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种
8 t, @# b. l- y* k
2 h$ Q8 G% j3 K1 R/ L0 O# Z 夏商与西周. v% k6 ]0 q& M: V
东周分两段
0 A' _( J) K& t! r5 p 春秋和战国
$ E7 ^* u3 ]5 a4 c- O/ k 一统秦两汉- x7 A8 I; E3 x! M
三分魏蜀吴3 C9 I% E0 |- I+ w1 k6 M
二晋前后沿0 j# d3 X6 S5 _ l$ U
南北朝并立- R: w y. ]. {6 i) s
隋唐五代传5 |) w J4 t; [5 z3 ]- z
宋元明清后5 Q! s5 f" ~+ I( P' C" g/ M
皇朝至此完& U( p, V$ o2 Q
' F6 i" \! N* A
第二种
4 _0 j3 Q+ \; R. r4 Q [香港版本]第一首8 Y4 O5 z! I4 b9 F$ l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併六國,贏政稱始皇。
' \8 A8 M% G. M. h+ t* `9 ?' C3 c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 q8 l l7 T$ A( C4 k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 ?& Y5 h) s' S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 u6 D) H, j+ Q$ ~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 U+ D$ t3 W+ T3 m; ^# k; b3 Y/ w% t0 r+ W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莊,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 W- L9 i' C# K) G( n: G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0 `- a9 [# W+ Q0 M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A. }+ {0 E0 w! {! i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9 U0 Q1 _$ w# y2 t. C- T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0 R; M1 Z9 {% I9 @7 S- K, s! j
) X, O0 S4 n/ T( O( q 第三种 [香港版]第二首% s) s; g; p* P0 W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A1 k1 z7 i: A2 k6 w( D/ a3 M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5 z/ x; r" k+ o+ i; G- F, y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 K1 T9 p( ~ k( u, c- @, H* |! O: a- A r# z- G$ Q
第四种 [香港版本]第三首- I. o" ^% K( G3 m$ X* o- T" `
夏、商、周,8 K8 R% h: v6 G' {
春秋、戰國、秦。
7 {" Z+ f% M1 f4 J3 \ 西漢、新
: J! d- ` [$ e 公元界線平帝分,0 k- }1 A( f0 C' H# I
東漢、三國、西東晉,5 _! O% G* g' P: Z- y
南、北朝,
0 A+ C( T4 X9 |& R( \ 隋、唐、五代、宋、遼、金,- E" v- Y% \7 T8 v7 o! B
元、明、清。
9 Q! |: L% Q! h! K% I" Z 民國壽命短,7 X3 B- G; M% v2 s! J% z
社會主義氣象新。, ]9 n! z7 L/ O6 d9 N% `1 f4 q
以上約計四千二百春。; u3 A6 f4 A& z2 ^) j) s, \7 _* _9 |
* N0 G, l1 ~& W
第五种 [香港版本]第四首
. i. `6 u. @, F4 V1 _( G4 t3 b' ] 夏後殷商西東周,春秋戰國秦皇收,
l% _& \4 @8 B2 a9 t8 Z 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兼五胡。
+ a! b3 r1 X1 k* K* l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後稱雄。
, X) z* B. Y6 }- ?& h4 K 宋齊梁陳是南朝,北魏齊周稱北朝。* r* N6 p0 i+ `8 A
北周滅齊傳於隋,隋又滅陳再統一。4 m8 n" `& E5 c8 x
隋滅唐興稱富強,五代十國各稱王。; @% [- X) ?! A0 x! {3 D4 h/ x
契丹興起在北方,建號為遼入汴梁。( o0 q& g' t' m7 r- F% @% v
五代梁唐晉漢周,宋朝建國陳橋頭。
]/ T. x8 [( A) e A! o) n 女真建金先滅遼,打破汴京北宋消。
. e" H+ {+ [6 R9 L1 [% W1 v) a/ w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興起國號元。7 ?! X. T. `" k7 f1 Y& r
滅金滅宋歸一統,元朝統治九十年。0 t: J/ }: A. S0 E' ^+ v8 r. q
