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蛇传》传说源远流长,家喻户晓,是中国四大汉族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H4 x! z7 e+ s+ Z+ ?# K; \
/ `9 V; n( r4 g& J5 ~& t 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
$ z7 ?4 [ t1 {
1 |- r+ a5 F ?) O0 V 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
, w. v3 O q1 z4 V
- O( w. b2 I v( \3 I* c& z 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
/ Z. ~4 d+ n4 X6 q) [
; Y7 I; p( e. ^. T% U) Z) { 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
1 c5 E! L- O$ j" r
0 y( S% G9 K O4 l; `0 v. x. ] 一个美丽的传说:
5 z: ?. |6 r9 t* @ G# l. P+ f- ]! ^# B6 H& ]
白蛇与青蛇,峨嵋修炼成仙,为报千年的恩情来到人间
$ s( A+ n I: v6 t" M2 }& _, I$ |' N2 g& D
演绎出一段感天动地的神仙与凡人的真情故事。
( J8 K8 {* Y0 N7 [6 ^
- K, T; O, R, E& F* s 西子湖畔断桥边,天缘凑巧与许仙。成家立业开药店,行善积德钱塘边。- J+ { Z4 d% O5 [$ P# l
0 q& ?* [3 V8 T3 s8 h$ n9 z
端阳佳节饮雄黄,许仙魂魄飞天上。素贞仙山盗仙草,救得许仙又生还。
, i2 |4 x# o6 H& F" i4 S( X, h$ n, \% b0 J; q; w, B
金山寺中来还原,不料被困难下山。水斗战败到断桥,柔肠寸断怨许仙9 L' h/ b, {/ k% f6 A. t6 I, e0 C
8 {& B: [6 ], b, V5 F6 H) x
许仙舍命来见面,小青翻脸怒冲天。白蛇吐露真情话,神仙凡人又团圆。
& @. K2 i k5 ?# F, V5 V* Y# o5 l3 |% g4 P8 ^( t! ?
生下许家后代子,雷锋塔下受熬煎。小青炼就三味火,就得妹妹反人间。
- z4 }2 j7 N- t8 m* J# x9 k4 `9 L) h- v: k/ t7 F7 d
神仙已去真情在,仙缘人缘具是缘。( q. m: D( l& o" ~$ ?' [1 Q5 C
3 j- R" _/ z' C
故事内容
% H7 u2 I4 j+ L0 n, U K" L1 J: {: m, F0 Z2 i! l- Z
据明末《警世通言》记载,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美丽女子叫白素贞,及其侍女青青(也称小青、青鱼、青蛇)在杭州西湖遇药店之王主管许宣(或名许仙)邂逅相遇,同舟避雨,一见钟情,白蛇逐生欲念,欲与书生缠绵,乃嫁与他。遂结为夫妻。
$ m, i5 u5 R) {0 y% P. u. Q2 b9 D3 d p9 G
婚后,经历诸多是非,白娘子屡现怪异,许不能堪。* W- O5 ^1 Y; m
* n, C$ r+ T: k& l5 [ 镇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赠许一钵盂,令罩其妻。白、青被子罩后,显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鱼。# P) {( @: E5 x
" ?: D% x' }" I8 H' V% t# H
法海遂携钵盂,置雷寺峰前,令人于其上砌成七级宝塔,名曰雷峰,永镇白、青于塔中。/ M0 U& p) F& r: j2 w" [$ R
3 S0 L1 Q2 I4 E' X) @ 众僧买龛烧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临去世时,亦有诗八句,留以警世,诗曰:: G* ~) n6 n4 Y+ c# p" ^( O1 L& c2 Z
# L# O# r7 K# L- ^- U2 b 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 H9 ~. `9 R2 y* {+ c
: G! `* G+ d3 N; t/ n5 ^, }
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
' g9 G$ j, l9 H
) M+ | ?8 E0 | 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
S% c `0 ]- n- P5 y, H5 \* }; n7 h$ W! A9 o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 q8 h: b+ X
2 Q, P2 J. S, Y. o; z 后世根据此传说又添加了一些的情节,使得故事更加平民化,符合大众的口味,得以流转至今,内容大致如下:
; u ?* b4 F5 g- y' e) ]% v7 B! u; R7 x. X3 f- [
在宋朝时的镇江市。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 识,并嫁与他。
+ F$ a: N2 ~9 ?0 w" q R0 q, q: o6 o A
# s9 ?6 ?: L# \# ~ 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
. F1 p! j, b/ W
/ p% V: a( U. w, C1 V# u 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
4 G$ C. b' d: j: ~1 Q, I0 l; w/ L- T x( f) @% K: R
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5 w6 x. Q1 b! F# e# s
5 r. O5 k9 B1 g7 h$ z, P4 F 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8 S; b! F1 e- g: C: f8 Y
8 e/ q. Z. x5 x" A5 u
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1 r; [" s( E8 Z+ Z0 Z+ L1 b8 H/ J1 _( r
; r+ A. G, m. r3 U/ l 还有可爱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9 F1 s( _+ G8 Q! e/ ` k) v9 @$ K: v. j% i
源起记载
s7 @) S8 P% c: r2 N4 y+ H- P; l1 @0 T: ]% Q; K/ r% K2 a0 Z+ g8 N
说法一# ^. h, ~. q5 U9 [9 K
9 _ _+ m; Y: T+ c 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
* t2 i' n, Q4 e2 Z6 \" f& [; l* n* G
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E# q+ v+ R& w# J
: {7 e& R, H/ I, J! o6 l
说法二
5 H% e+ w2 Q( A a/ T1 P. [1 j/ I) j5 A$ g2 n) b/ p
据说《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 A6 \7 [1 R1 U C
. X# a5 F- u, S$ ^" _" ] C7 D }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
- @4 [6 K- y" o* T
" F# ?* Y/ |, P. n' Z/ } 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
& x: T* Y" T d7 _8 d/ G1 M% x
% N* Y/ u1 C) y0 c' R, \1 @( l 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演变为白蛇。
, K. B7 H: v8 A
6 P/ I, g3 e/ t/ l& k 相传,“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
0 v. a1 A: T2 Z' y* e0 u
% s: Y, g) [0 A1 m( ]. Q 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 t6 C s. ~( j. n9 w; u+ Y O# y
( f) e" w! f" p, h/ p- s 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 W. ?4 L p P( p, ?: L
- B6 g# d/ ~% R- O- |) @; _/ J 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
. R& L8 V8 j; Z8 _/ n" B/ d7 ~( h l2 i. I. o
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
{ d) ^: G9 O3 ^/ x5 G# W1 L$ o2 ?4 W2 B: I
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
( @4 {0 V% j" z; p8 N/ \2 a( `" | I, i5 H
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 b. f" A! W$ [$ Q- w3 a, t6 ]
. U! \, t: v/ m% ?
