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中国古代常识之十八罗汉的名字及其简介

0
回复
40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1-3-25 19: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名字:
6 F' ?2 V2 a) j/ w0 L7 T3 s+ u. V- l# Q% R9 |: Y* @& v, M
坐鹿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 ,高兴罗汉,探手罗汉,寻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 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默坐罗汉,过江罗汉,降龙罗汉 伏虎罗汉,欢乐罗汉,芭蕉罗汉。
; U* O1 r8 O" _9 t. q2 o) v6 P& ]
二、简介:
0 A$ _2 H, {8 h1 C- C" ?8 o: ?6 i
! t0 w1 m( `3 ~( W8 a; T$ c$ y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最早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意译上有三层说明:一说可以帮人除去生涯中一切懊恼;二说可以接收寰宇间人天赡养;三说可以帮人到达涅槃境界,不再受轮回之苦。即杀贼、应供、无生,是佛陀得道门生修证最高的果位。修行美满又具有引诱众生向善的德性,堪受人天赡养的圣者。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懊恼已断(杀贼)。已了脱死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重赡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7 e0 ^1 n( u4 X" e
' o% ?) `! q! E! v  B; z' E相传罗汉本为释教小乘寻求的最终目的,然则正在佛祖释迦牟尼的劝戒和勉励下,所有罗汉们纷纭回小向年夜,“往世不涅”,帮忙保护年夜乘释教,于是正在年夜乘释教里罗汉们也有了他们新的位置和作为。) K' r" q$ F" q; \. F

' J* R: f# b! \/ F' f) x正在中国寺院中常供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 “十八”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很多数目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技艺”、“十八学士”等。释教中也有很多“十八”,如“《十八部论》”、“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显然与这种“十八”情结有关。正在唐代《法住记》载,谓佛陀临涅盘时,嘱付十六年夜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梵宇森林里常雕塑罗汉像,赡养者众。十六罗汉重要风行于唐代,至唐末,开端涌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风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乃世人于宋代于十六罗汉外另加降龙、伏虎二罗汉。有的则参加达摩多罗和布袋僧人,西藏地域则参加了摩耶夫人和弥勒。而五百罗汉,平日是指佛陀活着时常随教化的年夜比丘众五百阿罗汉,或佛陀涅盘后,结集释教经典的五百阿罗汉。
, l5 P; w; ]- G
, y6 M  A/ @. @; |8 l十八罗汉的形象是后来的艺术家凭着本身的想象画出来的,本来没有定型的形象。现存最早的十六罗汉雕像正在杭州烟霞洞,是吴越王的妻弟发愿所造。
$ A+ P( u; o6 j# _8 Y6 \4 J. I- N" e1 p" J1 @8 R- u; Z1 |
到清代乾隆年间,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以为第十七位罗汉应是降龙罗汉即迦叶尊者,第十八位应是伏虎罗汉,即弥勒尊者。皇帝钦定,自此十八罗汉就以御封为准了。藏传释教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是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第十八位是弥勒。十八罗汉代替十六罗汉后,影响越来越年夜。十八罗汉的石窟雕像不多,但正在寺庙中则比力常见,一般塑正在年夜雄宝殿中,作为释佛或“竖三世佛”的环卫存正在。4 e( O) X# Q$ @
# S7 y, p7 r8 \) J5 |7 N9 h
坐鹿罗汉+ Y9 ?' h4 }6 B* M& O0 F