明代共傳十六君,滿洲初起號後金。/ Y% H1 L% u8 [4 v; ?/ l9 s
後金國號改為清,入關稱帝都北京。2 ^ g: u2 K$ X& }- l; m2 K
人民覺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國立。2 D1 Y! O+ d: a1 X2 N( P
人民民主再勝利,齊心奔向共產國。, ^6 ^! i; V' _$ f+ s
5 T. T& A$ u! O# _) Q
第六种- r6 [$ B! l/ d7 y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 S0 U4 x& U( c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2 y; `; g; C9 K$ f( |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6 M) m4 D8 {7 b+ U+ t7 f
p) z t$ X) d7 o# t* M$ ]8 F3 v
% O, `/ J6 _* z 第七种( P3 M* [. l( j/ `5 `
# O5 Z5 A8 G5 K, d2 j
1 {6 E& h* ^0 b" D7 B. Y 盘古开天神话传,3 i% Y ~- r/ e* ]. i0 B% c/ ~& B# q
/ J+ N7 [- e3 p9 C. a4 \' ]
三皇五帝数千年。
8 [! P- v. u$ E' N: L7 `: \0 \% N/ \( R" ^) m r
炎帝黄帝华夏祖,
3 s* K$ n1 B; l) B
- t3 }6 ~3 v1 o% | 尧舜禹王位让贤。4 }/ J3 C% v4 P, B- k
9 f: t( n- Z, N/ O+ j) E7 E
夏商西周奴隶制,
- Z, _- Y4 W. w: }/ I! n- j- p' U$ q9 X% J/ o) S% w+ e
东周列国变封建。
# k$ p4 m: H: D8 @. Z5 T/ H$ e2 j& A/ \
秦汉统一开疆域,
. ?, A( @6 c b$ M1 v
K: h$ W0 D7 v( c 三国纷争起战乱。) C/ d1 H7 V- [* L* M
C1 R4 Q$ }% o/ W) `" e 西晋东晋南北朝,
: g- @7 e5 U1 n6 K0 w8 r6 h( N4 Q1 B8 m
隋唐疆域又扩展。% p w2 e; ~* L! u5 y
3 s. r* Q' ^% w0 D$ z
五代十国闹割据,% X- `2 n6 `0 L Y/ N+ ]
. n/ ^' \2 K. d. u: Q 宋辽夏金归大元。
2 T* U3 s! y' P: ^* c5 E$ a/ H) B! \# Z [& C3 E$ f. S, a# t
明朝船队下西洋,* E8 r) a* ~/ _& D
! v; F' [' y" Y0 F4 B# e& ~, c* X 清朝锁国被破关。8 U) A4 i* G ]( N: g
: s E' @8 R1 R
民国内战加外战,; J6 u& y u* }9 D
* u3 B1 F& j. n% I4 k8 \ 人民共和开新篇。3 p% k6 V& [0 D( X" e' C
3 d: m' h$ \( z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2 ^! D9 t/ R' }" {% G2 `
盘古三皇五帝更,
( l% S2 x6 _0 B$ @4 r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 q& h9 f# D8 U% a7 c5 C 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5 V6 u. {* \1 w2 ?3 ^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N- x6 v6 b8 y2 L1 C5 I0 f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B9 ]( u- I3 c- M8 X ▲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名称5 _( o" L2 f b# R9 L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 {0 T }: j' a- y( c4 P7 \ 梁唐晋汉周,
1 L# K$ ], p& v& K/ H3 f 前边都有后。
' d7 p: N+ V$ c& _4 m% K8 Z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
" h* O( r6 V; A, y! c* v1 @- S4 _) ] 前后蜀,南北汉,
* W+ U3 p- C }/ P3 m 南唐、南平曾为伴,. I8 K0 g! v4 n' c
吴越、吴、闽、楚十国,
! ^' e' v7 n' G6 i- \( V 割据混战中原乱。; @# ~- M" s; \7 O6 B
▲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
$ ^/ I. ]" Y% d% h1 W" D, A8 A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0 P. m) S* b* H9 x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 [- y {' |0 v5 [ ▲补充五胡十六国口诀: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前赵北凉夏匈奴;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小国长混战。9 k% p/ ?* T7 c- ?