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 I) b+ _* ^9 Q& Z1 V" c, L B5 H7 Q) V9 M+ h
据载:“金山嘉祐禅寺”创建于北宋·嘉祐(1056—1063)年间,以寺院所在的地名和创建年代而得名
* Y4 f( q. N6 |. U* e7 J! U8 J; G/ T5 \) x. L
。在这一带民间流传的“白蛇闹许仙”故事,当成型于北宋后期。$ } i) \ Z8 I5 u4 D- Y- e7 L
. O) M( |# k( {3 V1 D5 I
而“白蛇闹许仙”故事向江南一带的播迁,则与金人南侵、宋室南迁有关。
5 V8 h9 l' P% ^3 {! v& Q, I7 {# q6 c, J" y' a- T
宋高宗晚年禅位后,驻跸临安(今浙江杭州)德寿宫中。“喜阅话本”,“命内当日进一帙。. m m+ ^ m; i9 @4 [
5 ]1 G- u; q- t8 i0 D: y 当意,则以金钱厚酬”。% s6 p j/ Y5 a3 {7 I
% ~. n) T4 W, {) [) `5 n
出于“怀旧”情结,在他“龙兴”之地相州一带民间流传的“白蛇闹许仙”故事色彩奇幻、情节曲折,应是他喜欢聆听的故事之一。
1 e- }4 x! R/ r3 }8 `
9 V7 b# Y9 U4 x/ U! _- C 这就成为宋、元时期“白蛇传”故事在杭州一带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 z% |4 f) Y" _; C$ O7 q6 ~
* ~+ F: k- j l5 @
说法三: R* w/ L% N S
M) h2 l' a8 i; N, y/ `1 g" Q, }
《白蛇传》的传说,一说认为同印度教有关。
8 N! O6 u+ b6 k I" y6 _
K& m. N. P+ f% \0 @# m1 O2 ~0 U 印度教的创世,就是从两条大蛇(Nagas)搅动乳海开始。- v+ o, q4 J+ e8 g0 }" @ e
9 N8 {& m5 Z& K( \ 东南亚也有类似《白蛇传》的故事,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就记述了真腊国王有一“天宫”,夜夜登上天宫的金塔与化为女身的蛇精交合,也是人蛇交媾故事的雏形。: @0 P, j# k4 V0 N
5 @" @) M. W" H1 I# w3 F
此外,希腊神话中的拉弥亚即由蛇幻化而成。后来与青年利西乌斯(Menippus Lycius)结为夫妻,结婚当天,来了个阿波罗尼乌斯(De Vita Apollonius),识破拉弥亚是蛇。
5 V" @0 K# c+ I( s# q3 G2 z5 q
2 N9 r" T1 G7 X, I/ r K0 i3 h/ e 此外,在南宋宫廷说书人的话本里,有《双鱼扇坠》的故事,其中提到白蛇与青鱼修炼成精,与许宣(而非许仙)相恋,盗官银、开药铺等情节,都与后来的《白蛇传》类似。& v4 C2 t$ x% K; }' a5 Z, E
3 Q. C, @- M$ r% [1 N
并且在其他的文学作品里,也有类似的故事。" j7 x9 n, e4 d" f7 w' y. k
# m" v' W2 `, q8 ]/ u
因此,有学者认为《白蛇传》的故事有可能是中国的故事与印度的神话糅合而成的传说。
/ O" ^. r8 Y8 g$ j& K
8 l) K- o: r3 P5 E 历史流传 e) t* z: d Y" q5 e9 R
: E% W# U/ o8 Q! b5 R" K% l9 O! J: k 《白蛇传》在中国广为流传,开始时是以口头传播,后来民间以评话、说书、弹词等多种形式出现,又逐渐演变成戏剧表演。
, f5 U& G! L. e4 F/ H/ G# F# n4 p" N' b1 z2 x
后来又有了小说,民国之后,还有歌剧、歌仔戏、漫画等方式演绎。( s ]$ B6 ]- T1 G$ z2 m! }
' [6 W6 U4 Q' R" _ 到了现代也有根据《白蛇传》拍成的电影,编排成的现代舞,新编的小说等。
$ t; j9 L1 l- ^* s4 L
0 D. m1 m! l5 B4 i$ |( | 这个故事以《白蛇传》的名字出现大抵出现在清朝后期,之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 ~6 B! Y- J/ i) K; h
5 x! W! D p, d4 K3 x. u
《白蛇传》不但在国内流传,在日本也有拍成的电影。法国汉学家儒莲也曾将《白蛇传》翻译成法文。( x& O/ S) C; o) H
* x+ y9 J4 C8 { 由于《白蛇传》的故事早期以口头相传为主,因此派生出不同的版本与细节。& q- f3 k9 U4 e6 j) |
- P$ n5 J5 `) i& ]5 @5 X' u
原来的故事有的到白素贞被镇压到雷峰塔下就结束了,有的版本有白蛇产子的情节,还有版本有后来白蛇之子得中状元,祭塔救母的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这个故事的基本要素,一般认为在南宋就已经具备了。+ f6 w7 N( N, c1 t+ i# L9 u3 Z- W
! Z0 L& i2 ^' T/ y8 e% ]
目前发现《白蛇传》的最早的成型故事记载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5 x4 ]( A! u- n: W$ f# h+ ]% w2 M& S; S& u* A( J+ @* [
