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各朝服装汇总

0
回复
59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1-9-27 18: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朝服装汇总
! @9 d# _, P4 P" M5 y( d; n3 A刚在BS上看到的,觉得写古文的或许可以用到一些,贴过来,有图,可是我嫌麻烦,就文字吧。3 O; p; _9 F" a9 ^- K2 t# B
. u! Q' |4 c& i. ^+ S5 e
秦汉 
0 @, M7 E: q8 {" U- }: B1 ^" B- B5 _  M  k3 y; C
秦尚黑,大气古朴。秦始皇以他的雄才大略统一了中国。刘邦又以他的任人唯贤建立汉室。在政治经济法度方面汉王朝基本承袭秦的体制,东汉时正式制定了“章服制度”,各层官吏的服装从颜色到图案都有了严格规定,不得越雷池一步。经过先秦的理性思索后,秦汉人表现出征服世界的自信,衣饰趋向精美奢华。汉童谣唱:“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皆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由此可见人们对美的追求已相当自觉。. J' y! ~6 O0 g$ I3 V0 s* W9 D

2 [3 {( L* f0 m# U# K汉代皇帝冕服、冕冠、赤舄图& ~6 d' ?! U: g: D, x) N, V" i
$ |& L" b/ E5 R9 P/ R
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5 g# V3 c7 f+ Y) b6 ~0 G" W

. @/ _0 U' B3 |8 p0 A% ]# k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
2 s& p/ i4 @( r% F0 ]9 K& U* l% O8 G9 ?- |6 C
汉代妇女的襦裙图。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襦以浅蓝色绢为面,中纳丝棉,袖端接一段白色丝绢。裙子也纳有丝棉,质料用黄绢。可惜由于年代久远,这套服饰在出土时已经粉化。本图展示的襦裙样式,即根据该墓发掘时的形象记录复原绘制而成。采用的纹样,主要依据新疆民丰出土的“长乐明光锦”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豹首纹锦等。襦裙是中国妇女服装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战国直至清代,前后二千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
6 D3 K$ x  w6 O7 v* [+ D3 W
' a: U8 x5 r& H- u* V: s: I+ ]- D4 h) T' a8 H9 @7 J# R
隋唐
; \9 ~) B; F9 `( U7 D! _0 F$ q, v7 R1 ?) B9 E6 w; v
隋唐服饰富贵典雅,封建帝国的鼎盛时期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处处洋溢着人世的富足快乐。大唐海纳百川的襟怀使服装丰富多样,既有宽袍大袖的高贵华丽,也有胡服骑射的精悍利落。“纤罗寸缕见肌肤”,贵族妇女在华美艳丽内衣裙外罩透明宽松长纱袍,披帛飘曳,酥胸半裸,那份对自身的自信率真坦然让今天的人也赞叹不已。
! N# l; Q. \9 B) b. H, j& A5 J/ Q4 o# I0 N/ ^
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本图为唐代文官大袖礼服。
* v( U% D' H8 g* ^1 P! a3 i隋唐普通的妇女装束' e. ^0 z" H+ }/ @# A) {

/ D9 N. ~0 E! T3 b' l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 E5 V7 g, K% O" Q( `: g% a4 W, h隋唐妇女服饰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半臂,又称“半袖”,是一种从短襦中脱胎出来的服式。一般为短袖、对襟,衣长与腰齐,并在胸前结带。样式还有“套衫”式的,穿时由头套穿。半臂下摆,可显现在外,也可以象短襦那样束在里面。0 R0 G! q5 n) ^+ ?+ i& S6 s! `8 _
- {" d* _( W2 P, z% e# z2 z
宋代. p8 o5 s" g& F; ]$ E
/ s! v0 [; p1 p
宋代朝服. @& A* B4 b  @" \9 Z# R
9 v9 T& R; A0 B% _" {- T
宋代官服分为祭服、朝服、公服、时服、戎服、丧服等。宋代朝服,也叫具服,朝会时使用。上身用朱衣,下身系朱裳,即穿绯色罗袍裙、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着白绫袜黑色皮履。这种服饰,以官职大小有所不同,六品以以下就没有中单、佩剑及锦绶。中单即禅衣,衬在里面,在上衣的领内露出。
4 }, o7 {2 y6 Y6 @0 J/ e8 V- U( R+ a) k0 Z1 f0 X+ i  e
宋代官吏公服8 B, d# c9 i! q9 U+ S2 Q
宋朝百官常朝视事,皆穿公服,唯在祭祀典礼及隆重朝会时穿着祭服或朝服。公服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曲领大袖,下裾加一道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戴幞头,脚穿靴或革履。公服幞头,一般都用硬翅,展其两角,只有便服才戴软脚幞头。公服所佩的革带,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比服装颜色分得更细。1 w/ ~& h( i2 Y- O% v

