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古人常说学富五车,五车到底能装多少书?# p6 C4 m5 Y0 u% m/ I$ ]
/ G, I5 } i+ ]4 t3 `1 h4 a 需要指出,这“车”是马车、牛车,而不是大卡车。这词儿是描述战国时代的名家施惠如何勤奋好学的。他每次出个门,都要带上五车竹简在路上阅读。也不知道这一路颠簸的,他能不能看得进去,总之这范儿算是做足了。这五车竹简也没几本书,大概连精装版的《古文观止》也装不完。照这么个算法,咱们随便一个人都是学富几十、上百车的。* S7 S l! U, v1 h; ]
d0 b. ?# z! C 02.古人通常多久洗一次澡?他们用什么来洗头呢?
, ]& N/ P) Y0 f" w; O$ f
( D7 c% O2 m% O, y- Y, p8 G2 G 古人比我们想像中讲卫生多了。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现在的公务员哪有这待遇?更有人因为喜欢洗澡而着书立说,这就是南朝的梁简文帝萧纲和他的《沐浴经》。古人洗头更勤,常常使用清水和天然清洁剂“无患子”来洗头。( B5 X/ L/ v, [: F! z) k' D
* K" o: q9 ~! B0 }% |6 N' n
03.古人没有卫生纸,那么上完厕所用什么擦屁股?
- [+ ^' f- C* s9 Y/ e8 a; }# M8 n* Z% `
古人大概都练过“忍者神功”,在纸张还没有发明之前,古人大便完后用小木片、竹片来“刮擦”屁股,也不怕刮出痔疮来。即便是纸张发明之后,因为中国有“敬惜字纸”的传统,而且纸张较为昂贵,用纸来擦屁股,是大不敬的奢侈行为,古人只好继续当“忍者”。直到元代,蒙古人才不鸟你什么爱惜纸张呢,屁股自此得到了“温柔”的对待。
6 T4 d j( p- W, f, ?' [
! }: W. ], T4 {2 N1 q! H 04.古人没有冰箱,那如何保存食物呢?
1 W& R8 M' ^) F( o) @
9 \1 V1 ?( |2 D; k 谁说古人没有冰箱?湖北省随县曾侯乙楚墓曾出土一件“铜冰鉴”,就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冰箱。早在春秋时期,奴隶们就冬天凿冰储藏,供贵族夏季饮用。简单地说,古代的“冰箱”是一个盒子,里头放冰块,再将食物放在冰中间,以达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不过,以前的“冰箱”简陋且功能单一,不像现在,冰箱甚至可以成为惊悚片里杀人凶手的容器。
& Q3 c( r p, ~( [" ?) Y# g/ n1 ]2 d' }: \ \4 j7 }% x: ^
05.古人如何预测天气?* v) S. }% e$ ?! O J$ d4 Z7 }( m
v6 g; _9 W3 B& Y% N4 X: j4 f 在商朝,运用眼睛耳朵等感官系统来观测天象,是很了不起的本事,在政府里混个高职完全不成问题。到了周朝,人们已经学会从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天气了。秦汉时期,古人完成了二十四气节的制定。之后,农历的问世,更是历代祖先智慧的结晶。古人预测天气,虽然没有精密的仪器,但很多时候却比现在那些所谓的“天气预报员”靠谱多了。8 `. y+ W) ~* f1 n, v! s
$ R# W/ f, k2 T0 o5 G 06.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妆的?8 R8 y, H) e8 p( H4 c$ m/ Y, }
