# j( b3 v+ ?9 F
先后去过宁夏海原王街拱北、西吉鲜门拱北,在银川通贵道堂收马宗道为第一个穆勒第。又在内蒙包封收马牢为第二个穆勒第。! c# r: G$ l: M, F! B; B% }: D
/ U3 ~- D, v, h7 A2 b
在牦牛沟修拱北时受到本地人欺负,后此地三年遭受冰雹,庄稼颗粒无收。和阿爷一起的战友白爷的女儿是同心洪岗子老人家的穆勒第,她的母亲即白爷的妻子马鸿逵的女儿归真后埋在洪岗子拱北,阿爷因此去过洪岗子。后又去过海原韭菜坪后子河杨门,相继在大李爷尕李爷处学道。. q2 t( l2 d* r% s. a+ O0 m4 N
) k0 P; T5 p# T+ _0 F/ V# a
在走访银川西门桥沙滩拱北时收纳连毕、纳连杰为第三第四个穆勒第。后又走访贺兰山下小口子山拱北。先后去往内蒙陕西等各地寻找41位菲戈热闰拉黑的踪迹。在西安停留较长,准备在此传教,无果而去。去上海到南京,看望刘智介廉巴巴拱北,残败不堪,七倒八塌,阿爷有护卫之心,无修葺之力。
8 r6 M0 V: x' A% E' y, e
$ m# v' s7 [: u, m" U; l 1983年,第一次去云南,至他郎拱北,高阿訇接待。随后历经四川各地,看望保宁府等四川各地拱北。. g4 \3 l q- f/ H% `) E
5 f, N5 @: l$ s* k
1984年将该麦隆迪尼的金骨从青海孟达迁至临夏北山。
1 [3 n0 W L4 m& [6 l D8 y& R1 e0 \0 n- H- E# @- g, X; _
1985年农历八月十五,娶第二个妻子,在临夏做上门女婿,后搬出,自置家业。
5 W6 x) R9 b3 V. T0 v0 h! m$ u, I5 {1 ~* a
1985年九月初三,又上新疆,和导师阿卜杜里凯里姆霍伽一起去朝觐,坐飞机途经巴基斯坦。见了巴基斯坦的艾塞顿副总统,他是阿卜杜里凯里姆霍伽的姑舅兄。
& I. C: J/ X6 @$ u! V r; _( |2 Q+ N: j; \' B
1986年,朝觐时见到了阿卜杜里凯里姆霍伽的几个穆勒第,有好几位国王及其他各类国家元首,他随导师沾师兄的光,进克尔白。+ B d( }, l/ g/ t
" Z9 V }: q8 q1 j# x! x 回国时又经巴基斯坦,艾塞顿去世,其五个儿子轮流干五天尔麦里(念亥听),和导师一起参加。
& _. F8 x q+ c
6 Z* U) K3 u4 w5 Q. f/ \* L 1986年,回到喀什,导师阿卜杜里凯里姆霍伽授予他殷尚海里凡资格,穿衣挂账。让赶快回家,一来养家,一来开门户干教门。
/ l2 Y7 I0 K. n% @* n0 X+ O% H2 {( Z* R
1986年四月,二妻的大女儿出生,七月他回家,借粮度日,卖药为生,安置家业自置一院落。5 I# r- x$ o3 ~: X& @
* X# m4 p% h& l/ }: {
从喀什回家后,家里没吃没喝,一贫如洗。阿爷从过崖山一个熟人那里借了少许青稞,又从一个阿訇那里借了一些包谷。又向三道桥二爷哈知借50元,买5块钱的煤、5元买零杂、5元买清油、5元买面,剩30元买各种草药。先就近去韩家集赶集,卖药得180元。又用100元买各种草药,至红台集卖药得100元,又至殷家集得140元,再去韩家集得120。后置院落一处,买白杨木花椽,修北房两间。
1 q3 M' e1 Q9 R! r$ {7 N" l5 i' f. m( _2 X: W) C1 F* z
1987年一月,上新疆见导师,受命视察全疆各地教门状况,会见其他海里凡,交流学习。回来之后继续卖药,跑集,修建东西房,同时修葺各地拱北。
& l) D' s7 U7 T
$ j0 E7 m. |. Y) |9 K5 @- k* r 先后带头、出资修葺的拱北有:句家集关岭(丿藏)拱北;临夏县莫泥沟拱北;和政三十里铺红崖沟拱北;和政骆驼山拱北;三巴郎拱北。在北山购置地皮三分,嫌小空着,灵明堂懒散阿爷归真,灵明堂三万五买走这块地。阿爷又在西边购置另一块地皮,即现怀圣堂所在地。/ Y) P/ {5 t/ e1 u
B4 p9 }5 j$ p" |4 b 1989年,应云南筛海邀请,第三次去云南,同行者有临夏聋阿訇的大师傅新尕庄大爷,和东乡唐汪唐国志。% w) ^2 s j8 e3 o5 o
3 M% @1 ~; S; z0 t" l1 L3 j0 a
1991年,二妻二女出生。7 i1 `6 Y% e, k% |
! K% D) ~! `) M+ K: x+ O$ b1 o
1996年从北山搬汪巴巴至现怀圣堂所在地。' f q& `! |9 W8 p
1 |. w* D+ ^7 ^) \/ u
1997年,将因修路挖出地面的哈姆宰巴巴从广河康家崖拱北湾搬至怀圣堂。0 `3 q+ M0 V+ ?% D! ^+ z
1 C' `5 c( m. Y) q o7 h 同年将因修路挖出地面的哈西姆巴巴(有石碑为证)从和政沙坡梁搬至怀圣堂。$ J* [' t# }- x$ b
. v) {6 X" n5 q0 z" ^& g 1998年夏六月,不明真相的村民来拆了拱北,秋后又修几间房子。二妻独子出生。因晚年得子,取名报到。
5 d. U' f g0 Y# T, J% m& G# j% N v# s8 n, {+ J2 d7 H
1999年,因为没有手续,伊协及政府出面,又拆拱北。下半年,经多方考证,澄清事实,做了登记,后不再干扰。0 q( `2 h4 \5 [- E
7 ~1 \1 L% `" V! _0 l; U* \ d
同年从北山迁穆罕默德伊布拉黑麦麦来尼海里隆拉黑热合麻奴,即陕太爷至怀圣堂。不久,河沿头拱北尕懂来索要,未果,上告,乡政府宗教局派出所伊协的人都来了。他拿出古兰经,香炉拜毡等传教凭证,对方自知无理,不再追究。. p! G% d$ v" K G6 P# s* Y* s! U
5 [" B; ~8 f. H) b( q( u 2004年,他三次央请青海西宁凤凰山拱北将在文革中从原拱北迁出到盘子山的几位大贤迁回去,对方说没钱。他便将列贤共七位从没人看守已辟为公园的青海盘子山迁至怀圣堂。
& g. x: A% k t) }3 t3 W0 C1 G9 d1 M C G
其中有穆胡引迪尼的二子张太巴巴,大路道祖(无门宦),毡匠李太爷(原一颗印拱北内之一,另一没骨,虎夫耶),华者通道祖(通太巴巴,嘎迪忍耶保宁一支道祖),及山根太爷和原凤凰山东西六卦内的穆昏本拉黑和亥比本拉黑。# }+ l7 y7 O- c- p/ z
