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人类对战争最古老的记载中,战船和海战便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一席之地。海战是陆战的延伸,但又不仅仅是陆战的延伸。& k, D/ a3 p9 ^0 {4 {, G9 i
' ~4 C( n3 T: Q+ T7 \
对一些海权国家而言,从最早的雅典到后来的英国,反而可以说陆权不过是海权的延伸。谁能控制大海,谁就能控制陆地,过去两千年来的史实都反复证明着这一点。以下就是楼主精选的,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十场海战
" i3 r: F* K1 p7 L6 G) G9 H
7 C5 `: ~3 R/ X- r& Q& S" u: ~ 第10位:日德兰海战(1916年)/ a8 g6 x" I& p6 i
/ B, [. Q( E+ ~5 l! T5 i 想必不用楼主多说,诸位也知道。日德兰海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海战(第一是莱特湾),也是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决战。英国人出动了28艘战列舰、9艘战列巡洋舰。德国人也出动了16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不过,之所以让日德兰海战成为历史最重要海战之一的,并不是规模。
8 b& Z0 Q+ p9 A6 m& J/ U5 p
6 i, f. |/ M2 i# F% d1 K" ? 在这一战中,英国人虽然损失了三艘战列巡洋舰,但事实上却是成功“吊打”了德国大洋舰队,在前卫部队的战列巡洋舰侦察支援下,主力战列舰两次吓得德国人180度掉头逃跑,甚至不得不逼得德国人用战列巡洋舰发动自杀冲锋,才算逃出生天。
0 r/ j+ G6 M2 z! r6 a6 w5 C# o; Z* X9 p7 N+ L, ]. `% E
大伙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场消耗战,位于欧陆上的德国事实上根本不能自给自足。在速决战于1914年失败之后,德国人就从海上被封锁了。日德兰海战是德国人唯一一次下决心动员整个海军,尝试突破封锁的行动。
4 v K" o% ^% l* b# F# T, J9 `* G6 j& u1 t' D: x. e$ C1 o2 e
然后却被英国强大的舰队彻底打败,自此之后,直到1918年投降,全军都被押送到英国羁押为止,德国海军再也没敢走出海港一部(除了潜艇)。可以说,正是日德兰海战,打破了德国人赢得一战的最后一丝希望。
4 M' R4 S) @. A& A X z6 c
# X# l6 L: `2 Q 第9位:亚克兴海战(公元前31年). H& L* R0 W8 Z
0 [! p( m( w' d. F. Z& g6 u 公元前31年,罗马共和国正处在从共和制转向君主制的门槛上。凯撒、庞培、小加图、西庇阿等一批巨头都已死于非命。争夺罗马王位的,是小一辈的屋大维和安东尼。双方各自集结了300艘战舰,最终屋大维击败了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的联军,赢得了罗马统治权。
) w- J* @7 b# w- z. X( w0 ^# v% I7 F ?
这一战,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场内战。但对世界历史却有着更大的影响。屋大维的首都在罗马,安东尼的却在埃及。如果吴大维取胜,那么罗马就将成为一个以罗马人的民族性为核心的封闭帝国。; S. L0 i' Y X" S O X0 {) U
% h4 P& k! D) x* ] 如果安东尼取胜,罗马则会成为一个继承亚历山大的开放思想,继续向东方扩张、追求民族融合的开放帝国。事实证明,在屋大维的领导之下,罗马虽然赢得了长期和平,但却逐渐失去活力和奋斗精神,最终为野蛮人所逐渐入侵、消灭了。
y ^* K: `! w9 H- {; v/ f- e. D& C7 @2 N) I: u& @0 B) J
第8位:中途岛海战(1942年)+ {7 Y/ B# X3 L
* J) d _0 S V8 v/ E' i1 J0 n 1942年6月,日本帝国正处在自己的巅峰时期。但在中途岛海战中,不可一世的南云机动部队却遭到美国太平洋舰队伏击,损失了四艘航空母舰、一艘重巡洋舰。而美国人却只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驱逐舰。自19世纪末日本海军组建以来,这也是他们所遭受的第一次失败。
1 ~% M( E, O4 H% s0 x+ B- `/ C& x7 f% A) F7 D
当然,这场海战的意义远不止如此。人人都知道,在二战中决定日本命运的,是太平洋方面的战事。在这里,日本海军原本制订了一套“要塞+机动预备队”的防御战略。在太平洋诸岛上建造机场,设立防御阵地,把大航程的作战飞机布置在各岛上作为航空防线。
8 {0 Q2 H7 |$ p8 Z1 X) |5 T b. w2 n3 @1 W0 R- L4 y2 K
如果美国人对某个岛发动进攻,就把航空母舰组成的机动预备队派到该岛附近,夹击美国舰队。中途岛一战,四艘航空母舰的损失摧毁了日本人的机动预备队,使他们在后来三年的岛屿争夺战中始终无法集中足以抵御美国进攻的力量,节节失利,从未能在任何一次争夺战中获胜。
' F2 \/ {4 q2 ~2 e* P
; [9 W1 q% w% U 可以说,虽然日本人面对着强大无比的美国,虽然从来都没有获胜的机会。但正是中途岛海战,摧毁了他能够与美国战平或者至少拖延战争进程的机会。东亚人民的迅速解放,也同样是中途岛海战的间接后果之一。' W$ g4 V1 O0 ~, H4 C( Z7 W
3 Q+ M2 v) ]5 P8 D2 P" G+ x' j 第7位:对马海战(1905年)7 n6 d P% }+ }$ C4 R
. x* T4 i$ U0 `/ Q4 d2 a, C9 k
如果要评选世界历史上最一边倒的大海战,对马海战绝对要名列前茅。从1904年开始,日本和俄国便为了中国东北的控制权而展开了日俄战争。此时的日本正乘着10年前战胜清帝国的威风蒸蒸日上,而腐朽破败的沙俄虽然仍然拥有巨大的实力,却已经变成了一架运转不良的机器。8 r c4 p% Y, D. G' m3 M. f: t