清代初年黄图珌的《雷峰塔》(看山阁本),是最早整理的文字创作流传的戏曲,他只写到白蛇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并没有产子祭塔。2 G- b f. g( I1 E1 l6 C; [
: u3 p6 @/ E8 B# `! S5 S2 J
后来又出现的梨园旧抄本(可能是陈嘉言父女所作,现存本曲谱已不全),是广为流传的本子,有白蛇生子的情节。* j2 q# |/ c" i7 J+ l
3 R2 D7 e6 I5 Z7 Q5 G7 s1 | 清朝乾隆年间,方成培改编了三十四出的《雷峰塔传奇》(水竹居本),共分四卷: _; w( Z& C; ~3 b
0 t% S2 V/ q q
第一卷从《初山》《收青》到《舟遇》《订盟》
4 `+ m, \) {- x- p P% G# z
: l4 k$ E. m' T7 P+ y @$ h 第二卷是《端阳》《求草》
0 E. ]4 l- S8 t7 z4 k' R
. N1 f9 H$ C# H1 N7 C 第三卷有《谒禅》《水门》* e3 u6 ?3 l4 }
: K9 O8 [! O, |0 V' ]7 T1 J 第四卷从《断桥》到《祭塔》收尾。6 n8 `. d8 n% Y( I4 ^8 O
7 x4 Y0 ~8 v Z) \ 《白蛇传》故事的主线纲架自此大体完成。
& I' Q: w/ @/ j7 b2 C; i! s% C( B* Q) s5 |/ z
而这出戏的本子,在乾隆南巡时被献上,因此有乾隆皇帝御览的招牌,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没有人不知道《白蛇传》的故事了。2 }$ o) p7 m- ~/ ]" e, A
# ` x6 j% |! |4 G" q I: m 后来在嘉靖十一年,玉山主人又出版了中篇小说《雷峰塔奇传》。1 W: x+ V. Z, q! K9 o
4 ^4 G7 n0 R& p5 \7 h
嘉靖十四年,又出现了弹词《义妖传》,至此,蛇精的故事已经完全由单纯迷惑人的妖怪变成了有情有义的女性。0 W0 ]6 z9 X$ \! C9 [5 p' s# l. y
8 @/ [/ P) G; E% v: [$ A3 D% O4 f 清代中期以后,《白蛇传》成为常演的戏剧,以同治年间的《菊部群英》来看,当时演出《白蛇传》是京剧、昆曲杂糅的,但是还是以昆曲为主,同时可以看出,《白蛇传》中祭塔的情节产生的时代较晚。 K! D1 n% v8 t+ W; w: L' t5 K
5 ^9 s: g! A- N" p 现代,有根据《白蛇传》拍成的台湾大陆合拍戏剧《新白娘子传奇》,基本是按照已经形成的故事再加的一些内容,风靡整个中国。
9 _/ u7 O5 T5 ~- p. b" A h: h& B2 e/ f t6 q
此外,还有京剧、越剧、川剧等戏曲《白蛇传》,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小说《青蛇》亦借鉴了白蛇传的故事,而后经导演徐克拍摄后搬上银幕(不过只是借用了白蛇传的人物名,故事则和传统《白蛇传》没有多大的联系)。2 e3 \: }. T, U$ |' m
7 W$ P; u- R5 B# o
台湾明华园戏剧团的白蛇传歌仔戏露天表演,常在端午节前后演出,故事内容无较大的改编,但在舞台设计上与传统戏剧表现的设计,有许多突破,其中水淹金山寺的桥段更出动消防队的洒水车,还有吊纲丝的设计,制造出白蛇与青蛇腾云架雾的感觉。/ j7 X- M. P! ]/ u2 Z( h
% _# X: N! o" m7 u5 o& o0 ~) } 另外,本作也被日本东映动画改编成同名动画电影《白蛇传》(1958年上映),是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电影,堪称日本动画史上的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本作中按照了原本故事的设定——小青是青鱼而不是青蛇)。6 H/ ^/ p* Y# X% T: v: S
7 c w5 n5 l& @/ W7 X/ K 这个故事经过了近千年的演变,除了故事情节不断丰富外,人物性格也在逐渐的演变5 n) ^ ~2 }( i, E) |" g) `
# c/ m$ M% I8 T* {, @/ z 相关考证9 ^+ ]$ u$ l3 e& J$ n1 S7 U
! O2 W6 k8 a( P" ?$ W0 e
是许仙还是许宣# Q: v2 M' k- _9 k0 W% _' L
* g u+ k8 ?% o! y 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为雷峰塔平添了许多神秘和伤感。
9 L1 E6 t; ]9 b! _& h8 \7 d
% f6 u9 o Q6 u/ m5 A 许仙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在明清小说中,均称之为“许宣”,直到民国中期,才被“改名”为许仙。
" F( s$ R3 V" L& K% [! U' d: M4 d8 q- [0 i% C. i
据考,雷峰塔建造之时,尚无白蛇故事。吴越国降宋后,市井乡野的说书艺人就一步步地衍化出这个传奇故事。5 B, Z; k0 F) @9 x6 l! M/ j: f# b
) B) q: f5 N2 a. X4 M( Y9 l 故事的梗概与现代的传说基本一致,唯独这许仙被改了名。