1 ? B9 o2 j* T9 e2 z0 y! y
: y V6 r4 @2 H9 J3 e$ h
附: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1 v- o' F. b3 y, R3 i+ X 朝代 起止年代 创建人 都 城
0 l r$ ~( c, j8 g9 o$ \* a( l( ? 黄帝尧舜禹 约170万-4000年前 黄帝尧|舜 /! R3 Q' R. O. O
夏朝 前2100-1600 启 阳城+ W- q& b) N2 j4 T) q
商朝 前1600-1100 汤 亳→殷
# c+ \: h8 A ~4 Y- D6 D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镐
2 d$ f$ Q" R- r5 R& G; j 东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 \9 X) D3 o3 K+ J$ r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 z' ?0 i, t. P% | 战国 前475-221 / /
2 P. D! B* n0 q2 z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阳
# h% o3 H$ E1 O$ r) R& ~8 _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汉高祖 长安/ L2 y- c8 T: P* E) A
新朝 8-23 王莽 长安
# W) c B. E9 @" e 东汉 25-220 光武帝 洛阳 h4 y. F# E; f. u( b
三国
+ U, a. p" q/ Z% N) O 魏 220-265 曹操 洛阳
2 {8 u# m i9 M3 p- u 蜀 221-263 刘备 成都) ^2 F6 e% A# u; D- c& Q# k
吴 229-280 孙权 建业
4 T# @- p" t- y1 |& r: C 西晋 265-316 司马炎 洛阳
! [9 ~% \; l" ^- k 东晋 317-420 司马睿 建康
5 t/ o: O: v' o3 f3 m4 _0 E6 K 十六国 304-439 / /5 N) Y3 ~$ \( U- d
南北朝 420-581 / /
# L1 g# o) ]& b" n 隋朝 581-618 杨坚 大兴& w4 W5 p+ Y* ]- l. j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长安
) z& l' V0 x3 t" J2 c) p4 r: l 五代十国 907-960 / /
6 c! e2 T8 M% t( E0 z0 R 宋朝 北宋 960-1127 赵匡胤 开封; x; E" J% ? Q5 G6 ?3 L
南宋 1127-1279 高宗 临安
) _# P! @; `+ K e* d- O( {0 z( J0 x 辽朝 916-1125 耶律阿宝机 上京
" v# a. U4 |7 h5 V; x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兴庆
% h- k/ S; B4 t9 h* y1 F* d& k
/ a2 F) y: s* ^+ F
. H1 _3 n! h: v1 a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 @ m& c8 M' O# E; `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 [8 [% C( p* [7 K) l. B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4 Y! P- K& f1 E( D
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 北京0 M& c2 g7 C$ F! m
& b( u/ z9 j7 `# r) T9 y3 h. F% A
* H% b& i/ E2 o 历史大事记
. g- s4 U2 m% H" t/ ]4 V$ y' X7 b, r 原始社会7 ]" F& V- a- l4 h$ i! D% W u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H7 d# S4 E8 K
约80万年前 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 _: O/ s- e1 x' |; h
约20——7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6 {' l; [+ ^# R 约18000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 G1 y/ t c7 A. n" C 约5000——7000年前 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 B$ @8 }4 x5 b4 N$ P2 D 约4000——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I/ L+ n. U. R& C8 l6 o" y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黄帝 尧 舜 禹时期
& W9 d" u, G# w o$ m% P 奴隶社会
6 J- {+ H$ f% u0 v0 o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5 C' r" j7 D3 T" p, M5 Z' b! \
约公元前21世纪 禹传子启 夏朝建立
& r8 t! P3 h2 u: T v6 d( x* P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 f" ^& Z( G0 p5 ]$ Y p
约公元前16世纪 商汤灭夏 商朝建立
8 H0 _- P3 `9 A2 z0 F$ f! A5 t+ y 约公元前14世纪 商王盘庚迁都殷
2 W+ {4 s+ i5 Z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O& H ]+ d. k: H
约公元前11世纪 周武王灭商 西周开始