/ }. ^4 \% B" G8 T/ S0 \" h8 T 2010年,农历四月十八动工修建怀圣堂拱北,十月十一日停工。
+ z1 w2 W* s2 I2 u B
, |( w$ U: q! D3 u7 a. C 2010年,十一月下旬,重走拉萨,拜望拉萨三拱北,完成心愿,并去印度重走故地。
3 T* p2 G# N& i; z R
0 D: E0 a8 [) _: W 二、喀什道堂的历史沿革1 s! |4 M. A7 V
; E9 A2 S8 c! }' B/ n( s
不可否认,喀什道堂是继乃格什班底耶道堂及伊玛目冉巴尼道堂之后的另一个具有世界+ A! {6 z' E' ?2 k' t% `- j) _
9 |- \. M; h; d+ t O. b* Z 影响力的大道堂,这里的海里凡遍及世界各地,他们对中国的伊斯兰苏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
8 }. r+ p( v7 O
2 x: k$ T$ t" n3 ? 的影响。对各门宦的形成发展都起到过一定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 g" h7 y' ?0 H
0 I! y2 p9 c# g 见于历史久远、关系复杂,加之喀什道堂直至如今依然没有按宗教政策落实,没有恢复6 I' R3 {. r8 g$ d
2 W/ _* _/ ?& C/ \/ ~3 o9 q8 X/ p 其道堂的本来面目,仅以香妃墓和阿帕克和卓墓之名闻名于世,成为一处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旅游景点。( _" H# C7 _3 b( c: P; W1 L
0 X0 n8 f) a4 u1 f7 | 一切都还仍然处于冷冻状态,加之笔者学识有限,不能了解更深,在此仅仅提出这一命题,以待后来者和有心人自己去追寻。需要提醒的是,怀圣堂阿爷以其特殊身份,及其传奇经历,无疑是中文世界的人们走进喀什道堂不可绕过的一道大门。
; A' o8 E) c: {0 u( ]; \
% w3 `1 e9 t, n* s 三、怀圣堂殷尚海里凡艾卜拜克所放的五位海里凡
: ^5 K$ D1 l0 a2 k
. a- K( |9 U8 Q) I$ \ 1、宁夏银川通贵道堂马宗道
; \& K# u+ Q. `% P, M. y7 N; o& ]4 S9 Q; z7 L: a
阿爷做江湖医生到走处造访时遇到马宗道,他的爷爷是新疆丫儿坎人,曾经是艾哈迈德
$ i: F, h' _2 l
8 D, a( u" S( q$ |. P 霍伽的穆勒第(门人),阿爷授予他海里凡资格。
& i+ [3 ~- U7 _
9 l- v- k/ c9 R" Y2 Q e/ y 2、宁夏银川西门桥沙滩拱北纳老人家后代纳连杰。
; l' Z# S8 E! ~- \
% x+ w! A9 ~% T3 W$ d U& w 3、海原马老人家
+ O' x+ J- m8 K1 `4 u5 p
) }# [+ c9 T7 g$ g; ?/ |" [" y 海原马老人家原家在同心县往海原去的山沟里,现已归同心管辖。他们家已搬迁到闽宁5 U# k8 y0 Z$ H
$ m6 b5 [9 ~5 b b f
镇,马老人家平时来往于两地之间。1 W k# m9 u" B! e; E
7 n2 w+ e. D; d; V) f+ x( ^9 @
阿爷走访穆勒第停住于甘南合作县,其穆勒第纳秀珍真女儿家。县城西山唱戏,阿爷幻见有一龙盘旋而下,一白胡老者说这是你的穆勒第请收下,阿爷知有贵人到来,遂出去散步,行至合作冷库处见一化钱粮的人,即为马老人家,他们一见如故。马老人家说他不久前梦到有位老者给他教念则克热,认定阿爷即是此老者。8 E6 Q3 e6 c- I/ f9 o, P
- v- r8 i0 f4 g U; \ 阿爷带他去新疆找阿卜杜里凯里姆霍伽,导师说:“这是你的事情,口里办去。”阿爷授马老人家海里凡资格。
L2 j0 }+ p( u( v; D8 q F5 S- E; t7 f+ g8 f
4、三甲集果园沟马伊德力斯(嘎迪忍耶)
* U( S2 c/ V4 i
3 w- P& Y# t3 J* D 阿爷与马伊德力斯见于太子山拱北。
6 ~; D6 Z d7 t; u; _' f0 Y+ g6 H. k' u9 ]
5、新疆维族尼亚孜$ I* w$ A. Z# x1 T- h
/ [0 t+ _# @4 d4 \7 m5 M; r
有一次,阿爷上新疆,准备去南疆,没有买到车票,滞于焉耆,夜无宿处。: A. C% E' N3 g) H D" {+ W4 T; \
) [( p' d5 ^3 w% u
尼亚孜在车站附近卖馕,他头天夜里梦到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向他要索得格(施舍物,即) M; w% }, {3 ^& M
9 i- k0 `- A: l3 |- Y7 Y 向他乞求施舍),所以他第二天包了一大包馕等着。+ T0 ?5 m/ I% ?2 ?4 d$ Q2 g
0 _7 k9 ^" j4 w" X
阿爷走到尼亚孜跟前装作乞丐,说:“撒个捏提多斯第,我已经一天没吃饭了。”尼
6 H+ W! h, g1 E7 l, ~" g' O
; {. s+ ^% F* L 亚孜把早已包好的那包馕给了阿爷。说:“你怕是个贵人吧!”
% ^! _3 m. z& e @! g" F0 F0 n' o' u2 W2 i
他们相视而笑,阿爷在尼亚孜家借宿一宿,授他海里凡纳伊兹,没有传教权。
- @, W6 Z3 B1 l6 u- k5 K/ l, h, `5 g% v
尼亚孜的爷爷父亲都是艾哈迈德霍伽放的海里凡。
3 M1 R2 n% b$ }4 t q4 E. Y( D$ o
四、怀圣堂拱北内的十二位先贤; E! N% P7 ^5 m. r6 ?. ?. @
, ]9 q! F1 Q. |4 N/ m3 c8 F1 `' Z: o
1、汪巴巴9 \* P6 t% M0 W- m+ x0 p! q
- [( ?6 n. T! m. C! p7 p' }* M 汪巴巴,西域传教士,唐朝**年间来中国,葬临夏后河(今红原新村)1958年被迫随
3 u: u& b" p0 Y j P/ B2 ?