6 u$ o6 t9 i4 t. w; a$ M第一位是坐鹿罗汉,他曾经乘坐他的鹿骑进皇宫劝告国王学佛修行
& x, b& v# K! ~1 l1 Q( }. O1 L2 l: `& T/ m% P% |
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坐鹿罗汉
" n0 }' @/ y% ?' ?( _/ y7 a& V
9 d4 s, H2 Z8 S9 z3 ]! k危坐神鹿、如有所思 泰然自如、高傲自赏8 {& l2 K" B. ^2 u6 v, Y9 T
0 R  z. S, \; C  K) ]# z& k" j
宾度罗是印度十八姓中之一,是贵族婆罗门的望族,跋罗堕阁是名。这位罗汉原来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年夜臣,权倾一国,但他溘然发心去做僧人。优陀延王亲自请他反转展转仕进,他怕国王噜苏,遂遁入深山修行。
) X& d! }0 t' [2 N/ S
# h7 z+ X2 [' Z, l/ g& R5 e有一日,皇宫前涌现的一名骑鹿僧人,御林军认得是跋罗堕阁,急速向优陀延王申报。国王出来接他入宫,说国度仍然虚位以待,问他是否回来仕进。他说回来是想导国王落发,他用各种比方,解释各类欲念之可厌,成果国王就让位太子,随他落发做僧人。: q+ j- `/ c, B, B" U
' f3 K' }; P* j  [
欢乐罗汉
! `$ c( A# l) b7 e3 W第二位是欢乐罗汉,他清晰世间一切善丑陋,所以正在良久以前,他是故印度一名雄辩家,他正在辩说时,常带笑颜。; w; L- P, Y0 |: c3 R. d! g' g
+ M& O5 X, f/ x& K2 d: v# L
迦诺迦代蹉尊者——欢乐罗汉# u( }) B9 l% q+ u& ?" t
6 i& H/ l7 _. C  o/ u
妖魔除尽、玉宇澄清 扬手欢庆、心花怒放( L- U& p) b. t# o9 j
# v3 n+ E+ z3 L* k+ S
迦诺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擅长谈论梵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甚么叫做喜,他说明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觉得快活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到的快活,就是高庆。例如诚如向佛,心觉佛正在,即感快活。”他正在演说及辩说时,常带笑颜,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乐罗汉。# A+ ?) f/ L# q5 F

- Y: T$ [! z9 w# N" |4 C* m5 ?& ~
# W) R  L4 J# O7 }* i3 @- K& `举钵罗汉
( u+ l6 `3 O8 ^7 l( h
) y* m7 R: z3 z9 t% U3 y第三位是举钵罗汉,他是一位讨饭化缘的行者,所以手中一向拿着钵盂。
5 g- L0 u2 k, A+ d& S- a
4 @3 k. V1 p/ o+ e! I6 v诺迦跋哩陀尊者——举钵罗汉& x4 w* M+ I/ b# v+ v1 {; Y

3 e+ A6 _+ g/ e+ |* I$ ~0 g诺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缘僧人。他化缘的办法不同凡响,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 Y/ E4 q; I; u  M" c& ~" p
8 q- c9 m& a/ n迦诺迦伐厘情阇尊者,是一位慈悲平等讨饭化缘的行者。藉讨饭福利世人,予众生栽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  R: V8 i. q# u1 p- y# E! a, R& t

) T+ U# ]  u/ B' F! `" Y托塔罗汉
* _; x+ j3 |' m( l+ I! S8 M" E( `, ]) ?/ w) J. i/ l& }
第四位是托塔罗汉,他是佛陀所收最后一名门生,因为佛主思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 u" x0 A$ _$ K6 ?; a7 P  f: t. D
. \9 l5 o3 B3 b8 ]/ z苏频陀尊者——托塔罗汉
. N& U% d6 |$ s; O. t* Y  S
2 N" Q. ~! [* f9 B七层浮屠、佛法通灵 威而不怒、道行超群
7 j$ h/ ~+ S4 h( H& n
" v! b( f# |& m* {4 I塔,是取梵文“塔婆”一词的第一音而制成的中国字。正在释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事没有塔,故特造“塔”字,释教中的塔,是载佛骨的器械。因为塔是载佛骨的器具,于是塔也成为佛的象征。托塔罗汉不是托塔天王,托塔天王是菩萨,菩萨和罗汉有别离:菩萨是“年夜乘”修成的果,而罗汉则是“小乘”修成的果。这罗汉名苏频陀,是佛祖释迦牟尼所收的最后的一位门生。9 l- X0 M. t( J3 \
6 G: P$ \- w; p# H9 t
他修到五神通,又修得非非想及非想定。
# M4 K  a) _9 f1 i; @5 V
. J. ^. |$ |# |苏频陀是佛祖最后一名门生,他为了纪念师傅,专程把塔随身携带,作为佛祖常正在之意4 C# b: g2 W( G; `
* ?2 g: r1 X: z* X8 I+ W9 P
默坐罗汉3 S- }4 i  \# u3 c4 a# f