0 s7 w, a. W' a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共和元年 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R7 [) w/ Y- q1 j0 s8 C% F& |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 西周结束) M7 O4 b& J$ D7 {& T7 t2 a+ m X2 k' P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国学×参考
4 Z. J& C% E" h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 A* w2 W. l3 A/ D" c+ o 封建社会5 W1 Y- p3 X# e; e: T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7 i$ }* \* Z; h Z8 I! }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5 _, m4 l7 Z9 M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 a8 {1 X( A3 K& N0 R/ p' t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 秦始皇确立郡县制 统一货币 度量衡和文字
" U# ]: y/ l: t$ m2 D1 x4 i1 e9 K4 U: w 公元前209年 陈胜 吴广起义爆发5 c0 S. S0 t* t6 Y% x* I: z/ a1 j- I! A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 ?. {/ }( ]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 秦亡
: j2 w$ c0 K3 B& [0 q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P; C2 G- I5 D. J) ]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 o, w% U8 |, p( h0 C# G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1 t8 d' U) o" ]+ W6 N2 C) }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4 [. ]" }, U5 v7 R L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 改国号新% N% n) c5 F; E4 P) l: b
17 18年 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4 Q( t# y& Y4 l4 ]$ J2 m 东汉(25年到220年)+ V8 w# |: w4 I9 _
25年 东汉建立" z+ W1 r! q( f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 v* b/ e3 W. M" }* T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G8 l7 k; Z# H) ?& m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Z8 `. C- g: G
200年 官渡之战% _- _7 H9 k4 @! N1 {- x
208年 赤壁之战
% v* w# i9 |/ x 三国(220年到280年)* H0 H, n8 {/ D9 D* {: i
220年 魏国建立6 D; F3 p; r _$ Y
221年 蜀国建立
% `: o4 q$ d5 ~% d! S 222年 吴国建立: u( f. Y3 `7 K( k; |& e! ~
263年 魏灭蜀7 S v2 R( n. Q% J
265年 西晋建立 魏亡
" q+ a" ? B# z& Y% y, u 西晋(265年到316年)
8 T8 o/ g) m: S5 E# r3 C 280年 西晋灭吴
( ~3 Q+ {. b$ ~% E+ |: @9 | 316年 匈奴兵攻占长安 西晋结束
) ^# v# ] r; M8 z, ]# B 东晋(317年到420年)) F, O. S8 ?4 K0 t( y( l4 j! |) X
317年 东晋建立- m" P' @; [0 g- \8 X4 Z
383年 淝水之战6 ?0 r/ B; M5 f1 T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1 L' M9 r! t/ y0 L( x
420年 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开始9 C( B7 n# I& t0 z: E/ F
485年 北魏实行均田制+ ]4 t* w1 I% p: v. N& D0 f6 X
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1 c+ e; Z7 M( V 隋(581年到618年)+ k3 Y; P" M* g% T$ q5 x
581年 隋朝建立 北朝结束. @/ f6 f. { Q& [4 ]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南朝结束: J6 a9 Q4 b( ?# p' [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5 M3 o- \6 X7 ~, z# x: z, J
611年 隋末农民战争开始 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
5 x: ~) H7 a$ b. [ 唐(618年到907年)
( m! n7 O; W+ G! u$ b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灭亡: {" N8 I, {. \; k: d0 m5 h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 X. l( I8 T9 H1 C7 W9 C 7世纪前期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 V) j- B( j! p3 e: x 8世纪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 以渤海为号