5 b: P7 Y; o/ z v+ U% @ 众多拱北一起迁往临夏北山。参与搬迁者有:齐占奎、齐忠厚、道子江、马存虎,马海龙出资。后又从北山迁至怀圣堂,因为汪巴巴是第一位,所以怀圣堂原名临夏北山怀圣堂汪巴巴拱北。2 H. I, Y! P8 w& s" y, @
$ c( D: ^3 T9 z6 a6 r
2、哈姆宰巴巴
4 w" U! i0 j- y! e, e/ S4 [4 b7 A* H
哈姆宰巴巴,巴格达,圣人的表叔叔,也是他的表舅舅,在朱奈底战场上牺牲,在战地埋了40天。战事平息之后,圣人赶到战场故地,为他站了者那子,当圣人举手做都哇依(祈求)时,突然天昏地暗,一片漆黑,等天转亮,哈西姆巴巴金身失踪。人们疑惑不解,询问圣人,圣人说:“哈姆宰巴巴是高品之人,他被天仙抬走了。我的伊斯俩目转在隋尼(即东土)地界。”3 ]. \1 r5 f8 S1 J# ?, p
. o) N0 I. I9 q1 z1 L) H5 C
天仙将哈姆宰巴巴迁葬在东土甘省康家崖拱北湾。清朝时期已汉化的藏民要在此地修寺庙,回回穆斯林不许,引起矛盾,加之河湟事变之后清朝官军的打压,此地回回绝迹。这里的回回被迫迁往康乐、广河(集中于三甲集)、东乡(大河家)。
" L0 J" h6 X+ H3 ^9 l) Y; d: g. e5 y( Y' P5 m1 {6 Y* G
康家崖地处东乡高地与黄河河谷交界之处,是兰州通往东乡的必经之路。逃亡后的穆斯林要在这里修一座桥,一直被占据此地的汉化严重的藏人后裔们阻止。直到新中国成立,在共产党的政策下,各民族平等互助,改革开放后,终于修通一条高速公路,途经此地。
' A1 E8 H* U3 G* M+ ~/ f7 \# t
" l# [3 i6 F+ _# @; r6 D 阿爷的三位穆勒第开挖掘机参与建设,在施工时挖出了哈姆宰巴巴的金身及石碑。阿爷得到消息及时赶到,准备将哈姆宰巴巴迁往怀圣堂。' x, v3 {" o5 T: j1 O
t% R# [# r- C. w 达坂马国泰老人家以及临夏麻老人家前来阻挡,经协商,阿爷将他们认成哈姆则巴巴的娘家(舅舅家)人,待为上宾,灵活的化解不必要的纠葛,两位老人家欣然应允,并为证人,一起将哈姆则巴巴金身迁往怀圣堂。% f% k0 O) T3 l* ~7 _) k7 v5 Y& Y/ w
4 K; E& ~. A8 Q6 w9 h5 X$ e" I 阿爷因仰慕广州宛嘎斯巴巴的怀圣寺之威名,念及哈姆宰巴巴和宛嘎斯巴巴同为圣人亲戚的情面,便将自己所建的拱北命名怀圣堂,一表幕贤怀圣之意。) y2 P6 H, V u7 s: ?5 S! H" N
9 f1 L/ y) G. t) Z9 j* T 3、哈西姆巴巴
; ~+ \' G5 V( y9 m7 f4 Z) E; O$ ?! U9 V5 M+ X. V
哈西姆巴巴同该麦闰迪尼巴巴,也是元朝起到明朝至,来东土的41个西域菲戈热闰拉黑(游士)之一,原葬和政沙坡梁。
2 { R- t H2 Q, t- p0 \$ O0 ^& k" k- S; f: b, c1 I7 d. X6 P. h
1997年,因修路将其金身(有石碑为证)挖出地面,没地方收留,阿爷将其迁至怀圣堂。& z2 G! _+ `# ?- X8 p, G
+ X1 B) ?" G5 H+ r* y" c- @
4、穆罕默德 伊布拉黑麦 随尼 海里隆拉黑 热合麻奴8 b: k4 S, J' @6 L
0 t, T6 h- n, P! y4 [7 { 穆罕默德伊布拉黑麦随尼海里隆拉黑热合麻奴,其奴合(灵魂)在先天中,是掌管十万年的圣人,(圣训有云:圣人说,我的教生中的清廉之士胜过犹太人的先知圣人)临夏大西关人,祖籍陕西、故后人尊称陕太爷。. k$ b' @. b( [7 n7 N$ z$ |
. W8 T/ C9 ?3 [1 M8 h- ~, j$ |
他先后在元山、井沟、白杨树、别藏各地随众多苏菲大师学习修行,在韩集娶妻,因她常在乡间以出售日用物品为生,人称胡郎奶奶,生一女名桂花。后随赵家门宦导师修行盘道学知识,开始替主传道替圣传教。后又随月牙泉阿印科道祖修行学习,坐静7年,出山之后长相大变,头发长到齐腰长度。家里人视为外人,拒之门外。
_/ ~; U+ U2 z3 J U- p6 |- M2 P7 W K2 ]" @/ U
陕太爷定力十足,某门宦的教长在传在第四辈时后继无人,而此门选择继承者的最重要条件就是考验其定力。他们择贤而任,聚集众贤后贴刚拔下的鸡毛于各人两鼻孔之间的上颚处,坚持到最后者胜出。陕太爷曾坚持一昼夜,鸡毛不掉,直至本人昏厥,大汗淋漓。因此陕太爷便在上辈的强行加任下,接续了这个门宦的道统,拿了传教凭证。
6 u+ {. B2 E: }9 N6 S: m6 W
) T; j; z, k' P, q0 g 后因宣扬苏菲教理,被军阀马步芳视为眼中钉,他指示其手下十大阿訇据经找茬,稍有差错便否定其全部言论,并诽谤苏菲,定为异端。最后竟提出让陕太爷在承认自己所言所行错误和结束自己生命之间做出选择。
# B6 X4 z3 Z8 w2 w0 c/ E" U! s4 S' L- E$ _# @) H
他不畏强权、不气不馁,完全托靠真主。得到最后通牒之后,他三次洗大净、并在每次大净之后做两拜,作了都哇依,祈求真主给出断绝。后自缚其身,睡在炕上自然归真。+ |& `3 o4 t& ^, u) E. H
- p$ L: u) {& r4 i) ]
他归真前将传教凭证托付给:张金元、张哈三、张麻乃和人称十六太太者四人。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决定用贴鸡毛考察定力来选择继承人。
1 u4 [, y, e3 [9 [7 Q' f# S
0 N& ]! P+ [/ B( l 穆罕迈德 十五筛海三岗阿布杜里嘎第热,其上祖曾在希达叶屯拉嘿霍伽(阿帕克和卓)处学习苏菲教理,后定居甘肃临洮。其祖父因为是旁支,无传教权,后因家门教争,为躲避是非而搬迁至青海西宁,后代经常来往于青海西宁及甘肃河州等各地之间。4 v$ L" _9 ~0 ~" ]. b. p& [" R3 Z
) m6 d* j% O5 B0 P+ z, u
听说此事后穆罕迈德十五筛海三岗阿布杜里嘎第热应征参与,以更长的时间取胜,得到传教凭证。他继承陕太爷遗志,宣扬苏菲知行,在一次修行中非纳(达到无我之境)时混化归一,自称胡大,后人称尕胡大。这给极力排斥苏菲的马步芳提供了借口,将他杀害于西宁北小街,其遗腹子即怀圣堂阿爷。
: a: |; T; u. q) O' V0 E' i" A. B3 f/ U