' V" e( r% B( I1 Y" _4 P* Q1 s, K 涂脂抹粉是女人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的爱好。古代女人最常用的三样法宝是:黛粉、妆粉和胭脂。“黛”是一种黑色矿物,把它先磨成粉再和水,可以用来画眉。妆粉就是现在的粉饼。胭脂是古代的口红,原料是一种叫“红蓝”的花朵,与妆粉调和后也可当腮红使用。现在琳琅满目的化妆品让女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假面”功力更胜古人几筹。
. h9 r0 |/ r) W
9 t0 t) } f6 z+ A; }2 m+ L6 C) k 07.古代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8 b. n# j9 g& p* z1 S7 q8 K
" v0 I: h" r: o9 y! o 古人比现代人可要环保多了。随手乱扔垃圾这种不文明的事情,很少发生。早在8000年前,古人就会将垃圾集中处理,利用天然的或挖掘而成的土坑来堆放垃圾。解决垃圾最快的方法是直接烧掉,烧不掉的就掩埋起来。古代垃圾场的遗迹里,大多数是碎裂的瓷器、漆器。拼一拼,说不准能还原一件古董。所以,想发横财的,可以翻翻古人的垃圾。/ ] y5 |6 ]5 p4 d) v+ T' B+ B
" M. q3 E' n8 J! d
08.古人喝水是生饮还是会煮开再喝呢?8 C+ f8 R, j# ]. ]" z1 C
# |* }* P( b, ?2 ? 只有现代人才会被这个问题困扰。古时候还没有环境污染,无论是河水、泉水、井水,甚至是雨水都可以直接饮用,不用担心拉肚子。只有天气寒冷时,古人才会把水烧开了喝。虽然可以随时随地取水,但古人要提防水源受到污染,因为古代瘟疫的流行,大多跟饮用水有关。武侠片里的恶人,常使用在水里投毒这种下三滥的招,取人性命于无影无形。5 e, x- \& p- X4 H9 J4 @! h
: c" x& q6 C8 J* Z 09.古时就有地图吗?那如何制作的呢?; D, H6 `5 W! m) t
) _2 w _! t. b$ H
传说大禹治水时,就有地图。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3幅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古地图。西晋的地理学家斐秀创立的《制图六体》,使地图的编制有了更大的精确度。古代地图基本上是一步一个脚印量出来的,所以,制作地图的兄弟们,首先得是跟唐僧似的苦行者。因为,想要制作一张全国地图,往往需要10多年,是个浩大而枯燥的工程。
/ w# p% g" T5 p! K# ?$ R" Z% N: Y* Z1 m8 K1 `8 c) `7 {: E! b$ s
10.古人写错字如何修改?- P# `& X8 I- D( S/ p7 B
7 {" s- n q, P) V; P% L
直接用毛笔涂掉是最简单的办法。王羲之和颜真卿,就是这样应付错别字的。所以,《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稿》算是两位大书法家的“涂鸦之作”。最普遍的方法是:在错别字旁边(通常是右上方)用毛笔加点,保留原字继续写下去。还有一种方法是,把名为“雌黄”的矿物涂在错别字上,有点类似现在的“涂改液”……信口雌黄就这么来的。
) L' A+ v6 v" C, P; w% Y& y% k: O$ V
11.在没有杀虫剂的时代,古人如何扑杀害虫?- ]1 Y% k1 \0 V4 T9 v6 X/ q
S9 z" c6 ^ ]3 K- [
古代用于防治害虫的药物五花八门,植物性的包括嘉草、莽草等,动物性的包括蜃灰、鱼腥水等,矿物性的则有食盐、硫磺、石灰、砒霜等。使用的方法包括混入种子收藏、伴同种子种植、浸水或煮汁喷洒、点燃熏烟、涂抹虫蛀孔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政府甚至还得专门设官员管治虫害。每到害虫猖狂的时节,便会出现“全民捕虫”的壮观景象。
8 g+ {" W9 v! a7 s3 h/ a# C: [
! D6 }1 W5 @. D$ @, u, _ 12.古人上班时几点到几点?打卡吗?