8 B+ e$ W1 u* t 同一时期 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 W3 ^8 s( s! }$ J+ r( ]; E2 q 8世纪中期 骨力裴罗统一回纥8 u; @! V9 C5 T& I/ P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 R! u& k$ e) p, R# A4 g& A3 c, T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 Z" K9 m( T0 b8 E
780年 实行两税法* {! t. d# j2 f8 D% @) H4 S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 q# f$ ~1 j5 X) U! h# a2 h+ D 五代(907年到960年)
- B2 M% y G0 a4 y 907年 后梁建立 唐亡 五代开始$ a: [; [; }! j/ J/ [
916年 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9 M) W" V( N& ]% z& J
北宋(960年到1127年)
7 O* Y4 H$ p6 B5 D 960年 北宋建立/ | s6 h' I$ s0 [0 A
979年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6 T) S* V- z; U 1005年 宋 辽澶渊之盟
+ y4 K. l! _- D: u1 W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 |& ?, H( o
11世纪中期 毕晟发明活字印刷术6 ^4 Z2 h' k, g. b" O$ Q
1069年 王安石变法 国学×参考* z/ j7 S) I1 _ w# N. d/ Q
1115年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s$ C) u# E, f2 h# L1 b
1125年 金灭辽
# ^1 `& J4 N$ O2 \ 南宋(1127年到1276年)8 g5 g2 z% ]9 {/ [# v. P5 ~ a. @
1127年 金灭北宋 南宋开始
$ t. ^/ m8 j" j* y# W0 n" S 1140年 宋 金郾城大战- S' ~0 x- p# ^+ i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y: f/ x. b" ?3 V6 }( @ 1227年 蒙古灭西夏, ~" B1 B0 _* ]4 H0 k1 g* a
1234年 蒙古灭金% }) \9 A. a5 v* O9 o
元(1271年到1368年)
0 o" g' H# j. V7 a- g/ L6 A3 g( |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 I& P7 d) @) c4 U2 b& ?/ A 1276年 元灭南宋' M: p3 \7 O; L& B- e, r* r7 M+ D
1351年 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 t0 I. J6 H0 Z) E
明(1368年到1644年)
! l) r. z6 `4 Y! L 1368年 明朝建立 盟军攻占大都 元亡; _! t! D( {* B# [9 `% [
明初 开始修建明长城
: x; A8 ?7 z& i# r* e- L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7 Q- f! I7 a, T8 g0 T5 P1 ~
1421年 明成祖迁都北京
' z" R- v3 h( i% T( R( Q 明朝中后期 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
1 o" N2 U+ t5 Q2 Z1 o& Q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5 U; P* w7 _5 R# ^9 R) c& M% Y! N 1581年 实行一条鞭法9 e: V g! |' S$ p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 t( e6 Y8 N. x) Z3 P; b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5 L' X. `2 B8 ?/ s" T4 I# o. D8 n5 `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 q6 j& j" f% X4 t4 [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农民军攻占北京 明亡+ {& k! G4 e# Y* D
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年到1840年)
, r! b' d8 w, |5 `4 p2 G" C 1644年 清军入关
, v4 i" W: o+ _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 B( f: v5 G. V& m3 S1 }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U9 L5 y5 j. S2 g2 E! q
1685 1686年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U J0 l& S3 k1 [- O. U, R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0 m% `6 t/ @$ H' g; i) l& ?0 E) z
1696年 昭莫多战役4 N \$ v; n, r5 M' }/ c
1727年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 D7 c- R0 X* E# y' d
: E' N; |0 c! B: c& n) p- E, c0 {: Y 18世纪中期 维吾尔贵族大和卓 小和卓发动叛乱
2 I$ ]4 a+ u5 C9 e1 f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W* t/ @0 x* [( U* ?/ l
2 @' W t5 x$ m
初中需要掌握的朝代线索: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南宋(金)-----元-----明-----清2 F- c& ~$ t0 u/ |
`& I5 W2 h0 c% X%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