# b8 q. l' _4 `* O G& C3 f7 y* {8 L. F5 h
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5卷收录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最早较完备地记载白蛇传奇故事的版本之一。
: h$ Q# R1 A: w; J- ^$ C9 b# r$ K5 m# m" E& ?, ] i7 J# d3 W. e
书中在介绍男主人公时说到:“话说宋高宗南渡,绍兴年间,杭州临安府过军桥黑珠巷内,有一个宦家,姓李名仁。
, r+ x; G" k7 ~8 y1 s4 }4 e
: |7 K9 H; b5 }5 `1 _: ~( k 见做南廊阁子库募事官,又与邵太尉管钱粮。6 ?$ |$ ?( @" k% i" E/ Y4 j
3 k9 s! F! w2 P' \$ l
家中妻子有一个兄弟许宣,排行小乙。”
; ~$ ~( ?& l6 R$ S
. Z( l8 c& [0 w( c2 c: O( [+ g 这位“许宣”在书中又称“小乙官人”,即是如今家喻户晓的许仙。% u1 V+ m8 a, X" U" T9 o. s; X% p
# [' O( b( h7 H7 r+ w9 O, E/ h6 C- z 清代古吴墨浪子(生平事迹无考)辑的《雷峰怪迹》一文,文字更为凝练,但许宣许小乙的称呼依然没有变。0 u$ \9 k/ N! H* Q% ]
+ M- J, s' `5 G1 U; _: Z5 o, U$ j
至民国中期,文学作品中的许宣开始成为许仙了。鲁迅先生1924年发表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有个叫做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许仙了……”
0 H- {4 ` p; Q2 [' Q' g% C% h' I- g0 ?9 H$ Q* k- n+ I
建国后,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昆曲表演艺术家白云生等都将《雷峰塔》、《白蛇与许仙》等剧目作为自己的代表作。8 Y% U# |6 ^: x% ^4 U8 `; {8 m+ K
9 D% i# l- a3 V0 [* J$ z1 c
电影《白蛇传》更是家喻户晓。* R% {4 |7 O' N1 A' w
" ]: y& B; a6 @7 O
从此许仙的大名盖过了“许宣”。
* {( u* [# I9 I3 q
- t3 N9 `! |8 { 不过,许仙之名确实较许宣有意思。. H6 q) r; y! e- I% e
$ u+ s$ c7 T% x ?; U: e! k, C2 B" Q 而衍化中产生的这类变化,正是民间文学的一大特征。
5 F7 h- L t/ q4 Q- z- T! J6 q# {* _* t, v
酒醉老和尚
3 F( Y# C; c5 `- F3 i% Y' [; `
, {) U0 T" n* x" u; S) v 雷峰塔在元末失火后,便已只存塔心。
& V+ w7 m8 t3 d+ ` X+ G' a4 T! n% p( \- E7 }9 c. N t( O U
明张岱撰的《西湖梦寻》中说到一则趣闻,大意如下:李长蘅在题画时说,我的朋友曾听子将讲西湖上这两座塔,“保俶(叔加人旁)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和尚。”这个比喻我极为欣赏。后来我与朋友观赏荷花时作了一首诗,当中有“雷峰倚天如醉翁”的句子,朋友见了跳起来说:“子将把雷峰比作老和尚不如您醉翁的比喻更得情态。”% j3 C7 m1 y1 d- A3 I/ w; |' J8 D! j2 N
4 Y8 C- W! _; J. J; R3 Z6 B6 l2 g
张岱本人也是才高八斗之人,他在《雷峰塔》诗中干脆活龙活现地写道:“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o; t" Y5 x" g, R
3 E! e5 J0 @ k 雷峰的来历0 F4 I/ H9 d' U" {
# v1 C8 x% I8 N R. q5 ^& A7 p! Q/ c; |
雷峰其实就是现在杭州的夕照山。' i0 x( t& j) {$ K" l, z
2 g6 _. T- z- `& r# x 根据宋淳(右加示旁)《临安志》卷八收录的《西湖胜迹》称:“昔郡民雷就之所居,故名雷峰庵。”
7 p, i0 R }2 [/ y2 N8 k& a8 s
+ v }. N, l4 W- k! d$ w 明朝张岱在《西湖梦寻》中也说“宋有雷就者居之,故名雷峰。”; X* f/ ]7 z4 D) i6 |
! i# A: B, |* T% D9 D+ B w 但明《西湖游览志》卷三中又补充了一说,称“雷峰者,南屏之支脉也。
8 G- B; @. a. Y5 v* c5 |! V, g, ]2 T9 e2 o2 K3 G+ g
穹隆回映,旧名中峰,亦曰回峰,宋有道士徐立之居此,号回峰先生。”
6 j" [/ ]6 {4 C% [1 {* ~8 p1 K
, G+ m n* s* h# }) y, N 该书也引录了雷峰因雷就居之而得名的说法。
4 j) {+ R3 q5 V& s+ ^( D; C) v/ ~7 n' U' o1 F8 A0 C/ `1 ]
雷峰何以连金山+ y3 p( q/ m& [) B! e
4 u2 [# h& [. w6 P' K 在雷峰塔与白娘子的传说中,人们忘不了那个以“卫道士”自居的金山寺法海和尚。0 b- o) S/ C. d% L
, ~! u7 @3 C( w7 V- c3 w) [ n- _
但为什么把远在长江边的金山寺拉到西湖之畔的雷峰塔旁呢?
