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野史八卦 历史上托孤大臣为何总无好下场

0
回复
52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1-6-20 17: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武帝刘彻折腾了半天,弄得太子刘倨家破人亡,鸡飞狗跳,皇后卫子夫和太子一系的势力被摧残得七零八落。
! V1 m6 _+ s3 I: X6 d- I: u( I* W; C) R4 n' Y
  刘彻死之前,对修理太子似有忏悔,发表了《罪己诏》,对若干历史问题作了轻描淡写的决议,也省得后来的人瞎忙活。但是他没有为太子彻底平反,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并且杀了这个8岁孩子的母亲,因他担心母后专权。
- u8 g2 r$ o$ G5 J8 Y5 `6 Q# B( u1 U+ V" l2 s
  汉武帝刘彻选择用托孤的方式解决接班人年龄太小、不能担当皇帝重任的问题。刘彻把小皇帝和天下托付给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以及桑弘羊这几个人。丞相田千秋不在顾命大臣之列,核心的人物只有霍、金。此二人何许人也?霍光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金日磾是驸马都尉、光禄大夫。霍光是秘书兼侍卫,金日磾是侍卫兼秘书,两个人都是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是皇帝的亲信,并非朝廷的重臣,是皇帝的"私人",而非朝廷的"公人".在皇帝专制时代,尚书房、军机处之类的皇帝办公机构,一般比三公九卿、宰相六部的权力要大,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实权都在这些地儿。汉代最有权的是大将军(掌握军权)兼领尚书事(皇帝办公厅主任掌握中枢住处及人事等权力),霍光同志在刘彻死后就是担任这样的职务,里外一把抓。
) O. z* S5 S; m3 D! m, \1 R% h0 _* j$ }2 F
  皇帝托孤不是个别的事件,而是中国历史上很普遍的现象,老皇上总是想给儿子搭好班子,一般都会有N个托孤大臣,至少也得来两位,结构一般是亲信重臣+宗室(或外戚),也总是希望他们能够同心协力又能相互制约,保证国家度过危险期,保证政权稳定交接。别看皇上平常挺牛的,到了这个时候也知道要求人了,流着泪拉着大臣的手,让儿子给这些叔叔伯伯作揖行礼,拜托他们不要有野心不要篡党夺权,有时也会说些大方话,像刘备,就对诸葛亮说,咱儿子实在扶不起来,你不妨取而代之。$ V, w5 ^9 ^: U5 f* {+ |
+ \" x+ v  W( d0 D
  我们熟知的刘备托孤其实也是托给了俩人,诸葛亮和李严,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叡也托了俩人,宗室曹真和大臣司马懿,清初顺治托孤于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等四人,离我们更近的咸丰皇帝托孤于当时的在任军机,一共八个……, l( A. O2 i! m, b, s9 M

- G9 R! l1 F1 v0 @  但是这些我们熟知的托孤后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权力交给小皇帝之前,托孤大臣们要么一人独大,其他皆成为附庸,要么干脆闹分裂搞斗争,直到动刀动枪下大狱喝开水。反正前任皇上精心安排的相互制约的局面很难形成,集体保驾的设计总要落空,为什么呢?
9 }6 c, m/ m  d9 O3 R6 t+ |1 H
4 X6 @. e4 I3 L1 D  因为所谓托孤大臣,行使的是皇帝的权力,这个权力没法制约的,一制约就有矛盾,一有矛盾就会想到把丫的肉体消灭来个彻底解决,有权压倒一切。; H0 w. I. i' s6 s

  |2 g: b1 h8 g: ^2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