) a. d- {; ?0 |2 b第五位是默坐罗汉,别名为年夜力罗汉,因为他曩昔是军人出身,所以力年夜无限,能挪动转移任何重物。
0 }; Q) d1 N, @. Q7 \7 |
( _% y! P! D# D- n诺距罗尊者——默坐罗汉8 R6 v) O. B. {* D' s
, F7 L; b2 ~7 W: K8 Y
清净修心、神志自如 安详瑞庆、进彼极乐2 h8 _3 Y' X3 R( r; \# Y* A

% a8 {. w. W/ P! }/ d( H诺距罗可译作年夜力士,这位罗汉是一位年夜力罗汉,原为一位兵士,力年夜无比,後来落发为僧人,修成正果。他的师父教他默坐修行,废弃早年当兵士时那种打打杀杀的不雅念,故他正在默坐时仍现出年夜力士的体魄。+ g) y* [# F; [2 X
/ w5 h' R+ a5 Q. O
: O- s7 w/ D4 _) p, v
过江罗汉, ?2 E+ y& u/ X) \8 ?, Q# W
& R8 z' h) X2 b( `' O1 j( |  i1 s8 q
第六位是过江罗汉,他是一名贤者,过江似蜻蜓点水。
$ s6 T: z  q6 ^5 h. h" }" T# p) i% v( D1 B5 k" @+ j) v1 q) w5 r
跋陀罗尊者——过江罗汉9 V: Z9 @* J. K3 K: `
, c* u/ `% ]3 P7 r" u+ ~  n& V
身负经卷、东渡传经 奔走风尘、普度众生
' ~- R5 @: a) _  J% y- x$ u% _+ j  _
跋陀罗三字,意译是贤,但这位罗汉取名跋陀罗,是尚有原因。本来印度有一种罕见的树木,名叫跋陀罗。他的母亲怀孕分娩,是正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是以就为他取名跋陀罗,并将他送去寺门落发。相传东印度群岛的释教,最初是由钹陀罗传去的。他由印度搭船到东印度群岛中的爪哇岛去流传佛法,是以称之为过江罗汉。9 Y% r3 A! C% @2 k

  k3 _! e( H$ J' p- ]0 \3 t/ T5 |8 p0 p( C, a1 ?
骑象罗汉
- n: |3 P5 L8 D
6 d4 g& a% h4 ?3 q. o& u5 Q& h& M! J7 T第七位是骑象罗汉,骑象罗汉是佛主的酒保,他本来是一名驯象师。
; G" E; {6 y5 N- {% M1 j8 R% S/ U5 u0 R& l8 g
迦理迦尊者——骑象罗汉
  m' J4 ^0 h2 f' }
! [) ?. N% k8 N: x骑象轩昂、颂经朗朗心怀众生、目及四方1 k9 R4 h$ {/ L! B
1 P. v& T  p7 F9 G/ ^; ~
象的梵文名迦理,迦理迦即骑象人之意。象是佛法的象征,比方象的威力年夜,能耐劳又能致远。- Z* r5 P' w$ P: w
迦理迦本是一位驯象师,落发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骑象罗汉。6 D1 l$ n, k& P1 G: v