2 o4 m! a. F ^. q n# m1 e
, P: g+ Z# r5 w2 X8 R 根据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记载,许仙与白娘子是到镇江的码头边开一家药店后认识了金山寺的法海禅师的。
1 l- A" C, I# b# W, T, }; h9 ?( J* T: d
由此,便将法海禅师扯进了这个传说里。4 Y6 A5 X; T1 _- R7 S# `
! F% |4 i1 ^4 f: f8 @1 c3 ?5 I 不过,冯梦龙笔下的法海似乎还是个“正面人物”,大有替天行道之意。
2 E" p3 I( V3 N/ u" n
7 ~; H6 l& ?6 F9 _& A 可能是时代进步的缘故,今人印象中的法海则完全是个坏事干绝的戏曲人物了。
3 o7 H7 _+ C' Y! b( o p7 C" N' F
金山寺在镇江西北部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时期,寺内殿宇楼台依山而建,向为我国佛教禅宗名寺。法海也据说确有其人。; L3 P7 {; K5 k6 r9 e' ^
1 t4 p& t& G5 G) f! M 借名人名地增加传说的“真实性”,这是司空见惯的。
: y8 l7 m: H: x. Y/ z6 a
! `; E$ h* B* Q 但还有一点,历史上镇江与杭州的联系是相当频繁的。
& w$ l/ Z# e `/ s; k7 w4 m9 N) _( N: T5 n- |2 f2 W& q
据了解,宋明时,长江沿岸走水路的人凡是去杭州的,莫不以镇江为中转点、歇脚站。* M1 o0 Y* a* ~) L/ f
0 x% q) L* t0 f: l1 x 而当时以丝茶闻名的杭州已经盛极一时,各路商人争着要来。
i# |2 n2 I, q' i
- c. T( \5 \- G5 r( O/ Y 行商们本来就是民间说书艺人“兜售”的对象,把客人熟悉的事物拉进说书的内容里,想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 q+ u3 N+ z6 ]( d1 N
( j2 j8 A8 g. Y2 L9 i5 G0 {! Y 改编影视作品
6 }- F" Z5 Q# ]. Y c/ c6 m! `1 L/ G8 |3 `5 o$ U7 H* g
《白蛇传》顾名思义,白蛇为绝对主角,符合这个条件的影视作品:* v0 S0 S( j: |4 Y( Y& V
1 d+ g u! D: C3 a' w$ C 1、1926年,上海天一电影公司出品的《义妖白蛇传》以及1927年《仕林祭塔》。由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扮演白娘子,吴素馨扮演小青。为中国第一部以影视形式出现的《白蛇传》题材故事,这是可查的最早的白蛇传影视版本。2 s( ^3 q: Y! B' s: g+ d
2 m# F4 E5 y/ G* B0 v1 c
2、1956年 山口淑子(李香兰)扮演的日本电影《白夫人の妖恋》,主题思想是最接近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尽管二者在表面上的具体情节似乎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 u. p, f4 {* x4 ~
9 F$ [1 t! v% s2 u8 S 3、1958年上映日本东映动画改编同名动画电影《白蛇传》。) G; n* A- G7 u. F
& C8 N( b4 }0 J 4、1962年 邵氏出品的林黛版电影《白蛇传》,由岳枫执导。林黛演技精湛,堪称当时的一部经典。) d) u" ~3 P) P
Z" @3 [& Y6 U5 F {5 j( D! r# V
5、1975年,台湾地区的影片《白蛇大闹天宫》,嘉凌,江彬,张琴主演。
7 b' w" o2 q1 G+ d5 V8 L; f: r+ Z
0 U) x" M. A1 z$ A/ ^ 6、1978年 林青霞版《真白蛇传》,与秦祥林配戏,拍的比较简陋。
4 u: ^! C9 v" x1 s7 n2 l. `, p) T/ m* F# n
7、1982年 汪明荃版舞台剧《白蛇传》,这是由罗文独资监制的香港首部粤语歌舞台剧,罗文饰许仙。
' |$ ]; R. ~6 F5 G7 D" m" {! N3 d# W. R
8、1990年 陈美琪版电视剧《奇幻人世间》 ,陈美琪饰白蛇,吴岱融饰许仙,邵美琪饰青蛇。这个故改编了很多情节,纯粹讲求娱乐性。
# t0 n7 T8 g0 H( P1 p6 a9 c. G+ x! w1 s$ d: I# A
9、1992年 赵雅芝版歌舞片《新白娘子传奇》,观众最为熟悉和追捧的最经典版本,赵雅芝端庄大方、温柔高贵的形象以及叶童的反串都深入人心,也是现在重播最多的版本,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3 v# P1 v; o( p9 h0 ], l) T- a