; {( h! Z; Z) V5 @. M& e% \
& p+ Z2 V0 L; w1 E0 Y 别以为打卡上班是现代的变态发明。看看古人上班的记录,你会觉得现在算是人性化多了。古代衙门里的公务员上班的时段为:春冬二季,清晨六点签到;夏秋二季,清晨五点半就得签到。如果谁敢无故旷工或迟到,就不是扣点钱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依天数和情节轻重,可处以笞刑或徒刑。所以,上班迟到有可能遭受皮肉之苦,不好混啊。2 J8 e- T) b3 a+ [
- W2 O1 `- O# `6 B8 ^ 13.古代学生有寒暑假或周末假吗?/ `% }# H, |9 E, _1 H% B9 ?% q
( Q$ [1 ?6 l* {6 {& c/ f
现在的学生常常叫嚷假期太短,如果这种抱怨发生在古代,估计手掌心早被老师或家长打掉两层皮了。古代学生没有专门的假期,除了新年、端午节等举国同庆的节日外,学生每天的任务就是寒窗苦读,考试前还得头悬梁锥刺股,或凿个壁偷点光,进行一下考试冲刺。古代只有官员才能休假,所以,努力考取功名后,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放假了。
1 s: T( t! |8 M6 z) N
5 i9 v& m; p+ w- C( _ 14.古代的婴儿会喝羊奶或牛奶吗?还是只喝母乳?$ r5 ?0 x" `$ j- u
8 O, \) y- E# c! X 古代的婴儿如果可以喝羊奶或牛奶,就不会有这么多幼年夭折的惨况了。古人通常到了一定的年纪才能喝动物奶。婴儿还是以含有人类抗体的母乳为主,因为那时候动物奶还没有现在的杀菌处理技术,婴儿对细菌没有抵抗力。若母亲没奶怎么办?只能“借乳”了,奶妈这一职业由此诞生。没奶的穷人家,只能用米磨成适合吞咽的细浆来作替代品。
' o0 _6 \ q7 [4 l& {# M
/ x, w( V7 H& v4 p5 U 15.古人怎么取火, J% G3 W# L: S
. Q, g: V. o4 N1 M2 | 最初,古人看到火山爆发或雷击起火,以为是什么神灵,会顶礼膜拜。后来,燧人氏看见啄木鸟与木摩擦生烟,从中学会了钻木取火。西周时发明了“阳燧”取火,就是用凹面的铜镜,运用阳光聚焦的原理取火。直到人类懂得击石取火后,用火就很方便了。所以,打火石是古人居家的必备品。不过,也要警惕放在小孩小猫够不着的地方,免得玩火自焚。8 {. \$ O, j/ p+ _- ?4 M) j
" Z. k5 ~# Y% L
16.铁杵真能磨成绣花针吗?如果不行,那针是怎么做的?
3 X9 S4 m. m' `. K7 _8 E l; M# V/ P9 g1 W% d- V6 T
在古代,凡属于金属类的东西都算贵重物品,如果典故属实,那位磨铁杵的阿婆,算得上有钱又有闲的人了。不过,制作铁针的确需要很大的恒心和耐心。先要将烧红的铁抽成铁丝,再剪成一段段,将一头磨尖,另一头钻洞。制作用于针灸的针就更烦琐了,要先插入腊肉中用油脂来填补坑洞,尖端还要磨得又尖又圆,才能避免针戳断血管。' }! K1 H9 c" r# @: f& p0 J
" l6 M$ E* Q) |# h+ d- R 17.半夜在街上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更夫,算公务员吗?
( I/ s8 e/ _8 j) D% B3 y
! t2 J3 C1 N3 W, _ 更夫在古代类似现在的社区巡守队和管理员,主要负责夜晚邻里间巡逻和报时的工作。由于夜间出行,他们“撞鬼”的可能性比常人高,港台的僵尸片里头,更夫常莫名其妙地暴毙。话虽如此,但更夫好歹是个正经的职业,也算是公务员,因为古代军队较低阶的士兵,会被安排当更夫,就像保镖和警察。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待遇没有现在的公务员好。0 _% v- ]& H( T4 E6 H
) F8 r( B' d. x/ c9 z 18.除了听听唱戏外,古人都怎么过生日的?
5 T0 l% G& A6 Y. Y1 ^
4 d( a2 G/ U8 }: j1 q+ ~ 中国讲究尊老重贤,只有老年人,才能过大寿。新生婴儿满周岁时,会举行“抓周”。以后每年过生日,往往是父母煮几个鸡蛋就糊弄过去了,这叫“小生日”。直到60岁才有资格贺“寿”,也就是过“大生日”。此时,可以大摆戏台,亲朋好友还会送上珍贵的礼物和美好的祝福。所以,在古代,想要过个像样的生日,还得有长命的本事。2 C6 x! \" g; W# j
' R4 ?7 l4 C+ }; W- c6 p 19.古人整容吗?
& J2 U& C3 y2 S8 y& w( M2 N) f. B( S" p+ X! h
古人相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古人是不会像现代人那样,主动在自己的身上动刀子的。以前的战争很盛行割掉战俘的鼻子,因此古人研发出一套鼻子的再造手术,就是将手臂割开一个缺口,将手臂固定在受伤的鼻子上,等两边的伤口愈合,再从手臂上挖掉一块鼻子大小的肉,来当作新鼻子。不过,这和为了变美的现代整容完全不同。
4 N, h% a8 i& J" z6 U4 w& U' n
. \/ @$ C" M# `: [ 20.古人刷牙吗?