他归真前将传教凭证代在西宁齐得寿、苏定清、齐忠孝及马场垣的铁匠巴等五人手中,直至改革开放后,在西宁北关齐忠孝家干尔麦里时,他们将传教凭证交给事先请来的怀圣堂阿爷手中。这既是阿爷继承其父的遗物,也是他与陕太爷的道统接续的证据。( F2 ^' p) v9 u' H% N
, i* g/ Y) i5 ~0 {4 k V
陕太爷归真后,先葬临夏县某处,又被迁往今临夏市老麦扎滩,后因1958年此地被征,人们将陕太爷和其他先贤一道迁往往临夏北山,之后又迁至怀圣堂。0 w3 P9 B; J% _! V4 y5 s
. B. c+ u# x; i. Y 5、该麦闰迪尼巴巴) C# f6 M; T" _
' c$ T' w P" p- Q
该麦闰迪尼巴巴,元朝起到明朝至,来东土的41个西域菲戈热闰拉黑(游士)之一,原葬青海孟达山顶,后迁怀圣堂。" Z! U- _1 J. {( e( |, w/ l
6 Z% M! N/ |) S1 A# b
6、原青海西宁凤凰山拱北先贤共七位
, s5 M; H1 W# T: M# p# x- O- d/ O2 a1 N" O
㈠、张太巴巴* n6 u5 T9 z' }$ ^( [- J. C3 t$ Q
0 J* p& F1 |8 W9 x Q& ]( v, o: ] 张太巴巴,朱奈底拜个达迪华者哈三拜索勒。9岁随母及哥哥来中国寻找来中土宣教的父亲,后独自离开。向西而去,12岁时入青海循化,在此居住32年,坐静128次,多有奇迹显现,循化、尖扎化隆的人们经常看到他两脚站在不同的山顶,从山间河溪中舀水。人们争相传颂,视为神仙贵人,周围回汉藏三族群众争相跟随。
3 V5 ?$ O% C+ z
, C% W4 m A" l( z6 Z, r# e0 }! f 古语常言:“卧里不显,显了就要走呢,不然大难难逃,天灾人祸将相继而来。”为了独善其身,也兼顾普通百姓,张太巴巴在自己的真实身份暴露之后毅然决定离开此地。人来之后,他走了。8 H# C! g- p" o! ?* B2 e2 O u
e( p2 m- R6 n9 J" z% L 至今人们在他修行过的地方既青海循化羊古热,建空拱北以示纪念。在陡峭的黄河峡谷的一侧,有一条石缝,从那里进去便到了另一个空间,那里就是张太巴巴曾今坐静的地方。古时人们以能完成沿陡峭山崖走进石缝,在石缝后的香炉里点一炷香来拼比勇敢。如今山峡下游建了大坝,人们沿山崖去石缝后边已经不可能,只能坐船艇前往石缝,这多了方便,却少了许多惊险。但并不是就没了考验,所到之人并非轻易就能穿过石缝进入净地。在匍匐侧身穿越石缝时,有另一道无形的关口阻挡着人们。“过那个石缝时,胖一点的人会轻易的过去,瘦一点的却过不去,一股无形的力量会压住你的心口,使你不能动弹,只有大喊张太巴巴的道号尊名才能通过。”' r1 l* t' Q. q* x
1 p/ u% x$ \# ~1 _- g 离开循化后,他先后在青海无名山、凤凰山、扎子山、支牙山、娘娘山及老爷山修行,饥食松柏籽,渴饮清泉水,又经32年,坐128静,76岁时开始传教。隐光于99岁,葬西宁城壕。
0 q; e! L" ^+ a9 U" z9 O* G0 e
4 ]0 Q* w' L `% {+ C4 R. F, k 1958年,西宁城壕挖人工湖,张太巴巴拱北迁往凤凰山拱北。1965年,凤凰山拱北被改建成监狱劳改队,部队扎营,张太巴巴和大多数原凤凰山拱北内的先贤金骨被多斯达尼偷出,放在蒿草丛中,随后迁埋到盘子山。参与“偷”骨迁埋的人有:齐忠孝、齐占奎、齐德寿、疯阿訇、穆萨阿訇等人。 T+ ?, h* {# [& W
1 Y8 w& g- b5 | m8 c 改革开放以后,宗教政策落实,凤凰山拱北恢复,但迁往盘子山的众贤因后继无人,没有及时迁回凤凰山。
: k$ V6 e# j3 } k' i( F# N1 { {
众贤金骨在盘子山停留三十年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盘子山被开辟为公园,有伤风俗的不雅之举,大肆其行,流落此地的先贤金骨不但没人看守,而且几乎受到恶略风气的侮辱。
) K, }0 X$ f) v1 w
1 G/ M G9 A0 e; T2 N+ b 经常前去拜望他们的怀圣堂阿爷心神不宁,他前后三次向凤凰山拱北管事齐全有和江该麦反应,希望他们将先贤搬回凤凰山拱北,对方以没钱为借口拖延。阿爷节衣缩食,凑够盘费,将张太巴巴及众贤一道从盘子山迁往怀圣堂。! |* Q0 ` y3 a9 C
' e3 }3 k+ I3 K$ \2 V: O
㈡、大路道祖(无门宦)* A: C8 c* g8 I4 G9 U$ E& O
t D! c! u% B8 Y. @
㈢、毡匠李太爷(原一颗印拱北内之一,另一没骨,虎夫耶)
8 N% H$ O# O9 L
; r6 f" P6 w, o x/ L+ Y2 B' Y; A ㈣、华者通道祖(通太巴巴,嘎迪忍耶保宁一支道祖)
, R/ G, a7 g# _% Y* }
5 A2 j8 c6 J) d# E) N0 j ㈤、山根太爷" p8 a8 ^' H. v( _0 r
: R( j$ r! ?/ v; M! `3 A& g& G ㈥、原凤凰山东、西六卦内的穆昏本拉黑和亥比本拉黑。8 s" Y) l1 `$ a/ f* x
* {! m1 a* Y0 T0 `6 _2 G, m ①穆昏本拉黑
$ ?5 r- q, }# Y9 X
: }# j h) c; u9 _5 G0 V ②亥比本拉黑- n/ o* O3 m# J! I* v4 o
. v# E" k) v; d) ?- p
五、怀圣堂艾卜拜克阿爷的克热买提2 V& G" X! K! G" T' C
* |/ [/ y2 u& J 由于阿爷不注重这些,所以不赞成写这些,只能从感知过的当时人了解了。
8 B6 h0 Q" I/ s! b; P4 ~4 J( t
& B& |6 @' E& N, p/ n3 R 六、怀圣堂艾卜拜克阿爷特色语言:4 b! }* a& W8 L% X
8 K7 ~* _, z \
1、称本本主义为“凯塔布笋乃提”。
/ z8 W3 b. Z0 r" B2 M
. ?1 I5 c- s/ z 阿爷对于那些因为愚昧无知或被人神两等的恶魔利用而僵化、误解、歪曲伊斯兰知行本* C7 ?; p# ^ S: o0 }" m
; J* J8 U9 m _4 \
质的人们只有同情和怜悯。他对那些人没有任何敌意,而且不像另外的那些愚昧者、虚伪者的帮凶、所谓的学者一样将他们称为教派,也不像一般的清醒而无奈的多斯达尼一样将他们断为异端。阿爷只说他们最大的优点,并且借着这一点,将他们用一个经堂语词语称作:“凯塔布笋乃提”。
. \2 T/ j, m# k* H$ d5 t( D! [1 C7 w; h" U g7 ~9 s, ?) ~; u8 J