4 X' d% X4 v+ G 10、1995年 刘秋莲版电视剧《白蛇后传之人间有爱》,这是新加坡拍的白蛇传续集,主要讲白素贞的儿子,半蛇半人的许士林的故事。
, O3 p4 Q! z* ~+ d, k7 f, a: e$ J5 O
) ~2 j K; m' j 11、2001年 范文芳版《青蛇与白蛇》 ,剧情改得比较离谱,但人物造型都很美,影响不大。
0 Y% H2 @) i4 u" h/ g- X9 T
: `! _ I$ l: J c 12、2006年,刘涛版电视剧《白蛇传》
6 ]0 P( y' Y* `3 E w2 e* f
8 U1 b4 I9 ]3 d% ?6 M2 `% U 13、2010年,左小青版电视剧《又见白娘子》9 y6 R( s- D+ z0 c9 r% t6 h- W7 Q5 @
% o$ [0 x$ v" y8 w 14、2010年,邱心志,傅淼主演的《白蛇后传》。/ a: n+ E* N' R$ P
# }" q+ [/ _+ `; h ~4 Z: p
15、2011年:黄圣依版电影《白蛇传说》
& N7 k m; a. h1 i4 Q `0 `4 k8 A! a4 z z! Q' _
《白蛇传》亦 是中国戏曲名剧,故全国几乎所有的剧种,甚至包括木偶戏、皮影戏都有《白蛇传》的演出。2 @8 B) v. U R; M$ r8 P
& j( K2 Y3 T# w+ b5 k( V0 K
其中以文武开打、唱做并重的京剧《白蛇传》最有特色。
! `1 O# ~; Y$ U S
( c4 h# v' m# f3 t 最早的《白蛇传》,第一折戏叫《双蛇斗》,是用京剧、昆曲同台合演的“风搅雪”演法。; ?( @; |- [. A E5 H
0 y6 H( s6 y6 \* |, b1 ~/ e 青雄白雌。青蛇要与白蛇成婚,白蛇不允,双蛇斗法,最后白蛇战胜青蛇,青蛇甘愿化为侍女,姐妹相称,而后下山。
3 l& q9 n! b/ E. x9 p$ q3 C
& Y" g5 [' ~ M" {; F0 u* C 该剧是清末名演员余玉琴(饰白蛇)、李顺德(饰青蛇)的拿手好戏。
' M R; G U# ~. J3 b0 x7 f0 e5 V! b& ~) w# S7 E
戏中有对双剑、走旋子、大开打等技艺,还置有砌末,并配火彩,此剧今已失传。5 [7 e. W2 l: j9 D7 C
' ^$ V/ G" t% y0 d9 I3 a
京剧
( ~( E; g+ m* a+ `: p' d# R* G, X
, l: ~$ [& A' L- P 1950年,田汉曾将传统神话剧《白蛇传》改编为25场京剧《金钵记》;1953年再度修改剧本,恢复原剧名《白蛇传》,突出了反对封建主义的主题,发展了故事的神话色彩,唱词流畅优美。: H( ] n" M2 s( `
# Y- p) {. b0 w0 k/ j
现在常演的京剧《白蛇传》都是按田汉本演出。0 g5 s8 S* P2 C; F
& N3 g4 \, p& z2 G' D) x) ? 从白蛇、青蛇下山游湖起,到青蛇毁塔、白许团圆止,中间包括结亲、酒变、盗草、上山、水斗、断桥、合钵等情节。
4 u8 o' X9 G$ D
# b( ~+ ]& v# |" x 改编时前面舍去了白蛇收青蛇的《双蛇斗》,中间舍去了青蛇《盗库银》,后面舍去许仕林祭塔的《雷峰塔》。4 k$ H+ B* [; h1 K6 l4 O
; i8 ^" M0 D( ~7 \6 ]
《盗库银》为武旦出手戏,有大刀、双鞭出手等,高难惊险,舞蹈优美,开打火爆,为名武旦宋德珠、阎世善、李金鸿、班世超、冀韵兰等的看家戏。解放后,关肃霜把双鞭改成双剑。
5 u; P9 x- ?7 X: o: I, J( ~6 u* K# ~! e* D6 N3 G! v2 J' |' [/ P
《祭塔》为正工青衣唱工戏,也是初学青衣的开蒙戏,有长达三十八句难度很大的反二黄唱腔。从胡喜禄、陈德霖唱红后,梅兰芳、尚小云又都分别作了加工,遂成为梅派、尚派早年的优秀代表作。0 B: R' n$ }+ d u
7 y: j4 K# X# |6 w2 i& W& o! I6 z" O 京剧四大名旦都曾演出该剧,除荀慧生以《白娘子》命名演全剧外,其他三位都不演全剧。3 u8 n; [ A) m( l! V
6 d4 c; P, F( c. g' x
梅兰芳以昆曲演《金山寺》和《断桥》两折。
. L$ Y9 O+ {9 {+ d+ K3 ~& P! O' n# D* T2 N( j; ~7 b, v9 E: e
他先在北京向乔蕙兰、陈德霖等戏曲界老先生学习,迁居上海后,又向昆曲前辈丁兰荪学身段,与俞振飞等研究唱腔,经过梅兰芳在唱腔、身段、化装等各方面注入许多新的因素,使之成为梅派艺术的精品。
1 H: {7 e' e/ `
3 D# b# b7 ~; ?8 H& | 尚小云以《雷峰塔》为重点,大段“反二黄”唱腔,优美动听,情感动人;程砚秋也只演《金山寺》和《断桥》。5 T8 g, E& s4 j, P( ~$ Z
* x; l! Y- R% }+ h( Q 张君秋将《金山寺》、《断桥》、《雷峰塔》连演,亦成为张派常演剧目之一。张派传人赵秀君曾改编演出。