" T3 R+ }3 Q: h5 c' w4 X7 _$ i) v6 D% b$ G7 y
古人也是很注重口腔卫生的。咱们的祖先老早就用右手中指当牙刷用了。再后来,印度人发明的“杨枝牙刷”由僧人传入中国,又名“木齿”。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将杨枝一头咬软,蘸了药物刷牙,便令牙齿光洁。更简单的方法是用“嚼”的,跟长颈鹿似的嚼嫩树枝,也可达到类似效果。现代人哪天“野外生存”时,忘记带牙刷,不妨回归一下古法。/ ]8 B! w1 t4 U
" C/ `* _5 m6 u5 ~ 21.古人近视了怎么办?
! r8 X7 n2 A9 {% b9 Y9 e4 U. T6 o2 R5 Q$ w
古时还没有什么环境污染问题,也没有电视、电脑的诱惑,所以近视的人非常少。通常近视的都是苦读的书生,你想啊,老凿壁偷光、囊萤夜读,不近视才怪呢。古人以为看不清是因为精神不集中,所以,“定志丸”是最常用的药方,也有用穴道按摩和针灸来治疗眼睛的。明朝时眼镜从西方传入中国,仗着眼镜,大家毁起眼睛来,更肆无忌惮了。& X. [4 W% x2 V8 T* o" N6 q
& J% R, x8 U# w0 g7 N$ Y W 22.古代男人有变装的喜好吗?
" h8 p/ \1 H( [8 i% G5 K u6 ^
& |, R, q6 ^2 t! A) z: e “变装男”类似如今男同性恋中,阴柔俊俏、喜欢扮演女性角色的一方。在春秋时代的文献中就有相关记载。当时这种喜欢美男子的风气,主要盛行于贵族之中,到了魏晋南北朝,连民间也多有耳闻。魏明帝时的潘安、何晏、杜弘治等人,就是当时着名的美男子,善敷朱粉,连女子都自叹不如。
7 a m4 u0 Y( L" ^" Z0 N R1 P K3 Q
23.古代有女同性恋吗?
* R* B+ a- F6 D+ l7 U: ^2 P" E# }5 o( {4 A8 H
在中国古代,女同性恋多称为“磨镜”,双方相互以厮磨或抚摩对方身体得到一定的性满足。由于双方有同样的身体结构,似乎在中间放置了一面镜子,故称“磨镜”。也有一人女扮男装,在腰间系一假阳具和对方进行性交的。古代女同性恋多发生在后宫,因为宫女们接触的男人只有皇帝和太监,在男性不足的情况下,宫女只好自行“内部消化”。
% W' ~6 W. M$ b6 o2 t! R
" b4 Y5 `: s( i, v 24.飞鸽传书真的可行吗?! u3 [/ f! l) r* v- D3 b/ k3 y
( u1 V! P K3 h+ L& Z
在中国古代,何时开始使用飞鸽传书,已不可考。在蒙古西征时,传讯鸽就已经被大量用于军事活动,立下汗马功劳。发展到后来,鸽子还成为传递情书的绝妙用具,成为不少美好姻缘的“红娘”。古人飞鸽传书,多用红丝线捆扎信笺字条,以引起收信者的注意。如今,我们用的是E-mail、电话、视频等,虽说更方便快捷,却少了一丝浪漫和期盼。; }+ U- {+ T1 u p
. [# w' k9 I+ h2 b: b3 z
25.古人有金库或保险箱吗?他们是怎么藏钱的?" c8 _; [4 X1 v+ l2 t9 F' V2 V) E0 Z9 l
9 n% U9 t# n+ g; J& [: ?3 p s% x
早在原始时代,为了保存辛苦捕猎来的食物,古人会挖洞将食物放入洞穴,再放块大石头挡住。后来,演变成用兽皮包裹捆绑贵重物品,这应该算是保险箱的雏形了。随着器皿和锁的发展,人们开始将钱放入不同材质的箱子和柜子中。然而,即便“保险箱”出现了,也难免半路杀出群绿林大盗。钱庄由此应运而生,却也成为更专业的“窝藏赃款”的机构。8 A, W. D4 P- z' y! h" Y0 F5 n r
p' @+ J% K) R1 y 26.以前的纸钞要防伪吗?; O. a; f1 v- R8 H3 D1 j$ U# g
2 y& h7 L4 p* t* q' k8 m0 z5 M& x