2 d5 d' w8 _* \* _" Q
为支援自开战伊始即被日本人封锁在旅顺的太平洋舰队。沙俄海军从波罗的海调集了最先进、最新锐、最强大的战列舰,组成第二太平洋舰队,后来又增派了老实战列舰组成的第三太平洋舰队。整支舰队总计拥有多达8艘战列舰。
8 L' i/ E6 v2 s0 K. |
5 w V" ?- D& V Z3 T- C 而相比之下,因触雷而损失了两艘战列舰的日本人却只有4艘战列舰。可即使如此,当俄国人远渡重洋,航行了18000海里来到日本海时。被养精蓄锐数月之久的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截住,以精准的火力和高超、大胆的战术机动彻底摧毁,成为了一场教科书式的以弱击强的经典海战。
- ?4 A4 f: u+ u% \; B1 p. _6 @) u$ P( T
对马海战的意义在于。当时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已经陷入僵持。俄国虽然初期失利,但却已经集结了数十万大军准备发动反攻。日本作为小国,国力事实上已经筋疲力竭。& n& B8 E/ T5 L7 P) ]% x
, a' D3 \' Y% G
但对马海战失利的消息却使俄国上下挨了当头喝棒,顿时士气全失,国内起义的势头开始浮出水面,军队也无心作战,导致沙皇不得不与被他看不起的日本猴子媾和。2 l8 k( F' z6 g' A/ F
Y6 Q, @6 [5 |) J 对马海战之后,日本人凭借击败白人强国的威望,成为了东亚霸主。沙俄却陷入了动荡不安和国内矛盾的漩涡。并最终使日本成为了二战前世界巨强之一,沙俄却被彻底推翻了
) |2 p+ _0 t7 c4 o! y5 q- B+ o
8 n2 n7 u ^( I0 W 第6位:露梁海战(1598年)
8 p3 x' }' V" S. l4 P+ \, T' d5 O- X# ~, L/ K# p' l6 p' }+ t
1598年,入侵朝鲜的日军已成强弩之末,仅能守住南海岸的几个港口要塞。而此时,统治着日本的丰臣秀吉刚刚病死,日本全军上下无一人想在朝鲜多留一日。
: |' d V, v/ k' k; M% l/ X; }) M+ _+ |$ L* W
日本第一军小西行长被明军包围,动弹不得。岛津义弘不得不率领舰队前去救援。但二者却在露梁海战中遭到明军将领邓子龙和朝鲜将军李舜臣的联合舰队攻击,几乎全军覆没。中朝联合水师在露梁海面以800艘战船包围500艘日本战船,几乎全歼,日军死亡万计。# v7 b) l3 W+ P! Y
, q) t( R, ^3 P3 I" b* D
这一战之后,日本人直到19世纪末,都不敢再对亚洲大陆进行入侵。再加上明朝始终拒绝与日本建交,再加上后来日本的封闭政策。导致日本在此后将近三个世纪中,都不敢踏上亚洲大陆一步,乖乖地自己锁国大吉了。# I) {0 Q4 t4 k/ L2 E/ m& x
3 C! y% k. A9 b+ A+ v5 F0 y 第5位:特拉法尔加海战(1805年)
* D+ J" L0 A. u4 T0 S* x8 Q( d6 P9 d8 }3 C5 E6 d" ] k3 q
你以为拿破仑真是输在了莫斯科、莱比锡和滑铁卢?错!大错特错!这位大皇帝的命运,早在他最辉煌的1805年就已经奠定了!像拿破仑这样伟大、精明的军事家,早就知道,自己的真正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英国。& @5 g* _& P# J3 Y8 t& u6 R
5 u# B' ]/ U/ Q" p& E% N
而击败英国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登陆英伦三岛。可为什么没登陆呢?两点,一是英国人买通了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从陆上威胁法国本土。二就是从海上击败法国舰队。2 K% { V# m6 L3 a7 F2 d: ^4 G
' A$ o0 ^3 @, l4 o7 L& i2 ]4 g 1805年10月21日,双方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面相遇,决战不可避免,战斗持续5小时,由于英军指挥、战术及训练皆胜一筹,法兰西联合舰队遭受决定性打击,主帅维尔纳夫被俘,21艘战舰被俘。- [+ `5 r( A |9 ?$ C. g! r
& e8 {/ b* Y% {" S& j
英军主帅霍雷肖·纳尔逊海军中将也在战斗中阵亡。此役之后法国海军精锐尽丧从此一蹶不振,拿破仑被迫放弃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而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得以巩固。
. l2 g! s! g: ]" ^) v' Q I* j' U s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装备实心炮弹的木质帆船之间最大的一次海战。此战把英国从拿破仑登陆入侵的威胁中解脱了出来。有人说:“一个特拉法尔加,一个莫斯科,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赶下了台。”
& j( Z6 s D, L C8 t
1 n' r7 s- s9 L/ g$ ?& U- c. B 第4位:白江口海战(663年)8 F5 r) q+ @$ F( q" Y% q# p
- f K: q8 {- @9 H! D( G 公元663年,倭军(有战船400余艘),唐军(战船120艘)在朝鲜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 L7 `8 x' v6 {" N5 Z2 b
3 i% k! D% q: _! f: M5 n
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鲜半岛的野心,日后一千年日本都未敢向朝鲜用兵。而且乖乖地派遣唐使学了将近1000年。然后想当大爷,梁露海战又被抽了一顿,回去继续当了300年孙子!