* O: Y, q) ~# T' P" Q3 R9 A
0 }/ v3 d6 \+ D, w* Z2 @/ F! A. z4 g 全本《白蛇传》,有不少着名的旦角都曾演过。) r k/ W2 W6 C% Z. @
$ |$ U- z4 ^7 Y% x2 b 1936年,北平《立言报》主持选举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当选后曾在长安戏院合演一场《四白蛇传》(毛的“游湖”、“结亲”、“酒变”,宋的“盗银”、“盗草”、“水斗”,李的“断桥”,张的“祭塔”)。
' a# ~: A# v" B& Z% k X
# b+ o' O/ N; y 解放后改编的《白蛇传》,由中国戏校刘秀荣、谢锐青首演,后又有杜近芳、赵燕侠的演出本。
6 r: I' S9 Z. b9 u9 K$ k$ r9 b& E% ]+ V! M+ `2 M
《断桥》中“小青妹且慢举龙泉宝剑”的唱段,最为脍炙人口。
/ n, J1 j( v# L: C5 {* G9 v4 v3 t3 B* i+ I
许仙由李少春、叶盛兰轮演,李少春还创造了大嗓许仙的唱法,别具韵味。
& a8 @; E# A" t/ u' X) x" O1 t. c+ A" i/ Y+ B8 t6 L
赵的白蛇柔婉多情,细腻传神,在感情奔放的《合钵》一场,田汉专门为赵燕侠写了一段[徽调三眼]的唱词,由名琴师李慕良按赵的风格制谱,唱词平易近人,充满生活气息,与赵的抒情唱法相得益彰。0 e1 u- ^0 _: {9 g6 l; x, M
3 H/ }" ^5 B" A" S M: y 1961年夏,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李炳淑、华文漪、杨春霞等,以京昆同台的形式上演了全部《白蛇传》。
5 D9 H+ t# p) C8 _, {: k& W1 x' o2 B
9 c+ f' U$ R9 }: Y 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李炳淑主演的同名电影,影片运用了大量特技和实景镜头,上映后轰动异常。4 v) A2 ^" A' Y# u0 M* @
. E8 y- m) A# B
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李胜素、魏海敏、刁丽、陈淑芳等都曾演出此剧全本,《断桥》一折更为众多演员所常演。张火丁曾按程派路数移植田汉本《白蛇传》。# _( F% s/ k; s
* y' r1 W) |0 C: ]% u9 s1 |( b
近几年,京剧研究生班的汇报演出多次出演全折的《白蛇传》,并被央视多次转播。) i$ j3 O- ]% L. C+ F' G: C' ?
/ S8 f1 _2 Q7 z8 {2 I+ v7 _ 越剧6 E: J% u" M* m" S& [0 Q" ]
# ] {& h+ X" c# ?
神话剧。
- R# x2 |0 f/ a) d& \; o7 r3 `9 d( r5 y" K$ K# u" X
写在峨眉山修炼千年的白蛇(白素贞)和青蛇(小青),以姐妹身份下凡,在杭州遇药材行伙计许仙。* `2 D& q1 u6 o+ h f
. G; C% T- ]& k8 Y, u' F! l( m
白素贞见许仙忠厚,便与他结为夫妇。
6 V. X$ {% B* G' t+ I+ v m! o1 I# c/ [% `! r+ [% P7 ^
金山寺法海禅师从中破坏,唆使许在端阳节给白饮雄黄酒,白饮后显出原形,许惊吓而死。
, _) ^- b U5 _- Z9 p9 K, Z% g! z$ @: P+ y+ Z2 x5 C# m
白醒后至昆仑山盗来仙草,将许救活。- C/ F) E: N9 j2 X5 e0 ~) s
& M! n# R7 x! s8 m8 V3 i
后法海又将许软禁于金山寺,白与小青水漫金山,与法海争斗,因白怀孕败回杭州。
, {, D1 L, q7 B$ w3 { U9 A1 o4 H$ B, X1 T* o1 z: f7 H
许逃出金山寺,在西湖断桥与白相遇,夫妻和好。
. H8 l5 n. n' `6 h# @5 _* r
% @( l9 P) V( A' H# k 不久,白产下一子,满月时,法海施法将白摄入金钵,镇压于雷峰塔下。
- `! V& G; Z- c1 J; R4 |& h! X2 u" t0 Q) @( G! e0 P# {, c
数年后,小青炼成神火,烧毁雷峰塔,救出白。
6 p: n3 B' Q( ~8 U; [) |
! J U, A# P$ g9 ]' @ 该剧在建国前作为时节戏,常在端阳节演出。
/ o5 A+ r6 V8 L1 B# \* F7 K: y. v+ F6 b8 G' ^! A
民国7年(1918年)6月13日(农历五月初五),由马潮水、费翠棠、王永春等组合的男班,演于上海华兴戏园。
/ ^3 j M. b4 _& @. ~/ }$ ]
