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封建王朝,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万岁爷”吃些什么?远的不说,近代的满清王朝统治近三百年间,他们在高高的紫禁宫内吃什么?是什么人间奇珍佳肴维持他们的“龙颜玉体”?是什么仙丹奇果绵衍他们的年华寿命?是什么高级营养支撑他们日以继夜的淫威作乐?这些问题和疑问的解答当时人们(除了宫内外)是不可能知晓的。直至今天,这些问题对很多人而言仍然带着迷离的色彩。. |8 V* J: a# s$ N' t o
) x8 E0 @$ k; {* u7 ` 今天,20世纪80年代的中外游客,每天以几万人次,拥进这座紫禁宫内。然而,“御膳房”没有了,慈禧的餐桌没有了,上百史侍候皇上用膳的御厨、太监们没有了。游人们仍然不知“皇帝吃些什么”。也许未来的紫禁宫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会以生动的形式,或布出模型、展出腊人和塑料仿真膳食来形象地展示昔日皇帝的饮食原貌,但是,从现实出发,我们只好以文字资料帮助网友解答一些迷幻。0 y, k* y0 M! t
, C8 l% [- i! F) S' n; r0 `
首先请看皇帝溥仪,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皇帝吃饭,另有一套太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厨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饭时间——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的向守在养心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殿上太监又把这话传给鹄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他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这样一直传进御膳房里。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已经出了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到明殿里,由套上白袖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食具是绘着龙纹和写着“万寿无疆”字样的明黄色的瓷器,冬天则是银器,下托以盛有热水的瓷罐。每个菜碟或菜碗都有一个银牌,这是为了戒备下毒而设的。并且为同样的原因,菜送来之前都要经过一个太监尝守,叫做“尝膳”。在这些尝过的东西摆好之后,我入座之前,一个小太监叫了一声“打碗盖”!其余四个小太监便动手把每个菜上的银盖取下,放到一个大盒子里拿走。于是我就开始了“用膳”了。! k" M# I5 p- V/ }7 R P5 k( r
' _, f; ?+ E. |" ~( [
所谓食前方丈都是些什么东西呢?隆裕太后每餐的菜肴有百样左右,要用六张膳桌陈放。这是她从慈禧那里继承下来的排场,我的比她少,按例也有三十种上下。我现在找到了一份“宣统四年二月糙卷单”(即民国元年三月的一份菜单草稿),上面记载一次“早膳”的内容如下。( I/ N9 E4 ?2 I' f1 e1 V
& J( i5 N' [/ I+ T3 _: u0 f 口蘑肥鸡、三鲜鸭子、五绺鸡丝、炖肉、炖肚柿、肉片炖白菜、黄焖羊肉、羊肉炖菠菜豆腐、樱桃肉山药。( [3 ^$ {* ~% N/ f* R& Q4 }7 H
6 B1 r5 p- u1 A3 a8 `+ L5 L 驴肉炖白菜、羊肉片川小萝卜、鸭条溜海参、鸭丁溜葛仙米、烧茨菇、肉片焖玉兰片、羊肉丝焖跑、炸春卷、黄韭菜炒肉、熏肘花小肚、卤煮豆腐、熏干丝烹掐菜、花椒油炒白菜丝、五香干、祭神肉片汤、白煮塞勒、烹白肉。
! @5 h# F) U) D2 D* H+ R
8 T* U Y( V' c* h, z( g 这些菜肴经过种种手续摆上来之后,除了表示排场之外,并无任何用处。它之所以能够有一声传膳之下,迅速摆在桌子上,是因为御膳房早在半天或一天以前就已做好,煨在火上等候着的。他们知道,反正从光绪起,皇帝并不靠这些早已过了火候的东西充饥。我每餐实际吃的是太后送的菜肴,太后死后由四位太妃接着送。因为太后或太妃们都有各自的膳房,而且用的都是高级厨师,做的菜肴味美可口,每餐总有二十来样。这是放在我面前的菜,御膳房的都远远摆在一边,不过做个样而已。5 L- E. l- t1 D6 ]2 n. n: ?
! W x, Q3 X7 h Y2 r+ E
太妃们为了表示对我的疼爱和关心,除了每餐送菜之外,还规定在我每餐之后,要有一名领班太监去禀报一次我的进膳情况。这同样是公式文章。不管我吃了什么,领班太监到了太妃那里双膝跑倒,说的总是这一套:; N% q5 m/ F @, Y2 M
0 X& U- A! ?' e2 }# p “奴才禀老主子:万岁爷进了一碗老米膳。(或者白米膳),一个馒头(或者一个烧饼)和一碗粥。进得香”!* P# _# R9 R5 W1 {8 { W
3 v3 y& O; h3 a( |0 T
每逢年节或太妃的生日(这叫做千秋),为了表示应有的孝顺,我的膳房也要做出一批菜肴送给太妃。这些菜肴可用这四句话给予以鉴定: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 K1 I# e; v) f& g& n J
/ [6 i* K- v: c4 c
这种吃法,一个月要花多少钱呢?我找到了一本《宣统二年九月初一至三十日内外膳房及各等处每日分例肉斤鸡鸭清册》,那上面记载如下:
3 q( o5 r, F2 x, [5 }% ]' z0 ]( A- _
! S( U+ h v) Y y5 V* i4 Q 皇上前分例菜肉二十二斤计三十日分例共六百六十斤。
- M8 H0 J7 q. t4 y' c2 q
$ V+ s4 F3 Q% m+ r/ |1 |) \ 汤肉五斤共一百五十斤3 y& \6 R2 \. m7 G$ ?