每种思想、知行体系都会囿于文字的磕绊,在一些咬文嚼字的愚人那里曲解歪曲僵化,
7 s4 ]" x2 f1 {# A6 T6 m- v
: r5 \# l5 S" r+ q" O# j 失去灵魂,变成空壳,成为形式,变成世俗者沽名钓誉、愚昧者自我欺骗的语言偶像。5 u9 p* t) K. E7 h4 v
: ?9 w' R+ N4 W# N1 T 所以在道学深厚的中国文化体系中,先有老子的“道不可道”,后有禅宗的不立文字。正是这种极力排斥、屏蔽愚者的努力使得大道未泯、人心不死,中华文明因此一次次重生复苏。: y0 R+ f- }7 U+ i9 W9 p: u: m
* X# q4 T! o5 K4 t' p 其他文明体系当然不乏得道真人,但是他们的道路之所以被后人曲解歪曲,无不因为他们对文字的过度依赖,同时也是因为所谓学者对这些先贤的绑架,他们喜欢言说甚于行动,使得先贤的行持和人们的生活脱节,成为死板的文本。当人们看清了他们的面目,想返回先贤的知行实质时,又不得不借助于这些学者的文字。就这样,大道、真理与人心被文字阻隔,正是各种语言版本的圣经的翻译使得人们曲解了尔萨圣人(耶稣)的本质及初衷。
! N1 k2 y* D& Q* i* k: I& L3 R8 R' @! f& B/ V
同样,伊斯兰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难以脱离被文本化、固定僵硬化的命运。幸而圣人明智,在先天中有调教、在中天中有安排、在后天中有监督,他为伊斯兰留下了苏菲知行,并将她很好的保存,在伊斯兰发展壮大及与其他文明交汇融合的过程中,历代苏菲大师都担当了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恩人媒人的重任。他们使得伊斯兰文明和其他文明和谐相处,并结出累累硕果,加强了人类的紧密联系,增进了不同人群间的亲情。+ G$ w% m/ {" X0 n# x
/ E/ v, t! S* F- Y. c. c; \
在每次因人神两等的恶魔的干扰而造成的信仰危机中,历代苏菲大师又每每奋力而起,起到了力挽狂澜、扶大厦于既倒的关键作用。他们不断与各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愚人们、那些人类中恶魔的同伙、真理的宿敌们做着不懈斗争,执天礼、扬大道,正天理、明人心。
3 R4 e" x; p! U9 V+ R& D/ T e; Q1 ^0 i+ E) [, y6 ]% k
近代以来,在西方英美帝国主义殖民伊斯兰世界的过程中,一些披着羊皮的狼,仗着转化为英语文本的教义,改变了阿拉伯世界的古文传统,以一种新的现代阿语,从核心处污染、摧残了伊斯兰的本质教义。并借着其强大的本本主义(即所谓的学术)传统,以英语为媒介,在世界范围内歪曲僵化伊斯兰教义,同时借着以英语为主的强势媒体以及众多对他们趋炎附势的愚人们操纵的各种权利,大肆污蔑丑化穆斯林。使穆斯林世界、伊斯兰信仰陷入空前的危机当中。
4 a3 d( Q7 m* f; y n1 S% u& x( x1 F" k D+ A5 R4 h
这种僵化与对峙在中国早有显现,愚昧者借助僵化的教条出卖群族的利益,其后代又借着僵化的教条成为割据一方无恶不作的军阀。但不管是始作俑者还是他们的后代,在中华大地的能思考会辨别的穆斯林心目当中,他们最终都是罪人。
! c) ^: h. b& ^3 U3 S6 g9 L8 k( N" s' l" B; S0 F
历史的公正和伟大在中华大地一次次显现,相信在注重务实而多元并存的中华大地,伊斯兰教会凭着深藏不露的高人贤士、众多的苏菲门宦的后代门人中的贤能之士、修行者、坚守者、全世界的苏菲汇集的精华的共同努力,避免僵化的命运,在一个没有文字、语言的民族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中逃过劫难,获得重生。4 u7 Z, o/ [7 ~1 l+ s' b
$ R# ]/ C# @0 J% T- v: P 2、“艾待卜(特殊的,人与主、人与天仙、人与灵魂的礼节)就是教门”。
' J9 c: d8 y _5 c- R$ w: h& {% X1 _- C2 f
中国古代社会和其他天启文明一样,从上古时起就注重礼制的建设和遵守。在上古遗物. d# f6 H) f' V9 R% b" k( c
5 v2 s' H5 j0 q/ v
中,显示权威和权力的并不是武器,而是礼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文明是超越人治和法治的礼治社会。何为礼?论语有云,孔老夫子说:“入庙堂而问,是为礼也。”可见这里的礼并非人与人之间的实体礼物,也并非人与人之间的形体动作,它包含的更加广泛,是一种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一种人们必须力行的生存方式,是一种乐天知命的存在状态。
' Z' _2 h9 i# T2 t0 C( D
3 y; M" @ j; x1 U# \ 同样的,伊斯兰与中华文明的一致之处在于其对礼的重视,并将礼节分为艾待卜(特殊的,人与主、人与天仙、人与灵魂的礼节)和一般的礼节两种。
2 a4 \) J1 W* o" n8 {" z* A( v" C/ P/ G6 b6 w6 }$ `
这种区分也体现了伊斯兰与其他各类宗教的本质区别,其他宗教要么是世俗的,要么是超越、脱离世俗的,其最大限度的关注仅仅局限于对人类的灵魂的体认,和对达到灵魂安宁的不懈追求。* U; p! [5 p. d; w& W
; ?) X+ o# s' {4 x, E/ ~ |. I
但是伊斯兰在对其信徒的行为要求上,对人来说,是凌驾于人世之上的,它强调在尽力完美一般的礼节的遵行过程中,促使人们努力获取必要物质基础,做到积极的外表的入世;另一方面,在艾待卜的看守上,要求闹中取静,时刻拷问内心,接受洗礼,做到实质的内里的出世。# Q M& V& m! u. ^9 p
$ v5 Q+ c; M; H- e 同时,伊斯兰在对其信徒的内心求道追真的方面,强调的是经过媒介达到物我如一、亲眼大见的至高境界。
9 ~5 z* A3 e3 Z. y h8 H5 U' N, n# ^
因此,由于人类与真主之间的媒介:圣人、天仙等顺从者的存在使得伊斯兰成为人类及天仙以及精灵等众多被造物共同遵守的天启宗教,这正是伊斯兰的尊贵之处。人神共有共保是伊斯兰的核心,围绕在其之外的人与神类(精灵们)人与天仙、人与自己的灵魂、与圣人的灵魂、人与真主之间的联系纽带就是所谓的艾待卜。! D- G! I0 g! B5 W( k