( d. E0 `  X% S  W8 [6 T4 K  M& \. B! A
8 D' l# c7 e1 [) {  S# Q$ ?. A9 V0 T' h+ }, Z
笑狮罗汉2 c8 B1 Q* g7 {+ T
0 _7 v( T. r3 C4 Z( `7 x
第八位是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原现是一名猎人,因为学佛,所以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 R( _7 V; k9 C" R% R5 Y( e; U6 U1 q, R0 d  u/ z  ?' _
伐阇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是释教十八罗汉的第八位,为梵语Vajraputra 的音译。8 I) ?8 q: [, k9 `6 A8 C

, `  l7 S* e( N  |8 _3 R/ u3 o4 P* R他与自家属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钵剌拏洲。六种阿罗汉之五为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敏捷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 b: L$ U0 j6 C( q
" C. m8 x, F5 _2 }
他身材魁伟硬朗,仪容肃静凛然。据说,因为他往生从不杀生,广绩善缘,故此平生无病无痛,并且有五种不逝世的福力。故又称他为“金刚子”,深受人们的赞扬,尊重。固然他有如斯神通,但勤修如故,经常默坐终日,端然不动。并且舌粲莲花,博学强记,通晓经籍,能畅说妙法 ; 但他可贵说法,往往终日不语。他的师兄弟阿难诧异地问他:“尊者,你为何不开一次便利之门,畅说妙法呢 ?”尊者答到:“话说多了,纷歧定受人迎接;尽管你句句值令媛,却往往会令人反感。我正在僻静中可得法乐,愿望年夜家也能如斯。”
7 y$ l6 X/ k+ I5 K. r6 Q4 a" `' s, I6 m* _& {* `
尊者经常将小狮子带正在身边,所以世人称他为“笑狮罗汉”。: p9 {( T* q, p* l7 L% c9 q. s! G; V

/ C8 l% A; a& m
7 s0 W. N4 ?! k5 p5 f/ ?' k第九位是高兴罗汉,高兴罗汉正在落发前身是一名乞丐,曾暴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所以就叫做高兴罗汉。/ \3 _# _: l4 y9 U5 h) z( Q- G
/ G$ t1 i- i# w! @; x: W# Q7 x
戍博迦尊者——高兴罗汉
) P  w$ h0 `, A% Y* y" k' X+ A2 I! I( N1 l+ C* t% H
高兴见佛、各显神通 彼此比莫、佛力无限+ T$ f* H/ s% [4 x( d+ J
# w- a" ?" d8 ^; R4 ^. p1 d
戍博迦尊者,盛言即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来长安的善无畏尊者;他是中天竺国王之太子,国王立他为储君,他的弟因而作乱,他立刻对弟弟说:“你来做皇帝,我去落发。”他的弟弟不信,他说:“我的心中只有佛,你不信,看看吧!”
, D6 B# L8 Q0 R  L& W5 U5 t  }+ u
% L) s; Y8 t$ O  ~2 ]说也奇异,他打开衣服,弟弟看见他的心中果真有一佛,是以才信任他,不再作乱。+ [6 L# I& U3 W. j/ s

1 T1 O% y9 |8 {) Z. d1 K5 p! o: [; j2 q
* ^4 C5 v3 d2 s3 b
探手罗汉
- U7 D+ J4 l9 z
5 n# G; _3 y! V8 ?" r' f! \! Y第十位是探手罗汉,探手罗汉是一个路边生,因打坐完经常把手举起伸懒腰,所以叫探手罗汉。
; j7 P, N: I8 _
9 k# [& [' g  u. z半托迦尊者——探手罗汉
/ a7 i+ _% b0 s
- E- V; v- K6 O' x- R( ^安悠安闲、欠伸伸腰 神志灵通、自得其乐; ], j) s4 ~9 V3 E