; d8 a! G( ]6 c; o4 ~: {
肥鸡二只共六十只
( V& z8 v" ^# Y& M* a/ n) U- ?- E! \
肥鸭三只共九十只# `- Z+ t J! l7 g" h0 m
7 T& ~- d+ C- e/ B7 _ 菜鸡三只共九十只% H4 z! Y3 ^2 }
) ]- q7 i6 \+ E3 h! D& G# ` 下面还有太后和几位妃的分例,为省目力,现在把它并成一统计表(皆全月分例)如下:
% G- E$ S9 F4 e. Y
- ^8 E& C- D6 o* N1 C& { 太后—— 肉1860斤 鸡30只 鸭30只
, P) W% O& l/ f0 x/ X
( t# E4 Z1 O4 V2 D: }5 t" i 瑾贵妃——肉 285斤 鸡7只 鸭7只
2 x6 P) c" \; d& ]' I) ]6 T' h" z( k2 N$ f( n( e& A
瑜皇贵妇——肉 360斤 鸡15 只 鸭15只
( ~& d/ a1 J. Z: ~) M U
) P+ N# ? B. q! |& N" J' R. L% p 贵妃——肉 285斤 鸡7 只 鸭7只, |0 B- N8 I2 g \3 m4 [
" @3 V$ j/ l* k8 u/ Z/ O 合计: 肉3150斤 鸡74只 鸭74只7 Z! F; C% V9 C [( @9 h: X
! g2 v* ^2 v# D/ h 我这一家六口,总计一个月用三千九百六十斤肉,三百八十只鸡鸭,其中八百一十斤肉,二百四十只鸡鸭是我这五岁孩子用的。此外,宫中每天有大批为这六口之家效劳的军机大臣、御前侍卫、师傅、翰林、画师、勾字匠、有身分的太监,以每天来祭神的萨满等等,也各有分例。连我们六口之家共吃猪肉一万四千六百四十二斤,合计用银二千三百四十二两七钱二分。加上杂费支出三百四十八两,连同分例一共是一万四千七百九十四两一钱九分。显而易见,这些银子除了贪污中饱之外,差不多全为表示帝王之尊而糟蹋了。这还不算一年到头不断的点心、果品、糖食、饮料这些消耗。
3 d- @ W' A; j( O8 h3 W" P H/ V6 t6 |6 s& ?2 ?8 {
掌管皇帝的饮食机构叫御膳房。御膳房设有劳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饭局等五局。荤局主管鱼、肉、海味菜;素局主管青菜、干菜、植物油料等,挂炉局主管烧、烤菜点;点心局主管包子、饺子、烧饼、饼类,以及宫中独特糕点等;饭局则主管粥、饭。4 R1 P8 [3 O" m4 B+ s9 s
+ I* R! R/ `) R5 j 以上各级分为两班,各班一名主任,下设厨师6名司操作。各局设内监7名(监视和防卫投毒)。另外还有5名官吏专司供应材料。总计75人。
0 _" B5 p1 @1 r8 D8 W
* E A. G, D& T2 N( u 这75 人专为皇帝一个人做饭,想像当是相当豪华高贵的,但是结果呢?正如溥仪皇帝的评价是: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 (红网 这种吃法,一个月要花多少钱呢?我找到了一本《宣统二年九月初一至三十日内外膳房及各等处每日分例肉斤鸡鸭清册》,那上面记载如下:! L" e% d* J7 ]
h4 M/ Y% ]2 A8 I" e( o. V 皇上前分例菜肉二十二斤计三十日分例共六百六十斤。. G1 L8 l& ]/ Y. C ?4 ~
3 b' B/ }2 Y5 {- t' h* }
汤肉五斤共一百五十斤6 ^+ B) D2 |0 t5 [3 @5 O+ ]
5 a! _6 o8 L# h& ? 猪油一斤共三十斤4 M- S0 Q7 \% ~7 S0 M4 g
8 v- F4 t+ f& s: Z 肥鸡二只共六十只% Z1 o% C4 p% X, [. y& J/ Q; ^
# j& h# I8 R- ?1 H 肥鸭三只共九十只
e: ~ ^/ F- M2 P$ g" ?
4 e4 W# K+ C/ r; C" f+ q 菜鸡三只共九十只
4 N! Q$ O! @" L
6 `' r8 @4 o2 Y8 H 掌管皇帝的饮食机构叫御膳房。御膳房设有劳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饭局等五局。荤局主管鱼、肉、海味菜;素局主管青菜、干菜、植物油料等,挂炉局主管烧、烤菜点;点心局主管包子、饺子、烧饼、饼类,以及宫中独特糕点等;饭局则主管粥、饭。
# o. B# H8 I% ]! _* ?/ ], l c( P6 Z) q& `7 t' C/ E
以上各级分为两班,各班一名主任,下设厨师6名司操作。各局设内监7名(监视和防卫投毒)。另外还有5名官吏专司供应材料。总计75人。
$ o" C( r0 j+ b }
2 i% d) a5 M* R 这75人专为皇帝一个人做饭,想像当是相当豪华高贵的,但是结果呢?正如溥仪皇帝的评价是: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
9 k' W7 U: I; k4 @ X+ [: q8 Q/ S' a! W" N. D
3 p+ |4 l1 l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