. }! z2 u( z# c& i 3、“我比孙悟空还多一难”。6 @# W- c7 [: ~
' z+ s2 C* ]# C0 p' ? V
作为一个普通的老人,阿爷一生的遭难实在太多,但作为一个身负重任的大人,这些对
- K1 H6 O+ m) F2 O ] ^( q0 w- W( r1 [8 C2 \# N
他来说显得微不足道。2 b6 @. b2 {( s5 u( \
. y' N5 X( ^/ Y& C) C. A 不论求学谋生过程中的历次变故,还是在接受选拔在导师的指导下的传教守道过程中的各种艰辛,都使得阿爷更加将强乐观。这也即他所说的自己和孙悟空一样多的遭难,而他比孙悟空更多的一难便是家庭所带来的困苦,当然其中不乏温馨,但更多的是命运之海对美好期望之船的屡次搁浅。
5 R& S- n# V4 v8 b: _5 z
$ n Q2 a* C5 p 一生下来就没有父亲,母亲不久也离他而去,被过继几处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固定坚实的家园,历经战乱变迁,又经各种运动的追迫,虽有良妻在家,也据家业两处,但总是离多聚少。% {( P4 j+ o% S. \% `
( v9 O/ m' p# n5 b* L5 C 后来随着妻子的去世,家业被儿孙变卖,一个注重追根的人又一次无家可归。幸好他碰到了心好的新丈人丈母娘,他们的女儿也不知哪根筋长错了位置,一个大姑娘居然嫁给一位十五十岁的江湖医生。尕娃们疑惑不解,追问他的丈母娘,阿奶说:“人家那时候说自己没结过婚,人也长得白清的很,心又好。”8 T( Z# g$ F8 L0 \3 C" H
( L% ]! r8 @! I% A
“就凭这点?阿奶就跟他了?”尕娃们对这个理由不甚满足。
& d0 E% W' h3 K5 L3 U% D" w% u" a2 z* t. z# k
“我也不知道,具体你问她去啥。”阿奶无奈的回答,有时她也会偷偷抱怨一下家务的繁重,来客就要做饭,一天不知多少次,还要洗碗,跑出跑进。还要伺候自己生病的女儿,一不留神阿爷还会责怪她不心疼自己的女儿。
+ G+ e; S6 H/ Y A1 R6 |7 ]1 p" E8 ]# w- l/ Y% K! c
是的,阿爷的确做了一次上门女婿,娶了一位年轻的妻子,但他好面子、自立自强,不愿寄人篱下,所以凭自己的手艺,做江湖医生,赶集,用自己的双手又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家园。但是此时他的前定中的传教守道的重任并没有因此而离他远去,他还有更重的任务,他四处游学、不断出资修葺各地拱北,在这方面显得很大方,但家人的生活水平却很难得到提高。加之除了生存之外的家庭杂物众多,阿爷的妻子积劳成疾,久病不愈。7 C2 }0 Z* Q& I; x# r2 W
& k G) q5 i6 D _" O' e0 s “为教门花多少钱我都愿意,但是为自己穿一片新衣服我都觉得舍不得。”阿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直至如今他依然一身破衣。以至于刚到的时候,在门口碰到他送客出来,和我们握手,我以为他是我们要见的那位阿爷的门人。为了显示对长者尊敬,也为了遵守内里的礼节,我们决定先洗小净再进院子。在洗小净时,同行的小武问我,“咱们要见的阿爷是不是刚才这位?”“绝对不是,怎么会呢!”我坚决的回答道,不知我的想象中一位苏菲大师、奇人异士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但总之应该不像阿爷那样是个着装破烂的农家老头儿。
6 ]& p* P1 N# x# }/ I0 Y7 |: }
8 ^5 J5 N; z% s8 m5 W d* m0 l& P- d7 S 贫困的生计和众多的支出给阿爷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压力,为此他不得不长途跋涉,昼夜兼程去各地救死扶伤,为教众们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同时获得一定的物质回报。近年来随着名气的增大,有很多人不远千里从各地赶来,让阿爷为他们治病,不管是半身不遂还是神经失常,这些普通医学难以治愈的疾病在阿爷这里会轻易的治愈。这些疾病的根源大多来自人的贪欲和内心的杂念,也可以说大多都是心理疾病。阿爷正是用自己的坚强的内心以自己的洞察明达照亮着人们黑暗的内心,他喜欢捉弄人,他会让吝啬这大出血,会让贪婪者忍痛割爱,但是不管他怎么说,只要对方已经答应要让阿爷医治,那他必须听从,有时甚至畏于阿爷的神奇,他们最怕惹恼了这位灵性十足的大人。- b$ W1 {% C/ o0 t6 L# J6 e8 c) l
% O8 W% Z$ S( A% @& ?% F 对于其他各门的那些无行无德、靠吃祖先老本维持自己荣耀今生的老人家们,阿爷喜欢说一句:“我对他们不感冒。”“尕娃,你们要认清楚呢,圣人的道路是什么,苏菲的道路就是什么,一切有违圣人的行持都是虚假的坏脓包。尤其是要遵守圣人洁身自好的行持,注重个人生活,当然艰苦朴素是不用说了。那些娶了五六房的老人家们,有时间修行吗撒,三更半夜的他们能起来吗?今儿个去这个太太跟前,明天又去那个奶奶那里,时间长了不去是,就要抱怨呢么。那他们还哪有时间修行呢撒,到底是为女人呢吗还是为教门呢撒?仅有的一点修行是为搭救自己呢还是接济多斯达尼呢撒。”阿爷对于所有的虚伪者、任何的披着羊皮的狼都不感冒。$ M% Z6 ]( B/ X5 H8 |$ f
" l/ W. N. q5 b
对于自己的医药针灸手艺,以及祈求都哇,阿爷从来都是有求必至,从不吝惜。“教门不能拿来卖钱,我给他们治绝症、解决各种繁杂事件,从来都是照情况收捏提。话不可僵说,说我一分都没收这谁都不信,也不可能,那一个车费是应该收的吧?”这是阿爷自己的说法,也是无奈的辩解。不能说明,又不可隐瞒。其实,按照苏菲的学理,门人或者求济者给为他们做都哇或实施医治心病的那个人,给予一定的财物舍散是都哇得到应许的必须条件。因为货币是人类社会中最大、最可靠的契约证明,它的出现可以使各方的契约更加牢靠。
# `" T2 a4 {3 |6 ^0 @' w) j8 o& B3 _1 ]
有时候阿爷也有点好大喜功,像个顽皮的孩子,所谓鹤发童颜、童心未泯。他出进都是自己亲自行动,买菜接人,都是骑着一辆摩托车。“人家的老人家都有车呢,我出进靠人,有点寒酸吧!”阿爷看着他的摩托说道,“再等等,等这个八卦(拱北之上的阁楼)建成后,看能挪住买一辆车嘛,或者谁给我送一辆车是,我拉着你们一起去我呆过的地方,找那些一起的故旧老友们让你们去考证。”