- L% q3 ]- Z* B$ [% E- [半托迦尊者相传是药叉神半遮罗之子。据《可哩底母经》说:古印度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叫婆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又有一药叉神名叫半遮罗,婆多与半遮罗的老婆同时怀孕,於是指腹为婚。婆多生女,半遮罗生子,半遮罗生子就是半托迦落发修成正果,也渡婆多的女儿成道。他被称为探手罗汉,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迦坐法,此法是将一腿架於另一腿上,即单盘膝法,打坐完毕即将双手举起,长呼一口吻。
) p" ]/ f$ m  k, L9 E: m7 i3 l8 U: h; N% g% L9 Y" ]

$ u: h8 c: {% X" R
/ M% J* D( I2 S  s/ j0 n寻思罗汉
. s1 A' M6 U3 ~0 @. ?8 h) ?0 T7 _8 {& ^# t6 `
第十一位是寻思罗汉,寻思罗汉是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佛陀十年夜门生中,佛法道行居首位。
& p/ f1 ^4 a4 c) z/ N$ M# H& G+ g' \
罗怙罗尊者——寻思罗汉  J; B* i2 d8 g# f4 E
, n; g4 S. ?: m) L8 n
佛祖十年夜门生之一。0 ^6 M1 f8 V. C3 b1 U5 {

1 I5 U! c& Y' s/ W寻思罗汉那尊泥像俗称寻思罗汉,他的特点面相丰腴、蚕眉曲折、秀目圆睁、敦朴凝重的风度之中带有逸秀潇洒的气韵。
- m: G! j6 Z+ Y# J
: L( }9 y. z3 o% {* B罗怙罗多是印度一种星宿的名字。 古印度以为日食月宜是由一颗能蔽日月的星所造成。这位罗汉是正在月食之时降生,故取名罗怙罗多,即以该蔽日月之星定名。
" k; \# e7 ~. ~& G, z/ v
$ ], E" f* o$ P3 |9 \, \( y寻思罗汉寻思瞑想,正在寻思中悟通一切趋凡是脱俗。正在寻思中能知人所不知,正在行功时能行人所不克不及行。 他的寻思,就是获取聪明与行为。以(密行)修为有名。( A5 N) T4 d+ _9 u7 V" ^( Z7 `

  n& y* [  w1 E/ z6 {& M8 n/ N* j9 Y) o& C* q$ @3 |% T
: H0 C; z" |# V+ x" N4 S" L* z- {
挖耳罗汉) a5 z1 O7 H, r+ D7 \5 R3 W5 K- j

- A! S, D) ?) b  J: ?& y第十二位是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以论耳根清净著名,所以称挖耳罗汉。
0 Z1 Q' ]( M) H* s7 v
/ I8 L8 m& e) j+ j1 ~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
& }* P1 ^, V* B/ N3 `0 I# S: ^
+ O$ J$ u1 r; G闲逸自得、怡神通窍 横生妙趣、意味盎然
1 X% v) [& e8 ]9 g5 ]& p8 k( q7 {: Q: Y1 Y
那迦译作中文名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那即龙的部队的意思,比方法力壮大,有如龙的部队。这位罗汉住正在印度半度坡山上。他也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名闻印度。
) [# S& x- ]; N8 Z1 _; I, |9 B+ ?4 J3 C; j
所谓耳根,是由於醒觉而生熟悉,是人类熟悉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
$ z% ^! J0 |2 W' M/ O$ _" N; ~
" p7 U: r$ g" n) I; n2 z* `所谓六根清净,耳根清净是个中之一。释教中除不听各类淫邪声音之外,更不成听别人的奥秘。因他论耳根最抵家,故取挖耳之形,以示耳根清净。/ q# x4 @5 V5 b7 r; w$ q
; E- w3 N$ J) X$ p! Z: `4 j0 T

! I6 i- c( k& l, s2 t
, S$ ?; ^" n0 h/ X0 U布袋罗汉
# N1 U8 s0 O  x; X' S: L$ L9 v2 D; V2 `7 r! {4 u
第十三位是布袋罗汉,因为布袋罗汉经常背着一个布袋,没时都是笑口常开。现今也被叫做布袋弥勒。+ P; R$ T7 B+ H/ E- ^
  [, i+ t/ g6 }  Q7 \- @% ]' P
因揭陀尊者——布袋罗汉3 h' a7 |! X4 o# R3 S5 p