% h+ R: |! X/ y9 i) B2 U6 P宋代士人服饰,以襕衫为尚,形制为白色细布,下有一横襕,腰缀襞积。另有紫衫、凉帽衫等。紫衫本为军校服饰,因穿着比较简便,成为士大夫的常用服装,以后成为文武官员的便服。凉衫,形制如紫衫,亦称白衫,先是官庶便服,后来成了丧服。帽服,帽以乌纱,衫以皂罗,为士大夫交际常服。士人服装除圆领之外,大多为大袖交领。也有对襟的。
) ]! f) o) P4 C, t9 ~
) A' c$ j5 q4 s, n' }- Q$ @宋代妇女襦裙- ?0 G7 ~( |" f' A" L+ z8 k
宋代襦裙的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唯衣襟有所不同,可用右衽,也可用左衽,可能是受契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身上的装饰并不复杂,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至会随风飘舞而影响美观,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 g9 d4 V# V$ d$ I+ `

5 t# P; R7 k& _! x3 O- i' _明朝( O0 t& J4 D3 D# G1 c, t# ]& [. h

( G; d$ i- c( r# N" ^% ^) m明代皇帝服饰7 b! K8 U; P/ W4 b% g8 P
, l3 X8 m3 N# f: e
明朝从蒙古贵族手中夺取政权,对整顿和恢复礼仪非常重视。废弃了元朝的服制,并根据汉族人民的习俗,将服饰制度重新规定。首先制定皇帝的礼服。明太祖认为古代五冕之礼太繁,决定“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余不用。”此图为戴冕冠的皇帝。冕,前圆后方,前后各十二旒
! q4 U" ?+ m  A3 r) w
* R9 x7 O/ v& w: r6 V) B7 q明代龙袍
1 ]" B0 W7 ]& U: E6 v- q
6 p' _9 v5 O9 L% q明朝建立以后,废弃了元朝的服制,并根据汉族人民的习俗,将服饰制度重新规定。首先制定皇帝的礼服。皇帝服饰有冕服、通天冠、皮弁服(弁为男子戴的一种帽子)、武弁服、常服等。同时还制定出后妃的礼服、常服,文武官员的常服基建士庶巾服。此图为织金缎龙袍,是山东邹县明鲁王朱檀墓出土的柿蒂膝襕五爪行龙袍,亦称“腰线”或“曳撤”。
6 S( _9 H6 |& ]0 _- W- M: H7 M$ U1 L
明代官吏常服
$ E6 g# d8 g, E* v& `
; K2 ~- ^# Z7 ~, {! R& y" M4 T明代男子的便服,多用袍衫,其制为大襟、右衽、宽袖,下长过膝。贵族男子的便服面料以绸缎为主,上绘有纹样,也有用织锦缎制作的。袍衫上的纹样,多寓有吉祥之意,比较常见的团云和蝙蝠中间,嵌一团型“寿”字,意为“五蝠捧寿‘。这种形式的图案在明末清初特别流行,不仅在服装上使用,在其他的器皿及建筑装饰上也大量反映。用实相花纹作便服的装饰,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个特点。另一种,为实相花是一种抽象的装饰图案,通常以莲花、忍冬或牡丹花为基本形象,经变形、夸张,并穿插一些枝叶和花苞,组成一种既工整端庄,又活泼奔放的装饰图案。这种服饰纹样在当时深受欢迎。从唐代开始,宝相花大量进入服饰,成为广大人民喜爱的艺术图案。到了明代,宝相花还一度成为帝王后妃的专用图案,与蟒龙图案一样,禁止民间使用。但很快解除禁律运用于各种服装上。本图即为缠枝宝相花纹织锦袍展示图,面料是织“宝相花”纹样的织金锦。5 g9 u7 U! W7 O2 Y
# X9 a) m% |; y9 Z" \8 m
明代妇女服饰  g% I% ~, u9 M' F/ s
8 f1 G7 y% c* T
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其中霞帔、背子、比甲为对襟,左右两侧开衩。成年妇女的服饰,随随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变化,有各种不同形制,普通妇女服饰比较朴实,主要有襦裙、背子、袄衫云肩及袍服等。袍服是由背子演变而来,特点为低领、对襟、宽袖,领、袖花边较少或不用,衣长及足。
/ Y2 m: W( o# c- |/ B9 i
! A6 {. K3 I. g+ Q4 v3 l明代背子  穿窄袖背子穿戴展示图。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其中霞帔、背子、比甲为对襟,左右两侧开衩。成年妇女的服饰,随随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变化,有各种不同形制,普通妇女服饰比较朴实,主要有襦裙、背子、袄衫云肩及袍服等。明代背子,有宽袖背子、有窄袖背子。宽袖背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背子,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5 N2 o) x: a: J" b

