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殿
1 [: N: S7 p9 {5 y5 v# n
1 Z. _. a5 t' `- b& Z3 |. r2 B 是居住的处所,古时候私人居住的地方叫“宫”;接待大众,办公集会的场所称为“殿”。殿像我们现在的客厅,宫则是自己的卧房。而殿与堂一样,现在多半称之为讲堂、会堂;自己的住宅,则称为宫。$ |$ H- T$ ~( a7 s' a6 D7 |
! k; g. k5 x1 e4 u# L" v5 f 堂' E2 Z3 F+ t& j' M ~ [
u! n3 U8 q. T 是居住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一般是一家之长的居住地,也可作为家庭举行庆典的场所。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修瑰丽。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空间分割。有时也作佛堂。
R" N" q ^( s! F4 C+ f3 f1 K0 O7 g/ k h- _9 {1 y! S8 Y5 B
亭7 b' ?2 Z5 F: y3 h+ C
# S" k8 k1 S) ~: Q 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亭子的结构简单,其柱间通透开辟,柱身下设半墙。从亭的平面来看,可分为正多边形亭、长方形和近长方形亭、圆亭和近圆亭、组合式亭等等,从立体构形来说,又可分为单檐、重檐和三重檐等类型。3 T5 N1 w4 X* I2 I; B S
; \# r& s% `1 r& y2 o- L+ C 台
9 y! G; G% d# ~% ]% `$ }
$ ?" a( o1 w0 h% ]+ F) e 是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早期的台是一种高耸的夯土建筑,古代的宫殿多建于台之上。古典园林中的台后来演变成厅堂前的露天平台,即月台。2 a: J* x' r8 f ~2 M* C: Y
5 g! m7 k% |# r4 w- ]3 @5 a0 X 楼
2 p# P) I- _) j/ G$ a+ g1 u
- g/ u- n- v3 c 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 x X3 s; ?4 J+ B3 B& @/ h& ]- H9 U
阁
# l! J9 V4 Y/ ^* y6 X1 U7 U3 k$ g) Q% i2 y& |; h6 ]
一种架空的小楼房,四方、六角或八角,常呈两层,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与楼近似,但较小巧。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有时也特指女子的卧房。% j# J" p2 O& M( k. W8 W
- f# e7 L. |: o( G
轩
+ s" v" P) Y7 p5 G8 \% g5 o
: C2 y; _8 _: d! A' H& i 有窗槛的小室或长廊 ;以敞朗为特点的建筑物;也用作书斋、茶馆的字号。9 f) v; e3 P. R% D5 ^
- F1 x$ B, `. G0 W 斋
$ U4 f0 i: g1 Z% b5 M; l+ f) q2 M& _5 @: y3 m3 s7 u
一般是书房,或者读书的地方。
) l! _3 O% S4 O. b$ V/ X$ j
& Y& |. y ^# Y9 ] 榭
$ L, W3 E" ~: i( m3 n, }# P
6 e$ ~3 j/ F* Y7 K5 T D, A% w& t 水边建筑,人们在此倚栏赏景。凭藉景而设,除了水边,有的也设于花间。榭不但多设与水边,而且多设于水之南岸,视线向北而观景。建筑在南,水面在北,所见之景是向阳的;若反之,则水面反射阳光,很刺眼,而且对面之景是背阳的,也不好看。另外,榭在临水处多设栏,坐凳栏杆,又叫美人靠、吴王靠,相传是吴越时吴王与美人西施游赏观景之物,这也是文化了。后来这种美人靠栏杆多经诗词描述,更增其文化内涵。. u( _1 a- t+ v( S4 D) ~
$ z [6 i# L0 K+ Y0 r! x
廊
# _( b3 l# d o: ?5 o3 K" D8 {* r# \8 [7 o( p- E z
有柱,有的还设栏杆。廊之物质功能是使室内更不会受到风雨之侵,夏秋之交也不会受阳光之炎热。但从建筑艺术来说,则是增加了空间层次。另外,廊本身如一种似室内又似室外的“灰”空间,比较含蓄,所以园中好多建筑都设廊。, i2 l# }/ v0 W; H- {! y# f
& x# m! \( {8 _/ ^! c- G
廊有好多类型,除了上面的形式外,还有单独而设的廊,有的绕山,有的缘水,有的穿花丛草地。还有复廊,即中间为墙,墙的两边设廊,墙上开设漏窗,人行两边,通过漏窗可以看到隔墙之景,这就是园林之空间艺术了。8 ]" t* o1 C; ^$ J5 S6 ~ y+ S( l
m: U9 H% ]; j& H2 D
4 R! v6 E/ W0 A2 |( x0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