2 I3 f# r4 r( r" T6 k/ M- X, p无量寿佛、乾坤宝袋 欢乐如意、其喜洋洋7 O( i* Z# }- Y2 Z0 X

; B; I( k+ b0 Q* w7 I& b- k; H3 q因揭陀相传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便利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因发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载蛇的袋。
6 r/ H9 m" S; _8 j1 i8 H0 W
1 L2 h  t$ \* n% J相传他正在中国显灵。于公元九0七年五代梁朝时他正在奉化涌现,负一袋抄化。后来正在贞明三年(公元九一七年)正在岳林寺磐石上说佛偈曰:“弥勒真弥勒,两全千百亿,不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他便掉踪了。% t, S5 G. y7 i* x$ B5 ]) l
; R; v; A+ E& X; @& J' q" E9 F
) b! _5 Z3 X* s; e2 y7 r' v% i

8 Z5 m0 M0 G( l9 H( Z% n芭蕉罗汉
% O+ m! K2 T# B% U" G" _5 x
( {. ^9 b' k  s+ K第十四位是芭蕉罗汉,因为他是落发后常正在芭蕉树下修行,有一天终于正在芭蕉树下修成正果,所以叫芭蕉罗汉。
/ N+ Q' O5 [& z( e  @. Y9 `0 d7 Z2 q4 ]
伐那婆斯尊者——芭蕉罗汉
* j$ Q# ~  F$ K2 W2 P: ]4 p) B0 b* N$ h# A
安闲隐逸、傲视太虚 品格清高瘦骨如柴、超脱凡是尘
4 A8 |" d8 X9 X, m# o  I1 Q2 w& k% w
伐那婆期梵文为雨的意思。相传他出身时,雨下得正年夜,後图中的芭蕉树正被年夜雨打得沙沙作响,他的父亲是以为他取名为雨。他落发後修成罗汉果,又相传他喜正在芭蕉下修行,故名芭蕉罗汉。( L2 d" O9 s! ?. d. P

# x* ?4 B- e* h1 m2 {) M长眉罗汉: C  D0 w/ K  V& I! y
  ^; u/ N4 D4 d; K
第十五位是长眉罗汉,跟骑象罗汉一样,也是佛的酒保,传说自从出身时就有了两条长眉了,所以叫做长眉罗汉。
5 u# B0 k! ^/ F7 j! O$ d
: q" @6 `9 v0 X: e6 n2 A- k9 S) H阿氏多尊者——长眉罗汉
0 C9 F* f! q0 X$ x, U3 a) c  x1 i' j6 W
巴林石雕长眉罗汉慈爱老者、得道高僧 通察年夜千,心领神会
. m$ V! j4 M( M6 B% ^  _" B! j4 [/ }/ |
阿氏多是梵文无比正直的音译。这位罗汉的特点,是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本来他宿世也是一位僧人,因为修行到老,眉毛都脱落了,脱剃两条长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逝世後再转世为人。/ R- T( n) w; N  q
$ L& S' L+ r( t5 F: _; s5 E
他降生後,有人对他的父亲说道:“佛祖释迦牟尼也有两条长眉,你的儿子有长眉,是佛相。”是以他的父亲就送他入寺门落发,终於修成罗汉果。4 @7 P! Z' Y0 C. r