! l# f7 [2 P, j s1 \8 e; L2 _% t; y3 }' L
阿爷把所有的财产都用在自己所坚守的教门道路上,这次为十二位先贤的拱北修八卦使他再一次大放血,可谓元气大伤。“开工的时候我手头仅仅只有一万五,真主的慈悯,难不倒人,你看我一天也没停,连着干了几个月,这不是快成了吗?钢筋一吨四千七,一吨六根,一个柱子用三根,一共多少?”阿爷边算边问,“光钢筋就将近100万,再加水泥、砖、人工,盖完至少也得300万吧。”
2 B4 N6 g& b7 D8 G) v( b4 t$ U2 U
- ~" U, T7 p; Q# O' s7 f* `: N, P9 b 阿爷的心情不仅牵动着所有的门人,而且也感动了他所交往的外教人士。一位名叫才旦卓玛的女活佛给阿爷15万元,阿爷很是得意,好像这也是他的活佛经历的真实见证。“人家一共支持了将近一百万呢。”听着阿爷的说法,我们有点疑惑,他马上有解释道:“人家还送来了四副刺绣挂匾呢,两个小的最少也得四十万吧,两幅大的人家秀了一年,至少也值60万吧。哈哈哈。”呵呵,我们和阿爷一道笑着,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 j, a+ y4 c3 K1 f9 E
8 F( c. A+ _( S. k 复杂的人生阅历和过多的苦难经历,使得阿爷对门人及家人要求极为严格。“说个吹牛的话呢,我那时候真个麻扫(麻利)的很,哪像你们干啥都慢悠悠的,我和你们一般大的时候,不是这个样子,你们的这一走手我看不上!”: @" m' l" o! a- n j& T+ O, B; w
1 f8 |, N" c& T+ ?+ h) } 凭阿爷的经历和道行,他应该有许多门生才对,但是现实中的阿爷确实很孤独。我们疑惑不解,直到亲自领教阿爷的严厉之后才明白,所谓的跟随、抓揽不仅仅是靠在他的身上,踏着他的脚印,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历练,稍有自大就会觉得委屈。“不是阿爷不想多招门人,是人们跟不住啊。”我们的向导晓峰无奈的说道,“那些自己觉得是个人才的人,在阿爷这里会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他们受不了阿爷的暴躁脾气,也放不下自己的身段,所以渐渐都走了。”
: A4 ~6 Y9 r6 T: C- y' h( l7 M) Y: ?9 F+ B/ j1 L' `
对于家人,阿爷的严厉让人震惊。小儿子报到只有十二岁,才上六年级,但在阿爷的眼中他早已是一个大人了。加大型的摩托车,他坐上去两只脚都更不着地,却骑得很顺手。阿爷一声令下,不管有什么事,他马上前去办理。半夜四点就要起来,陪阿爷一起行功修,学习各种经文,温习各种念法。“我走了你连门都守不住,尕娃,你今年十三了,已经不小了。那些一起来耍的娃娃都不是啥好东西,他们就把你带坏了,你要往好处学呢,别刚顾着耍,你和别人不一样!你缺吃嘛缺穿啥?不好好学习,咋不听话撒?这几天哥哥们在我放的松,你反了?”说着,阿爷的指头掇在儿子的头上,使劲的敲着。报到低着头,满脸不服气的样子,有时还会顶一两句,最后尽然将门帘一甩跑出去了。可谓有其父必有其子,他们的暴躁性格是一致的,对于不管多大的权威,能抗拒的时候还是会抗拒的。
5 n& U0 V1 q5 F, u# h" C7 G1 [& r8 O2 J0 E9 t) u; C. @
儿子因为太小而让阿爷觉得恨铁不成钢,他显得有点急躁。“已经打皮了,这样或许不太好,毕竟年龄还小。”对于阿爷的严厉,我们不敢当面对他提出异议,只能私下和阿奶说说。0 M/ Q* r% A/ ?1 B8 n
3 w. W9 ?6 n4 P: U) Z
两个女儿或许也是因为厌倦了阿爷的严厉,她们都很早就成家了。但在这一点上阿爷却显得特别开明,他同意她们的自由选择,没有牺牲女儿们的婚姻作为自己的笼络人心的纽带。她们都经过自由恋爱后嫁给了普通的人,大女儿嫁给了一位临夏市内的出租司机,小伙子人挺机灵的,也算符合阿爷的相人标准吧。平时忙的时候他们都会过来帮忙,对于大女儿阿爷算是比较放心。让他牵挂的是二女儿,她先嫁给了一个时尚的小年轻,当时阿爷没有反对。但嫁过去后那边不许她戴盖头,不许礼拜,她实在忍受不了,最后离婚。不久又转嫁给阿爷门下一位四十多岁的阿訇,年仅十八的她似乎又走了母亲的老路。可惜那位阿爷的跟随者并不是阿爷这样的人。他带着阿爷的二女儿远走高飞,不知道是为了躲避繁杂的家务还是另有什么隐情。总之已经一年没有消息,即使是阿爷的妻子病重,他们的二女儿也没有回来看看母亲。2 F; \! }- d. P5 i2 x& K2 {
" _# ^% T) Q) Y) i8 X& p+ Y 对于另外的那个家庭,阿爷偶尔提及,但总是不屑一顾的口气。“哼,你们没见,都老的不像样子,牙都掉了,比我还老。”说着阿爷,撅着嘴学他的儿孙们的样子,“人家叫巴巴呢,走(zhou)撒巴巴。Zhou(走)进。”阿爷学着已经不能准确发音的老儿子的音调,胳膊一甩,就像他站在身边似得,“一边去撒,我懒得见你们!”7 w+ k4 W5 {* V) g
# `& q4 s+ {6 I. @: I
大女儿的女儿上大学时他资助了多少,二儿子的二孙女上学的时候他有资助了多少,阿爷一一列举着自己对那边的儿女们的功过,似乎在为自己做着辩解,我们也看得出,他并没有什么偏心,即使有,也是情理之中的。
% i7 D! B$ h1 R2 u0 q$ U8 y, J) X+ s8 \9 w# y
亲情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构成了阿爷的另一个和世俗人们一至的空间,在这里他享受着在传教守道时所受的苦难之外的另一难,这或许是阿爷说他比孙悟空多一难的原因吧。但就像他无视以往的一切苦难一样,他把这一切看的都很正常,秘而不宣,若无其事,总是笑眯眯乐呵呵。4 ]; ^$ P G8 C
( y+ x6 d. h/ e' e; o; U9 U5 p# I 七、怀圣堂阿爷故事遗补及年谱备注
- b ]4 D! i( ^/ r! O7 b; ^9 I# p& R
1、拉萨三拱北
1 Y& W3 _4 S: e; g
% W) c$ u; i, D7 h8 V6 ?$ j 拉萨三拱北按其在拉萨城的方位命名,分别为西郊、北郊及山顶拱北。/ s( g/ E. _6 _) @) ]