, ^, T7 r' d4 N* z; b1 M; a9 r, X; R8 _1 r( k% |! h/ n5 r+ Z
第3位: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败(1588年)
) t# N9 E( P8 _1 R/ I7 x0 N1 f& l7 M' ~& D2 q: q
16世纪,欧洲的中世纪刚刚结束。西班牙将阿拉伯人从伊比利亚半岛驱逐了出去,在欧洲建立了强权。当时的英国却仍是一个并不太强大的岛国。不过在格拉沃利讷海战中,英国海军却利用奇袭战术,彻底击败了统治着大海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几乎使其全军覆没。
& N1 {; Z- M) v1 h* \* D
( r' }/ s) d7 X5 M1 J 英国如何成为了通知世界大洋300年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海洋帝国?就是凭借这场格拉沃利讷海战!从此时起,已经殖民到了美洲的西班牙帝国走向了下坡。英国夺得了大西洋,终于将国家推上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F. q8 A7 [, b/ m
. F6 g8 T$ Q- t9 ]$ K
第2位:勒班托海战(1571年)
/ w+ f- \) E0 O; R" R8 }, u0 u$ P9 c# Q2 X ~- h2 M. M. z* ?
现代西方都是基督教国家,可是基督教却不止一次处在岌岌可危的地位上。在地面上,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利奥和法兰克人的国王铁锤查理,在东西两端守住了基督教世界的疆界。但在海上,直到16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都还在不断扩张着地中海制海权。
/ n. ? n9 s' a6 q; y5 q5 Z4 L, ?( A8 I3 a6 b
直到1571年,以西班牙为主导,几乎整个基督教世界都联合起来,组成了一支联合舰队,与土耳其人在勒班托海战中一决雌雄,最终击败了后者。勒班托海战不仅是划桨时代的最后一场大海战。也为直到今天的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划定了疆界。
( K; o6 g$ C$ i& j
. Z+ x4 `7 {$ R1 ~6 y% F 第1位:萨拉米斯海战(公元前480年)
( D# a* @3 |0 v( F
7 i' b: D. H7 r: |1 Y E& M2 e 公元前480年,占有世界4/5领土(除中国以外)的波斯大王薛西斯,率领数十万大军入侵希腊。整个西方世界岌岌可危,即将拜倒在亚洲铁蹄之下。温泉关会战之后,薛西斯一路直抵雅典,将这座希腊文明中心城市化为废墟。
* B' @# _' O" Q& F/ _9 y* t; g, {2 f- y0 C
雅典公民全部转移到了萨拉米斯岛上。并在这里,联合所有抗击波斯入侵的希腊人,在萨拉米斯海峡与波斯人决一死战,利用海峡的狭窄地形,仅凭300余艘战舰便击败了波斯人的600艘战舰。在这一战之后,薛西斯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动摇,因为担心后方新近征服的民族发生叛乱,撤离了希腊。
* h7 p% P7 T+ j, {/ k2 u/ C6 {, X f
第二年,希腊陆军击败波斯陆军,光复雅典。虽然这场海战从军事上讲并不能算是大胜。但诚如历史学家所共识的。萨拉米斯海战无疑是西方文明的支柱。- `2 p# |+ m" @+ F. g
" D B' D5 s& s' R% b. v* G 如果没有这场海战,希腊人绝对无法抵挡住波斯人海陆并进的进攻。如果希腊遭到毁灭,希腊文化便会遭到毁灭。而正是希腊文化的果实和影响力,缔造了今天的整个西方世界。因此,萨拉米斯海战作为单次海战对世界的影响,足以排名世界第一。
# y% ~- q n/ e1 @. p- B( T
) K4 \8 i% L2 h* U. Y4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