, k# m3 ?8 S2 T8 _7 m9 V& b5 l看门罗汉# a8 W- M8 K; c/ a* Y

' E* y  y; b+ i2 \( g; S6 {第十六位是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为人尽忠职守。
* }$ _. \, x+ ?: h6 v  `
! t6 X- D; n. L4 Q4 c注茶半托迦尊者——看门罗汉! `' Z2 G4 Q3 `" ?1 I
4 R, B$ N% ^" T( j
看门罗汉威武标杆、警醒注视 禅杖正在握、勇炽邪魔
7 L4 n4 O* B" v# ^" N
5 ~- [' H. Q2 {  s- m7 h0 A) Y注茶半托迦尊者,是佛祖释迦牟尼心腹门生之一,他到各地去化缘,经常用拳头叫屋内的人出来布施。有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败,他失慎把它打烂,成果要报歉认错。
0 k9 }" U* n: c
4 t9 J. D- U3 `7 b9 r后来他归去问佛祖,佛祖说:“我赐给你一根锡杖,你今后去化缘,不消叩门,用这锡杖正在人家门上动摇,有缘的人,自会开门,如不开门,就是没缘的人,改到别家去好了!”本来这锡杖上有几个环,动摇时发出“锡锡”的声音。人家听到这声音,果真开门布舍。
" b3 K1 u( D! ?2 G2 q9 _3 n: D1 z# j( s% q2 s" D
4 A9 w) ?! y8 u4 F2 g+ c

8 `, ^, A8 `5 W! D  O6 e5 K降龙罗汉
) _( ~# q7 K& K! x. _% b, p# `# W8 v$ a* u9 V4 A9 j
第十七位是降龙罗汉,因为早正在古印度之时,龙王偷佛经,他就克服过龙王,夺回佛经,所以立了年夜功,所以叫做降龙罗汉。9 h/ f1 o$ _. S" x( D) f: M/ u1 L5 S
2 U6 F2 y" y! H$ Q
迦叶尊者——降龙罗汉2 W# F$ `. @/ G& M

; M4 j, m  L( z) d" r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便是“迦叶尊者”,他是正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据《法住记》说,以上十六位罗汉是佛陀的十六位年夜门生,佛命他们常驻人世普度众生。
( R% B6 Z; s: k4 o0 T; s8 s3 |; k& p4 d! @6 z+ w
另一说法是第十七位罗汉是《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尊者”。传说古印度有龙王用洪水淹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后来降龙尊者克服了龙王取回佛经,立了年夜功,故称他为“降龙尊者”。
$ ]* ?3 z. `7 |( Z' ?; q: _
8 b+ b) ], X$ ?: ]0 X正在《济公别传》中,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降龙罗汉乃佛祖座下门生,法力无边,助佛祖降龙伏妖,立下不少奇功。降龙修炼几百年,却始终不克不及得成正果,求教不雅音,得知七世尘缘未了,便下凡是普度众生,了却未了尘缘。# T9 x5 Q$ ^" c4 ]" @  s

9 c0 V$ v4 f+ c  E伏虎罗汉9 x% K' y6 Y( `6 U  i: _1 S

: i: E( \4 u) W3 N' {5 q第十八位是伏虎罗汉,因为正在寺庙外经常碰到有一只饥饿的山君,他把他的斋饭分给这只山君吃,所以就叫伏虎罗汉。
$ v$ d1 _- _3 O/ C0 K) e7 G& P+ z! x
! s; K7 ~& A1 j. l0 d) v9 U- n2 R8 l弥勒尊者——伏虎罗汉
5 E  P  T& @: s  B+ r9 \/ `) r7 W8 ]3 U& M0 h5 x
正在中国释教范畴,最高佛道的释迦牟尼佛 (如来佛祖)座下处十八罗汉。而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便是“弥勒尊者”,他是正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另一说法是第十八位罗汉是“四年夜声闻”中的“君屠钵叹”。
) E1 Q& y+ A( d' Q9 g" w# G" L" P9 a, z" Z" n+ s* n2 r" Y( o: d3 |: W
传说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本身的饭食分给这只山君,时光一长了猛虎就被他克服了,常和他一路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
0 s7 r: {1 Z8 _: U8 Y& d! f% {
$ O3 |) O8 k: F+ K: a% n7 h- J. U6 a8 F! c6 v; t! e1 x( S,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