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中国古代常识之中国四大名楼

0
回复
65
查看
[复制链接]

7305

主题

13

回帖

73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7
发表于 2021-3-16 12: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汗青上公认的只有三年夜名楼,依其成名的时光挨次,先后为: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著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著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著名。而四年夜名楼之说,就是正在这三年夜名楼之上再加上本身所认为可以与之匹配的古楼。所以各地都有分歧第四年夜名楼之说,这是没有定论的。
9 U* W& E! }8 Y5 ?# R. S; Y下面是常见的几种说法:9 [/ V/ Q" }; u! ?; `
1、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
  Z0 ]; j2 p. h8 E: K$ E7 t2、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 p) Z* e- ]+ r6 a# I7 S
3、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越王楼  c7 ~; ?2 q, ?8 Q  N. T! G/ d+ M. ?
; W1 ?% s  z" t: d; C
一、滕王阁:
' R; h" e& U/ I. @7 d7 P/ A' e) p( O( p1 I

8 U  I& G/ ?6 k/ [3 }6 h3 W; R
& b; l$ r" }7 \' p0 e据传,滕王阁因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李元婴,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李世平易近之弟,贞不雅十三年(公元639年)被封为滕王,后迁到洪州(南昌)任都督,正在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为别居,此楼即滕王阁。0 |8 I: k6 Z. B! d/ E$ X
4 R0 T' u( k5 u) l  s! E/ U. J
滕王阁历经1300多年来,荣枯28次,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巡抚都御使韩雍重建,其范围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1926年军阀混战,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放火销毁。开国后,江西省当局重建滕王阁,。。。。现在滕王阁连地下室九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明三层暗七层,加上底下两层一共九层,琉璃绿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阁,朱漆廊柱,古朴文雅,蔚为壮不雅。主阁南北侧配以“压江”、“挹翠”二楼,与主阁相接连,还有天井、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筑相配。无论其高度照样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年夜年夜跨越了如今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江南三年夜名楼之首。
, R4 Q/ I) i$ R8 \) M# J% m# {9 n
7 v7 B. w7 Z0 p  J: x滕王阁之所以申明遐迩,很年夜水平上归功于一篇到处颂扬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其时诗人王勃投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建滕王阁后,正在阁上年夜宴宾客,王勃一气写下这篇令正在座宾客赞服的《秋天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此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史称“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著名,阁以序而著称。' }0 k5 K# C9 [6 N4 f- y9 R
3 v! Z$ L3 @! ]
滕王阁依城傍水,风光旖旎,历代骚人诗人多会于此,像韩愈、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等都不止一次地到此游览,且都留下名贵的丽词华章。7 z8 I9 h- P1 F  o: T5 v
+ b( |/ N2 b/ {
步入新阁,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
: O' Q: E) S9 w6 [* {+ N
8 V& B+ C! [# L2 Z, w- S第一层,正厅有一表示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年夜型汉白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奇妙地将滕王阁的动听传说和汗青事实融为一体。
( T" m. N( F4 n  l0 m/ {
% K$ g: O& S8 c( s/ K第二层 ,正厅是23.92 .x 2.55 米的年夜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独领风流的江西汗青名人,像陶渊明、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宋应星、朱熹、汤显祖、朱耷等都彰显画面;画中人物有站有坐、有正右侧、有喜又怒、有哀有乐、神志各别,惟妙惟肖,维妙维肖,其位置、身份、关系都表示得适可而止。8 Y/ X( I6 b7 [& X
" i( i  N( P) L4 r. s) C; L
第四层,表示江西山水精髓的《地灵图》,即把江西的山水地貌、人文景不雅、旅游胜景,诸如庐山、龙虎山、青云山等都浓缩于一幅画上,蔚为年夜不雅,十分活泼。高低两幅巨画连起来是“地灵人杰图”,惊服其奇妙构想!! g: _) B: }" ^% ?

1 P# Q. ~( |$ I1 Z6 h4 t第五层,是凭栏远望最佳处。进入殿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 l2 a6 a+ {+ K/ W" M
( g1 ~& j9 K% R, H6 h
《滕王阁序》中的两句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邵华保留的毛泽东的手迹,制成一副主楼正门的鎏金巨联,给人古朴凝重之感。上边的照片是这副巨联缩制成挂板,展于年夜厅内。' o5 \( A1 B( S' z0 c% G( X
  W0 f- f* F3 D+ \) U. b
二、黄鹤楼:
1 O4 P1 K. D8 M+ k/ R( X( z6 |6 m3 w7 {. ^, d7 k8 U