* V' Q3 n0 N- d6 O
其中西郊和北郊拱北旁都有清真寺,比较容易寻找。西郊埋有两位从尼泊尔入藏的菲戈热闰拉黑(游士)。北郊埋了十四位赛义德,碑记拱北元朝始建,1560年始建清真寺。# g& e# @, y7 d, v
, A3 X6 A# w [% z& O+ O0 r" b( v" b 从市区到山顶拱北,需步行七八小时以上,进入高山陡洼,非一般人所能知晓,更难到达。2010年末,阿爷携西宁人士**一道重走故地,一起拜访了山顶拱北。
1 A a6 Z) Z, L4 @3 r
* s S! Z% f8 M" k# m+ G; [+ } 据说当时野兔前奔,鹰翔正中,将他们引到正确的地方。5 p$ ?8 l$ ?3 }4 k
7 D; c" r. Y7 o8 a+ E 在带回的照片中显示,所谓山顶拱北并非人造。它由三块巨石组成,两块两三人高的长方体巨石对立在陡峭的山顶,这两块巨石之上又有一块稍小的巨石压在上面。三块巨石组成的拱北旁边又有一块巨石,在其上有一个看似人工放置,实与巨石一体的长方香炉,香火不绝。# c- r/ }: `# w8 Q7 ?; D
4 N4 ]% ]" D& U- B$ R) j 拱北下面崖壁上有各时代的到访者的各类笔迹留言,最早者始于元朝。1 e g6 B9 v- Q+ }3 b
7 s p9 H+ p: H1 ?8 z; A
尕娃们问阿爷,那拱北里埋的是何人?阿爷回答:“说是圣人也行,是阿里也行,是真主的一个显迹也行。具体我也说不了个哈数,你们自己看一次就知道了。”( `" n7 e8 H0 `! l. c
$ j1 N7 v, K2 ^$ Q. {6 j 以前很想去拉萨,但是不知去干什么。听阿爷说及三拱北,很想去拜访。可惜北郊西郊被凯塔布笋乃提占据,不许点香,拱子不存,只留有少量遗迹,不易辨识,非内里前定中人者很难找到。3 t! ^9 S( T* P8 _8 i% B
G- o" h( a H* U7 L( w+ k
山顶拱北更是神奇之地,如在前定中不得允许,在梦境中未得召唤,在路途中没有鹰指兔引,只能望茫茫荒山湛湛碧空而兴叹,怎能到那地方,去亲身见证,即使是今天,高人依然不绝。: X- y( z1 i/ n2 q* n
* }; } y P) o9 ~6 r! n 2、与白爷的交恶& u. W7 J# |6 L$ F+ e
6 y; N8 c$ i2 h' R 话说阿爷刚到军营,因为先天的灵气,这位喇嘛寺里逃出的活佛,历经西宁各拱北的寄生又加马家军内部浓重的宗教氛围,使得他很快以虔诚的穆民(信士)自居。开口闭口“顺主顺圣顺长官”。
! j9 v# {- O# r8 k: y ^0 F& d& y( O5 ]
当他发现马鸿宾的得力部下行处长不符合“三顺”(“顺主顺圣顺长官”)的行为太多,便不顾以下凌上,和其争执,在其无防备之时,意外将其一肘致命,马鸿宾很是恼怒。以前见他机灵,称他尕机溜,此后便称他为祸害。' f1 a3 b( o5 ~, m
u3 o0 M0 Q' X7 P5 Q$ @5 d$ i* k
马鸿逵的母亲是一位苏菲,有人甚至说她是一位高品的女卧里。她的这个倾向也影响并干扰着自己的儿子的取舍。所以在马家军中,马鸿逵与马步芳虽为党家,却矛盾深厚,这其中重点是相互的利益之争,但也不能排除各自的宗派倾向。
6 s! Q+ J- p9 r! |4 y
* c3 F' N: U; o+ r( m& p 阿爷的各种行为被马老太太看到眼里,她很欣赏这个尕机溜,所以在马鸿宾要杀掉他之时出面干涉,后又将尕机溜转至马鸿逵手下。- r. d) y- c6 S: g! n6 k
% ~% ?% M4 U) S# b5 B 刚刚来到马鸿逵部队的尕机溜,虽然换了环境,但仍不改以往活蹦乱跳的习惯,在军营中很是惹眼。
* X4 f3 u- j5 k ^6 u; f; q
& n. r: o' ~( V( n) t+ f 马鸿逵也听说过他在马鸿宾手下时曾一眼识破其手下不轨之举的事情。有一次他问阿爷:“你这个尕娃日能的很么,你看看我的手下哪个对我不忠不顺?”阿爷很是欣喜,这下他平日在军营中的细心观察就要派上用场了。为了避嫌,他私下偷偷的给马鸿逵说,“你的手下没有不顺不忠图谋造反的人,但是有些人行为不轨,个人行为不怎么检点。”: y2 w/ j8 \, X1 l/ Q9 s
2 P* \" {% M& m! |% u$ z; s- U
“哦,竟然有这等怪事?”马鸿逵不解,他向来对自己的部队的道德水平是很自信的,因为部队各级都有伊玛目,每天五番乃麻子(礼拜)风雨无阻。怎么会出这种事情呢?“是哪位不要命的胆敢如此猖狂,尕娃你给我说,我扒他的皮。”3 P; z& `9 I- v b g
. F3 C$ p! q+ R, \3 s
阿爷此时不知这位白爷就是马鸿逵的秘书,更不知他是马鸿逵的女婿。所以他便如实告来。“那个白爷,他问题大着呢。你去问问他,多少个妇女,姑娘被他糟蹋。”& E. ]$ k- `6 D4 z1 ^
9 O' `5 U* ~' Y& R
“尕娃,话不可乱说,小心你的脑袋!”马鸿逵很是意外,这个白爷是自己的女婿啊,他的生活不检点,自己的女儿岂不是最大的受害者?
* Y% Q' ?) E" G+ t9 x& \- s# _+ ?9 m: h
“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我都是顺主顺圣顺长官,保你的位置,敬我的忠心,是对是错你自己明察再下结论。”尕机溜,人尕心细,胆大包天,执天礼行正道,泄天机不畏邪。(注:此处为天礼而非天理,阿爷常说,艾待卜即特殊的礼节、天礼就是教门)
* q( w/ n, h% x) g2 w1 t9 E" [) {, |6 n
后经马鸿逵秘查,白爷个人生活不检点实属事实,从此父婿二人渐增隔阂,这也是马鸿逵将阿爷放到白爷手下一起带兵的原因。" X' g# K( }" p, [+ P3 L* F; U1 i
6 w& L( b4 R& S# r: b0 y 此事后被马鸿逵女儿白爷的妻子察觉知晓,从此她便与白爷分居。经历二十年牢狱之苦后,白爷出狱,后至老家同心。其妻住在马鸿逵公馆,直至去世也没有跟丈夫回家。- u& i+ P3 x k( p7 a. E
) F; F0 L& A( J5 M+ U" `) e
因为自己的天真诚实、童言无忌,使得人家父婿离心,夫妻不和,阿爷对此很是过意不去,所以只要有机会都会去洪岗子拱北,看望已经无常的马鸿逵女儿白爷的妻子。
5 N, t, N. O3 B/ Y/ s* u! F0 e9 T: I5 b6 L6 V5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