古代最早的纸钞诞生于民间,由商人自由发行。但这样做,很容易出现乱发和伪造的情况。后来交子(中国最早的纸币)收归官方发行,防伪措施更为严密,还会在纸钞上盖上两枚官印。到了宋徽宗时期,改为图案更复杂的“钱引”,加上多色套印,防伪性更强。此后,历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防伪方法。花样之多,让现代人至今都没有搞清咱们老祖宗到底是怎么防伪的。
# u5 @ X) a; W% e) E' I2 c/ i" \
27.古代人装假牙吗?+ K. R2 \6 f' ~9 F$ l, T8 V
7 ?$ Y* M6 I* h: c. H- a% M& h- k 早在汉代,张仲景就发明了汞合金填充龋洞法。宋朝还出现了镶假牙的专业医生。古代的假牙材质很多,除了象牙、牛骨之外,还有坚硬的檀香。假牙除了能解决实际的用牙问题,还有装饰和卖弄的功用。“牙桥”,就是用软金铁线绑住牙齿,再绑入口内,没有咀嚼功能,纯装饰使用。这让人想起八九十年代的港片里,暴发户一张口,金牙闪倒一片。) v: m4 z5 M" B. W8 ?8 t
# e1 `& l9 b8 h' K2 z5 g
28.古代男生头发都留长发吗?
' O2 l* G2 P$ w8 U, Z4 |1 _8 Y7 Q# `# S) E
古人对三千发丝劳心劳神的程度,非现代人所能想像。古代无论男女都留长发,而且是越长越好。他们几乎都不剪头发,顶多修理一下边毛,即便这样,还得看着黄历挑日子。男孩到了读书的年纪,会将头发挽结成发髻,叫“束发读书”。古时的“秃刑”,是古人不堪忍受的惩罚,也就是司马迁说的“剃发受辱”。
7 U3 L9 F; H1 n# ]7 `; _6 X
, w3 B2 C6 P8 Z% Z8 S3 P" B0 @1 }0 N 29.古人抽烟吗?6 [0 i6 n, I i( Y
! i y- b" y% g
烟草最早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从菲律宾的吕宋岛传入中国的,最初在广东福建两省有少量的种植,但抽的人并不多。众所周知,烟草造成祸害,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小小的鸦片,成为改写中国历史的导火线。清光绪年间,英国商人借通商之便,把纸烟带入大陆,刚开始免费送抽,等人上瘾之后开始贩售。- C) \2 b& f$ N5 \
, R$ z0 Q3 @; t- e! Z9 P% B3 J
30.古代玉或宝石类的饰品,是用什么东西雕琢而成的?
# _7 }+ X3 a n9 i; B! i8 B6 ]+ w: O1 }: g& n7 `- G9 |# Z
黄金有价玉无价,古人老早就知道玉器宝石的珍贵。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表明古人对硬度早就有了认识,知道利用更坚硬的矿物来研磨石器。雕琢玉器,古人往往是把硬度更高的石英、拓榴石、金刚石等矿物捣碎成沙砾状,就成了“解玉砂”。后来还出现了硬度最高的“金刚砂”,也就是碎钻。这下再硬的宝石都可以任人“宰割”了。
: U4 D1 v3 i5 B7 P" J) N) i5 v( {. l! f! R& X) v: y6 P' F4 f5 r9 |
31.古代人的闹钟只有公鸡吗?8 S W9 t/ X- U: s& ^1 @: P- ?
* J' }. h# q9 `9 S, A$ i5 k: n 如果那只当闹钟的公鸡被宰了,怎么办?古人当然不会吊死在一棵树上。除了漏壶和日咎外,古人还发明了香钟。就是以特制的模子制成盘香,盘香粗细均匀,燃烧时间才能准确。再从燃烧后剩余的盘香上的刻度来推测时间。后来,古人对香钟进行了改良,在香火烧到固定刻度时,上面挂的重物就会落下,撞击盘香下的金属器皿,达到闹钟的效果!
8 h8 F4 y; o- f0 ]& [( F* |
! [1 w# I1 C- X7 F1 H. }: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