: P( E% ?2 l/ y; n明代襦裙  上襦下裙的服装形式,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饰,在明代妇女服饰中仍占一定比例。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子的颜色,初尚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至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 腰带上往往挂上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 宫绦的具体形象及使用方法如图所示,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作用与宋代的玉环绶相似。1 L  O0 [5 p; e+ r5 {, V) A
* P! a6 i2 _4 Y% v6 V

- r, L# a6 D9 [2 W+ x清朝& u( m/ j. y/ a$ y" ^, A/ I

( m0 |( ?/ u' n2 B清王朝取代明王朝之后,也实行了等级森严的九品官制。清代把胸前的这块方布也叫“补子”或“背胸”,把缀有这种补子的袍服称为“补服”。清代文官一至七品补子图案与明代的相同,八品则改明代黄鹂为鹌鹑,九品及未入流绣练雀。惟文官一品都御史、三品副都御史及按察史、五品监察御史皆绣獬豸。武官补子图案区别较明代为细,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清朝官员在袍服外面要罩一件襟褂,叫作补褂。补褂的前胸和后背各有一块绣成的方形图案,称为补子。补子的图案是文官为鸟类,武官为兽类;御史监察系统的官员则不分官品,都绣獬豸(xièZhì),因为传说这种神兽能辨曲直。 此外,清朝高级官员帽顶后面还拖着一束孔雀翎毛,称为花翎。翎上的圆圈状花纹叫眼,于是又以眼的多少显示等级,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
. h& N" g6 H# [% V. [7 p; B
2 ]& a7 i2 h4 O( A5 N   皇帝的朝冠有冬夏之分,是皇帝在朝会、祭祀时戴的礼帽。冬朝冠面为熏貂和黑狐,夏朝冠面为玉草。无论冬夏朝冠皆帽檐上仰,覆以珠穗,正中饰三层金顶,每层间饰以一等大东珠一颗,环绕金顶周围,饰以四条金龙,龙的头上、脊背各镶嵌一颗一等大东珠,四龙口中各衔一颗大东珠,帽后饰一等东珠七颗,皇帝的朝冠上共饰有二十二颗大东珠。9 ], A8 l2 Z3 j: y" ~3 A4 S3 L/ \