( [. T. z. c3 z k& Y3 Q6 Y7 \ 1952年秋,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创作室重新编剧,内容上去芜存菁,突出白素贞善良美好的心灵。- | I# D S/ X
+ X! P* t* S6 W( U7 J7 j 袁雪芬饰白娘子、范瑞娟饰许仙、傅全香饰小青、吴小楼饰法海、金艳芳饰许姐、魏凤娟饰鹤童、赵雅麟饰鹿童。2 Q) L: T6 ]# G- h( N
5 n8 R& Z3 ~& O
是年冬,该剧作为展览剧目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0 j; ~9 R8 [# r+ a2 }# y% j) i
; h; J3 \0 Z H3 w" ^, _ 其间,毛泽东主席陪同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泽登巴尔,在怀仁堂观看了该剧的演出。
4 j* i0 V! h: B5 v6 U$ _ f- t
! M. Q s% T1 [- C( a# y) M& T' T 1956年3月,上海越剧院一团对该剧作修改演出,由袁雪芬任导演并饰白素贞,范瑞娟饰许仙、吕瑞英饰小青。
, z" Y% q: [5 C5 a4 |& O2 z( J" b0 s. }
布景新创一格,设计成皮影剪纸式。合作越剧团亦于1952年排演该剧,由红枫编剧,戚雅仙、毕春芳主演。0 p. _9 O/ M1 @
9 H2 w3 ]2 W7 ~6 _0 {. } z 中国唱片社先后在60年代、80年代灌制了由戚雅仙、毕春芳、胡少鹏、水青莲等演唱的"合钵"、"断桥"、"倒塔"等场的唱片。
7 D9 z; Q- L! J
# Q4 f; i6 X# C- Z 建国前,大中华唱片公司灌制了傅全香演唱的"合钵"唱片。
+ c+ Z- T( F! N) K0 Q& g% _. R. h
$ ~' o0 k( c p' R2 J# u* W# ^ 唱词《西湖山水还依旧》/ Q# t6 P, K D& n% q" Z, ]2 }
( Y8 m" |) C5 ^& c/ [) J
西湖山水还依旧
7 [2 }& P; X% K0 e$ v- ?7 X
/ Z5 m- m. p& u7 t8 \& K1 z4 O/ R 憔悴难对满眼秋
" y/ w6 h3 p; R$ z
8 \: F; K4 k8 G) P* ~5 T) ~' r 山边枫叶红似染
. R/ b. g8 E, q7 U- f% v' [5 G4 l( I# m' Q. _4 `7 U) A0 Y
不堪回首忆旧游
$ y' x5 R M3 i/ U. @' m5 M: V. y# E9 i& a: X$ N( q, n- }' M) B3 m
想那时三月西湖春如绣" a* `- j) G* c; K5 L- H' S `
* F% t) G" t. t. C( k- g* L
与许郎花前月下结鸾俦# _5 e6 {8 ^" r& @# M
% M" i/ h5 h9 y: r/ i3 o- x
实指望夫妻恩爱同偕老3 Q! _1 k" w# x1 {4 F/ O
0 z. k6 E" X6 a% A 又谁知风雨折花春难留
! j/ Q6 r6 g3 b }( [) b" n9 Y
1 a r* f0 I5 g% P: A 许郎他负心恩情薄
, I) m0 ~! `5 _' `/ G( [$ G0 y" o. h) b
法海与我作对头: ]; L+ e7 b+ {, A B+ S8 v
5 m; ?) V* s7 c$ h 我与青儿金山寻访人不见, a b5 u( S8 u
8 E- R Z+ n# ~* `7 W* E: n+ c
不由我啊又是心酸又是愁* J; B' l7 Q; J7 ^) H5 ]
2 C# A* d" ?6 e3 @6 G# N 难道他已遭法海害* G z" N& U9 P
2 s+ K* ~3 q- p9 |2 n
难道他果真出家将我负
. t# E# L7 C' p
% V3 i2 x2 ^2 w" f5 a1 s 看断桥未断我寸肠断/ b% n4 u* q* b Y4 b
C) W& H3 S0 s, B( U
一片深情付东流" D4 s, T- o8 A& I1 Q+ ^
/ V! G0 }% q4 D+ }- C( Q 豫剧、秦腔、粤剧、河北梆子等剧种都有该剧的传统版本。+ ]+ Y) _3 H. I& V
Y1 i; N3 \) g( y* Y
爵士舞剧
. d6 Z& N7 A3 l
0 e$ @: ~7 \- m& U, b- A6 _ 2000年10月,台湾吴佩倩舞极舞蹈团应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邀请,在南京演出了以爵士舞的形体语言排演的爵士舞剧《白蛇传》。& e( E( J M. f0 V
" [7 k9 \* d U g, S/ b
相声中的“唱”是太平歌词《白蛇传》是一个老段子。
$ q# Y) L: [2 R) m2 h# P, m& @" E1 [: Q. r Y2 @, X w
|
|