1 d8 f0 P$ m% q* j. O4 d+ y( m' r$ `% X/ k/ x, s, F0 p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昌蛇山的黄鹤矶头,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屡建屡毁30余次之多,最后一次是清末光绪十年(1884年8月),因汉阳门外董家坡居平易近 衡宇起火,殃及黄鹤楼,仅存千斤宝盖接鼎一架。
, V2 N% x" p  E' _% v
$ i$ [% a) o$ \, a. d& d  S! t7 Y1981年黄鹤楼重建破土,1984年建成新楼五层,高51.4米,底层各宽30米,(古楼底层各宽15米,高9,2丈,加上7尺宝顶,为9.9丈)钢筋混凝土、仿古构造。
8 _! K. c0 j  E0 w* X$ @: i, [- [0 H4 h* {  B, _
传说中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激他千杯之恩,临行前正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诉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曲笛吹奏,道士跨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帮他致富的仙翁,正在其地起楼,名曰黄鹤楼。三国时正在临江的山巅建楼,起首出于军事上的须要,但后来成为文人荟萃,吟诗、会友、请客、赏景的游览胜地。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等都登临吟哦,唐代诗人崔颢登楼留下一首千古传播的名作:《黄鹤楼》:“古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情景融合,到处颂扬。后来李白登楼,放眼楚天,胸襟坦荡,诗兴年夜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面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正在上头。”崔颢题诗,李白停笔,从此名声年夜盛。细点诸多名诗绝唱,都是悲情愁绪、难过百感的华章丽句,难能和今人比拟。真正借黄鹤楼表示博年夜襟怀胸襟的当属毛泽东。听罢:“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滚滚,心潮逐浪高。”仅半阙词,就一扫愁闷、忧伤情怀。! i& R: V8 B. M
5 Q. O$ R; t0 M# f
1957年建年夜桥的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今楼距旧址约一千米摆布的蛇山岳岭上。如今的黄鹤楼公园占地260余亩,除主楼外,还有一系列配套景点,游人自西向东拾级而上,有浮屠顶、百松园、白云阁、梅园、和岳飞亭等。。。。从南门进,经由有“鹅池”的阿谁公园,里面有碑刻、墨迹甚多,个中王羲之一笔写出的“鹅”字,异常能干。; G" N! ?6 o9 Z! m& M
" i- t! I- D" O- c3 g
正在岳阳楼前有一对铜制两只仙鹤立于龟蛇背上,造型甚美,许多旅客正在此拍影留念。
8 _. k- t+ p( W2 K/ R6 [+ a/ w
$ a- b0 d7 g( j6 B2 u) e三、岳阳楼:
: ^0 b$ V, K1 o$ w" v" T$ f5 d4 o% L1 {" \6 U0 f* E2 Q9 e
% x1 ?7 B- R- U; b% ~" r9 Q
岳阳楼位于岳阳市(古巴陵)洞庭湖畔,名冠江南三年夜名楼之首。岳阳市山、水、楼具备,景致如画,胜景事迹浩瀚。以“洞庭世界水,岳阳世界楼” 而享誉世界。. a; I# |1 \# V4 s9 k/ C1 l
* b. h8 L9 ?  A& ?! h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东吴年夜将鲁肃的“阅兵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称“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 x* |( e8 q% H& n) v, f4 g
" ~, j9 R% ~; r9 ]* M+ L( \' a- P岳阳楼同样也是屡毁屡修,今楼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的,四柱、三层、飞檐、纯木构造,主楼高三层,15米,中央以四根年夜楠木撑起,再以12根柱作内围,四周绕以三十根木柱,构造整体没有一颗铁钉,没有一道巨梁。楼顶笼罩黄色琉璃瓦,造型奇伟。汗青上,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均前来登临览胜,公元1045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建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加倍著名遐迩。' I% B3 @) D( K* Q% N
  Z" _/ o7 s' P
现今岳阳楼内部:
  P" N5 q8 V7 ?7 F$ c4 \: U/ }; s% @
一楼的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纪的复成品。; A9 u. A2 C5 f" U* e( c
, i4 }# L, h- C; `  ?# M
二楼的所嵌雕屏为公元18世纪年夜书法家张照所书,字形朴直、笔力雄壮,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之珍品。
4 I* n% a7 c3 F  I, |* A5 S( i4 S: R# W2 k
三楼是毛泽东书杜甫诗《登岳阳楼》笔法雄壮奔放,形神兼备
& K9 }" G9 d; ~  c
) G. D, A4 S3 E4 D% n( D对上述三楼,称之为江南三年夜名楼,或全国三年夜名楼,并无贰言。至于全国四年夜名楼,那第四楼是那座楼呢?有的说是《蓬莱阁》,有的以为是《鹳雀楼》,我看好《光岳楼》。下面将这三楼略介绍如下,供给比较材料,供博友参考。
9 w4 G9 F: ~2 T5 I2 U. a
# W/ T6 |  _: @. N) C9 ?. E蓬莱阁:
: g1 t% o% x2 [& x1 E6 p) Q/ z4 @6 S
9 x' A" |/ w/ f: x