. @& W. E# x& C4 A7 |) [皇后、皇太后朝冠亦以一、二、三等东珠为主要饰物。完顶为三只重叠的金凤,凤间饰三颗一等大东珠,每只金凤的头部、翅膀各饰二等东珠三颗、三等东珠一颗,金凤的尾部各饰小珍珠十六颗,三只金凤的口中各衔三等东珠一颗。朝冠的檐部缀七只金凤,每只金凤各饰二等东珠九颗、小珍珠二十一颗,猫眼石一颗。冠后部饰金金一只,猫眼石一颗,小珍珠十六颗。金尾垂珍珠横二排竖五行共三百零二颗四等东珠。 皇帝、皇后、皇太后、皇贵妃及妃嫔以至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员皆可穿朝服、戴朝珠。但根据等级身份不同,朝珠的质地亦不相同。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能佩戴东珠朝珠,东珠朝珠由108颗东珠串成,每27颗东珠又用4粒红珊瑚结珠等距间隔出上、下、左、右四部分,其上部结珠呈葫芦形称“佛头”。佩戴朝珠时,佛头垂于背后,并用黄绦带连接一组玉饰,称做“背云”。朝珠垂在胸前的左右红珊瑚结珠处,分别饰一串和二串绿松石珠串,称为"纪念"。朝珠的构成,有着深刻的含义。108颗东珠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四个红珊瑚结珠象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下垂于背后的佛头、背云,寓意"一元复始",三串绿松石纪念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个旬期。皇帝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外,还在两肩斜 持两盘红珊瑚结珠,以示身份特殊。
+ v. E# x9 n' g  l9 T0 d0 z% X0 v8 C! z& ~1 O1 k
官员帽顶镶嵌天然野生珍珠(主要是东珠),但珍珠数量有严格区别,即官衔愈高,珍珠数量愈多,但最多不超过9颗,具体规定:亲王朝冠饰东珠9颗,邵五朝冠饰东珠8颗,贝勒朝冠饰东珠7颗,贝子朝冠饰东珠6颗,镇国公朝冠饰东珠5颗,辅国公朝冠饰东珠4颗,候朝冠饰东珠3颗,伯朝冠饰东珠2颗,子朝冠饰东珠1颗,其余非高官厚禄的没有资格使用东珠。
- v2 E/ D5 o3 A& D' c1 A4 b  i+ ^* O
. ^: G# d) u  k$ {0 s9 o( x! f( `& ?: \    官员戴的官帽又称大帽,共有两种:一为冬季所戴,称“暖帽”;一位夏季所戴,名“凉帽”。根据规定,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后来北洋舰队则较为特殊,一年四季均为暖帽)。暖帽多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质,也有缎质、呢质、布质,视气候而变,暖帽中间装饰有用红色丝绦编成的帽纬,俗称“红缨”。帽纬之上装有顶珠,按品级而异,无品则无顶。凉帽为圆锥形,用藤、竹、篾席、麦秸等编成,外裹绫罗,颜色多为白色,也有湖色及黄色。凉帽顶上也装有红缨、顶珠,制同暖帽。另,凡戴官帽,都需在顶珠之下,装一支两寸长的翎管,用来安插翎枝。花翎用孔雀翎毛做成,俗称孔雀翎,蓝翎则用鹖羽制作。4 {% A+ D9 r7 V/ e5 \" x
7 x, m# C) f2 _9 J& ~- R* r5 W- G
朝服有补,顶戴分为朝冠和吉服冠两种,
2 F! X( D4 u7 Z文官:
, `" ^. @% b4 o. [9 A2 X5 p一品仙鹤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180两;
& [1 v7 S% i$ e: P4 S- z二品锦鸡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岁奉155两;
/ ?& e* V4 {9 d( k+ d三品孔雀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130两;
% _/ ]/ R, T' v2 |四品云雁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105两;0 t9 r( b' d( \, ~' _
五品白鹇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80两; I, l# m# q, q1 |) |: c4 m# `7 V; X
六品鹭鸶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60两;
/ C- w' i" w8 @6 e- o七品鸂鶒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45两;8 F2 g) n# Z' ]6 U
八品鹌鹑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40两;1 `% ?4 b/ `6 d/ F
九品练雀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35两;/ W% J8 @* |, Y/ h2 `3 M! _2 Y
御史大人,补服绣獬豸,代表公正。
/ @* \: p2 N6 }' l1 v$ w武官:
, G, w" D# {  a& J+ ?! ]+ n一品麒麟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81两,加支528两;
9 O/ m- ?. U" n二品狮子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正二品岁奉155两,加支444两;从二品岁奉53两,加支324两;
7 P4 w* |7 K2 H三品豹子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39两,加支204两;
# D& s+ A: B, G7 G: F& e6 Y四品老虎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27两,加支114两;2 n4 k) G' ?2 ^+ m2 W$ r' o; R7 w
五品熊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18两,加支72两;; e1 }3 ^9 K& R; y8 A8 e* p
六品彪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14两,加支35两;
* l3 j2 E9 @+ e$ Y' ]七品犀牛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12两;
3 S! e% R4 W; y3 Z( X* G5 o6 b# {八品犀牛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23两;
( |# n5 _2 v; {5 l5 r+ R( r9 X九品海马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
8 [* {3 f" Z' b# B另:京官支双俸。每正俸一两兼支米一斛。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俸米再加倍支给。武官还有不少的养廉银。
6 d) E9 }1 R% w' i( ~" m( V: @& B# f; U' H2 a5 k$ u# k! v" T
朝服以袍衫为尚,头戴梁冠,着云头履。梁冠、佩绶、革带、笏板等具体安排如下:- `, T& B$ D/ R; J- [
* P4 V% T$ l' _. q; Z+ U
品级      梁冠 革带   佩绶        笏板7 M" s( }  O1 P( r! `5 y( W

1 M8 \) t2 X& C一品 七梁     玉带   云凤四色织成花锦       象牙, B% I: _+ e2 q) B# C4 o

& v7 w; p2 V1 [. `2 s二品     六梁     犀带   云凤四色织成花锦       象牙
6 L0 s5 f: P& B
: r  W; n& d7 F6 {8 ^9 i- k1 T三品 五梁     金带 云鹤花锦         象牙
3 w! g$ W1 v9 R2 s" E, I# R/ l, k* W/ h6 z
四品 四梁     金带      云鹤花锦         象牙4 A" d) I* U& n2 i( T; X& \( T
( r1 C# s; q/ z4 n
五品 三梁 银带      盘雕花锦         象牙
/ C6 J. m9 u! E* T/ ]! I. F0 _, I6 x4 H9 A; r8 v- O
六品、 二梁 银带     练鹊三色花锦    槐木
/ b2 Y$ Y8 E: O6 {七品+ n! H3 I( I% G( s; V/ Q  F+ h- Z# j
9 M1 w5 l* x! y7 x
八品、   一梁     乌角带   鸂鶒二色花锦      槐木
; d$ L4 v3 c- t: Y九品- d) W0 W5 ^2 V* m, |" F
8 s. W( k, J- R# I/ f4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