( |9 c8 M5 a6 N- n' e+ r蓬莱阁——位于蓬莱城北面的丹崖山上,自古就有“仙境”之称。唐代这里建有玉龙宫和弥陀寺,宋代的1061年由郡守朱处约建蓬莱阁供人游览;明代万历17年(1589年)巡抚李戴正在蓬莱阁邻近增建了一批建筑物,1819年清知府和总兵扩建,才使蓬莱阁具有现今的范围。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丹崖山,追求“蓬瀛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山称作蓬莱。
; g7 j( ~5 z' |  y/ t$ m- j+ y- k7 ?4 r) D* s- ~3 s
蓬莱阁建于山顶上,远了望去,恍如神话中的仙宫。蓬莱阁占地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960平方米,楼亭殿阁散布有致,建筑园林交相辉映,沿地势而建,调和壮不雅,山丹海碧,清风宜人,遂成为名扬四海的游览名胜。
3 z+ _) @: P' H
' O6 |7 P  E+ }
# p8 X; J  ]3 C- T" ~鹳雀楼:& C4 m! c7 v) j2 W7 j4 |2 O9 q
) x% y* y# T5 x3 n

/ \4 L! f  R, a4 x% J' n9 p# G4 w& O% b# k7 C8 Y" W
鹳雀楼——建于北周 ,毁于元初,1997年十二月复建破土动工。景区占地总面积1470亩。楼院占地108亩,主楼建筑面积832平方米,总高73.9米,七层,楼体为仿唐形。
* T6 n# Y) p0 @' \2 v* t, N  i( N& P/ K1 U/ i& Z
《鹳雀楼》,故名鹳鹊楼,因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正在永济境内,古蒲州城西南的黄河岸边,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的“黄河金三角”区域——山西境内永济市。( i& Y( X, ~/ O) K% a; D
  O2 ^# \! U% Q( L. e: z1 R  u
楼原系北周(公元557——581)年夜将军宇文护(鲜卑族)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其构造独特,气概宏伟,历代文人雅士,骚人诗人多会于此,并留下很多不朽千古绝唱,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催人发奋向上,鼓励平易近族振兴的千古绝唱,早已到处颂扬。再如李益的《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州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江山半斜阳 。事恨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诗人由江山绚丽的气象联想到人生苦短的难过。1 Z. A0 w% x, c) E9 Z

( H, a: L" u( r* S1 p  E( l9 o* ?光岳楼:
1 @) k: k! n9 r9 {' S  w# b2 c) w6 R4 ?
: F& o$ ~' a& ^1 \

( s; k; u. N! G- ~光岳楼 ——位于山东聊城市古城中心,高楼凌空,巍峨绚丽,气概不凡。它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昔时,东昌卫守御批示佥事陈镛修城垣时,为“严更漏,窥敌望远”,应用残剩木柴建造而成。故始称“余木楼”,后亦称“鼓楼”、“东昌楼”。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考功员外郎李赞到聊城,见此楼高壮极目,已百余年,尚寞落无名,因与其时东昌府太守金天锡约定,定名《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
9 f" ]) B' v& L6 S
) R' @" ^; V% h: A该楼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过渡的代表建筑,正在情势上秉承宋元楼阁遗制,构造上秉承了唐宋时期的传统作风,同时和明初其他建筑也有若干类似之处,开“官式”建筑先河。楼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楼阁,由楼基和四层主楼构成,楼基为砖石砌成,方形高台,占地1236平方米,边长33米,高9米;四层主楼建于墩台上,高 24米,如许《光岳楼》通高和底边长都是33米,也就是中国古代的9丈9尺,中国古代九是阳数之极,寄意它的高度不成超出。底层由交叉相通的四个半圆拱门和纵贯主楼的50多级台阶构成。主楼为全木构造,四面斗拱飞檐,因有回廊相通。全楼112个台阶,192根金柱,200余斗拱。600多年来,《光岳楼》一向是中国最宏伟最嵬峨的建筑之一。
  A7 f6 R0 `( ~6 z2 Y0 r5 j5 X, O# U
楼内匾额、楹联、题刻,琳琅满目,清康熙御笔“神光鈡暎”匾、乾隆诗刻、清状元傅以渐、邓钟岳的手迹、郭沫若、丰子恺的匾额、楹联,都至为名贵。于是有人称光岳楼与黄鹤楼、岳阳楼并成为中国三年夜名楼。(仅楼而言)6 @( e, g1 V9 x6 }; P! S! j" W

2 `- w! F. G7 S# R* {9 C$ a3 ]
+ C( T, n2 k  {- Y! v) O" O2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辰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辰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